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学生来说,上网早已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一族,如何透视其背景,分析其利弊,如何正确看待、引导和规范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已经成为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 利与弊 对策
有人曾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看似悖论的说法其实耐人寻味:网络是把双刃剑。据不完全统计,在数以百万计的网迷大军中,16岁—25岁的青少年占85%。面对如此庞大的“迷网”学生军,如何避害趋利,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因素
1. 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网络无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学生把上网作为学习方式的补充,有的学生则把网络作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成绩不太好、缺乏自信与追求的学生则往往通过网络游戏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由于聊天和游戏充满刺激与诱惑,较多的青年学生欲罢不能。另外,盲目的从众心理也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上网热”。由于这些人尚未形成正确的上网动机,较容易被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又不强,很难保证这部分学生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常常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迷失了自我,在虚拟的世界中寻觅种种快乐。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因素
虽然教改实施多年,但毋庸讳言,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面对充满竞争的种种考试。相当多的学校缺乏必要的文体活动场所及文化氛围,而学生又正处于精力旺盛、喜欢玩的时期,只好投身到神奇的充满诱惑的网络,并乐此不疲!家庭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学生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家庭电脑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学生上网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对孩子的上网活动又缺少监管与指导,给了孩子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机会。
3. 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
不少游戏软件开发商和网吧老板缺乏社会责任感,将目光瞄准数量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而有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使相关法律法规成了一纸空文。虽说网络游戏不是专为学生开发的,但客观上其用户确实是以学生为主力的,有人将其称为“电子海络因”绝非危言耸听。“财迷心窍”的网吧老板为了赚钱,竞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赊账”、“打折”、“发卡”、“包月”,有的还提供玩、吃、住的“一条龙”服务,营造网游玩家的人间天堂。如此“殷情”地对待“上帝”,青少年还能拒绝吗?
二、思考与对策
如何避免孩子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青少年摆脱和远离“电子海洛因”。也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还学生一方明静的天空,中华民族才有振兴的希望。
(一)学校方面
1. 正面引导,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普及网络知识,正面引导,提高认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开展心理咨询,做好转化工作。
2. 开展活动,增强自控力。“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校内的生活丰富了,集体组织的活动多了,“摆脱孤独”就有了合适的去处。学校应组织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减少学生到校外网吧的次数,引导其进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3. 加强管理,压力变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压力并非是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中学生有不少寄宿学校,远离父母,学校要加强课堂与宿舍的管理,最好能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坚持熄灯前点名,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中来。
(二)家长方面
1. 要自我充电,多学习信息网络知识。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网吧”,可怜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自以为孩子进“网吧”是在学电脑,为孩子主动掌握现代技术而高兴,孰不知大多“网吧”中的孩子不是上网聊天就是玩游戏。也有的家长以为青少年玩游戏可以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可是有关专家发现:网络游戏软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控制程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大脑定型训练,并不能促进大脑工作能力,这种重复刺激反而使得大脑活动趋于条件反射,其灵活性大大降低。所以家长应该随时要掌握好自己孩子平时的生活情况,对于迷恋玩游戏的,要及时发现与制止。
2. 要更新观念,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教育孩子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临下、独断专行。要善于“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学会宽容他们“小”的失败和不足。对于上网玩游戏,也不要一味粗暴干涉、打骂体罚、禁止孩子接触电脑,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将其“逼”成“网虫”。应因势利导,阐明学电脑的好处,引导孩子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远离网上色情。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将“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讲给孩子听听,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认识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会方面
1. 实名上网,加强监管。对“迷网”学生学校当然要管,父母当然不会不管。但这绝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在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烧死多名学生之后,国家就对未成年人上网提出了种种限制和要求。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更是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推行网络实名制。此后许多省市也确实在网吧安装网络实名管理系统,实行了上网实名制,网民没有上网卡将无法上网。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电子海洛因”对青少年的毒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网络实名制并未能拦住孩子们上网的脚步,一些网吧为了赚钱,仍在或明或暗地接纳未成年人。这其中稽查不力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个别地方监管部门不但责任缺失,甚至与网吧勾结,利益均占;一些文化部门也利欲熏心,以“网上图书馆”的名义办起了营利性网吧!
2. 全员行动,通力配合。令人欣慰的是,有识之士正在努力,相关部门已经行动。2004年6月10日,我国成立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这个中心成立以来,每天都接到500多个对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其中大部分举报来自教师和家长。2006年4月9号,千龙网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这个倡议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明办网的倡议提出后,一些网友对倡议书给予热情的关注,在回帖中表示了对倡议书的支持,倡议书被很多网站放在头条的位置。这些都说明,中学生迷恋网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公安、工商、宣传、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从法律法规、舆论导向等方面多管齐下,就一定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安全、让人放心的上网环境。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社会都应携起手来,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效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有的放矢、避害趋利,唱响网络教育的合奏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中学生 网络 利与弊 对策
有人曾说:“如果你爱他,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那就让他上网吧,因为那里是地狱。”看似悖论的说法其实耐人寻味:网络是把双刃剑。据不完全统计,在数以百万计的网迷大军中,16岁—25岁的青少年占85%。面对如此庞大的“迷网”学生军,如何避害趋利,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中学生迷恋网络的因素
1. 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网络无限拓宽了人们的视野,有的学生把上网作为学习方式的补充,有的学生则把网络作为与他人沟通交流的平台,成绩不太好、缺乏自信与追求的学生则往往通过网络游戏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由于聊天和游戏充满刺激与诱惑,较多的青年学生欲罢不能。另外,盲目的从众心理也容易在学生中形成一个群体性的“上网热”。由于这些人尚未形成正确的上网动机,较容易被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青少年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又不强,很难保证这部分学生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涉世未深的中学生常常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迷失了自我,在虚拟的世界中寻觅种种快乐。
2.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因素
虽然教改实施多年,但毋庸讳言,学生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面对充满竞争的种种考试。相当多的学校缺乏必要的文体活动场所及文化氛围,而学生又正处于精力旺盛、喜欢玩的时期,只好投身到神奇的充满诱惑的网络,并乐此不疲!家庭教育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学生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家庭电脑越来越多,这些都为学生上网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对孩子的上网活动又缺少监管与指导,给了孩子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机会。
3. 社会外部环境的因素
不少游戏软件开发商和网吧老板缺乏社会责任感,将目光瞄准数量庞大的学生消费群体,而有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使相关法律法规成了一纸空文。虽说网络游戏不是专为学生开发的,但客观上其用户确实是以学生为主力的,有人将其称为“电子海络因”绝非危言耸听。“财迷心窍”的网吧老板为了赚钱,竞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赊账”、“打折”、“发卡”、“包月”,有的还提供玩、吃、住的“一条龙”服务,营造网游玩家的人间天堂。如此“殷情”地对待“上帝”,青少年还能拒绝吗?
二、思考与对策
如何避免孩子们受网瘾毒害,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帮助青少年摆脱和远离“电子海洛因”。也只有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还学生一方明静的天空,中华民族才有振兴的希望。
(一)学校方面
1. 正面引导,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普及网络知识,正面引导,提高认识,搜集迷网受害典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开展心理咨询,做好转化工作。
2. 开展活动,增强自控力。“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制不良信息的关键”。校内的生活丰富了,集体组织的活动多了,“摆脱孤独”就有了合适的去处。学校应组织各种活动,如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减少学生到校外网吧的次数,引导其进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
3. 加强管理,压力变动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压力并非是坏事,有压力才有动力。中学生有不少寄宿学校,远离父母,学校要加强课堂与宿舍的管理,最好能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坚持熄灯前点名,把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学习中来。
(二)家长方面
1. 要自我充电,多学习信息网络知识。社会的进步出现了“网吧”,可怜的父母,特别是农村父母自以为孩子进“网吧”是在学电脑,为孩子主动掌握现代技术而高兴,孰不知大多“网吧”中的孩子不是上网聊天就是玩游戏。也有的家长以为青少年玩游戏可以开发智力,增长知识。可是有关专家发现:网络游戏软件是事先设计好的控制程序,是一种固定模式的大脑定型训练,并不能促进大脑工作能力,这种重复刺激反而使得大脑活动趋于条件反射,其灵活性大大降低。所以家长应该随时要掌握好自己孩子平时的生活情况,对于迷恋玩游戏的,要及时发现与制止。
2. 要更新观念,学会和孩子平等沟通。教育孩子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临下、独断专行。要善于“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学会宽容他们“小”的失败和不足。对于上网玩游戏,也不要一味粗暴干涉、打骂体罚、禁止孩子接触电脑,这样可能适得其反,将其“逼”成“网虫”。应因势利导,阐明学电脑的好处,引导孩子不沉迷网上游戏、网上聊天,远离网上色情。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将“过来人”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讲给孩子听听,教育孩子树立远大理想和志向,认识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会方面
1. 实名上网,加强监管。对“迷网”学生学校当然要管,父母当然不会不管。但这绝不仅仅是学校和家庭的事,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在北京“蓝极速”网吧失火烧死多名学生之后,国家就对未成年人上网提出了种种限制和要求。早在2003年,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更是建议人大禁止网上匿名,推行网络实名制。此后许多省市也确实在网吧安装网络实名管理系统,实行了上网实名制,网民没有上网卡将无法上网。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电子海洛因”对青少年的毒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网络实名制并未能拦住孩子们上网的脚步,一些网吧为了赚钱,仍在或明或暗地接纳未成年人。这其中稽查不力应该是很重要的原因。个别地方监管部门不但责任缺失,甚至与网吧勾结,利益均占;一些文化部门也利欲熏心,以“网上图书馆”的名义办起了营利性网吧!
2. 全员行动,通力配合。令人欣慰的是,有识之士正在努力,相关部门已经行动。2004年6月10日,我国成立了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这个中心成立以来,每天都接到500多个对网上违法和不良信息的举报,其中大部分举报来自教师和家长。2006年4月9号,千龙网等14家网站联合向全国互联网界发出《文明办网倡议书》,这个倡议书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文明办网的倡议提出后,一些网友对倡议书给予热情的关注,在回帖中表示了对倡议书的支持,倡议书被很多网站放在头条的位置。这些都说明,中学生迷恋网吧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只要公安、工商、宣传、文化、教育等相关部门从法律法规、舆论导向等方面多管齐下,就一定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安全、让人放心的上网环境。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建设,努力使互联网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和信息的一个新窗口;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趋利避害,积极防范互联网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全社会都应携起手来,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效益,取长补短、互相配合、有的放矢、避害趋利,唱响网络教育的合奏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