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情感素质是由教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技艺、风格类型等综合而成,是教师人格魅力在职业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活动及精神需要,就要具备十分出众的情感素质。传统教育的缺陷在于“见物不见人”。而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识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育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所以如何加强教育管理中情感素质的作用,值得引起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的教师的重视和思考。
[关 键 词] 情感素质;传统教育;学生管理;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120-02
什么叫做情感?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人会因为个人需求、期望、观念的区别而有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情感。通过情感,就能够看出一个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情感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对这种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可以说,一个人无论是做什么事情,究其原因基本上是因为情感的作用。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都是有情感的。因此,如果想要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注重情感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所谓情感素质,由教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技艺、风格类型等综合而成,是教师人格魅力在职业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活动以及精神需要,就要具备十分出众的情感素质。如何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素质的运用,值得引起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教师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爱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核心
(一)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情感教育的载体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马克思则表示,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相加的结果。所以,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也就是说其周围人际关系对一个人三观的塑造有着非常重大的影響。情感跟人的高级社会需求有所关联,以人的友情为例,与该需求有关联的情感是友谊感、同情心。除此之外,情感还包括道德感、审美感以及理性等。探究人的本质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想成为最重要的人,最起码是在这个人所生活的圈子以及社会交际中,总是希望可以在他人心目中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如果长时间都受到来自于他人的漠视、歧视,那么将会导致其慢慢地丢失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最后还会丢失进取心。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面对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想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成长为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人,那么就必须以得到他人尊重和需要作为前提。
(二)用爱点燃指引学生的明灯
一个教师能够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情感,这就导致情感的类型完全不同,既可以是宽容的,也可以是信赖的,还可以是真诚的,想要学生自愿地接受教育,教师就必须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情感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情感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的理想、信念、爱心等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除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之外,其他知名教育家也曾经提出过相似的观点,例如陶行知就把“爱满天下”当成是自己的准则,从而表达出教师的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形象,可以是知识的化身,也可以是道德的榜样。因为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就能够以爱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够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就能够以爱对待自己所在的群体,这便是一种情感榜样的作用。
(三)用爱构建师生交流的桥梁
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就是爱。教师的爱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但是这种目的性还有稳定性都使教师的爱能够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把对学生的爱传递给学生,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够产生心心相印的情感。一些心理学家也对这方面做出了研究,并且得出了结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能够达到“共鸣”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个时候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关系,促进良好的正式关系的形成,而且可以起到正式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师生关系融洽,心理亲近,对于来自于教师的教育,学生是十分乐意接受的,而且学生也更加希望能够向自己的教师倾吐内心的想法,对于教师的反馈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还会经过自己进一步加工,给予其他内涵。
二、教育管理工作者如何加强情感教育在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一)充分调动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传统教育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见物不见人”,这表示在传统教育的观点里面,学生被单纯地当成接受知识的器皿,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及心理需求。传统教育也曾经认识到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过,其特殊性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并未有从本质上进行探究。而我认为,这种特殊正是表现在“情感”二字上。“情感”的出现代表着血肉,人在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才得以满足。所以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具备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具备情感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当代教育工作的重任。
传统教育观注重认知能力和程度,并不注重情感平衡。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具备个性、思想、自主行为能力的年轻人。忽略认知与情感的平衡,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情感饥渴”,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其他心理问题。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沮丧、焦虑、烦躁、抑郁、自闭等情绪,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逃课、自卑、妒忌等越轨行为。充分调动自身情感智力,尽最大可能来养成乐观、向上、诚挚等优良的情感,以此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应该成为每个教育管理者的必修课。我们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愉悦地接纳真实的自己,那才有可能将他们引到成功的路上。 (二)合理运用强势心理场(Psychology Field)效应,是引导学生的必备条件
“力场”是一个来自于物理学的名词,但是同样能够适用于心理学领域,这是温勒的观点。温勒表示,一个地方,只要有心理现象,那么就有心理场。以此推论,学校有着学生的喜怒哀乐,那么在这里就拥有教师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括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方式、自身的情绪以及行为准则、外观外貌各个方面。教师产生的心理场能够产生向心力,而这种向心力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其心理状况发生变动。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场的强弱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强势的心理场能够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而弱势的心理场则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心理。
(三)培养稳定的情感能力,是教育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首要任务
稳定的情感能力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包括自己的情绪、性格、爱好等,其次是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还能够了解、观察到学生的情绪,进而对此做出反映,擅长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能够欣赏、激励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稳定情感能力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不断累积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三、情感教育对学生人生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一)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教育方面的经验表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例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常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那么就能够从中感受到来自于社会的爱,从内心得到一种满足,进而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产生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对人生产生认可,他的情感也是健康而又积极的。与之不同的是,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反而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漠视,甚至是歧视,那么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致使学生性格变得多疑,不信任他人,而且还会出现放任自己的行为。
(二)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表明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通过持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端正自己的道德素质,才能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所以,实行爱的教育的首要条件在于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锻炼,使自己成为学生钦佩的人,使学生信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经常会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而这个模仿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因此,教师拥有良好的品德,那么学生的品德也会无形之中加强。通过这些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发现,对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一方面会十分容易接受该教师的道德、理想、观点,另外一方面还会去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的道德观以及行为准则都会得到高度的统一。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爱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能够得到来自于学生的爱,那么将会拥有无可比拟的榜样的力量,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情感能够使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人们产生相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人生目标。情感方法则能够成为纽带,把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也会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产生约束。“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内心,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的观点是人要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方面,而这一趋势也会继续加深,成为全球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远明.浅谈情感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湘潮(下半月),2007(1):64-65.
[2]王甜甜.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52-53.
[关 键 词] 情感素质;传统教育;学生管理;爱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120-02
什么叫做情感?对于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个人会因为个人需求、期望、观念的区别而有不同的体验,这种体验就是情感。通过情感,就能够看出一个人对客观事实的态度。情感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会对这种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可以说,一个人无论是做什么事情,究其原因基本上是因为情感的作用。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都是有情感的。因此,如果想要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就要注重情感教育因素的重要性。所谓情感素质,由教育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技艺、风格类型等综合而成,是教师人格魅力在职业中的体现。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想较为准确地把握学生内心活动以及精神需要,就要具备十分出众的情感素质。如何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中情感素质的运用,值得引起工作在学生管理第一线教师们的重视和思考。
一、爱的教育是情感教育的核心
(一)爱是教育的真谛,是情感教育的载体
人是什么?关于这个深奥的哲学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而马克思则表示,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相加的结果。所以,一个人拥有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取决于其生活环境,也就是说其周围人际关系对一个人三观的塑造有着非常重大的影響。情感跟人的高级社会需求有所关联,以人的友情为例,与该需求有关联的情感是友谊感、同情心。除此之外,情感还包括道德感、审美感以及理性等。探究人的本质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想成为最重要的人,最起码是在这个人所生活的圈子以及社会交际中,总是希望可以在他人心目中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中,如果长时间都受到来自于他人的漠视、歧视,那么将会导致其慢慢地丢失自尊心、自信心,甚至最后还会丢失进取心。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面对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对于一个人而言,如果想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成长为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人,那么就必须以得到他人尊重和需要作为前提。
(二)用爱点燃指引学生的明灯
一个教师能够从各个方面对自己的学生产生情感,这就导致情感的类型完全不同,既可以是宽容的,也可以是信赖的,还可以是真诚的,想要学生自愿地接受教育,教师就必须拥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情感教育的本质就是教师通过情感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教师的理想、信念、爱心等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理想、原则、信念、兴趣、好恶、道德等方面的准则,在教师的言行上如能达到和谐一致,那就可以点燃青少年心中的火花,成为青少年行动的灯塔。”除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之外,其他知名教育家也曾经提出过相似的观点,例如陶行知就把“爱满天下”当成是自己的准则,从而表达出教师的爱心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学生的心里,教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形象,可以是知识的化身,也可以是道德的榜样。因为教师与学生在一起的时间非常长,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都能够影响到学生。如果教师能够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就能够以爱对待学生,那么学生就能够产生对学习的热情,就能够以爱对待自己所在的群体,这便是一种情感榜样的作用。
(三)用爱构建师生交流的桥梁
在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但是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就是爱。教师的爱并不是没有目的的,但是这种目的性还有稳定性都使教师的爱能够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把对学生的爱传递给学生,那么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能够产生心心相印的情感。一些心理学家也对这方面做出了研究,并且得出了结果: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能够达到“共鸣”的时候,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这个时候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在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良好的心理关系,促进良好的正式关系的形成,而且可以起到正式关系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师生关系融洽,心理亲近,对于来自于教师的教育,学生是十分乐意接受的,而且学生也更加希望能够向自己的教师倾吐内心的想法,对于教师的反馈学生不但容易接受,而且还会经过自己进一步加工,给予其他内涵。
二、教育管理工作者如何加强情感教育在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一)充分调动情感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教育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传统教育有着自身的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一个不足就是“见物不见人”,这表示在传统教育的观点里面,学生被单纯地当成接受知识的器皿,忽视了他们的情感及心理需求。传统教育也曾经认识到教育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不过,其特殊性到底表现在哪些地方,并未有从本质上进行探究。而我认为,这种特殊正是表现在“情感”二字上。“情感”的出现代表着血肉,人在精神层面的基本需求才得以满足。所以作为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具备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素质,另一方面还应该具备情感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肩负起当代教育工作的重任。
传统教育观注重认知能力和程度,并不注重情感平衡。高等教育的对象大多是具备个性、思想、自主行为能力的年轻人。忽略认知与情感的平衡,非常容易导致学生产生“情感饥渴”,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其他心理问题。长此以往,部分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沮丧、焦虑、烦躁、抑郁、自闭等情绪,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产生逃课、自卑、妒忌等越轨行为。充分调动自身情感智力,尽最大可能来养成乐观、向上、诚挚等优良的情感,以此对学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应该成为每个教育管理者的必修课。我们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愉悦地接纳真实的自己,那才有可能将他们引到成功的路上。 (二)合理运用强势心理场(Psychology Field)效应,是引导学生的必备条件
“力场”是一个来自于物理学的名词,但是同样能够适用于心理学领域,这是温勒的观点。温勒表示,一个地方,只要有心理现象,那么就有心理场。以此推论,学校有着学生的喜怒哀乐,那么在这里就拥有教师的心理场。这种心理场包括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方式、自身的情绪以及行为准则、外观外貌各个方面。教师产生的心理场能够产生向心力,而这种向心力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使其心理状况发生变动。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可以看出,教师心理场的强弱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强势的心理场能够避免学生产生不良心理;而弱势的心理场则非常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心理。
(三)培养稳定的情感能力,是教育管理者提高自身素质的首要任务
稳定的情感能力有着非常明显的特征,首先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情感,包括自己的情绪、性格、爱好等,其次是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还能够了解、观察到学生的情绪,进而对此做出反映,擅长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能够欣赏、激励学生产生健康向上的情感。稳定情感能力的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不断累积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三、情感教育对学生人生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一)情感教育能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教育方面的经验表示,情感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里所讲的情感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爱。例如,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常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那么就能够从中感受到来自于社会的爱,从内心得到一种满足,进而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使之产生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并对人生产生认可,他的情感也是健康而又积极的。与之不同的是,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反而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漠视,甚至是歧视,那么将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致使学生性格变得多疑,不信任他人,而且还会出现放任自己的行为。
(二)情感教育能帮助学生提高品德修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表明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丰富的知识,并且通过持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涵养,端正自己的道德素质,才能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所以,实行爱的教育的首要条件在于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锻炼,使自己成为学生钦佩的人,使学生信服。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经常会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而这个模仿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教师。因此,教师拥有良好的品德,那么学生的品德也会无形之中加强。通过这些年的教育经验可以发现,对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学生一方面会十分容易接受该教师的道德、理想、观点,另外一方面还会去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长此以往,学生与教师的道德观以及行为准则都会得到高度的统一。一个教师如果能够爱自己的学生,而且还能够得到来自于学生的爱,那么将会拥有无可比拟的榜样的力量,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情感能够使生活在一个集体中的人们产生相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人生目标。情感方法则能够成为纽带,把集体中的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也会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产生约束。“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我们应该相信教育的重点内容就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的内心,能够加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学生的意志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教育的观点是人要全面发展,包括心理方面,而这一趋势也会继续加深,成为全球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远明.浅谈情感教育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湘潮(下半月),2007(1):64-65.
[2]王甜甜.新时期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6):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