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对策

来源 :新作文·教学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0056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幼儿教育不能局限于教材之中,运用新型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幼儿,师幼互动是最好的方式,这就使教师和幼儿融为一体,共同进步,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流程。生活中少不了阅读,而且在幼儿阶段对阅读的启发有决定性的作用,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使幼儿对阅读感兴趣来进行阅读,使他们的身心健康与教育同时进行。
  关键词:幼儿园;阅读教学;师幼互动;对策
  引言
  在幼儿园里教师主要教幼儿阅读,教师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师幼互动。老师和幼儿互动要表现在层层面面,它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是孩子能否跟上教学的主要环节。教师教学时可以灵活一些,提升自身的本领,形成正确的教育方式,寻求有效的教育手段,才能将正常的教育流程进行下去,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1师幼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不能因为一些困难而退缩。首先,教师没有正确定位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他们认为自己需要管理幼儿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常常局限于那些条条框框,而不能从幼儿角度思考问题。其次,教师只是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而没有想到是不是适合幼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动作,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有进步,教师不能立刻发现他们的变化,这已经扭曲了教学的初衷。最后,教师很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实则为主要发展地位,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且想要主动改变这一形式,想要在互动环节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主动位置,但是他们在互动教育上就已经有了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就是让孩子自主的能够阅读,教师可以对他们不管不顾,没有约束,让他们自由进行活动,这样反而使幼儿不能好好读书,使他们的能力没有提升。
  2师幼互动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的有效策略
  2.1运用语言、表情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氛围
  学习语言是幼儿最重要的也最关键的事情,教师在师幼互动时应当注重幼儿的说话组织语言的能力,他们应当关注自己的表情、语言、肢体动作等变化,组织吸引幼儿的语言,吸引幼儿的目光,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孩子应同为一体,使他们正确理解书中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由此可知,教师需要富有感情的进行教学,再加上较多的肢体动作,就很容易被幼儿接受、理解和学习。
  2.2及时鼓励、表扬激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
  在幼儿完成阅读时要让他们有尽量的放松,进而使他们对阅读感兴趣。例如,当幼儿完成《三只松鼠》的阅读故事时,老师应当鼓励他们,使幼儿能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得到足够的放松,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感。同时,为了孩子更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考虑和幼儿积极互动激发他们的感情,可以使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贴近,有更好的学习氛围。幼儿在阅读的过程中,让他们大胆的尝试不要害怕发生错误,进行适当的鼓励,例如,教师会说:“你挺好的”“真厉害”“蛮不错的呢”“真棒”,然后在指出他們的问题所在。
  2.3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他们的发展
  现如今,教师经常面对孩子问老师一些问题时,答案如何给出,反正是不能自己直接解答。当幼儿读不懂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含义时,应该积极向老师反馈,向教师提出疑问,寻求老师的建议。例如,《东郭先生与狼》中,明明东郭先生已经救了狼,但是狼并没有明白东郭先生的好意,并且在伤好之后狠狠的咬死了东郭先生,而东郭先生只能无奈的死去。幼儿会提问:为什么狼会咬死东郭先生,而不是好好的报答东郭先生。向他们问问题并给予解答,使他们了解到狼的生活习性。在此过程中,幼儿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搞清楚文章中的含义明白作者的用意,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所得的进步和所遇到的困难曲折,这样可以使幼儿和教师都可以按照教学流程顺利的进行,与幼儿进行对话从而感受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使教学可以顺利的进行。教师可以边问边答来引导孩子,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幼儿用心感受,可以使幼儿的学习和身心健康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4归纳和总结
  归纳和总结是我们生活中无论干什么都经常用到的方式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常用的就是利用表格等方式,有利于提升幼儿的精神力专注力,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同时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因为,幼儿喜欢比较直接的认知内容,他们更容易接受直观的东西,比如书本上的图案等等,要想可以和幼儿进行很好的互动,就需要教师将书本的一些内容与幼儿的现实情况联系起来,让他们能正确而准确的了解学习的内容,让他们直接观看到知识的结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记忆。
  2.5关注幼儿,采用合适的回应策略。
  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多多注意孩子的肢体行为和语言动作,要让幼儿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并在教学中积极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及时解决,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了新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解决并且还要尽早的做出改进的措施。如:不要催促幼儿回答问题也不要打击幼儿的积极性。当孩子回答的答案与自己的问题不符合时要及时更正自己的言语,应该变换提向方式,寻找幼儿能够理解的问题,或者将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底层低的问题。再比如:如大班的幼儿在听井底之蛙的故事时,一个孩子从中提问一些可疑的问题时不可打断幼儿,要从中循序渐进的做出引导,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比如幼儿会提问,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儿看到的世界天空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小鸟竭尽全力劝青蛙出去,他都不出去呢。青蛙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中,不愿意再看到别的世界。也不愿意去相信小鸟说的话。他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看到的都是对的。他的思想太狭隘了,我们不能像他一样,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世界里,要积极走出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这样进行激烈的讨论可以更好的拓展幼儿的思维,也就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达到真的教学与生活的统一。
  结语
  当幼儿发生错误时,要积极诱导幼儿走向正确的方向,最简单的先让他们了解字面的意思,然后再让他们体会作者的用意,最终明白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积极调动幼儿积极性,把自己所学过的知识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并且要不断地鼓励他们让他们好好学习,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自己要尽量的营造出好的氛围让幼儿舒服也让自己舒服。通过自己的努力配合幼儿实现最终目的,形成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
  参考文献
  [1]郝飞.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神州,
  2012(9):358-358.
  [2]刘娟.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J].文教资料,2017(18).
  [3]朱慧.师幼互动共享快乐———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4(s3):635-635.
其他文献
所谓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双方以交流为基础,来实现共育的目的,是能够形成教育合力并创造更好育人效果的教育形式。家校共育能够让学生从学校和家人那里都得到良好的,能够衔接起来的教育,此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而农村初中生往往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家庭情况,行为养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更加需要家校共育。本文从农村初中家校共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初中生的行为养成策略两个主要角度展开相关探讨。
随着终身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变得愈发重要,如何将阅读能力与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成了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从选用趣味素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采用批注手段,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引导课外阅读,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三个方面展开探究。
演讲稿写作的思维方式与一般的文体地写作思维方式大多不同,演讲稿地写作需要在内容和语言的选取上充满现场感,且要对未来的现场环境和气氛有所了解才能写出一份成功的演讲稿。本文根据演讲稿的主要特点提出了演讲稿如何写出现场感的三点方法。
语文作为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课程,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意识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经济结构的细化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作为社会选拔优秀人才的高考制度也面临着改革与优化,这就对学生高中语文学习的考核标准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应根据高考改革的趋势进行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使学生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发展趋势贴近,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质疑,是思维的开始。常有疑问,才能常常思考。新课标注重学生的提问,这是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基础。那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语文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树立质疑信心,摸索寻疑方法,调动质疑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不断发展。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地教学模式,从而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中调动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是引导同学们主动地顺利地在课堂中思考,并能够在思维的提升中发现语文这门学科的价值并愿意在思想的转变中主动地顺利地学习这门学科。语文这门学科是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任何科目的学习都需要语文这门学科打好基础,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灵活的设计不同的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在课上主动地顺利地探究,并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共同的提升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最终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输,虽然使得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但是学生的审美情感、各项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既发现不了文章的美,也没办法在离开教师的时候进行有效的学习。审美情感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审美情感的培养重视起来。本文从创设情境、经典学习、发散思维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方法研究。
现阶段,新课改方兴未艾,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已然成了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工作内容。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生涯当中必然要学习的科目,能够极大的培养学生的感性思维,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作文是语文课程当中的重要内容,努力学习作文知识,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厚度,增强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要着重应用高效的语文作文教育方式,增强学生参与作文写作的兴趣。
“数学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通过“数字”和“图形”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利用图形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综合能力,拓展发散思维。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两个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读写结合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语文资源的整合,实现课堂教学效率整体的提升。本文针对读写结合的意义,具体探讨了读写结合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