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力军,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做好学生德育工作,避免空洞的说教,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始终是班主任要面对和研究的一个现实课题。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并有效运用德育心理效应是提高班级管理效能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心理效能 班级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8-02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禁果,而被贬人间的故事。心理学上把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班级集体的建设中对学生应采取建议商量的态度,以民主友好的方式进行,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情结要采取正确疏导的方法不要生硬地命令或采取管、卡、压的方法。要正确认识德育中的禁果效应心理并在实践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对新颖别致的现象、禁忌的东西等往往富有好奇心,班主任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并进行适时的调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合理地满足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地创造必要的教育氛围。第二,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明显增强,如果对其正常的心理现象以强制方式硬性禁止,势必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加剧禁果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如果适当地认同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矫正其不足,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第三,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吸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合理有益的成分,从不同角度共同采取一致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无声效应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工学团一个叫乌西柯夫的学员偷了别人的钱包,这在工学团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于是工学团处罚他在一个月内不得与其他同学说话、同桌就餐、共同游戏、同室睡觉等。刚开始他觉得很好玩,很得意。没过几天他渐渐体会到因孤独给他带来的痛苦。这样又过了几天他要求与马卡连柯谈话,但被拒绝。此后,他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把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当他得到大家的谅解并祝贺他“自由”时,竟激动的热泪盈眶。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教育反而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运用无声效应矫正学生过错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即当某一个学生做错了某件事情时,可以采用沉默不与其交流的方式,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思想的转化更富有效果。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把握时机和对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或气质类型等因素采取无声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学生不利于当面或不便于当众批评往往运用无声效应的教育方式效果会更佳。第二,运用要恰当、及时、准确、科学、合理,不能使某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有一种距离感,从而失去集体温暖产生一种孤独。如果是这样也就失去了这一教育手段的真正意义,应当尽量避免。第四、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培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道德行为模式,使学生在班级同伴群体中受到启迪和感化,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幽默效应 幽默效应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时,采用一些诙谐手法以自我解脱,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心理安宁。它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时常会碰到一些窘境,譬如在学生面前讲错了话、做错了事或其他一些难看场面。如果班主任能够运用幽默效应,就会平处生奇、妙处生花。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化,学会知识,产生信任。在实践中运用此效应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文化知识。班主任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知识,使自己既是專家又是杂家,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运用自如。第二,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境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情感,好的心境也是幽默产生重要因素,它源于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开朗的性格。第三,积淀生活。幽默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产生轻松愉快之感。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锻就教育机智,增强教育效果。
表扬效应 表扬是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新课改也积极倡导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即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研究表明表扬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表扬本身对学生思想行为起积极的强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表扬的负逆效应,即学生把表扬当成目的,把做好事当成手段,这便是所谓的“为了受到表扬而做好事”。让学生过多、过易地获得表扬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不良动机,这种现象在初中以下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言行不一致、里表不如一,其行为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与自愿,而是受荣誉驱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恰当地运用表扬手段,尽量减少由不恰当的表扬而对学生管理所起的负面影响。实践中班主任在运用表扬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表扬要恰当。表扬也好,鼓励也罢都是如此,要使受表扬的人和其他学生都感觉到确实应该表扬。这样既能避免后进生产生负逆效应,又不致于使优等生产生不满与逆反心理。第二,表扬要沉着冷静,不要一有情况就马上表扬,要经过了解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使表扬真正起到弘扬正气,激励后进的作用。第三,表扬的方式要多样,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同时还要把握表扬的度——表扬的次数以能调动学生和班集体的积极性为基本要求。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班级学生管理既表现为师生间的认知交流,更表现为师生间情感、心灵间的沟通。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情感上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是有效的。这里只是针对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德育心理效应并结合实际谈了一点看法,有关的心理效应还很多,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等,笔者就不一一赘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和运用。
【关键词】德育心理效能 班级管理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08-02
禁果效应 禁果一词源于圣经——夏娃被神秘的智慧树上的禁果所吸引,偷吃禁果,而被贬人间的故事。心理学上把这种禁果所引起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禁果效应。这种效应告诉我们在班级集体的建设中对学生应采取建议商量的态度,以民主友好的方式进行,对学生各种各样的情结要采取正确疏导的方法不要生硬地命令或采取管、卡、压的方法。要正确认识德育中的禁果效应心理并在实践上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保护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对新颖别致的现象、禁忌的东西等往往富有好奇心,班主任应把握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并进行适时的调控。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合理地满足学生追根问底的心理需要并适时地创造必要的教育氛围。第二,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处于心理断乳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自尊心明显增强,如果对其正常的心理现象以强制方式硬性禁止,势必导致学生逆反心理,加剧禁果效应的发生和发展。如果适当地认同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在探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矫正其不足,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自然。第三,充分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积极吸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合理有益的成分,从不同角度共同采取一致措施降低或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
无声效应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在《教育诗》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工学团一个叫乌西柯夫的学员偷了别人的钱包,这在工学团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于是工学团处罚他在一个月内不得与其他同学说话、同桌就餐、共同游戏、同室睡觉等。刚开始他觉得很好玩,很得意。没过几天他渐渐体会到因孤独给他带来的痛苦。这样又过了几天他要求与马卡连柯谈话,但被拒绝。此后,他开始改正自己的错误,天天把院子打扫的很干净。当他得到大家的谅解并祝贺他“自由”时,竟激动的热泪盈眶。研究表明,在学校教育中,并不是一切教育活动都必须有声进行,有时无声的教育反而会起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神奇效果。运用无声效应矫正学生过错时,班主任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启示——即当某一个学生做错了某件事情时,可以采用沉默不与其交流的方式,这样也许会使学生思想的转化更富有效果。运用此方法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把握时机和对象,依据学生心理特点或气质类型等因素采取无声的教育方式。例如,有的学生不利于当面或不便于当众批评往往运用无声效应的教育方式效果会更佳。第二,运用要恰当、及时、准确、科学、合理,不能使某一个犯过错误的同学有一种距离感,从而失去集体温暖产生一种孤独。如果是这样也就失去了这一教育手段的真正意义,应当尽量避免。第四、班主任要注重良好班集体的建设,培养优良的班风,形成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和正确的道德行为模式,使学生在班级同伴群体中受到启迪和感化,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实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幽默效应 幽默效应是指一个人处于困难和尴尬境地时,采用一些诙谐手法以自我解脱,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心理安宁。它是教师教育机智的具体体现。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时常会碰到一些窘境,譬如在学生面前讲错了话、做错了事或其他一些难看场面。如果班主任能够运用幽默效应,就会平处生奇、妙处生花。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教化,学会知识,产生信任。在实践中运用此效应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文化知识。班主任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要广泛涉猎知识,使自己既是專家又是杂家,只有这样在运用时才能运用自如。第二,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心境是一种持续稳定的情感,好的心境也是幽默产生重要因素,它源于坚定的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开朗的性格。第三,积淀生活。幽默要具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地捕捉事物的本质,用恰当的比喻或夸张诙谐风趣的语言,使人产生轻松愉快之感。这就要求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锻就教育机智,增强教育效果。
表扬效应 表扬是班主任从事班级管理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方法。新课改也积极倡导激励性的评价手段,即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研究表明表扬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表扬本身对学生思想行为起积极的强化作用。另一方面是表扬的负逆效应,即学生把表扬当成目的,把做好事当成手段,这便是所谓的“为了受到表扬而做好事”。让学生过多、过易地获得表扬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不良动机,这种现象在初中以下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产生认知失调,言行不一致、里表不如一,其行为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与自愿,而是受荣誉驱使。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恰当地运用表扬手段,尽量减少由不恰当的表扬而对学生管理所起的负面影响。实践中班主任在运用表扬手段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表扬要恰当。表扬也好,鼓励也罢都是如此,要使受表扬的人和其他学生都感觉到确实应该表扬。这样既能避免后进生产生负逆效应,又不致于使优等生产生不满与逆反心理。第二,表扬要沉着冷静,不要一有情况就马上表扬,要经过了解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使表扬真正起到弘扬正气,激励后进的作用。第三,表扬的方式要多样,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口头的,又有书面的;既有校内的,又有校外的。同时还要把握表扬的度——表扬的次数以能调动学生和班集体的积极性为基本要求。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班级学生管理既表现为师生间的认知交流,更表现为师生间情感、心灵间的沟通。只有建立在良好师生情感上道德教育,才有可能是有效的。这里只是针对班级管理中的几个德育心理效应并结合实际谈了一点看法,有关的心理效应还很多,如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等等,笔者就不一一赘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总结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