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下一个空间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658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常常采用问答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的质疑或我的提问,进行对知识的讲解,从而结束教育教学任务。这样却忽视了给学生留下思考的话题,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求知欲。因此学生得到的知识是一种灌溉式的死知识,缺乏知识的灵活性,禁锢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没有创新知识的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在一次偶然的教学案例之中,我懂得了应给学生留下一个广泛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去思考、探索,以便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能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案例:《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所写。按教学要求上完这首诗的内容后,我洋洋得意地认为讲得是面面俱到了。便向学生提问:学了这首诗,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还存在着哪些问题?一口气,我就抛出了这些问题,全班学生都在认真地思索着、总结着。这时课堂氛围非常活跃,达到了我预期的教育教学效果。就在这氛围活跃中,我听到了很清楚的提问声:老师你能不能跟我们讲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吗?
  李白,这位被冠为诗仙的大诗人,他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心中是再已熟悉不过了。我们的教师对李白少年逃学在路上玩耍,而遇到一位老妪把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我想大家都是耳熟能详了。于是我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许多学生都沉醉于故事之中去了。故事完了后,一双小手打破了教室的宁静:老师,象李白这样著名的大诗人,他一生之中作的诗应该是很多吧,那他一生中到底写了多少首诗呢?
  我正在暗自庆幸时,没经意被这一下子卡住了,这问题可我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来没有在有关的书籍中发现过。我的心里发慌了,额上不禁渗出了汗。望着下面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忽然灵机一动,何不给学生留下一个思考、探索知识的权利呢?于是我回答:对你所提出的问题,老师也不知道,但老师教你一个方法,你从现在起就去收集李白的诗,或者你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就可以知道了。
  就这样,这节课也就快下了,可我却有一个问题在我的头脑之中回旋,我思考着:我们教师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学有限,而知识却无涯。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一一作出回答,何尝不给学生留下一个探索知识领域的空间呢?于是在下课时,我就给学生提出要求,要学生下去搜集在李白诗中我们未学过的诗,或有关他的故事,下节课老师请你来读他的诗,或者讲他的故事。
  第二节课在未上课时,我提前进了教室,就上节课的要求询问学生,这时有许多学生都举手了。他们有的讲了李白的故事,有的读了李白的诗。这样,学生们对李白这位诗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
  无独有偶。学生的好奇之心无时无刻不存在,但在什么时候迸发,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猝不及防。
  案例:《她是我的好朋友》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对该课文我按照教育教学的要求上完课后,同学们蠢蠢欲动,纷纷举起了手:老师,血是由什么组成的?失血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吗?我们的血能吃吗?白血病人的血是不是白色的?血癌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医治不了?一个个问题随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流了出来。有了前车之鉴,我把这些问题留给了学生,只是教给了他们寻求知识的途径。
  在第二节课的上课之前,我象往常一样又提前进了教室。学生就对上节课最后的问题一一回答,并且非常仔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被学生的博学所折服了。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看来我的学生已经有了探索知识的欲望与兴趣,我何尝不去作这方面的努力呢?
  如今这个班我已带毕业了。事实证明:我适时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的空间,不但能够经常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而且这种乐趣足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长期以来,学生的回答按老师的提问,学生的提问由老师来解答,学生不管怎样活动,学到的都是灌溉式的死知识。我们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就必须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的空间。新课程理念提出:要建立师生、生生、生文的对话关系,要改变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施教与受教的关系,建立平等、民主、探讨、研究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本质是要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这才是我们每个教师应该追求的教育教学方法。
  从此之后,使我明白了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的空间,是值得我去做的一个教育教学问题。
  我想:我们教师的知识是一个有限的区域,而无限广阔空间未知的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即使在一些时候我们能作出答复,也可以适时给学生留下一个探索知识领域的空间。这正如法国左拉的话:“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我们让学生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寻求知识的宝库,翱翔于知识的海洋,领略祖国灿烂的文化吧!
其他文献
【摘要】回归生活,体现生活化是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本文主要从“教学情境”、“教学内容”“课外应用”、“数学习题”等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策略进行阐述和探索,从而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提高课堂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化 数学教学    正所谓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标强调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
学习英语意在应用,而方向不外是口头交流和笔头交流两种,这也涉及到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多利用他们的年龄特点,可以为教学提供有力的条件。教学多年,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教学浅见,期待共同商榷。  一:倡导体验式英语教学  有了一系列的理论做基础,加上不断地努力探索,我将几年来的各个课题研究付诸实际英语教学中,同时形成了一套可行有效的教学模式——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在全校英语学习者中进行实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化学教学要求是“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和灵魂,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围绕着教学目标来制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得到落实,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在每一節课都能有所收获。开学初,我有幸在六年级备课会上听了一节设计新颖的《百分数的意义》一课,回校后一位刚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借用了这个新颖的设计,上了一节汇报课,结果被这新颖的教学设计刺得遍体鳞伤。  案例一:  1、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应渗透于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部。小学语文课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此,语文教学中必须坚持感染熏陶、潜移默化的原则,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阵地,正确处理德育和教学的关系,做到寓德育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德育 渗透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教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并且“喜欢学”。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爱上体育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预
有效性教学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教师不但帮助学生完成了学习任务,使学生获得了学业上预期的进步;而且促进了学生智力、情感、创造等能力的发展,为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并实现“终生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引导学生在“乐学、要学、想学”中有效的学好初中物理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是笔者多年探究的一个课题。根据笔者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本文谈谈“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一、
当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时,它将作用于人的思维、情感和行动,损害儿童身心和学业。笔者系从事儿童英语教学的一线工作者,分别对两个五年级实验班进行英语课堂焦虑测试,数据分析显示:各班级学生的焦虑情绪已经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发音焦虑;(2)课堂交流焦虑;(3)公开表演焦虑;(4)合作焦虑。笔者针对前期调查中集中体现出来的焦虑问题给予教学方法上特别设计,如下:  一、语音焦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似乎是生动,活泼,充满活力的课堂,孩子们好像可以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挥洒独到的见解,可是事实上初中语文教学却未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深远的内蕴,也未品味到中华文化散发出的清新而悠长的芬香!相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局面:既没有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扎扎实实地传授知识,又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初中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现实中出现了困惑……这就是语文
摘要:合理选择PLC,对于提高PLC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指出小型PLC选用时应注意:选择熟悉编程软件及与之相对应的PLC机型、I/0、存储器类型、容量、编程器、外部设备等几个方面。  关键词: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选型    工业的发展,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企业面临设备的更新。设计或改造原有设备控制系统时都优先选择PLC。随着PLC在工业控制中的推广普及,PLC产品的种类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