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设计内涵丰富,以实践为基础,创新是关键,提高大学生研究能力是内核。为了增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实践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消解职业倦怠,本文以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为例,解析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研究能力构成要素,建构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课堂教学体系。通过设计主题调研、科研项目渗透、竞赛与作业相结合等多种实践方式,可以促进大学生研究能力的形成,提升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研究能力;组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83-02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设计要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设计研究能力培养是关键。艺术设计内涵丰富,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诸多专业,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堂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手绘、电脑表现、项目设计、设计实习等一系列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在部分院校新增的一个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在中小尺度场地中对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的综合认知与景观规划、设计表现能力,专业覆盖面广、学科构成复合、技术应用广泛,其中研究能力是学习内核,对提升学生设计创新应用能力影响深远。
一、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研究能力构成
研究能力是指探求未知、揭示事物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能力。艺术设计过程就是一个超越的过程,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不断实现创新,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研究问题、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所谓具有生命力是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必然不是重复和抄袭可以得来的。高校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原动力,包括理论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和形象思维,这种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设计者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践能力是设计人员把其思维创新付诸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也是研究能力中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大学生能对设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设计创新的目的。通过实践设计与思维创新的互動与调试,判断设计思维与实践是否符合时代需要和客观需求,把握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正确性与时代性。
二、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必须从以上三个部分着手。
1.制定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划定,其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教学内容体系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闭门造车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必须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以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例,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就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只列入《手绘效果图》、《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专业课程,应同时开设《中外设计史》、《园林美学》、《生态学原理》、《景观空间概念设计》等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专业理解的学术性课程,并通过不定期举行设计前沿分享专题讲座、推广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涉猎学术前沿提供广泛的选择与丰厚的土壤,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成企业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建设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体系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有学位、文凭,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保持跟专业前沿的对接、对学术思潮的理解,并定期邀请知名设计人员或专家学者为教师做讲座、开展培训,或者选拔优秀教师送到知名企业和高等学府继续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如果不注重关注设计的前沿动态,其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就缺乏先进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对设计实践加以深度分析和总结,其设计成果也难以形成推广性,不利于行业提升。
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与设计行业、设计企业、优秀案例的对接,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避免专业教师知识固化,高校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不应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更要引进一批走在设计实践前沿的知名设计企业、设计研究院所著名设计师、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以主题论坛、短期工作坊等各种形式与设计专业教师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补足设计专业教师的能力短板,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3.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平台。实践出真知。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实际操作与感悟也必不可少。在国外知名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一般以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室更类似于一种实训室和工作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为此,需加大对专业实验室、工作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教学活动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而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形成多样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掌握具有一定工艺技能、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改革
1.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应在注重知识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中,可通过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重点在项目调研、设计理论、参考案例、可能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设计。①设计主题教学。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设计主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制定出设计思路,还可以针对这一主题展示知名设计师的设计示范,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通过观察、借鉴、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设计形式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学生逐渐构建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成自身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并且有针对性,且与所学内容相关。②项目调研参与。项目调研是研究能力的重要构成。教学过程是全方位的,应该囊括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艺术设计理论课上,教师要注意项目调研分析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能够对设计作品的设计环境和市场背景做出合理分析,并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本专业的市场动态和需求,了解社会上的流行元素,从而反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③科研项目渗入。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一些科研项目,可以这些把科研活动渗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科研项目中大学生能完成的板块交给学生去做,通过深化课堂作业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2.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艺术设计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将学生放到一个竞争环境中,不仅会激发学生设计的热情和潜能,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交流学习,还可以了解当今时代的流行特色,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提升。实践操作是艺术专业设计的主题,加入竞赛的模式无异于锦上添花。平常的实践操作是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的基础,而竞赛的督促又让学生反过来更加认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通过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四、结语
艺术设计实践性很强,课程安排一般按课题式,阶段式进行,课堂教学往往以实操为主。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实践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能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艺术设计创新能力需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基础,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开展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李瑞冬.对风景园林专业规范编制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3,(06):16-18.
[2]李欣.设计结合建造——Design-Build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工作坊制度探索[J].建筑学报,2012,(03):84-89.
[3]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童俐.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艺术设计学科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03):83-86,96.
[5]廖霞.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J].大舞台,2013,(04):220-221.
[6]付志勇.从学科交叉到开放性创新人才培养[J].装饰,2014,(12):14-17
[7]叶喜冰.从“纸上谈兵”到“实践先导”——看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J].装饰,2009,(02):136-137.
[8]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03:249-252.
关键词:艺术设计;研究能力;组成;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83-02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艺术设计要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是基础,设计研究能力培养是关键。艺术设计内涵丰富,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包括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等诸多专业,与社会发展和经济活动密不可分。在艺术设计相关专业课堂教学中往往比较重视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设计手绘、电脑表现、项目设计、设计实习等一系列课程设置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景观建筑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在部分院校新增的一个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注重培养学生在中小尺度场地中对景观设计、建筑设计的综合认知与景观规划、设计表现能力,专业覆盖面广、学科构成复合、技术应用广泛,其中研究能力是学习内核,对提升学生设计创新应用能力影响深远。
一、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研究能力构成
研究能力是指探求未知、揭示事物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能力。艺术设计过程就是一个超越的过程,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发现新的规律,不断实现创新,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具有研究问题、确定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都是具有生命力的,所谓具有生命力是其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必然不是重复和抄袭可以得来的。高校培养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必须注重研究能力的培养,包括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反思与评价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是整个创作过程的原动力,包括理论思维、多向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和形象思维,这种能力的培养依赖于设计者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
实践能力是设计人员把其思维创新付诸实践的能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力也是研究能力中最关键的一项。要求大学生能对设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设计创新的目的。通过实践设计与思维创新的互動与调试,判断设计思维与实践是否符合时代需要和客观需求,把握设计思维与实践的正确性与时代性。
二、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大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平台。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化构建必须从以上三个部分着手。
1.制定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体系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形式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划定,其需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尤其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教学内容体系还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艺术设计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闭门造车是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的制定必须要密切关注社会的动态。以景观建筑设计专业为例,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就不能在教学计划中只列入《手绘效果图》、《建筑制图》、《人体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设计技能的专业课程,应同时开设《中外设计史》、《园林美学》、《生态学原理》、《景观空间概念设计》等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加深学生专业理解的学术性课程,并通过不定期举行设计前沿分享专题讲座、推广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大学生涉猎学术前沿提供广泛的选择与丰厚的土壤,将景观建筑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培养成企业急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项目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2.建设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体系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是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只有学位、文凭,拥有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应积极外出参加专业学术会议,保持跟专业前沿的对接、对学术思潮的理解,并定期邀请知名设计人员或专家学者为教师做讲座、开展培训,或者选拔优秀教师送到知名企业和高等学府继续培养,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方面,如果不注重关注设计的前沿动态,其设计理念和工艺技术就缺乏先进性;另一方面,如果不能对设计实践加以深度分析和总结,其设计成果也难以形成推广性,不利于行业提升。
重视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与设计行业、设计企业、优秀案例的对接,与专业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为了避免专业教师知识固化,高校建设校外实践基地,不应只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场所,更要引进一批走在设计实践前沿的知名设计企业、设计研究院所著名设计师、一线施工技术人员,以主题论坛、短期工作坊等各种形式与设计专业教师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不但促进人才交流和资源共享,而且可以补足设计专业教师的能力短板,为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奠定基础。
3.建设优质实践教学平台。实践出真知。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实际操作与感悟也必不可少。在国外知名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中,一般以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室更类似于一种实训室和工作室的作用,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为此,需加大对专业实验室、工作室与校外实践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使教学活动以工艺实践活动为基础,进而丰富课堂作业形式,形成多样化课堂教学成果,培养掌握具有一定工艺技能、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改革
1.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应在注重知识渗透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研究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实践中,可通过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开展大学生研究能力训练,重点在项目调研、设计理论、参考案例、可能方案等几个方面进行多维度的课堂教学改革设计。①设计主题教学。比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设计主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制定出设计思路,还可以针对这一主题展示知名设计师的设计示范,让学生能从中受到启发。通过观察、借鉴、联想的方式,让学生在已有设计形式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创新,有助于学生逐渐构建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形成自身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设计主题的选择,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水平,并且有针对性,且与所学内容相关。②项目调研参与。项目调研是研究能力的重要构成。教学过程是全方位的,应该囊括艺术设计的各个环节。在艺术设计理论课上,教师要注意项目调研分析方法的渗透,要求学生学会收集相关资料,能够对设计作品的设计环境和市场背景做出合理分析,并指导学生做一些相关的项目调研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本专业的市场动态和需求,了解社会上的流行元素,从而反过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③科研项目渗入。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往往承担着一些科研项目,可以这些把科研活动渗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技能,把科研项目中大学生能完成的板块交给学生去做,通过深化课堂作业对学生的研究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
2.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艺术设计竞赛引入实践教学中,是锻炼学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式。将学生放到一个竞争环境中,不仅会激发学生设计的热情和潜能,通过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交流学习,还可以了解当今时代的流行特色,学习优秀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工艺,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水平在短时间内快速得到提升。实践操作是艺术专业设计的主题,加入竞赛的模式无异于锦上添花。平常的实践操作是竞赛中的脱颖而出的基础,而竞赛的督促又让学生反过来更加认真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操作。因此,通过竞赛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大学生研究能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
四、结语
艺术设计实践性很强,课程安排一般按课题式,阶段式进行,课堂教学往往以实操为主。研究能力的培养能够全面提升大学生专业兴趣,增强大学生日后参与设计实践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能力,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艺术设计创新能力需求。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注重研究能力培养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是基础,基于研究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开展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李瑞冬.对风景园林专业规范编制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3,(06):16-18.
[2]李欣.设计结合建造——Design-Build模式下的建筑设计工作坊制度探索[J].建筑学报,2012,(03):84-89.
[3]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童俐.交互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艺术设计学科为例[J].全球教育展望,2012,(03):83-86,96.
[5]廖霞.国外先进教学模式对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J].大舞台,2013,(04):220-221.
[6]付志勇.从学科交叉到开放性创新人才培养[J].装饰,2014,(12):14-17
[7]叶喜冰.从“纸上谈兵”到“实践先导”——看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J].装饰,2009,(02):136-137.
[8]钱原平.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索[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03: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