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2008年1月8日,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领奖台上又迎来了一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保障与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将载入我国科技发展的史册。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征镒获得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9409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奖励突出“原始创新"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总数达到90项,这充分表明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止在逐步增强。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是反映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年这两个重要奖项的获奖项目总数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科技奖励办副主任胡晓军说。
据介绍,国家科技奖励在推荐和评审中,也通过了调整推荐指标和奖励指标等措施,进一步突出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2007年,多个获奖项目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取得了被国际公认的领先科研成果。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科学家通过近lO年的工作,在鸟类及其飞行和羽毛的起源,恐龙、翼龙、早期鸟类、哺乳类和两栖类的进化,地层学以及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原创性成果,发表相关的SCI论文78篇。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研发的多项技术国外均未掌握,装置的准确度为世界第一,比国外最好的同类装置高10倍以上。
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重视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9项通用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236项。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超细橡胶颗粒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一个项目就获得发明专利23项。
科技项目着力促进民生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集中反映了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民生科技方面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的“王码五笔字型”,在计算机技术普及与传播汉宁和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在生物芯片关键技术创新及广业化方面有重要突破,能在疾病诊疗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表示,党中央提出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13亿人民,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奖励办也将围绕这一政策对着力促进民生的科技项目给予更多关注。
工人农民再摘国家科技大奖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来自沈鼓集团的工人杨建华,上海宝钢的工人王军和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民发明家王子纯三人,分别摘得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些由普通工人、农民完成的科研成果水平可不“普通”。比如,杨建华获奖的“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这一制造技术的企业。王子纯获奖的“高性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等优点,在许多重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建设中广泛使用,为我国铁路提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的繁荣发展,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加强对不同层次,特别是基层工人、农民科技创新的激励,自2006年起,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设市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存保证国家科技奖励条件标准和水平的基础上,对工人、农民科技创新成果予以政策上的倾斜。
闵恩泽:催化人生
对于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依然平静又谦逊。他用一生未改的四川乡音说:“这成绩是属于大家的。”
少年英姿,如今自首。这位83岁的老人,就是中同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
创新不止
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在它的作用下,能更快更多地生产所需要的产品。1835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催化剂”。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领域,催化技术不断发生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国产催化剂早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其中的一些重大创新和变化,几乎都无法绕过闵恩泽的名字。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是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此前,该奖曾连续6年空缺。自1925年以来,晶态型的雷尼镍催化剂一直在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技术趋于成熟,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将雷尼镍的科学知识基础由晶态转为非晶念,由搅拌釜改为磁场控制的磁稳定床,这是原始创新和继承创新。
这项创新带给闵恩泽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增强了信心。这项创新的思路和概念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为此努力了20年。它证明,中国科技人员有能力自主创新。”
如今,闵恩泽的关注点早已放到了绿色化学领域。他目前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把绿色化学扩展到开发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化学品新领域”。他指出:“生物柴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清洁燃料之一。而要使其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还要配套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品。目前,世界各国生物柴油的发展步伐快得不得了,我们必须抓紧。”
一路执着
闵恩泽喜欢吃川菜,尤其喜爱“麻辣烫”。他还诙谐地用“麻辣烫”来比喻创新的体会:“创新好似吃‘麻辣烫’,又辣又爱。坚持下去,终获成果!” “又辣又爱”道尽创新苦与乐,“坚持下去”折射人生尽执着。
1960年,闵恩泽等开发成功独特的混捏一浸渍法制备磷酸硅藻上催化剂,生产出合格的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其耐水性超过进口催化剂,且价格便宜。这背后是他们近5年的努 力。
1964年5月,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正式投产。投产期间,他也亲自到现场主持制定试生产方案和操作规程,甚至食宿都在现场。这背后,是他们4年的坚持。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上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更是一个集体为之探索20年的成果。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闵恩泽感慨:“中间的曲折坎坷实在太多了。但坚持到底,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责任驱动
问起闵恩泽追求创新的最大驱动力是什么,他回答:“责任。”在他看来,一个人做的事,能够和同家强盛、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948年,闵恩泽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当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置?
但他没料到的是,12年后他却在研究这套装置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而当时,国外对这种催化剂的制造技术是进行了严密封锁的。
1964年,闵恩泽研制出了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当时我国面临的情况是,国外不再向我们提供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没有了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就不能生产航空汽油,我们的战鹰就面临着飞不上蓝天的危急局面。
这些年,闵恩泽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催化领域的攀登者。这个责任很重”。因为他认识到,“做科研,不仅要有信念、有方法,还要发挥优势各尽所能,要讲团队精神团结协作。”
雄关险道,今又从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闵恩泽继续用他的智慧、执着和爱国情怀,在催化领域里燃情未来!
吴征镒:关情草木俯仰天地
对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征镒院士,这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谦逊地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用力做的,我个人得到国家如此大的褒奖,我感觉到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学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生于九江、长于扬州、成人于北京、立业于昆明”,时空变迁,不变的是吴征镒对一草一木的钟爱。
孩提时代,吴征镒最大的爱好是逗留在家中的后花园,并从父亲的书房里拿出清代植物学家吴其睿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同眼前花草一一比照,开始“看图识字”亲近植物。17岁中学毕业,他就执意选择并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
抗战之初,吴征镒在西南联大任助,在此期间,他根据所能收集的模式标本照片、植物学文献,写成了近三万张植物卡片,到今天这些卡片还保存于昆明、北京和华南三处,成为了编纂植物志的宝贵资料。
1958年,怀着对云南这个“植物土国”的向往和热爱,吴征镒又举家从北京迁到昆明,从此开始他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立志立题、殚精竭虑、上下求索”的生涯。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话被众多植物学研究者奉若圭臬。比吴征镒小16岁、共事已半个世纪的周俊院士说,“前人解释为‘陈说山川之原本,尽名草木之所出’。吴先生说我们应遵循这种精神,并且亲笔书写这八个字并刻石于昆明植物所内,他自己同时身体力行。”
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新种和新属)达1766个。他的学术生涯也被认为是现代植物学在中国本土化和中同植物学走向世界的缩影。
历时45年编纂完成的鸿篇巨制《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共有5000万字、5000余幅图,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其中2/3的卷册是由吴征镒1987年担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
基本摸清中国高等植物的家底之后,吴征镒造诣日深,开始追索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其历史来源以及东业植物区等一系列创新观点。1964年,他在亚非科学讨论会上提出,在北纬20~40度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是东业植物区系的摇篮,甚至还是北美洲和欧洲等北温带植物区系的发源地。这个论断被广为引用。更在80高龄时候毅然开辟了植物系统进化新领域,提出了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学术观点。
“博闻强记不足挂齿”
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编《中国植物志》的时候,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去西宁,一个年轻人采了一大捧植物标本来请他定学名。吴先生有个习惯,凡是有人来请他定学名,他是来者不拒。结果那天他给那些标本写拉丁文名、中文名,整整写了两个多小时之久。”周俊院士说,“我们问吴老你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他却说博闻强记不足挂齿。”
“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他说,“我的能力有限,尽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向前。”
2007年1月,年届90的吴征镒在力邀之下,担任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我的工作过去主要靠观察,现在青光眼后期,我不能再做新的工作了,能够把现在承担的中华大典任务承担到底,我就心满意足,更多的工作需要大家。”
筑起黄金水道上的坚固长城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万里长江,我国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万吨海轮可溯河而上347公里,直达我国内河第一大港南京。
可偏偏在流入东海的长江口上,滔滔江水仿佛卡了壳。受“拦门沙”的影响,长江口航道自然水深只有6米左右,万吨级船舶需要乘潮通航,每天只能通过15艘左右,人型船舶必须在口外倒载,外贸集装箱在境外中转,每年仅煤炭、粮食、矿石和外贸集装箱的运输损失就达lO亿元。
打通长江口,实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为完善我国港口布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998年1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正式开工。
工程创新地提出“导流、挡沙、减淤”的指导思想,通过构建分流鱼嘴、南北导堤和丁坝群,围筑出一条稳定的航道,海水的退湖在变窄的河道中挟沙入海,可以防止经过疏浚的航道重新被泥沙淤积。
要在这地基松软的河道里构筑起141.5公里长的堤坝等建筑物,决非易事。科技人员针对波浪作用下地基软化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性地实施了抗软化工程。而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我国科技人员自主开发了27艘专用船,开发了74项新技术,所有设备都是世界首创。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科技人员首次实现了不用潜水员完成水底基床铺设,主要操作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5~10倍。
二期工程完工后,北槽航道水深达到10米。以前,吃水9米以上的船舶每天只能通过12.4艘,如今已经达到60.4艘。原来完全无法进出长江口的5万吨以上船舶现存猛增至4500艘/年,航速从8海里/小时提高到了12海里/小时。上海港长江口内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997年的253万箱增长到2006年的1849万箱,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增加2.3倍,位居世界第一。至此,10米水深航道延伸至南京,南京以下10多个沿江港口200多个万吨级泊位直接受益。
(本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奖项目总数达到90项,这充分表明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止在逐步增强。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是反映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今年这两个重要奖项的获奖项目总数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说明近年来我国的科学理论、技术原理和技术方法等原始性创新成果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科技奖励办副主任胡晓军说。
据介绍,国家科技奖励在推荐和评审中,也通过了调整推荐指标和奖励指标等措施,进一步突出了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导向,推动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2007年,多个获奖项目在原始性创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取得了被国际公认的领先科研成果。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热河脊椎动物群的研究”,科学家通过近lO年的工作,在鸟类及其飞行和羽毛的起源,恐龙、翼龙、早期鸟类、哺乳类和两栖类的进化,地层学以及热河生物群的综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原创性成果,发表相关的SCI论文78篇。而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研发的多项技术国外均未掌握,装置的准确度为世界第一,比国外最好的同类装置高10倍以上。
对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重视也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国家技术发明奖项目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39项通用项目共获得发明专利236项。如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超细橡胶颗粒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技术”一个项目就获得发明专利23项。
科技项目着力促进民生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集中反映了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在民生科技方面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科技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获200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的“王码五笔字型”,在计算机技术普及与传播汉宁和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系统化生物芯片和相关仪器设备的研制及应用”在生物芯片关键技术创新及广业化方面有重要突破,能在疾病诊疗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改善人民健康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任陈传宏表示,党中央提出要把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13亿人民,这也是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奖励办也将围绕这一政策对着力促进民生的科技项目给予更多关注。
工人农民再摘国家科技大奖
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榜上有名——来自沈鼓集团的工人杨建华,上海宝钢的工人王军和江苏东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农民发明家王子纯三人,分别摘得了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这些由普通工人、农民完成的科研成果水平可不“普通”。比如,杨建华获奖的“离心压缩机、鼓风机机壳拼装制造技术”,完成了我国风机行业的一次重大工艺革命,打破了少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使他所在的沈鼓集团成为我国唯一拥有这一制造技术的企业。王子纯获奖的“高性能铁路数字信号电缆的研发与产业化”具有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等优点,在许多重要铁路干线的电气化建设中广泛使用,为我国铁路提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科技的繁荣发展,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加强对不同层次,特别是基层工人、农民科技创新的激励,自2006年起,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首次设市工人农民科技创新评审组,存保证国家科技奖励条件标准和水平的基础上,对工人、农民科技创新成果予以政策上的倾斜。
闵恩泽:催化人生
对于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依然平静又谦逊。他用一生未改的四川乡音说:“这成绩是属于大家的。”
少年英姿,如今自首。这位83岁的老人,就是中同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高级顾问——闵恩泽。
创新不止
有一种神奇的物质,在它的作用下,能更快更多地生产所需要的产品。1835年,一位瑞典化学家将这种神奇的物质命名为“催化剂”。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领域,催化技术不断发生巨大变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石油炼制催化剂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如今,国产催化剂早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这其中的一些重大创新和变化,几乎都无法绕过闵恩泽的名字。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工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是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奖唯一的一等奖。此前,该奖曾连续6年空缺。自1925年以来,晶态型的雷尼镍催化剂一直在有机合成中广泛使用,技术趋于成熟,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将雷尼镍的科学知识基础由晶态转为非晶念,由搅拌釜改为磁场控制的磁稳定床,这是原始创新和继承创新。
这项创新带给闵恩泽很多启示,“最重要的是,我对自己增强了信心。这项创新的思路和概念完全是我们自己的,我们为此努力了20年。它证明,中国科技人员有能力自主创新。”
如今,闵恩泽的关注点早已放到了绿色化学领域。他目前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把绿色化学扩展到开发生物柴油和生物质化学品新领域”。他指出:“生物柴油是替代石油柴油的清洁燃料之一。而要使其能在市场竞争中立足,还要配套开发高附加值的生物化学品。目前,世界各国生物柴油的发展步伐快得不得了,我们必须抓紧。”
一路执着
闵恩泽喜欢吃川菜,尤其喜爱“麻辣烫”。他还诙谐地用“麻辣烫”来比喻创新的体会:“创新好似吃‘麻辣烫’,又辣又爱。坚持下去,终获成果!” “又辣又爱”道尽创新苦与乐,“坚持下去”折射人生尽执着。
1960年,闵恩泽等开发成功独特的混捏一浸渍法制备磷酸硅藻上催化剂,生产出合格的磷酸硅藻土叠合催化剂,其耐水性超过进口催化剂,且价格便宜。这背后是他们近5年的努 力。
1964年5月,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正式投产。投产期间,他也亲自到现场主持制定试生产方案和操作规程,甚至食宿都在现场。这背后,是他们4年的坚持。
“非晶态合金催化剂和磁稳定床反应上艺的创新与集成”,这更是一个集体为之探索20年的成果。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闵恩泽感慨:“中间的曲折坎坷实在太多了。但坚持到底,所有问题都解决了。”
责任驱动
问起闵恩泽追求创新的最大驱动力是什么,他回答:“责任。”在他看来,一个人做的事,能够和同家强盛、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1948年,闵恩泽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催化裂化装置,看到那黑褐色的原油神奇地变成清亮透明的汽油,当时他除了惊奇,只有感慨:中国何时能建成这样的装置?
但他没料到的是,12年后他却在研究这套装置的微球硅铝裂化催化剂,而当时,国外对这种催化剂的制造技术是进行了严密封锁的。
1964年,闵恩泽研制出了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当时我国面临的情况是,国外不再向我们提供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没有了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就不能生产航空汽油,我们的战鹰就面临着飞不上蓝天的危急局面。
这些年,闵恩泽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催化领域的攀登者。这个责任很重”。因为他认识到,“做科研,不仅要有信念、有方法,还要发挥优势各尽所能,要讲团队精神团结协作。”
雄关险道,今又从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闵恩泽继续用他的智慧、执着和爱国情怀,在催化领域里燃情未来!
吴征镒:关情草木俯仰天地
对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吴征镒院士,这位中国植物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世界著名的植物学家谦逊地说,“我的工作是大家齐心用力做的,我个人得到国家如此大的褒奖,我感觉到只能尽有生之力,把后学的同志能带多少带多少。”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生于九江、长于扬州、成人于北京、立业于昆明”,时空变迁,不变的是吴征镒对一草一木的钟爱。
孩提时代,吴征镒最大的爱好是逗留在家中的后花园,并从父亲的书房里拿出清代植物学家吴其睿写的《植物名实图考》,同眼前花草一一比照,开始“看图识字”亲近植物。17岁中学毕业,他就执意选择并考取了清华大学生物系。
抗战之初,吴征镒在西南联大任助,在此期间,他根据所能收集的模式标本照片、植物学文献,写成了近三万张植物卡片,到今天这些卡片还保存于昆明、北京和华南三处,成为了编纂植物志的宝贵资料。
1958年,怀着对云南这个“植物土国”的向往和热爱,吴征镒又举家从北京迁到昆明,从此开始他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立志立题、殚精竭虑、上下求索”的生涯。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句话被众多植物学研究者奉若圭臬。比吴征镒小16岁、共事已半个世纪的周俊院士说,“前人解释为‘陈说山川之原本,尽名草木之所出’。吴先生说我们应遵循这种精神,并且亲笔书写这八个字并刻石于昆明植物所内,他自己同时身体力行。”
在中国植物学家中,吴征镒是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新种和新属)达1766个。他的学术生涯也被认为是现代植物学在中国本土化和中同植物学走向世界的缩影。
历时45年编纂完成的鸿篇巨制《中国植物志》80卷126册,共有5000万字、5000余幅图,是三代植物学家集体工作的结晶,其中2/3的卷册是由吴征镒1987年担任主编后最终完成的。
基本摸清中国高等植物的家底之后,吴征镒造诣日深,开始追索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提出了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植物分布区类型的划分及其历史来源以及东业植物区等一系列创新观点。1964年,他在亚非科学讨论会上提出,在北纬20~40度间的中国南部、西南部和印度支那地区是东业植物区系的摇篮,甚至还是北美洲和欧洲等北温带植物区系的发源地。这个论断被广为引用。更在80高龄时候毅然开辟了植物系统进化新领域,提出了被子植物“八纲系统”的学术观点。
“博闻强记不足挂齿”
吴征镒被中外同行誉为中国植物的“活词典”。同事和身边的学生、助手都形容他博闻强记、博古通今。编《中国植物志》的时候,他脑子里记得文献的出处,助手去查对应文献时往往一丝不差。
“好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去西宁,一个年轻人采了一大捧植物标本来请他定学名。吴先生有个习惯,凡是有人来请他定学名,他是来者不拒。结果那天他给那些标本写拉丁文名、中文名,整整写了两个多小时之久。”周俊院士说,“我们问吴老你的记忆力怎么这么好,他却说博闻强记不足挂齿。”
“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他说,“我的能力有限,尽可能几十年如一日向前。”
2007年1月,年届90的吴征镒在力邀之下,担任了《中华大典·生物学典》的主编。“我的工作过去主要靠观察,现在青光眼后期,我不能再做新的工作了,能够把现在承担的中华大典任务承担到底,我就心满意足,更多的工作需要大家。”
筑起黄金水道上的坚固长城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
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3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5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235项;4名外籍科学家和1个国际组织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万里长江,我国横贯东西的黄金水道。万吨海轮可溯河而上347公里,直达我国内河第一大港南京。
可偏偏在流入东海的长江口上,滔滔江水仿佛卡了壳。受“拦门沙”的影响,长江口航道自然水深只有6米左右,万吨级船舶需要乘潮通航,每天只能通过15艘左右,人型船舶必须在口外倒载,外贸集装箱在境外中转,每年仅煤炭、粮食、矿石和外贸集装箱的运输损失就达lO亿元。
打通长江口,实施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为完善我国港口布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
1998年1月,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正式开工。
工程创新地提出“导流、挡沙、减淤”的指导思想,通过构建分流鱼嘴、南北导堤和丁坝群,围筑出一条稳定的航道,海水的退湖在变窄的河道中挟沙入海,可以防止经过疏浚的航道重新被泥沙淤积。
要在这地基松软的河道里构筑起141.5公里长的堤坝等建筑物,决非易事。科技人员针对波浪作用下地基软化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创造性地实施了抗软化工程。而为了完成这些工作,我国科技人员自主开发了27艘专用船,开发了74项新技术,所有设备都是世界首创。利用这些技术和设备,科技人员首次实现了不用潜水员完成水底基床铺设,主要操作都实现了机械化,生产效率比传统工艺提高5~10倍。
二期工程完工后,北槽航道水深达到10米。以前,吃水9米以上的船舶每天只能通过12.4艘,如今已经达到60.4艘。原来完全无法进出长江口的5万吨以上船舶现存猛增至4500艘/年,航速从8海里/小时提高到了12海里/小时。上海港长江口内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从1997年的253万箱增长到2006年的1849万箱,居世界第三;港口吞吐量增加2.3倍,位居世界第一。至此,10米水深航道延伸至南京,南京以下10多个沿江港口200多个万吨级泊位直接受益。
(本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