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用形象、直观的漫画作品入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训练其全面、细致的观察能力,能够更好地培养和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历史课堂;漫画题目;观察能力;史料实证
有鉴于所谓“史料教学”在一些课堂上变成大量的文字堆砌,纯文字材料五六七,尤其那些不经浓缩修剪、看得人头昏腦胀的“霸屏”材料,使历史课堂真的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另类“用史料打人”。其实,笔者认为,历史材料除了知道要用,还要巧妙地用、形象化地用、多元化地用。前人留下的文艺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也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来用,其中具备独特风情的就是漫画。漫画与一般形式的文艺作品相比,它的政治自觉性、针砭时弊的讽刺意味更突出一些;它将看似平淡的人和事抽象起来,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象曲折地反映历史真实,所以它比一般文艺作品更富具备象征意义,蕴含更多的有效信息,也更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它呈现的细节,有时是貌似不经意留下的细节;漫画作品还拥有一个魅力四射的优势:它更加地滑稽幽默、生动形象。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史料。历史课能够选取的材料丰富多彩,不同的内容选取的材料也可以不尽相同。而“历史漫画往往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现象的特殊史料资源,以直观的呈现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观赏的兴趣,更易于诱导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将漫画这一史料引入历史课中,利用其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和思想力的优势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活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岳麓版必修Ⅰ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为例,展开探讨。
一、漫画导入,构建冷战框架
历史学科是一门时空学科。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中,笔者选择了四幅漫画作为导入。
问题设计:“以上四幅图表明了冷战时期各阶段的特征,请对照冷战历史加以说明。”
冷战几十年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从盟友到对手,冷战开始;
(二)20世纪60年代,美强苏弱;
(三)20世纪70年代,苏联全球扩张,咄咄逼人;
(四)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强硬,苏联谋求缓和。
漫画基本上能反映以上四个阶段特征,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准备情况下,大致能按顺序对四幅漫画加以说明,在形象化的教学当中能够加深认知,更明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漫画讲授,解剖冷战过程
1.杜鲁门主义
上图是一张由苏联人在冷战时期创作的漫画:一枚美制黑色炸弹正由几位山姆大叔形象的人包装成衔着橄榄枝的白色和平鸽。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幅漫画其实是苏联在嘲讽美国的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公开声称“在世界任何地方,无论是谁威胁了自由世界的安全,就等于破坏了世界和平,美国有义务维护……”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杜鲁门总统所说的是否就是美国的本质意图?杜鲁门总统说这番话的本质意图是什么?苏联方面又是怎么看的?苏联为什么这样看?美苏双方意识形态的这些差异带来了什么结果?
2.马歇尔计划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给学生展示了近代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的左边是站立的“黄鼠狼”身上写着“美帝国主义”“手”持着“援助”的牌子给代表着西欧各国的“鸡”看;右边是“黄鼠狼”转身跑掉,“鸡”倒在了地上。
所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可以借助此作品认识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另面: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为其称霸全球战略服务。
三、漫画总结,探究冷战影响
这一部分内容笔者采用了下面这幅漫画:两个既弱且小的孩子,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德意志,他们正在两枚巨大得吓人的导弹阴影下瑟瑟发抖,问“怎么办?!”一枚导弹上印着美国星条旗,另一枚导弹上印着苏联镰刀锤子旗。此漫画真称得上是“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所以,老师不妨将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观察、讨论、解释、评论,老师最后再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
从漫画看历史,以漫画来串联内容,组织复习,使学生从漫画中感受历史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课堂复习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复习课上的一个新路径。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充分考虑到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慎重对其进行筛选和挖掘。
四、漫画题之冠,在高考题里见真章
漫画题以它的优势,近几年也颇受高考全国卷的青睐。漫画题所考查、培养的能力,与文字材料题比起来,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笔者认为最大的差别在于漫画题对学生辨析史料的全面性要求特别高。
例如,2017年全国I卷高考题选择题第34题就是一道漫画题,展示的是苏联时期的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假如只看到画中文字“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是难以在选项辨析中去伪存真的。在做漫画、照片、图表类型的题目时,首要环节应该是琢磨标题,定位时空——《又是斯大林格勒》,为什么说“又是”?有经过严格的时空观念培养的同学不难挖掘这“又是”里面隐藏的玄机,斯大林格勒在历史上第一次威名远扬、蜚声国际的事件当然是“二战”期间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个“又是”告诉我们漫画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二战”后的时期,而且这一次发生在经济建设领域。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四个人物当中,有西装革履的绅士们,或道貌岸然、或脑满肥肠、或干瘦精明,是讽刺式漫画中常用的西方国家政客的典型代表;还有一身戎装的美国军人,手中还拿着一枚炸弹(学生说,也许还是二战后大规模发展起来、军备竞赛的典型——导弹!)他们的表情、动作透露出他们的心情是无奈、惊讶、厌恶、不满、害怕。为什么?苏联开始建筑一个水力发电站,西方国家的政客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如果不放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幅漫画是无法解读的。这幅漫画生动、简洁地告诉我们冷战的历史信息,这道漫画题极其高明地考查和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等能力。
冷战,也即用除直接发动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对方。直接对对方发动战争之外,包括“经济竞赛”,政治上玩针对,文化上“唱衰”对方,外交上孤立对方,还有扣人心弦的军备竞赛,陆上、海上、海底、天空,还一直军备竞赛到外太空。还有很有趣的针锋相对的现象,如苏联支持北朝鲜,美国就支持南朝鲜;苏联支持北越,美国就支持南越;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后支持傀儡政府,美国就支持反政府游击队。
这道题目告诉我们,掌握时代特征很重要,学生若是掌握了二战后冷战这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类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能品尝到学习的无限快乐。
我们也可以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回味此题。出题者也许还想告诉我们,国际敌对势力念念不忘冷战思维,时时刻刻在窥视他们的“假想敌”,心理上不愿接受别国有好日子过,用句过去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亡我之心不死”;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是一个统一体,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就能震慑敌对势力。从这里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冷战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漫画应用在历史课堂中所显示出来的新天地、新路径,取普通“史料教学”之精华,弃普通“史料教学”之糟粕,让历史课堂“更推理”“更温情”。
【关键词】历史课堂;漫画题目;观察能力;史料实证
有鉴于所谓“史料教学”在一些课堂上变成大量的文字堆砌,纯文字材料五六七,尤其那些不经浓缩修剪、看得人头昏腦胀的“霸屏”材料,使历史课堂真的变成令人啼笑皆非的另类“用史料打人”。其实,笔者认为,历史材料除了知道要用,还要巧妙地用、形象化地用、多元化地用。前人留下的文艺作品反映了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也可以作为历史材料来用,其中具备独特风情的就是漫画。漫画与一般形式的文艺作品相比,它的政治自觉性、针砭时弊的讽刺意味更突出一些;它将看似平淡的人和事抽象起来,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意象曲折地反映历史真实,所以它比一般文艺作品更富具备象征意义,蕴含更多的有效信息,也更需要我们去仔细观察它呈现的细节,有时是貌似不经意留下的细节;漫画作品还拥有一个魅力四射的优势:它更加地滑稽幽默、生动形象。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选取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史料。历史课能够选取的材料丰富多彩,不同的内容选取的材料也可以不尽相同。而“历史漫画往往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现象的特殊史料资源,以直观的呈现方式,既可以引起学生观赏的兴趣,更易于诱导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尝试将漫画这一史料引入历史课中,利用其诙谐、幽默,富有感染力和思想力的优势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激活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品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面以岳麓版必修Ⅰ第七单元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为例,展开探讨。
一、漫画导入,构建冷战框架
历史学科是一门时空学科。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在“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课中,笔者选择了四幅漫画作为导入。
问题设计:“以上四幅图表明了冷战时期各阶段的特征,请对照冷战历史加以说明。”
冷战几十年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从盟友到对手,冷战开始;
(二)20世纪60年代,美强苏弱;
(三)20世纪70年代,苏联全球扩张,咄咄逼人;
(四)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强硬,苏联谋求缓和。
漫画基本上能反映以上四个阶段特征,笔者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有一定知识准备情况下,大致能按顺序对四幅漫画加以说明,在形象化的教学当中能够加深认知,更明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漫画讲授,解剖冷战过程
1.杜鲁门主义
上图是一张由苏联人在冷战时期创作的漫画:一枚美制黑色炸弹正由几位山姆大叔形象的人包装成衔着橄榄枝的白色和平鸽。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幅漫画其实是苏联在嘲讽美国的杜鲁门主义。1947年,杜鲁门总统向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公开声称“在世界任何地方,无论是谁威胁了自由世界的安全,就等于破坏了世界和平,美国有义务维护……”这就是“杜鲁门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杜鲁门总统所说的是否就是美国的本质意图?杜鲁门总统说这番话的本质意图是什么?苏联方面又是怎么看的?苏联为什么这样看?美苏双方意识形态的这些差异带来了什么结果?
2.马歇尔计划
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我给学生展示了近代中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漫画的左边是站立的“黄鼠狼”身上写着“美帝国主义”“手”持着“援助”的牌子给代表着西欧各国的“鸡”看;右边是“黄鼠狼”转身跑掉,“鸡”倒在了地上。
所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我们可以借助此作品认识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另面: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为其称霸全球战略服务。
三、漫画总结,探究冷战影响
这一部分内容笔者采用了下面这幅漫画:两个既弱且小的孩子,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德意志,他们正在两枚巨大得吓人的导弹阴影下瑟瑟发抖,问“怎么办?!”一枚导弹上印着美国星条旗,另一枚导弹上印着苏联镰刀锤子旗。此漫画真称得上是“一目了然”“不言而喻”。所以,老师不妨将时间和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自行观察、讨论、解释、评论,老师最后再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或组织学生之间的互评。
从漫画看历史,以漫画来串联内容,组织复习,使学生从漫画中感受历史内容的丰富性、多样性,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课堂复习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历史复习课上的一个新路径。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应提醒学生,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充分考虑到作者的立场和情感。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慎重对其进行筛选和挖掘。
四、漫画题之冠,在高考题里见真章
漫画题以它的优势,近几年也颇受高考全国卷的青睐。漫画题所考查、培养的能力,与文字材料题比起来,既有共性,又有差别。笔者认为最大的差别在于漫画题对学生辨析史料的全面性要求特别高。
例如,2017年全国I卷高考题选择题第34题就是一道漫画题,展示的是苏联时期的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假如只看到画中文字“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筑”,是难以在选项辨析中去伪存真的。在做漫画、照片、图表类型的题目时,首要环节应该是琢磨标题,定位时空——《又是斯大林格勒》,为什么说“又是”?有经过严格的时空观念培养的同学不难挖掘这“又是”里面隐藏的玄机,斯大林格勒在历史上第一次威名远扬、蜚声国际的事件当然是“二战”期间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这个“又是”告诉我们漫画所反映的只可能是“二战”后的时期,而且这一次发生在经济建设领域。
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四个人物当中,有西装革履的绅士们,或道貌岸然、或脑满肥肠、或干瘦精明,是讽刺式漫画中常用的西方国家政客的典型代表;还有一身戎装的美国军人,手中还拿着一枚炸弹(学生说,也许还是二战后大规模发展起来、军备竞赛的典型——导弹!)他们的表情、动作透露出他们的心情是无奈、惊讶、厌恶、不满、害怕。为什么?苏联开始建筑一个水力发电站,西方国家的政客们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情?如果不放在冷战的国际环境下,这幅漫画是无法解读的。这幅漫画生动、简洁地告诉我们冷战的历史信息,这道漫画题极其高明地考查和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等能力。
冷战,也即用除直接发动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对方。直接对对方发动战争之外,包括“经济竞赛”,政治上玩针对,文化上“唱衰”对方,外交上孤立对方,还有扣人心弦的军备竞赛,陆上、海上、海底、天空,还一直军备竞赛到外太空。还有很有趣的针锋相对的现象,如苏联支持北朝鲜,美国就支持南朝鲜;苏联支持北越,美国就支持南越;苏联1979年入侵阿富汗后支持傀儡政府,美国就支持反政府游击队。
这道题目告诉我们,掌握时代特征很重要,学生若是掌握了二战后冷战这段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并能灵活运用,这类题目就可以迎刃而解,而且能品尝到学习的无限快乐。
我们也可以从家国情怀的角度回味此题。出题者也许还想告诉我们,国际敌对势力念念不忘冷战思维,时时刻刻在窥视他们的“假想敌”,心理上不愿接受别国有好日子过,用句过去的政治术语来说就是“亡我之心不死”;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领域是一个统一体,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就能震慑敌对势力。从这里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冷战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了漫画应用在历史课堂中所显示出来的新天地、新路径,取普通“史料教学”之精华,弃普通“史料教学”之糟粕,让历史课堂“更推理”“更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