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学习紧扣学生生活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o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电路》是湘版《科学》教材五年级第四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中的第三课,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电路的组成部分、尝试过简单电路设计的基础上按要求设计电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通過对前面两课时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回路、短路等概念,但对于简单电路及其连接方法也仅仅只限于前两课的学习,与实际生活中的影响生活的电路并未建立直接的联系,他们对生活中的电路从设计到安装的环节也比较陌生;对于电路符号、电路图可能有所接触,但也缺乏了解。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节课制订了以下目标:
  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电器符号,会设计简单的电路图。
  经历设计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的过程。
  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的电路设计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堂情境中“小木屋”的电路照明设计。
  情境设置,紧扣生活
  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最喜爱的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的情境开始,设置了一个“点亮小木屋”的情境任务,也为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电路知识就是为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这样的理念埋下伏笔。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很大的期待和内驱力,强烈地想要学习了解电路的相关知识,我因势利导地展开“小小电工”的基本课程培训,并且指明了“小木屋”的照明的设计要求:方便、节约、安全。
  重点突破,紧扣生活
  “小小电工”的培训课程一要求学生认识电器符号。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符号电路图的优势,我从生活中使用电路图的地方入手,出示了一张简单的家庭装修电路图,先用课件展示了一个简单电路中的电器及其符号,再将常见的电器如开关、电源、导线、小灯泡和它们的符号图以示范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作为对学生规范作图的第一步指导;然后出示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在每个学生动手画好“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的符号电路图后,规定他们对照画电路图的基本要求对所画电路图进行评价,进一步将设计要求落到实处,再一次规范了符号电路图的画法;最后用课件演示从符号电路图到实物电路图的动态转变过程。
  学习中,学生明确了用电器符号绘制电路图简单、方便、易懂的需求,还尝试用符号画简单的电路图。因为难度低,有新鲜感,还有课件的动画演示,所以学生都能迅速掌握。
  为了完成“小木屋”的电路设计任务,我在课程二的学习中提出“如何用一个开关控制两个小灯泡”,要求学生运用刚刚学会的符号先讨论再进行设计,同时以课件的形式借“村主任”之口提出设计的要求:方便、安全、节约。
  接下来学生按要求自主设计“一个开关控制两个灯泡”的电路,设计完毕后,同样规定对照设计要求,检查设计是否合理,如有不合理应进行修改。在试教中就有学生在设计中出现了不合要求的电路连接,我及时引导他们分析不合理的原因,并让他们对电路进行修改,真正落实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电路图设计合理之后,接下来动手连接电路,再次检验“一个开关能否同时控制两个灯泡”的电路设计。通过动手连接电路,检验出合乎要求的设计图都被学生自信地贴上了黑板。我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他们试着将所设计的电路图分成串联和并联两类,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有人指着串联电路说到“灯泡、开关、电源都是在一条回路上”“它们一个一个首尾相连,是串起来的”;有人指着并联电路说到“两个小灯泡不在一回路上”“它们有两条并排的回路”。看来,学生对两种电路已有了初步认识,我抓住这个机会用课件演示了两种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到负极的流动方式,并用比较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并联和串联电路的原理进行解释,课件的直观演示很快打消了少数同学对电路中元件位置的不同是不同的连接方式的质疑,还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建立形象而规范的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这里的研究是有目的的研究,是通过现象发现特点,利用特点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树立起科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意识到方法、理念同样重要。
  能力提升,紧扣生活
  对照学生的两种设计方案,我在线路板上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实物的连接进行示范,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一个明显的区别是在并联电路中灯泡更亮。
  看到了两种连接方式的直观区别,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图1和图2中,假若灯泡A坏了,这两幅图中灯泡B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你们用小手在图中绕着电流的方向走一走,看你能发现什么?我给予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并让他们分析原因,其中就有学生讲道:图1中的灯泡A坏了,灯泡B还是会亮,因为灯泡B有自己的一条回路,不受灯泡A的回路的影响;图2中的灯泡A坏了,灯泡B也不会亮,因为坏了的小灯泡使灯泡B的电路变成了断路。学生的回答相当精彩,于是我直接在线路板上实际操作,将灯泡A拧松,结果实验现象验证了学生的猜想,他们顿时成就感爆棚,在小小电工师的角色上都是非常自信,跃跃欲试。
  在课程二这个环节中,因为有了之前的学习作铺垫,所以学生都知道要先设计后连接。因为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接受层次,有的学生可能很快就能设计出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小灯泡的电路图并组装成功,所以当他们设计组装完毕后领取任务卡时,我又为他们准备了一个挑战任务:“你还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吗?”于是领到任务卡的学生马上投入到新的电路设计的活动中,避免了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任务后无所事事,也给了行动稍慢的学生充足的思考和动手连接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解决生活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理念中动手探究,满足了不同层面的学生对知识的吸纳需求。
  难点驾驭,紧扣生活
  接下来就是学生大显身手为情境中的“小木屋”安装电灯的时候了,我为他们准备了一张小木屋的彩色平面图,请这些小小设计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为“小木屋”设计照明电路,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小木屋”的电路设计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开始认真设计。试教的时候有学生在介绍方案时就讲到,他设计需要使用两个开关,就可以实现分别对两盏灯进行控制,这样能满足很多人对灯光的不同要求,还特别省电。我很惊喜,立刻让他展示设计图并详细介绍自己的设计方案,再组织学生对他的方案进行评价。虽然有个别学生认为这种设计特别耗费材料,但多数学生认为这个方案既节能又方便,支持入选为最佳方案,点亮木屋。
  接着我告诉学生,生活中我们对电路设计的选择是从经济性、实用性上综合考虑的,如果你们好奇,不妨多留心观察身边那些用开关控制的电路,动手开一开、关一关、想一想:生活中每盏亮起来的电灯都是用什么方法连接的呢?这样的连接方式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
  之后,以红绿灯为例,组织学生思考:红绿灯的电路图要怎样设计才能对三色灯光进行控制?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和猜想,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去查阅资料,努力解决心中的疑问。小学科学学科的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要让他们深深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要根据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科学,从而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思索。
  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411100)
其他文献
处于教育改革前沿的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之中。我们借鉴美国教育联合会驻华代表处李佩宁老师提供的STEM案例,设计了符合我们学生实际的《悬臂的设计与制作》STEM主题活动,指导学生学习悬臂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课程重点是让学生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学习,了解并搭建桥梁中的悬臂结构,体会在工程领域中设计、制作、反思与修正的重要性。活动中,学生通过多次制作悬臂,了解设
《各种各样的天气》是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我们的地球家园》单元中的一课,本单元指向的大概念为: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知道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的天气,以及天气变化给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通过举例分析利弊,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从教材安排的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知道阴、晴、雨、雪等
【摘要】社交媒体自出现以来发展迅猛,政府在不断进行“两微一端”的平台建设。本文以华州区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为例,对华州区人民政府网和掌上华州微信公共平台进行统计,得出华州区电子政务现阶段建设的情况,分析了政务社交媒体与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二者之间的关系,基于二者强大的互补性特点,针对华州区人民政府网的服务现状,以社交媒体良好的交互性为突破口,提出了设立在线论坛、建设特色化网站等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交
她,25个春秋在小学科学学科的教学第一线默默耕耘;她,开展的“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实验、儿童概念学习进程研究、STEM教育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实践等工作在全国领先;她,以“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工作作风带领玄武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在南京市江苏省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她,是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小学科学教研员冯凌。  修炼:有目标,自我鞭策  “作为一个教师,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素养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对于小学科学课堂来说,就是要调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渴望探究的欲望,发扬理性、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并运用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答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小学科学担负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任务,在科学课堂教学
小学生进行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大体上经历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制定方案、分析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活动的效能。因此,教师设计有效的思维训练活动,营造理趣共生的教学氛围,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科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结合科学课具体案例,谈谈我们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些做法。  一、有序,关注实验方案设计  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是将头脑
201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这是小学科学课程中的重大变革。在《课程标准》的1-2年级的科学态度目标中,明确要求要使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因此,在低年级科
不久前我到一所学校参加教研活动,听取了A、B两位老师执教的同一节科学课——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卵石的形成》。两位老师各自按照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组织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历程,掌握了相关科学概念。课后我与两位执教老师以该课教学为基础,以践行“儿童的科学”为目标,就“儿童的科学”思想在课堂上的落地问题进行了大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教材内容的精心解读  本课教材体量很大,适
老师们经常能够比较轻松地完成《斜面》一课的教学。教学大致思路一般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然后很快将问题聚焦到斜面是否省力上来。然后,学生或自主或被指挥着搭建斜面,通过对比实验收集数据,根据各组汇报收集到的数据,顺利得出斜面省力的结论。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搭建不同坡度的斜面,再一次实验、收集并汇报各自实测的数据,顺利得出斜面的倾斜角度越小越省力的结论。为什么《斜面》一课的教学总是显得过于轻松和浅显?笔者
2016年,所有的媒体上都充斥着中国首富王健林的“小目标说”。其实,我们也可以像王健林那样,给自己定下若干个容易实现的小目标,通过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有更多类似于10亿、100亿的收获。  我是2006年毕业的南京第一届科学专业教师,怀揣着梦想,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应聘上了鼓楼区的科学教师。当时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幸运,可以一毕业就走上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不负大学时老师对自己的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