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有效学习 探索教研创新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_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密云县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学教授、北京市特级教师及骨干教师与密云县教研员、教师一起面对面研讨交流的场景。走进其中,你会被那种民主、平等的科研氛围所感染。
  在研究实施之前,密云县教研部门组织了大量的教研活动以提高本县教育教学质量,但教师和教研员普遍感到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密云县教委对该专题研究高度重视,直接领导。研究组从教研创新入手,立足密云县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见实效的活动,为密云县教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研创新之一:立足学生有效学习,形成了循环递进的教研模式
  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教研工作的落脚点。以往的教研工作更多地关注以教师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针对性不强使得效果不甚明显。教研创新研究实验首先从密云县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尤其针对农村薄弱校,在关注教师教的同时,更注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关注学生的学。通过前期调研,了解了密云县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了他们的优势和不足并认真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针对密云中小学生有效学习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研究计划并确定活动方案,在具体实施之后进行反思和总结,由此提出改进措施,并以此为新起点,继续以学生的有效学习为核心,开展新一轮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循环递进的教研工作模式。
  目前,在密云教研工作中形成了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与师生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研方式:针对密云县学生的学习现状及需求,开展了系列学生专题讲座活动;根据初高中各学科特点和密云县初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立了探索中、高考规律的研究专题;为了更好满足教师发展需求,形成了现场教学指导与专家教学讲座为主,研讨、总结与交流为辅的多样化的教师培训;为了加强研究型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研究小组等骨干培养方式;为了拓展农村教师的视野,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的开放式研究形式;为了促进教研工作规范化、可持续发展,制定了一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的研究工具,形成了以档案建设为主的反思总结方式。
  
  教研创新之二:立足教师教学需求,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指导机制,建立起“大学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区县教研员—— 一线教师”平等对话的开放性研究共同体
  在以往的教研活动中,密云县教研部门也曾多次邀请各学科知名专家参加,但有时由于针对性不强,直接影响了活动的效果。教研创新研究从密云县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确立活动主题,邀请相关专家深入密云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活动,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指导机制,密云县师生认为这种指导机制比较“解渴”。
  以往的教研活动多在教研部门和学校师生之间进行,而教研创新研究在实施中,拓宽了教研活动的参与者和教研资源。近三年来,专题组全面统筹,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整合北京市优质教研资源,共组织100余名高校及北京市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深入密云,开展教育理论讲座、报告、听评课指导、交流学习等活动200余次,逐步建立起了“大学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区县教研员—— 一线教师”平等对话的开放性“研究共同体”。
  
  教研创新之三:立足教研实效,全面促进教研员、教师、学生及学校的发展
  教研创新研究不仅在教研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创新,而且还在教研实效性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首先,建立起了系统有序、可持续发展的教研工作机制。研究以学生有效学习为中心,形成了“前期调研——制定研究计划——确定活动方案——具体实施——反思——总结——改进——调整研究计划”的循环递进教研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指导机制,以及“大学科研人员——教育专家——区县教研员—— 一线教师”平等对话的开放性研究机制,对增强密云县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次,项目在实施中注重从教研员、教师及学生多层面增强教研实效性。在项目研究搭建的平台上,密云县教研员和师生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地交流,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所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成绩有了较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在2009年的高考中效果显著。近三年来,专题组开展同课异构专题研究、示范课—评课—讲座于一体的活动多达百余次,研究型骨干教师外出交流活动10余次,学生讲座20余次,受益教师1000余人次,学生20000余人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研究注重从学校层面增强教研实效性,为学校培养了一批研究型骨干教师,在学校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及科研氛围,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知名度。尤其是一批农村山区学校,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发展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地区的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加强各项宣传报道制度建设,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是把握好宣传工作方向,推进规范化、常态化报道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是人民政协事业的重要内容。自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内涵丰富,最基本的表现为:识字写字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针对阅读和写作,我们倡导让学生在快乐中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体验快乐。  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有机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阅读和写作走进学生的每一节课  我国教育技术领域的著名学者何克抗教授,在深入研究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之后,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思维发展新论
期刊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逐渐成为人类工作、学习、生活的必需物.近年来,网络电台也乘风而来,并日渐在网络上拥有一席之地.本文从当前火热的网络
在小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格外重要,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自信的形成和加强,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持续保持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以后长期的语言学习打下重要的情感态度基础,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攀登英语学习实验高度重视对儿童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促进儿童在快乐 “攀登”中成长。  兴趣是英语学习的基石。攀登英语学习实验从儿童的兴趣出发,面向儿童的生活设计学习内容和活动
北京新闻广播《议政论坛》AM828、FM100.6(周一至周五9:30-10:00)反映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北京各项工作的议案、提案,关注和评析新闻热点,及时解读新近颁布、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
长久以来,我国的艺术教学中一直把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作为“形而上”的纯艺术概念,而把设计类实用美术作为“形而下”的概念,人为地将二者的教学实践割裂开来,造成学习体
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研究的四所实验校均为农村小学,其中两所为平原校,两所为山区校。各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精心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技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城子的“小药农”    大城子中心小学周边的药用植物资源很丰富。抓住这一优势,学校在校园内建起长150米、宽20米的“生物实践活动基地”,学生开展了上山采药,争做“小药农”;搜集药材资料,争做“小神医”等“十小”系列活动,种植
2007年9月至今,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在密云县中小学进行了基于学生发展的校本研究实验。该研究旨在针对性地解决密云教师提出的“关于面对学生之间的差异而不知如何进行有效教育”这一问题。  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仅从学科教学这一角度研究学生和仅靠教师个人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亟待融合多方人员的集
对于初中生来说,美术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死气沉沉,而是生动有趣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还可以让学生增强欣赏美的能力,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创新的思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