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父的墓碑前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把白色的纸幡挂在坟头的枝丫上,捋了捋纸幡,纸幡便在风中飘荡起来。
  我来龙台山祭奠亡灵,作为一个过了花甲的人,悼念一个未满花甲的人。远处,传来斑鸠的春鸣,“咕咕——咕咕——”脚边的丝茅草,从寒冬里熬过来,叶片半截枯黄,泛白,茎秆却透着暗红。那些黄里泛白的叶子,在风里唰唰唰响。丝茅草足有半人高,围着坟墓四周生长,只有墓碑前边一小块,被我割除了,那是旧历年前,我来上坟烧纸,为避免引发山火,一刀一刀割除的。墓碑是一块裸碑,没有镶边箍顶,一块普通的石板而已。养父三周年忌日时,我自己书写了碑文,请人凿好,抬上山,立在坟头,那些字,日晒雨淋,已然模糊。
  我在坟前张望,满眼都是鲜艳的油画。龙台山山嘴朝东,山下是一河清清的流水。右边山下是强家湾,一湾油菜花涂抹出一湾金黄。左边山下,是高村乡街,法堂坝、街背后、沙包上、何家坪、过街楼、水桶坝、任家坝,尽收眼底,油菜花的金黄是主色调,小麦的油绿穿插其间,灰瓦白墙的民居房屋,散落在磨刀河两岸。我想,养父躺在这里,几十年来,也在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吗?
  养父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1949年以前,住在罐子沟深处,他的父亲和他的媳妇贫病早亡,他守着老母亲住在半边岩窝里度日,赤贫如洗。1950年,他居然当上了新政府的第一任乡长。到1962年,因为扫盲班的文化底子,可能无法适应工作,他毅然辞去职务,去公社兽医站当了医生。那时候,医疗管理不严,兽医站医生医治猪牛,劁猪骟牛,却也给人看病拿药,打针输液。这样的工作,直到去世。我一直在想,他那么低的文化,咋学会医疗技术的呢?因为当干部,离开了罐子沟,搬到乡街上,却没有分配到土改的财产,比如房子。他先在街上租房住,后来养母在公社敬老院工作,又随敬老院搬到乡下,在茅坝里住了几年,在观音寺住了十几年。他当干部当医生,都在各个村奔忙,很少时间在家里陪他的老母亲和他的养子——我。
  養父出生在一个黑暗的年代,成长在一个贫病的岁月,连他的姓氏,都属于待考证。1950年初,剑阁专署下派的工作队到罐子沟登记人口。姓啥?姓Jiang。人家便写了一个“江”字。1972年,我去百里之外拜访他的堂亲们,见人家写的是“姜”字——当然,他的那些亲戚里也没有文化人,那个“姜”字,也属于待考证的。姓氏存在真伪待考,应该是他个人和他的家族的一大不幸吧。
  1979年12月,格外寒冷。从县城回家,有公路,但没有汽车,等我从70里外赶回去时,养父已经在单位里一张门板上躺了近20个小时了。那时候,到处搞农田基本建设,抬田改土垒大寨田,坟墓常常被挖开,白骨常常被迁移。我记得他说过,龙台山顶上是不会被挖的,死后埋在那里保险。我遵从他的愿望,把墓地选在了山顶。出殡时,罐子沟的乡亲们正在强家湾干河滩上造田,哗啦啦来了两百多个劳力,几百米陡坡,不歇一口气,棺椁就上了山顶。表叔们说,他们都记得江乡长的好,也没有忘记江先生给他们看过病。
  今天不冷。此时,阳世间的一个63岁的老人,坐在一堆石头前边,悼念阴间的一个59岁的老人。一个养子,在心里默念他的养父。
  山顶其实是一块不大的平地,左边和后边还埋了几座坟。有的已经挂上了纸幡。养父坟头的纸幡在春风里“哗啦、哗啦”飘响,和着丝茅草的声响,像是在合奏着什么曲调。坟后边前些年生长的那株冬青,已经枯死了。那些墨绿的云朵状的枝叶,被几根枯枝替代。枯枝高高地举着,像举着没有了旗帜的旗杆,好像要表达什么。坟背上,新长出一株铜针刺,就是熬颜料“黄连粉”的那种,半人高,正盛开着满树的黄色小花,鹅黄色的,跟枯黄的丝茅草形成鲜明的对比,跟山下远处金黄的油菜花遥相呼应。坟前是一丛黄刺,网在几株马桑树上。一只火燕鸟从马桑树枝、r间,扑棱棱地飞走了,我眼前闪过一道红光,是这大山的精灵留给我美丽的一瞥。黄刺藤蔓上长出了嫩苔,灰绿,嫩叶尖上又透着红艳,似乎又还有一些细细的茸毛,泛着阳光。马桑树主干上长出了许多苔子,我们叫它“马桑虹子”,青绿色,没有茸毛,光溜,嫩实。
  墓碑前边,被我割除过的茅草,冒出了新苗,锥子一般坚硬。柔弱的生命,从干硬的黄泥里钻出来,具有钢铁一般的坚强。坚硬的叶锥努力向上,直指苍天,向我昭示:龙台山顶的坟墓里,安葬的是死亡,可坟墓外面的春风中,却到处是新生!
  责任编辑:蒋建伟
  美术插图:廖静仁
其他文献
老屋后边的地头,长着一棵小枣子树。说它小,因为它大不过拇指,也开浅黄色的细碎的花,这花朵让我们姐妹极为兴奋。  我拉着父亲的衣角,仰着脸问:“爷,什么时候有枣子吃啊?”爷就是父亲。在我们老家,妈妈称娘,父亲称爷。  “梨子熟的时候就有枣子吃了吧?”我妹抢着回答,她得意扬扬地望着爷,想得到他的表扬。梨花早已落了,枣花才开。说它们一起熟,怎么可能呢?  父亲正挑着一担肥料从我们姐妹面前走过,吭哧吭哧的
期刊
以持续一生的冥寂无声,薇薇安·迈尔  在身后获得了人们由衷的加冕和恒久的忆念。这冥寂无声,并非她生理性的喑哑或日常语言的强行关闭。在日常生活中,她仍然是发声的,以一个持续 40年的保姆、管家的身份,她和男女主人进行简洁有效的交流;她和孩子们,当然说得更多些,为了行使照管和教育他们的职责。她的冥寂无声,主要是指她对自己终生从事的另一行当——摄影的彻底缄默。她近乎疯狂却又无比隐秘地拍摄,收好所有底片,
期刊
恢南驼子  恢南驼子,终身未娶,无儿无女,一人喝酒,全家皆醉。当然,他一辈子单身,并不意味着他一辈子没近过女色。他酒后就常常吹嘘自己年轻时的风流韵事。据说, 年轻时曾经私下与他相好过的女人,村里村外有好几个。有意思的是,他每次结束这个话题时,总不忘深抿一口酒再自嘲几句:“她们哪是看中我这个驼子喽,她们惦记的是我口袋里的钱喽!你们不晓得,有一回钱带少了,我那个相好,立马就把已脱到一半的裤子又重新提了
期刊
我是在墨江堰的堤上碰到老幺的。村子里的人都叫他老幺,也有不少人背后叫他幺哑巴的。墨江堰早就不再是个堰塘了,一洼浅浅的水坑,水上面还铺着一层半绿半黄的颜色,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  冬日空无一人的田野上,只是静。偶尔在杂草丛生的深处突然就飞出一只不知名的鸟,扑棱一声吓得人,心突突地跳,等你静下心来,那鸟早就不见影踪了。堰塘里已经生出了芦苇,瘦高瘦高的,仿佛一群营养不良的少年在天地间嬉戏打闹,你碰我一下
期刊
麦子熟了!  一眨眼,麦子就抖动着一身的芒,把沉甸甸的麦粒举到头顶。一条条土路伸着长长的胳膊,把麦香递到村子里。  麦芒,刺疼了乡下。  老人们把电话打到孩子们各自务工的城市,跟他们说,麦子黄了,快回来收麦子。这些麦地里曾经的王者,如今,都老了,干不动农活儿了,开始惧怕这场农事。随即,小村一下子年轻起来,有了活力。酒香,醉倒了乡情。  那些挂在墙壁上,已经锈蚀的镰刀被取了下来。老人们坐在院子里,磨
期刊
前几日下班,小雪伴着微风,我慢慢踱着脚步,不经意间雪花似乎变大了。望着纷天的落雪,让我不由想起在祖国边境地区当兵的日子。  我是2008年大学毕业走进警营的。先是在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当见习警官。一年之后,从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人警大学生集训队结业,就被分配到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一个叫作善都宝力格的边防派出所。偏巧那天去往驻地时也是下着雪,白茫茫一片,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片的亮白,充斥着我的视野。 
期刊
我家住在河南信阳的一个小镇上,从我记事起,我们就管父亲叫“大”。  父亲不甘心天天都窝在农田里下地干农活儿,挣一点死工分。到我三岁时,父亲开始做生意了,他在贩卖小猪和猪饲料的同时,也在镇上摆摊,并在家里离马路近的地方盖了一小间门面房卖起百货。因为门面房离街镇中心比较远,所以每逢赶集的日子,我们还是到街中心去摆摊,其他时间就在店铺里卖,生意也越做越大。父亲利用以前做小生意的钱在沿街盖了四间半门面铺房
期刊
“草药王”,姓王。他也是我们村乃至方圆几十里名副其实的草药“王”。  草药王最早是我们村的赤脚医生。“农业学大寨”的时候,乡里要求每个村配一名赤脚医生,处于“脱产”与“半脱产”之间,一边干生产队的农活儿,一边为社员看点儿凉寒感冒,没有工资,只记工分。  草药王成为“王”,源于他治疗好了一例被农民们视为绝症的“羊痫风”病。  那天,村东头的老邓家,六岁的孙子小明在院子里玩,脚一滑,“哎呀”一声倒下,
期刊
清明时节,千里莺啼绿映红,正是江南好风景。而我热爱的东北故土,那时却正是早春时候,北方故乡的春雨,贵如油,只有经过了春雨的滋润,才能让万物复苏。谁还能不爱这春雨呢?可是在多雨的江南,有谁知道,在一个个无眠的雨夜,一个远嫁的女子在他乡“夜阑卧听风吹雨”时的内心的感受呢?因为思乡,即便在春天,我也听不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意境。触景生情,我所感受到的是无“边丝雨细如愁”
期刊
九月的夜晚,夹杂一丝燥热,我迷迷糊糊地打开微信,看着表嫂刚刚发来的信息:“谢谢你,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困意顿消,心暖暖的,为表嫂,也为彼此的懂得。  今天是她创办的瀚醇酒业重新洗牌开业的日子。晚上,她喝得似乎有点大了。眼圈红了,话也多了起来,坐在旁边的我并没有阻止,她太需要发泄了。从下岗创业期的身无分文,到积累了一些资本,如今又要重新来过,这得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啊!这么多年看着她从最底层做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