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雨霖铃》是宋词中的名篇,也是高中学生借以进一步深入古诗词这一美妙文学天地的重要窗口。《雨霖铃》一词中,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可谓情景交融,字字珠玑。因此,品味语言,诵读词句,体会词中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在。而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古诗词欣赏能力,所以深入研习文本,品读词句,体悟词中虚实结合、平中见奇的妙处是我们教学的难点。
本文主要以被古人称为“千古俊句”的《雨霖铃》词中两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教学为例,四读渐进,以期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一、初读知情景交融
请学生读读触动心弦的一处词句,讲讲初读感受。在对这首词情景交融的特点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教师顺势指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确实脍炙人口,清代词评家贺裳称其为“千古俊句”,那么它究竟俊在何处?好在哪里呢?请结合具体意象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初读感受出发,进而利用名家评语,启发学生借助意象深入意境。这一问开口很大,但又以科学的预设引出学生的自然生成。在对文本的研习中,学生可以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此句中先以“酒醒”即愁醒,点出情感; 再以“杨柳”“风”“月” 三个叠加的意象共同渲染出凄冷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补充“柳”字的谐音双关,渗透其他有关“柳”的意象的古诗词,加强学生对情景交融的深刻体会。
二、再读解虚实结合
这一环节分四步走:
1.教师问:此时的“杨柳岸”是否是离别时候的岸?
设计意图:这一问启发学生理解“杨柳岸”已非实写离别时的岸,而是词人想象一夜醉酒漂流后,第二天清晨孤舟临岸的凄凉情景。
2.教师追问:其实词人当时未上兰舟,正与恋人执手相对,此时此刻,他为何虚写这般情景?进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那风中的柳色柳姿,好像柳永的心上人还在岸边迎风伫立,向他频频挥手,向他呼唤:“不要离去,不要离去!”而到那时却已是羁旅孤独,天各一方。
设计意图:想象和联想是进入词的意境,进入词人心境的重要的“入境”方法。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到虚写能开阔意境,倍增其愁,不仅写出离别的悲痛,还写出羁旅漂泊的失意。
3.教师引导:除了这一处虚写,前后文还有几处虚写?找出词句后,想象词人置身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会引发词人怎样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另两处虚写,并鼓励学生同样用“入境”的方法自主探究。从上阕结尾的虚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读出柳永仕途落魄,前路迷茫,相见无期之愁。这种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从下阕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一句中读出词人用虚写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渲染出别后相思之苦,仕途多舛之恨,漂泊异乡之叹。
设计意图:从上一步的师生合作“入境”到这一步的学生自主“入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雨霖铃》独特的三重虚写带来三重不舍,从刚刚离开到一夜之后到年复一年,时间、空间不断转移,产生了虚实结合、倍添悲愁、拓宽意境的艺术效果。
4.用柳永的《雨霖铃》与同样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欧阳修的《踏莎行》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对比两首词在虚写层次与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设计意图:这一步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到,《雨霖铃》三重虚写把才子失意的悲伤跟相思离别的感情完全糅合在一起,比起欧阳修《踏莎行》的一重虚写,情感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高远、开阔。借用叶嘉莹的评语:“在柳永的词中就开始出现了非常可注意的一点——出现了高远的景物,而且结合了他的志意,结合了他的志意的追寻和落空。”
三、三读能以声传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入境”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人生旅途的知音。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以声传情。
学生朗读词句时,教师指导朗读主要有两个要点:
1.“今宵酒醒何处”中“今宵”可读平调,“酒醒”在平调上蓄势,“何处”可顺势读出升调,这“何处”二字是遥想,是痛心之思,要读出词人酒醒后愁绪复苏,不见伊人,在他乡独自漂泊之苦。
2.“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杨柳岸”后略作停顿,但要声断气连,因为“柳”“风”“月”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融为一体的。紧跟着“晓风残月”中“晓”字可重音延读,“残”字可重音轻读,读出词人凄凉冷落的内心感叹。
设计意图:诵读是促进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关键。“入境”之后继而“知音”,在诵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做到“情动于中而声形于外”。具体地说古诗词诵读应注意“三度”,即语调要有“高低起伏的抑扬幅度”,停延要有“张弛鲜明的疏密尺度”,音强要有“见强知著的刚柔强度”。
四、四读悟平中见奇
针对个别学生诵读“晓风残月”时将“晓”“残”二字都处理成重音重读的现象,教师可作点拨:如此重音重读,“晓风残月”可否改为“凄风冷月”,这样岂不更加悲痛一点?
设计意图:这一点拨看似还在探讨诵读之法,实则是将文本研习引向深入。习习晓风,清冷微寒,如相思挥之不去;熹微残月,徒留缺憾,含人事得失无常之叹。没有“凄风冷月”般摧肝裂胆之痛,有的是“晓风残月”般隐隐、淡淡的哀愁。晓风、残月,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却更容易引起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旅人的情感共鸣。宦游士子、远行骚客、迁谪官员、羁旅商贾,去国怀乡,思人伤己,晨起赶路,亦是晓风残月相伴,愁肠百结,真可谓平中见奇,千古同悲。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千古俊句”,四读渐进。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古诗词教学,确实要在读中品,品中读,品而入境,读而知音。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内涵,读出文字背后词人的形象、词人的内心,更要读出古人、今人内心共通的情感意蕴。
参考书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本文主要以被古人称为“千古俊句”的《雨霖铃》词中两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教学为例,四读渐进,以期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突破教学难点。
一、初读知情景交融
请学生读读触动心弦的一处词句,讲讲初读感受。在对这首词情景交融的特点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教师顺势指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两句确实脍炙人口,清代词评家贺裳称其为“千古俊句”,那么它究竟俊在何处?好在哪里呢?请结合具体意象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从学生的初读感受出发,进而利用名家评语,启发学生借助意象深入意境。这一问开口很大,但又以科学的预设引出学生的自然生成。在对文本的研习中,学生可以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谈此句中先以“酒醒”即愁醒,点出情感; 再以“杨柳”“风”“月” 三个叠加的意象共同渲染出凄冷的意境。教师可以通过补充“柳”字的谐音双关,渗透其他有关“柳”的意象的古诗词,加强学生对情景交融的深刻体会。
二、再读解虚实结合
这一环节分四步走:
1.教师问:此时的“杨柳岸”是否是离别时候的岸?
设计意图:这一问启发学生理解“杨柳岸”已非实写离别时的岸,而是词人想象一夜醉酒漂流后,第二天清晨孤舟临岸的凄凉情景。
2.教师追问:其实词人当时未上兰舟,正与恋人执手相对,此时此刻,他为何虚写这般情景?进而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那风中的柳色柳姿,好像柳永的心上人还在岸边迎风伫立,向他频频挥手,向他呼唤:“不要离去,不要离去!”而到那时却已是羁旅孤独,天各一方。
设计意图:想象和联想是进入词的意境,进入词人心境的重要的“入境”方法。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到虚写能开阔意境,倍增其愁,不仅写出离别的悲痛,还写出羁旅漂泊的失意。
3.教师引导:除了这一处虚写,前后文还有几处虚写?找出词句后,想象词人置身什么样的环境中?这样的环境会引发词人怎样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找到另两处虚写,并鼓励学生同样用“入境”的方法自主探究。从上阕结尾的虚写“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句中读出柳永仕途落魄,前路迷茫,相见无期之愁。这种愁绪如千里烟波般绵长,如沉沉暮霭般浓重,如楚地天空一样无边无际。从下阕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一句中读出词人用虚写手法,以乐景衬哀情,渲染出别后相思之苦,仕途多舛之恨,漂泊异乡之叹。
设计意图:从上一步的师生合作“入境”到这一步的学生自主“入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雨霖铃》独特的三重虚写带来三重不舍,从刚刚离开到一夜之后到年复一年,时间、空间不断转移,产生了虚实结合、倍添悲愁、拓宽意境的艺术效果。
4.用柳永的《雨霖铃》与同样运用了虚实结合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欧阳修的《踏莎行》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对比两首词在虚写层次与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设计意图:这一步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到,《雨霖铃》三重虚写把才子失意的悲伤跟相思离别的感情完全糅合在一起,比起欧阳修《踏莎行》的一重虚写,情感更为丰富,意境更为高远、开阔。借用叶嘉莹的评语:“在柳永的词中就开始出现了非常可注意的一点——出现了高远的景物,而且结合了他的志意,结合了他的志意的追寻和落空。”
三、三读能以声传情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入境”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他人生旅途的知音。在这个基础上,同学们可以有感情地朗读,以声传情。
学生朗读词句时,教师指导朗读主要有两个要点:
1.“今宵酒醒何处”中“今宵”可读平调,“酒醒”在平调上蓄势,“何处”可顺势读出升调,这“何处”二字是遥想,是痛心之思,要读出词人酒醒后愁绪复苏,不见伊人,在他乡独自漂泊之苦。
2.“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杨柳岸”后略作停顿,但要声断气连,因为“柳”“风”“月”三个意象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融为一体的。紧跟着“晓风残月”中“晓”字可重音延读,“残”字可重音轻读,读出词人凄凉冷落的内心感叹。
设计意图:诵读是促进古诗词有效教学的关键。“入境”之后继而“知音”,在诵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古诗词诵读中做到“情动于中而声形于外”。具体地说古诗词诵读应注意“三度”,即语调要有“高低起伏的抑扬幅度”,停延要有“张弛鲜明的疏密尺度”,音强要有“见强知著的刚柔强度”。
四、四读悟平中见奇
针对个别学生诵读“晓风残月”时将“晓”“残”二字都处理成重音重读的现象,教师可作点拨:如此重音重读,“晓风残月”可否改为“凄风冷月”,这样岂不更加悲痛一点?
设计意图:这一点拨看似还在探讨诵读之法,实则是将文本研习引向深入。习习晓风,清冷微寒,如相思挥之不去;熹微残月,徒留缺憾,含人事得失无常之叹。没有“凄风冷月”般摧肝裂胆之痛,有的是“晓风残月”般隐隐、淡淡的哀愁。晓风、残月,最平常的生活场景,却更容易引起从古至今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旅人的情感共鸣。宦游士子、远行骚客、迁谪官员、羁旅商贾,去国怀乡,思人伤己,晨起赶路,亦是晓风残月相伴,愁肠百结,真可谓平中见奇,千古同悲。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词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千古俊句”,四读渐进。正如宋代大儒朱熹所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古诗词教学,确实要在读中品,品中读,品而入境,读而知音。要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内涵,读出文字背后词人的形象、词人的内心,更要读出古人、今人内心共通的情感意蕴。
参考书目:
1.王国维《人间词话》,上海古籍出版社。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
3.叶嘉莹《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