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對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1.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2.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二、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第一,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第二,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探索属于读书,使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問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绿色的办公室”》时,提出这些问题:(1)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2)列宁为什么化装成割草工人?(3)列宁锅里煮的是什么东西?(4)列宁为什么要隐藏起来?(5)为什么要盖个人字形的草棚,而不盖其他形状的?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幼稚,无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如在《“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我向学生示范质疑(1)“列宁化装成割草工人”一句中,为什么用“化装”,而不用“化妆”?(2)“只容得下一个躺在里面”一句中的“躺”能否换成“睡”字?讨论之后要予以小结:可以对词语的运用和选择提出疑问。阅读时,要留意文章的字、词的运用,养成咬文嚼字,认真推敲词句的好习惯。经过老师示范和小结后,学生再读此文,发现了新问题:“隐藏在圣彼得堡西北的拉兹里湖畔”一句中的“隐藏”能不能换成“躲避”?“他埋着头”一句中,为什么不用“低”字,而用“埋”字。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我国T2DM患者也在不断升高,大约5%-40%并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之一.中职学校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努力实现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统一,积极推进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学校为主,家庭,社会为辅的三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的重要教育手段,其中角色游戏是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反映周围生活的一种游戏,是最适合小班幼儿的一种游戏,也是小班幼儿不可缺少的活动。小班幼儿因其年龄特点,活动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游戏内容也比较简单,为此教师需要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材料和适时的指导。  【关键词】小班幼儿 角色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教育活动注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都是将课堂作为自己的“一言堂”,学生不需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只需要被动的接收知识就行.但这不符合目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提出:教师要以学生为
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行为习惯。”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是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最佳时期,儿童的行为习惯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型。要使儿童把班集体的行为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准则,主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关爱,二是习惯。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知识的传递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互动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心,他们往往会欣然接受教师的建议,并自觉遵守教师提出的各项规定。下面
期刊
近年来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课运用于教学中不仅可以优化教学手段、激活学生主体性,还对突破教学重难点、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作用.小学美术教师要提高微课
“数形结合”作为贯穿高中数学教学始终的重要解题方法,其本质是利用高中数学中的“数”与“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进行数学题目的运算与解答.本文对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是人生奠基及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促进教育公平的起点.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少数民族开展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应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初中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文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古文难.古文难.一提古文就心烦”的哀叹声不绝于耳.古诗文的
体验式教学模式作为现代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代表,做好对其在小学高段音乐课合唱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更好的实现合唱教学目标带来支持.文章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先对小学高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