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感悟启发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由教师的预设代替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改变了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上走进生活,语文的阅读才会更富有诗意和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统才有可能继承和发扬。
【关键词】阅读教学 感悟启发式 走进生活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没有真正走进师生的视野,语文阅读教学很少受到语文教师和师生的重视。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往往较为单一,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人生的感悟并对中华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笔者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点感悟和认识。
一、在阅读中深受启发
读了《读者》上的《流逝的古典》一文,对作者对流逝的古典的特殊诠释而赞赏,对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而深深佩服,于是我想到了自己身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中也存在着作者所提到的种种问题,心头隐隐感到惭愧。如文中说:
温习一下这些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它们今天在哪里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安在?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里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我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阅读竟成了永诀和追悼!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难道我们在对之阐释时,就只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比如“蒹葭”、“雎鸠”,难道除了“一种植物”、“一种水鸟”,就再也延伸不出别的含义)?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隐隐动容?除了分享审美愉悦,难道就品咂不出“挥别”的忧愤和悲怆?
纵然作者的言辞有偏颇和过激之处,但却能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担忧。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多元,人们崇尚时尚,寻找刺激,追求享乐,处处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陷阱。面对浮华浮躁,语文教学应如何做,才能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领悟儒家精髓,传承千年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去引导我们21世纪的接班人?
二、在启发中感悟教学
在启发下教学是指在平常阅读中获得灵感,捕捉住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有感于当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有感于当今的孩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或记忆的状况下,当我讲读名篇《屈原列传》时,脑子中突然蹦出以此篇文章为契机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让学生们探讨一下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民族精神的重振的问题。
《屈原列传》是一篇传统教材,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都有选入,可见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人物传记,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如何教、如何教好这样一类“老”课文,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法,讲传统的观点,未免是拾人牙慧,“教之无味”。可如果完全打破传统,只求创新,则难免脱离实际,使学生不知所云,也违背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要求。所以我准备在尊重传统,即讲解文言知识和领会屈原人格精神的基础上,不揣鄙陋,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我开始这样引导:“大家都喜欢在端午节时吃棕子、戴香包,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关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让我们走进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学习《屈原列传》,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屈原。”学生兴致很高,都纷纷谈起自己所了解的屈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史学家笔下的屈原,在梳理完内容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多数都是端午节的习俗,而有几个同学思路打开了,谈到了屈原的人品和精神。我顺势引导屈原祠的对联: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是啊,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端午节,屈原给我们留下的真正财富是精神和文化。其实,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像屈原一样有“存君兴(爱)国”之志的人。他们,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请大家想想还有谁?
于是同学纷纷举手:有林则徐、文天祥、苏武、李四光、钱学森……
这时我非常高兴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那么今天的我们丢掉了什么呢?我清清嗓子:是文化!是精神!……
学生陷入了沉思……
我又继续引导:幸好我们还有希望!我看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缶;看到了翩翩起舞的飞天;看到了2000多名表演者手捧竹简,齐声诵读《论语》,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和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交织在一起,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古音。
接着我又继续引导:其实,我们可以让中华更美!像屈原立下“兴国”的志向一样,同学们也要立下鸿鹄之志——志洁行廉,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同祖同宗是炎黄,同根同脉是汉唐,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中国字,爹娘生养我华夏之邦,天地君亲堂堂正正的中国心,香火鼎盛我华夏之邦。百家姓里你姓李我姓张,骨血里淌着都是黄河长江;百家姓里你姓赵他姓王,心脏里装的都是龙族荣光。”(歌曲《百家姓》歌词)
同学们都在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沉痛的心情在深刻的反思中意气昂扬,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结束了《屈原列传》的教学,也完成了我的初衷!
三、在启发中传承文化
感悟启发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由教师的预设代替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改变了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阅读文本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阅读课堂上话语霸权的控制者,而是变成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探究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启发者,教师的话语不再是一锤定音的话语权威,而只是解读阅读文本后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思考的角度、建议,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提供思路和参考。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我通过讲授《屈原列传》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即生活的真理,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上走进生活,语文的阅读才会更富有诗意和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统才有可能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 感悟启发式 走进生活
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语文阅读教学没有真正走进师生的视野,语文阅读教学很少受到语文教师和师生的重视。受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往往较为单一,如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人生的感悟并对中华文化起到继承和发扬作用?笔者就自己的切身体会谈一点感悟和认识。
一、在阅读中深受启发
读了《读者》上的《流逝的古典》一文,对作者对流逝的古典的特殊诠释而赞赏,对作者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而深深佩服,于是我想到了自己身为一名教师,在教授学生中也存在着作者所提到的种种问题,心头隐隐感到惭愧。如文中说:
温习一下这些句子吧:“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那样明亮的户外,那样的四季,那样的江河岳脉,它们今天在哪里呢?那“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天光明澈,那“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皎月安在?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活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里被生生扯去?多少诗词风景像“广陵散”般成为了遥远的绝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我除了对美的巨大感动,内心更有一份莫名的冰凉和疼痛:那自然史上最纯真的童年风景、生命与自然最相爱和谐的“蜜月之岁”永远同我们告别了!阅读竟成了永诀和追悼!
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游记,无论赏三峡、登黄山,还是临赤壁、游洞庭……除了传递水墨画般的意境外,更有着“遗址”的凭吊和祭奠意义,更有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绝唱意味!难道我们在对之阐释时,就只停留在汉语表面的字义上(比如“蒹葭”、“雎鸠”,难道除了“一种植物”、“一种水鸟”,就再也延伸不出别的含义)?除了挖掘莫须有的政治意义和阶级分析,难道就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隐隐动容?除了分享审美愉悦,难道就品咂不出“挥别”的忧愤和悲怆?
纵然作者的言辞有偏颇和过激之处,但却能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现状的担忧。当今社会,市场经济繁荣,思想文化多元,人们崇尚时尚,寻找刺激,追求享乐,处处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陷阱。面对浮华浮躁,语文教学应如何做,才能让我们未来的接班人领悟儒家精髓,传承千年文化?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如何去引导我们21世纪的接班人?
二、在启发中感悟教学
在启发下教学是指在平常阅读中获得灵感,捕捉住并运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有感于当下传统文化的流失,有感于当今的孩子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或记忆的状况下,当我讲读名篇《屈原列传》时,脑子中突然蹦出以此篇文章为契机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让学生们探讨一下传统文化的淡忘和民族精神的重振的问题。
《屈原列传》是一篇传统教材,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都有选入,可见它的重要性。这篇文章是司马迁写的一篇文言人物传记,通过记述屈原的生平事迹,表现了屈原对楚国兴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品德,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气和叹惋之情。如何教、如何教好这样一类“老”课文,一直是令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法,讲传统的观点,未免是拾人牙慧,“教之无味”。可如果完全打破传统,只求创新,则难免脱离实际,使学生不知所云,也违背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与鉴赏文言文的要求。所以我准备在尊重传统,即讲解文言知识和领会屈原人格精神的基础上,不揣鄙陋,谈谈当代的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发扬屈原的人格精神,就当是抛砖引玉吧。
我开始这样引导:“大家都喜欢在端午节时吃棕子、戴香包,想必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关于屈原可歌可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很多。今天,让我们走进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屈原,学习《屈原列传》,用历史的眼光去品评屈原。”学生兴致很高,都纷纷谈起自己所了解的屈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了解史学家笔下的屈原,在梳理完内容后,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屈原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同学们七嘴八舌,多数都是端午节的习俗,而有几个同学思路打开了,谈到了屈原的人品和精神。我顺势引导屈原祠的对联: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是啊,屈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端午节,屈原给我们留下的真正财富是精神和文化。其实,中华民族从不缺少像屈原一样有“存君兴(爱)国”之志的人。他们,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请大家想想还有谁?
于是同学纷纷举手:有林则徐、文天祥、苏武、李四光、钱学森……
这时我非常高兴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那么今天的我们丢掉了什么呢?我清清嗓子:是文化!是精神!……
学生陷入了沉思……
我又继续引导:幸好我们还有希望!我看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缶;看到了翩翩起舞的飞天;看到了2000多名表演者手捧竹简,齐声诵读《论语》,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和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交织在一起,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听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古音。
接着我又继续引导:其实,我们可以让中华更美!像屈原立下“兴国”的志向一样,同学们也要立下鸿鹄之志——志洁行廉,自强不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共同努力,因为我们:“同祖同宗是炎黄,同根同脉是汉唐,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中国字,爹娘生养我华夏之邦,天地君亲堂堂正正的中国心,香火鼎盛我华夏之邦。百家姓里你姓李我姓张,骨血里淌着都是黄河长江;百家姓里你姓赵他姓王,心脏里装的都是龙族荣光。”(歌曲《百家姓》歌词)
同学们都在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美,也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沉痛的心情在深刻的反思中意气昂扬,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结束了《屈原列传》的教学,也完成了我的初衷!
三、在启发中传承文化
感悟启发式阅读教学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由教师的预设代替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改变了由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将阅读文本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不再是阅读课堂上话语霸权的控制者,而是变成和学生一起学习、思考、探究的参与者、合作者、引导者、启发者,教师的话语不再是一锤定音的话语权威,而只是解读阅读文本后提供给学生的一种思考的角度、建议,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文本提供思路和参考。
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我通过讲授《屈原列传》真正感受到了语文即生活的真理,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的课堂上走进生活,语文的阅读才会更富有诗意和生命力,中华文化的传统才有可能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河南省信阳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