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述神话”项目的发起,旨在带来一次“重温”那久违的经典,使人们在现代烦嚣的社会里找寻心灵的依托,是一次“寻根”之旅。但就中国呈现的几部文本来说,人们似乎并没有从中找到心灵的依托。“重述神话”的背后存在着古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文化传承性的隐忧。面对这隐忧,作家到底该如何重述,这是参与“重述神话”的作家和读者所要认真思考的。
关键词:“重述神话” 文化盛宴 隐忧
“重述神话”项目,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著名出版人杰米·拜恩2005年发起,该项目邀请世界各国著名作家进行基于神话题材的小说创作,它不是对神话传统进行学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改写和再现,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风格创作,并赋予神话新的意义。配合这场行动的中国作家作品有苏童《碧奴》、叶兆言《后羿》、李锐《人间》、阿来《格萨尔王》。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重述神话”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心理学家荣格有观点认为:“神话不仅代表而且确实是原始民族的心理生活。原始民族失去了它的神话遗产,就会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那样立刻粉碎灭亡。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这个民族的活的宗教,失掉了神话,无论在哪里,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总是一场道德灾难。”{1}任何时代都离不开神话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冲击与回应。用现代人的眼光来“重述”神话,必将会带来新的体验。有学者认为,此次的“重述神话”是一次“具有文化意味的‘寻根’运动”,人们想借此找寻精神的皈依,让人们在现代喧嚣的社会里寻找精神的“原始性”。
但是,对于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寻根’运动”,在其重述的过程中,作家的精神旨归、创作态度是怎样的,“重述神话”将面临“合理化”的问题。“重述神话”到底该如何“重述”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在探寻“重述神话”流行的当下,在人们对之趋之若鹜的同时,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它所带来的隐忧。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古代的神话故事已经流传近千年,至今仍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与古代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用感性认知,对于出现的一些未知事件,古人就用想象来构思自己的认识,想象成为最重要的思维特征,用荣格的观点来说,早期的思维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理性思维不断取代了感性思维,人们更多地凭借科学知识来认识世界。对于现今的“重述神话”的作家而言,他们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影响下长大的,他们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有了一个科学的了解,他们的思维更加理性。相对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而言,现代思维所呈现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古人对于神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并且是相信有的,所以在创作神话的时候,古人是带着一种虔诚的敬畏思想。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在接受采访时说:“作家重述神话,需要一种虔诚的姿态,需要丰富的学养和文化的洞察力。”{2}而现代作家对于神灵则有以下看法:“神灵对现代的重述者而言,也许只是一种外在、客观的物象,是被隔离在与心灵沟通的世界之外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心态,他们也许很难体会到原始人的生存心态,尤其是对自然力的感觉状态。”{3}思维方式的不同,价值立场的不同以及信仰的不同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神性”缺失,而缺失“神性”的神话已不再是神话。
就《人间》《碧奴》《后裔》三部作品而言,似乎都缺少对神灵的崇拜与敬畏,里面的神灵(或者神性意象)被消解,《人间》里面的白蛇一心想做人,可是最终做不成,却被人间的人性所害,小青也死在她的意中人的剑下。《后羿》里的英雄后羿被小刀手吴刚阉割,后又成为一个会尿床的孩子,在登上帝位后又成为淫乱、昏庸的人。尽管苏童的《碧奴》似乎更贴近民间思维,可是对于“神”的这一意象也体现得较为薄弱。这几部作品对神话的“神性”进行了消解,理性思维占据着高位。所以,尽管他们写出了他们认为的重述神话的作品,可是对于作品里的神话因素却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二、对于文化传承性的忧虑
一部经典神话,能从千年乃至更久远的时期流传至今,这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宗教等因素是值得我们考量的。它的流传不是偶然性的,它必定符合人们的某种文化认同。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神话更具有这种特性,关于传承性,有这样的解释,“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4}。对于神话的传承,它在流传中还不断地变异,不断融入时代的元素,但这种变异也不是随意的,“民间文学的变异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有规律可循,它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广大民众的心态轨迹发展,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演变,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5}。“民众的心态轨迹”“民间艺术传统”等是神话得以流传的重要基础,因为神话一开始本就是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民间形态也是其重要的特征,经典神话的传承,更多的是尊崇了民间的想象,在民间这样一块丰富的土壤下,在民众的不断滋养下,神话在民间得以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新世纪的“重述神话”,知识作家似乎本身就已脱离了民间,在写作过程中也失去了民间想象。失去了民间想象的神话,就不能算是神话。就三部作品来说,笔者认为,除了苏童的《碧奴》还保留了较多民间想象外,《人间》《后羿》在民间想象上是缺位的。《人间》主要讲述的是白蛇遭遇“人性”的迫害,可以说“人性”在小说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与原经典的白蛇对爱情的坚贞与追求,对专制的反抗的主题是大相径庭的,对“人性”的过度贬谪也是不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追求的。《后羿》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位英雄的成长史,在登上帝位后,作者对他的描述不落窠臼地陷入了“后宫”荒淫的情节里,后羿陷入了爱情与阴谋、性欲与背叛的场域里,这与民众所期待的神话叙述是背离的。现今为何要重述神话,叶舒宪说:“当理性走到极端之后,人对理性的统治有一种反叛和抵触的情绪,因此需要大量非理性的东西来重新滋养,这大多是无意识的,后现代社会对理性彻底绝望了。那时候怎么办?又没有东西来替换,因此人们能去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依托。”{6}此外,张光芒教授还说道:“神话在中国历史上受到双重压迫,一是上层儒家文化的挤压,神话往往被歪曲或束之高阁;一是民间文化接受中的世俗化倾向。‘重述神话’首先应该拂去历史的尘埃,完成‘还原’的任务,挖掘神话的民族‘文化符码’。其次要关注社会现实,寻找当下民族精神的缺失,然后在两者之间寻找连接点,打通文化‘流脉’。”{7}张光芒教授的观点无疑是对“重述神话”作家所提出的一个总体性的规训任务,可是在小说里人们找到的并不是依托,没有精神“还乡”,而是黑暗、无奈,是“人性”的恶,只看到人们的阴谋,没有看到美好的事物,没有看到向上的追求。对于这样的“重述神话”作品,不免有一般的故事“穿上神话的外衣”的嫌疑。 三、结语
如叶舒宪所说,“重述神话”旨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依托”。这样一场写作的宗旨是好的,能让人们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国家意识,可是在作家写作的作品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有学者论述“重述神话”至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要想保持神话的内核不变,也就是这个神话在解构之后还可以被‘认出来’,必须保留神话主角的完整性和事迹的完整性,因为当这两者发生了大的改变时,这个神话的构成要素便不复存在;第二,神话故事的‘仙气’必须保留,这些故事不能在解构之后演变成普通人的故事,仍然要高于一般人,或是作为一般人的代表。”{8}就几部中国作品来说都极大地体现了“人话”的一面,作品里的“内核”已然发生改变,而且“仙气”也明显不足,“神话”(或“神性”)在作品里显得薄弱,这似乎已不再是“神话”作品了。
对于重述神话的作家而言,他们的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写下一部“神话史”,要“挖掘出民族的内在精神,把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精神呈现出来,这是神话重述的艺术创造关键。挖掘民族的精神遗产,把民族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来,应该是‘重述神话’的核心”{9}。作家的“重述神话”作品,应要体现一种民族荣誉感,用神话来展示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的精神。“重述神话”必将还会有更多作家加入,那么对于仍在考虑加入这场文化盛宴的作家,对他们的要求将会更高,切勿走向那种仅仅是一般的故事“穿上神话的外衣”的窠臼。只有这样,“重述神话”项目才有可能成功,人类的民族精神才会得到弘扬和发展,人们才能更好地重温那场久违的经典,找寻那精神的依托。
{1} 〔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2}{7} 贾梦雨:《重述神话:商业文化中的精神還乡》,《新华日报》2007年2月7日,第D03版。
{3}{9} 苏桂宁:《“重述神话”的可能性》,《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5} 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谢迪南:《解读“新神话主义”》,《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10月8日,第B05版。
{8} 郭佳音:《论叶兆言、苏童等作家的“重述神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
作 者:夏燕清,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关键词:“重述神话” 文化盛宴 隐忧
“重述神话”项目,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著名出版人杰米·拜恩2005年发起,该项目邀请世界各国著名作家进行基于神话题材的小说创作,它不是对神话传统进行学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改写和再现,而是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风格创作,并赋予神话新的意义。配合这场行动的中国作家作品有苏童《碧奴》、叶兆言《后羿》、李锐《人间》、阿来《格萨尔王》。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重述神话”的出现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心理学家荣格有观点认为:“神话不仅代表而且确实是原始民族的心理生活。原始民族失去了它的神话遗产,就会像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那样立刻粉碎灭亡。一个民族的神话是这个民族的活的宗教,失掉了神话,无论在哪里,即使在文明社会中,也总是一场道德灾难。”{1}任何时代都离不开神话带给我们心理上的冲击与回应。用现代人的眼光来“重述”神话,必将会带来新的体验。有学者认为,此次的“重述神话”是一次“具有文化意味的‘寻根’运动”,人们想借此找寻精神的皈依,让人们在现代喧嚣的社会里寻找精神的“原始性”。
但是,对于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具有文化意味的‘寻根’运动”,在其重述的过程中,作家的精神旨归、创作态度是怎样的,“重述神话”将面临“合理化”的问题。“重述神话”到底该如何“重述”是值得深思的。我们在探寻“重述神话”流行的当下,在人们对之趋之若鹜的同时,我们应当理性地看待它所带来的隐忧。
一、古今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古代的神话故事已经流传近千年,至今仍有非常大的影响,这与古代人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科技水平不高,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多用感性认知,对于出现的一些未知事件,古人就用想象来构思自己的认识,想象成为最重要的思维特征,用荣格的观点来说,早期的思维就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行为。
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理性思维不断取代了感性思维,人们更多地凭借科学知识来认识世界。对于现今的“重述神话”的作家而言,他们是在现代科学教育的影响下长大的,他们已经对这个世界的各种现象有了一个科学的了解,他们的思维更加理性。相对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而言,现代思维所呈现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古人对于神灵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并且是相信有的,所以在创作神话的时候,古人是带着一种虔诚的敬畏思想。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光芒在接受采访时说:“作家重述神话,需要一种虔诚的姿态,需要丰富的学养和文化的洞察力。”{2}而现代作家对于神灵则有以下看法:“神灵对现代的重述者而言,也许只是一种外在、客观的物象,是被隔离在与心灵沟通的世界之外的,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创作者的心态,他们也许很难体会到原始人的生存心态,尤其是对自然力的感觉状态。”{3}思维方式的不同,价值立场的不同以及信仰的不同这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神性”缺失,而缺失“神性”的神话已不再是神话。
就《人间》《碧奴》《后裔》三部作品而言,似乎都缺少对神灵的崇拜与敬畏,里面的神灵(或者神性意象)被消解,《人间》里面的白蛇一心想做人,可是最终做不成,却被人间的人性所害,小青也死在她的意中人的剑下。《后羿》里的英雄后羿被小刀手吴刚阉割,后又成为一个会尿床的孩子,在登上帝位后又成为淫乱、昏庸的人。尽管苏童的《碧奴》似乎更贴近民间思维,可是对于“神”的这一意象也体现得较为薄弱。这几部作品对神话的“神性”进行了消解,理性思维占据着高位。所以,尽管他们写出了他们认为的重述神话的作品,可是对于作品里的神话因素却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二、对于文化传承性的忧虑
一部经典神话,能从千年乃至更久远的时期流传至今,这其中所体现的思想、文化、宗教等因素是值得我们考量的。它的流传不是偶然性的,它必定符合人们的某种文化认同。民间文学具有传承性,神话更具有这种特性,关于传承性,有这样的解释,“传承性又称‘传统性’,在发展过程中,民间文学一方面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又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这些相对稳定的因素经千万民众世代传袭下来,逐渐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传统”{4}。对于神话的传承,它在流传中还不断地变异,不断融入时代的元素,但这种变异也不是随意的,“民间文学的变异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而是有规律可循,它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沿着广大民众的心态轨迹发展,总是循着民间艺术传统演变,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5}。“民众的心态轨迹”“民间艺术传统”等是神话得以流传的重要基础,因为神话一开始本就是在民间口耳相传的,民间形态也是其重要的特征,经典神话的传承,更多的是尊崇了民间的想象,在民间这样一块丰富的土壤下,在民众的不断滋养下,神话在民间得以开出最绚烂的花朵。
新世纪的“重述神话”,知识作家似乎本身就已脱离了民间,在写作过程中也失去了民间想象。失去了民间想象的神话,就不能算是神话。就三部作品来说,笔者认为,除了苏童的《碧奴》还保留了较多民间想象外,《人间》《后羿》在民间想象上是缺位的。《人间》主要讲述的是白蛇遭遇“人性”的迫害,可以说“人性”在小说中占据着主体地位,与原经典的白蛇对爱情的坚贞与追求,对专制的反抗的主题是大相径庭的,对“人性”的过度贬谪也是不符合当下人们的价值追求的。《后羿》小说里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位英雄的成长史,在登上帝位后,作者对他的描述不落窠臼地陷入了“后宫”荒淫的情节里,后羿陷入了爱情与阴谋、性欲与背叛的场域里,这与民众所期待的神话叙述是背离的。现今为何要重述神话,叶舒宪说:“当理性走到极端之后,人对理性的统治有一种反叛和抵触的情绪,因此需要大量非理性的东西来重新滋养,这大多是无意识的,后现代社会对理性彻底绝望了。那时候怎么办?又没有东西来替换,因此人们能去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依托。”{6}此外,张光芒教授还说道:“神话在中国历史上受到双重压迫,一是上层儒家文化的挤压,神话往往被歪曲或束之高阁;一是民间文化接受中的世俗化倾向。‘重述神话’首先应该拂去历史的尘埃,完成‘还原’的任务,挖掘神话的民族‘文化符码’。其次要关注社会现实,寻找当下民族精神的缺失,然后在两者之间寻找连接点,打通文化‘流脉’。”{7}张光芒教授的观点无疑是对“重述神话”作家所提出的一个总体性的规训任务,可是在小说里人们找到的并不是依托,没有精神“还乡”,而是黑暗、无奈,是“人性”的恶,只看到人们的阴谋,没有看到美好的事物,没有看到向上的追求。对于这样的“重述神话”作品,不免有一般的故事“穿上神话的外衣”的嫌疑。 三、结语
如叶舒宪所说,“重述神话”旨在“虚幻的世界里,寻找依托”。这样一场写作的宗旨是好的,能让人们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国家意识,可是在作家写作的作品里,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有学者论述“重述神话”至少要满足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要想保持神话的内核不变,也就是这个神话在解构之后还可以被‘认出来’,必须保留神话主角的完整性和事迹的完整性,因为当这两者发生了大的改变时,这个神话的构成要素便不复存在;第二,神话故事的‘仙气’必须保留,这些故事不能在解构之后演变成普通人的故事,仍然要高于一般人,或是作为一般人的代表。”{8}就几部中国作品来说都极大地体现了“人话”的一面,作品里的“内核”已然发生改变,而且“仙气”也明显不足,“神话”(或“神性”)在作品里显得薄弱,这似乎已不再是“神话”作品了。
对于重述神话的作家而言,他们的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写下一部“神话史”,要“挖掘出民族的内在精神,把民族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精神呈现出来,这是神话重述的艺术创造关键。挖掘民族的精神遗产,把民族的文化内涵开发出来,应该是‘重述神话’的核心”{9}。作家的“重述神话”作品,应要体现一种民族荣誉感,用神话来展示文化的内涵和民族的精神。“重述神话”必将还会有更多作家加入,那么对于仍在考虑加入这场文化盛宴的作家,对他们的要求将会更高,切勿走向那种仅仅是一般的故事“穿上神话的外衣”的窠臼。只有这样,“重述神话”项目才有可能成功,人类的民族精神才会得到弘扬和发展,人们才能更好地重温那场久违的经典,找寻那精神的依托。
{1} 〔瑞〕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译林出版社2014年版。
{2}{7} 贾梦雨:《重述神话:商业文化中的精神還乡》,《新华日报》2007年2月7日,第D03版。
{3}{9} 苏桂宁:《“重述神话”的可能性》,《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4}{5} 刘守华,陈建宪:《民间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谢迪南:《解读“新神话主义”》,《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10月8日,第B05版。
{8} 郭佳音:《论叶兆言、苏童等作家的“重述神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第10期。
作 者:夏燕清,西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现代思想文化。
编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