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南漳县借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围绕“农”字做文章,紧抓“特色”不放松。经过学习实践、摸索体验、总结提炼,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职成教育的“南漳模式”。
形成“一种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地位。2015年4月,南漳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动员大会,印发了《创建方案》,明确政府创建工作的主导地位,为职成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发挥教育主管职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镇(区)成校工作管理和县直相关部门业务培训的指导与考核,教育部门的主管地位得到强化。注重部门协调配合。建立由县发改、人社、财政、农业、林业、畜牧、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职成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强调社会参与。村组、社区以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以支柱产业为主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群众传授技术,指导致富项目,推动地方特色产业提檔升级。全县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职成教育发展机制。
健全“两项保障”。健全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体推动,上下联合,全县11个镇(区)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县政府以文件形式确立了11个镇(区)成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并明确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办公室正式编制4名,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编制39名。健全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职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足额预算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地方配套资金。2015年,全县职成教育经费预算达777万元。
构建“三级网络”。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职成教育资源。先后将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卫校、财校、农广校、技校合并到县职教中心,彻底改变了过去中职教育布点多、力量散、规模小的局面。把县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全县职成教育的“三大中心”,即:职业教育学习中心、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成人学历教育中心。以乡镇成校为骨干,构建职成教育网络。全县11所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达到“四有”标准,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健全管理制度,有培训档案资料。实现了归口培训管理,实施了工作目标评估,已经成为乡镇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以村级成校为基础,延伸职成教育触角。全县192所村级成校落实“四有”管理机制,即: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估,根据当地群众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开设“四个课堂”。以中小学和乡镇成校为主渠道,开设“固定课堂”。在小学开展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在初、高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择业观教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职成教育体系;在乡镇成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开展全员培训为落脚点,开设“流动课堂”。利用科普下乡、镇(区)集市、群众活动中心宣传栏等载体,开设流动课堂,实现农村实用技术推广运用效能化。以现场示范指导为着力点,开设“田间课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现场讲解、现场示范和现场培训,切实提高群众辨别能力和操作能力。以特色龙头产业为支撑点,开设“家庭课堂”。把特色农产品作为龙头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来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柑桔、茶叶、畜禽等特色产业种植、种养基地和农户,定期作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2015年,全县各级成校独立或联合其他部门举办各类培训270余场,培训人员53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2万余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南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徐世兵)
形成“一种机制”。加强政府主导地位。2015年4月,南漳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动员大会,印发了《创建方案》,明确政府创建工作的主导地位,为职成教育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发挥教育主管职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镇(区)成校工作管理和县直相关部门业务培训的指导与考核,教育部门的主管地位得到强化。注重部门协调配合。建立由县发改、人社、财政、农业、林业、畜牧、教育等多个职能部门组成的职成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强调社会参与。村组、社区以地方特色产业为龙头,以支柱产业为主导,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群众传授技术,指导致富项目,推动地方特色产业提檔升级。全县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职成教育发展机制。
健全“两项保障”。健全组织保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整体推动,上下联合,全县11个镇(区)也相应成立了组织机构。县政府以文件形式确立了11个镇(区)成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并明确县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办公室正式编制4名,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教师编制39名。健全经费保障。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职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足额预算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地方配套资金。2015年,全县职成教育经费预算达777万元。
构建“三级网络”。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整合职成教育资源。先后将原县教师进修学校、卫校、财校、农广校、技校合并到县职教中心,彻底改变了过去中职教育布点多、力量散、规模小的局面。把县职教中心建设成为全县职成教育的“三大中心”,即:职业教育学习中心、劳动技能培训中心、成人学历教育中心。以乡镇成校为骨干,构建职成教育网络。全县11所镇(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达到“四有”标准,即:有固定办公场所,有专兼职教师队伍,有健全管理制度,有培训档案资料。实现了归口培训管理,实施了工作目标评估,已经成为乡镇职业技能培训的主阵地。以村级成校为基础,延伸职成教育触角。全县192所村级成校落实“四有”管理机制,即: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估,根据当地群众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各项培训活动。
开设“四个课堂”。以中小学和乡镇成校为主渠道,开设“固定课堂”。在小学开展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在初、高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择业观教育,形成特色鲜明的学校职成教育体系;在乡镇成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以开展全员培训为落脚点,开设“流动课堂”。利用科普下乡、镇(区)集市、群众活动中心宣传栏等载体,开设流动课堂,实现农村实用技术推广运用效能化。以现场示范指导为着力点,开设“田间课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现场讲解、现场示范和现场培训,切实提高群众辨别能力和操作能力。以特色龙头产业为支撑点,开设“家庭课堂”。把特色农产品作为龙头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重点来抓,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柑桔、茶叶、畜禽等特色产业种植、种养基地和农户,定期作好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2015年,全县各级成校独立或联合其他部门举办各类培训270余场,培训人员530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培训资料2万余册,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南漳县教育局)
(责任编辑 徐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