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新诗的抒情方式及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得情感体验。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六首诗词都是名家名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人色彩,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大气磅礴但抒情手法迥异;徐志摩与食指同抒离情别意,前者柔美细腻,写法较为传统,后者则运用了现代派手法;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但前者通俗浅显,后者抽象朦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悉心揣摩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艺术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
《词两首》3课时,《再别康桥》2课时,《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2课时,《外国诗两首》2课时。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李 航)
《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俯视历史、雄视世界的豪情。他善于将自然美和社会美融为一体,运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艺术形象,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结合起来,崇高优美而又豪迈奔放的革命热情洋溢其中。本课两首词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词作的博大、雄浑的意境。教学时宜采取诵读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词,品味词人深沉博大的革命情怀,体悟诗词的音乐美。
2.通过品味诗词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中生动、鲜明的意象,探究词人的内在情感,概括出两首词的共同特点。
3.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
1.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整理关于这两首词的背景资料。(2)剪辑电视剧《长征》片头曲。
学生:(1)预习这两首词,主要突破字词关。(2)搜集两首词的创作背景,并在网上查寻有关毛泽东诗词的评论文章。
2.导入:在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声中,教师激情导入。
当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铁蹄下挣扎时,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曙光与希望,并且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用脚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胜利。这是一段怎样的艰辛旅程,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党,又领导着一群怎样的战士?请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
3.朗读感知:
(1)聆听名家的朗读磁带,学习如何处理重音、节奏,如何用声音传达感情。
(2)指导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自荐,朗读其中的一首词。)
(3)试读。第一遍要求结合注释读准确、读顺畅;第二遍要求读出重音、节拍、韵味、情感、美感。
(4)赛读。自选配乐,男女生各选出一名代表,比比谁读得更到位。
(5)评判哪一句读得最好,并让大家模仿。
4.全班交流:
(1)朗读《忆秦娥·娄山关》时你感受如何,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
(2)课文插图提到了娄山关是长征途中著名的战场。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是个“战斗最激烈的地点”?
(3)请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朗读成诵,并思考:你眼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词的词眼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这一“迈步从头越”,走到了延安,走到了1936年。二月的北国是怎样的一副图画呢?伟人毛泽东又是怎样描绘的呢?(过渡,引入第二首词的学习。)
(二)第二环节
1.聆听名家朗读《沁园春·雪》的录音,思考写了哪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精当地评价诗词。)
2.学生准备,挑战老师:(1)试读,读准字音,读通顺;(2)听读,读出韵味、节奏、情感。
3.全班讨论交流:词中的壮美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句子说明。
归纳:主要体现在上阕描写的雪景中。
空间——“千里”“万里”之宽;“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之广。
动静相衬——“冰封”与“雪飘”;“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与“山舞”“原驰”“试比高”。
虚实相生——眼前真实的雪景与想象中“晴日”后的虚景。
色彩鲜明——主体世界的白色与“晴日”后的“红装素裹”。
4.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词眼是哪句?
5.还有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词人的自信乐观?(从词下阕的论史来看,一个“惜”字对数百代帝王或褒中有贬,或藐视贬抑,气魄之大,前无古人。)
(三)第三环节
1.两首词都让人震撼,我想问同学们更喜欢哪一首,最喜欢哪一句,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背诵,说明理由。
3.老师小结:其实,这两首词都以大手笔写出了大境界,展示了领袖的大胸怀,都借壮美之景抒发了豪迈崇高的激情。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所在,是所有传唱至今的革命诗歌的魅力所在。在诗史中,还有屈原、岳飞、辛弃疾等诗人借自然美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只要心中装有博大深沉的爱,就一定能震撼读者,引起共鸣。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材料所子弟学校 张 敏)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徐志摩诗歌语言华丽轻巧、章法整齐、音韵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学习本诗,旨在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结合音乐、图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意美,同时体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指导学生讨论、探究、归纳,使学生通过对徐志摩情愫的把握,来领悟诗中蕴涵的至真至善的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细心体会徐志摩诗歌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
2.在诵读中揣摩诗歌语言,透过语言把握徐志摩的情愫,领悟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设计一:乡土难离,故人难舍……正是这些,凝成了诗人笔下一首首含着泪、带着笑的离别之歌。茅盾说徐志摩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笔下的离别,又是怎样的销魂呢?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挥手《再别康桥》。
设计二:板书“Cambridge”,问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对这一天下学子心目中的圣地,怀有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2.介绍背景、作者,营造抒情氛围:
(1)播放歌曲《再别康桥》,并附剑桥的图片,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徐志摩的诗,同时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等。《再别康桥》这首诗抒写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心情,表现了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般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诗人沉睡的激情,于是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整体感知,品味情感:
学生聆听《再别康桥》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朗读,注意对诗歌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鉴赏诗歌,激发共鸣:
(1)提问:自古抒写离别之情的诗作可以说数不胜数,把那些诗和这首诗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一般离别诗描写的对象是人,这首诗却是“康桥”。“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等物象寄托着诗人的感情,成为一种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我们要重点体会的。 (2)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有哪些,并讨论它们有什么作用。
(3)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指诗的语言多选用带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蕴涵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音乐美指采用重叠手法,加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加诗的音乐性。建筑美指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看,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5.拓展延伸:
(1)讨论:有论者批评《再别康桥》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你们怎么看?
(2)阅读徐志摩的《偶然》或《沙扬娜拉》等诗,感受徐志摩诗的风格。
(3)资料:
①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②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③徐志摩数度吟咏康桥,作品有《康桥再会吧》(1922年8月10日离英国返国前夕)、《康河晚照即景》(1923年5月10日)、《康桥西野暮色》(1923年7月7日)、《再别康桥》(1928年11月6日)。
④他(徐志摩)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沈从文《三十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⑤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胡适)
(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 李 航)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诗为略读篇目。可指导学生收集关于知青的资料,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人的热情与信仰、矛盾与无奈。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本诗超越常规的表达习惯,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瞬间感情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2.揣摩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人超越常规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食指原名郭路生,1968年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写下了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象优美、感情强烈而缠绵。
2.诵读,体会诗歌感情:
学生聆听范读,并按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停顿和重音。全班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三节应读出离别时那种心痛如割的感觉,第六节和第七节应以呐喊的形式读出那种悲怆的感情。
3.细读,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
诗中反复出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何用意?诗人在这一刻感受如何?透过诗人的感受你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理?用诗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4.熟读,总结本诗超越常规的语言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一片手的海浪翻动”“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移动”这些句子还原成常规的表达形式,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及作用,学会欣赏诗歌语言。
5.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阅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体会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 蒲 莉)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像独白,又像劝说,娓娓道出生活哲理。《一条未走的路》则采用象征手法传达人生哲理。学习这两首诗,可进一步认识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在学习中要注意反复吟诵,结合背景理解诗歌,从而获得人生启示。针对本课特点,拟采用“读诗—质疑—归纳—评价”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两首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痛苦的磨难。他们面对生活的欺骗,没有颓废,而是以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弹奏出了生命的强音,为后人所景仰。俄国诗人普希金身处逆境,给我们留下了记录着他那段不幸经历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俄国诗人,他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多反映俄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塑造了众多感人的文学形象,他的代表作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流放期间,是一首写在纪念册上赠给邻居女儿的诗。
2.读诗会意:
学生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可以送给什么人?作者认为该怎么做?(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要有乐观态度。)
3.读诗释疑:
(1)人们都不愿上当受骗,但如果真的受骗了,该怎么办?
现实态度:不要悲伤心急,要镇静。
未来信念:快乐会来。
(2)现实态度与未来信念之间有何联系?
现实态度植根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因为坚信未来,所以能克制忍耐。
(3)现实态度对我们的人生有何益处?
4.课堂启示:
主要观点摘录:热爱生活,保持乐观;受挫时冷静处理;生活是多滋多味的;爱生活的人才会有追求;进退有法;珍惜生命;寻找失败原因,东山再起……
5.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普希金在诗中所说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学生讨论明确:(1)文学作品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宗旨。“要镇静”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统治让人窒息这一现实。(2)“不要心急”是一种人生策略,“太刚必折”,暂时退让并不意味着失败,退让也是一种宽容。
(二)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走过无数的路。回首往事,春风得意时,我们说:“走对了”;迷惘失落时,我们反思:“走错了!”有时,人生中该走哪条路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今天,我们将“走”上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条未走的路》。
2.读诗寻“路”: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四节诗中的“两条路”,勾画关键词,为理解象征义和生成问题做准备。
3.寻章摘句:
要求:根据原文内容摘录词语,描绘路的形象。未选之路:灌木丛中,弯弯曲曲。选择的路:绿草茸茸,人迹罕至。
4.讨论“如何选择路”:
学生根据原文内容做出选择。主要观点摘录:(1)支持“未选之路”:可观风景,可培养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2)支持“选择之路”:可避免风险,有现成经验……
5.分清虚实:
作者实写脚下的路,着力刻画选择时的复杂心理,表明选择是何等艰难,意义是何等重大。作者因为那条未选之路而遗憾叹气,经年不忘,这说明作者所说的路已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路了,而是一条虚指的路——一条人生之路。
6.路的启示:
学生根据原文,结合“路”的象征意义讨论获得的启示。
主要观点摘录: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自然之路可回头,人生却没有回头路;选择要谨慎,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自己做出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每一条路都可通向光明;要学会拒绝外界诱惑,更要学会放弃;选择不同,人生也将不同……
7.拓展延伸:
以下也是弗罗斯特这首诗的译诗,请品味它与课文有何异同: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草密人迹罕,正待人通行。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我独进此路,境遇乃相异。
(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 杜昌一)
一、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对新诗的抒情方式及语言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单元可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使学生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同时引导他们通过个性化阅读获得情感体验。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六首诗词都是名家名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个人色彩,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毛泽东的两首词,大气磅礴但抒情手法迥异;徐志摩与食指同抒离情别意,前者柔美细腻,写法较为传统,后者则运用了现代派手法;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都包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但前者通俗浅显,后者抽象朦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悉心揣摩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联想和想象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艺术美,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
四、课时分配
《词两首》3课时,《再别康桥》2课时,《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2课时,《外国诗两首》2课时。
(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 李 航)
《词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毛泽东的诗词具有俯视历史、雄视世界的豪情。他善于将自然美和社会美融为一体,运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艺术形象,把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结合起来,崇高优美而又豪迈奔放的革命热情洋溢其中。本课两首词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词作的博大、雄浑的意境。教学时宜采取诵读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和运用一些基本的欣赏诗词的方法,以此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诗词,品味词人深沉博大的革命情怀,体悟诗词的音乐美。
2.通过品味诗词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词中生动、鲜明的意象,探究词人的内在情感,概括出两首词的共同特点。
3.品味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环节
1.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整理关于这两首词的背景资料。(2)剪辑电视剧《长征》片头曲。
学生:(1)预习这两首词,主要突破字词关。(2)搜集两首词的创作背景,并在网上查寻有关毛泽东诗词的评论文章。
2.导入:在电视剧《长征》的片头曲声中,教师激情导入。
当中华大地在帝国主义铁蹄下挣扎时,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曙光与希望,并且创造了一个世界奇迹:用脚走出了两万五千里的胜利。这是一段怎样的艰辛旅程,这是一个怎样的政党,又领导着一群怎样的战士?请读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
3.朗读感知:
(1)聆听名家的朗读磁带,学习如何处理重音、节奏,如何用声音传达感情。
(2)指导学生模仿跟读。(让学生自荐,朗读其中的一首词。)
(3)试读。第一遍要求结合注释读准确、读顺畅;第二遍要求读出重音、节拍、韵味、情感、美感。
(4)赛读。自选配乐,男女生各选出一名代表,比比谁读得更到位。
(5)评判哪一句读得最好,并让大家模仿。
4.全班交流:
(1)朗读《忆秦娥·娄山关》时你感受如何,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
(2)课文插图提到了娄山关是长征途中著名的战场。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是个“战斗最激烈的地点”?
(3)请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朗读成诵,并思考:你眼前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词的词眼是哪一句?如何理解?
这一“迈步从头越”,走到了延安,走到了1936年。二月的北国是怎样的一副图画呢?伟人毛泽东又是怎样描绘的呢?(过渡,引入第二首词的学习。)
(二)第二环节
1.聆听名家朗读《沁园春·雪》的录音,思考写了哪些内容,你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会精当地评价诗词。)
2.学生准备,挑战老师:(1)试读,读准字音,读通顺;(2)听读,读出韵味、节奏、情感。
3.全班讨论交流:词中的壮美体现在哪里?请结合具体句子说明。
归纳:主要体现在上阕描写的雪景中。
空间——“千里”“万里”之宽;“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之广。
动静相衬——“冰封”与“雪飘”;“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与“山舞”“原驰”“试比高”。
虚实相生——眼前真实的雪景与想象中“晴日”后的虚景。
色彩鲜明——主体世界的白色与“晴日”后的“红装素裹”。
4.面对如此壮美的景色,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词眼是哪句?
5.还有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词人的自信乐观?(从词下阕的论史来看,一个“惜”字对数百代帝王或褒中有贬,或藐视贬抑,气魄之大,前无古人。)
(三)第三环节
1.两首词都让人震撼,我想问同学们更喜欢哪一首,最喜欢哪一句,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2.学生背诵,说明理由。
3.老师小结:其实,这两首词都以大手笔写出了大境界,展示了领袖的大胸怀,都借壮美之景抒发了豪迈崇高的激情。这就是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所在,是所有传唱至今的革命诗歌的魅力所在。在诗史中,还有屈原、岳飞、辛弃疾等诗人借自然美抒发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只要心中装有博大深沉的爱,就一定能震撼读者,引起共鸣。
(四川省绵阳市科学城材料所子弟学校 张 敏)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再别康桥》充分体现了徐志摩诗歌语言华丽轻巧、章法整齐、音韵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学习本诗,旨在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结合音乐、图画、视频等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意美,同时体会徐志摩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指导学生讨论、探究、归纳,使学生通过对徐志摩情愫的把握,来领悟诗中蕴涵的至真至善的情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细心体会徐志摩诗歌和谐柔美的艺术特点。
2.在诵读中揣摩诗歌语言,透过语言把握徐志摩的情愫,领悟诗中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设计一:乡土难离,故人难舍……正是这些,凝成了诗人笔下一首首含着泪、带着笑的离别之歌。茅盾说徐志摩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笔下的离别,又是怎样的销魂呢?让我们和徐志摩一起挥手《再别康桥》。
设计二:板书“Cambridge”,问学生这个单词的意思: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对这一天下学子心目中的圣地,怀有怎样的一种情感呢?
2.介绍背景、作者,营造抒情氛围:
(1)播放歌曲《再别康桥》,并附剑桥的图片,让学生从另一个艺术层面去感受徐志摩的诗,同时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
(2)徐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有云中鹤、南湖等。《再别康桥》这首诗抒写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时的心情,表现了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般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诗人沉睡的激情,于是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整体感知,品味情感:
学生聆听《再别康桥》朗读录音(或教师示范朗读),教师指导学生模仿朗读,注意对诗歌节奏和感情的把握。
4.鉴赏诗歌,激发共鸣:
(1)提问:自古抒写离别之情的诗作可以说数不胜数,把那些诗和这首诗比较一下,看看它们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一般离别诗描写的对象是人,这首诗却是“康桥”。“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等物象寄托着诗人的感情,成为一种意象。诗人如何选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是我们要重点体会的。 (2)从诗歌的意象入手赏析诗歌。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有哪些,并讨论它们有什么作用。
(3)从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诗歌。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指诗的语言多选用带有色彩的词语。如“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蕴涵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音乐美指采用重叠手法,加强节奏感和旋律美,增加诗的音乐性。建筑美指诗节的匀称和句式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看,还是从字数上看,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5.拓展延伸:
(1)讨论:有论者批评《再别康桥》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你们怎么看?
(2)阅读徐志摩的《偶然》或《沙扬娜拉》等诗,感受徐志摩诗的风格。
(3)资料:
①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机会。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
②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③徐志摩数度吟咏康桥,作品有《康桥再会吧》(1922年8月10日离英国返国前夕)、《康河晚照即景》(1923年5月10日)、《康桥西野暮色》(1923年7月7日)、《再别康桥》(1928年11月6日)。
④他(徐志摩)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沈从文《三十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
⑤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胡适)
(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 李 航)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诗为略读篇目。可指导学生收集关于知青的资料,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体会那个特殊时期的青年人的热情与信仰、矛盾与无奈。品味本诗的语言特点,理解本诗超越常规的表达习惯,以及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瞬间感情的写作技巧。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资料诵读诗歌,领悟诗人在特殊年代所具有的特殊情怀。
2.揣摩诗歌的语言,理解诗人超越常规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001年人民文学诗歌奖颁发给了食指,他和已故的海子共同分享了这个奖项。食指是一位悲天悯人的诗人,他的身世有如秋雨般凄凉,但他的情怀却如落日般悲壮,他被称为中国新诗潮诗歌的第一人。食指原名郭路生,1968年在赴山西插队的列车上写下了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意象优美、感情强烈而缠绵。
2.诵读,体会诗歌感情:
学生聆听范读,并按自己的理解自由诵读,读出诗歌的感情,注意把握节奏、停顿和重音。全班讨论得出比较一致的看法:第三节应读出离别时那种心痛如割的感觉,第六节和第七节应以呐喊的形式读出那种悲怆的感情。
3.细读,理解诗人复杂的感情:
诗中反复出现“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有何用意?诗人在这一刻感受如何?透过诗人的感受你能不能想象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理?用诗中的相关语句回答。
4.熟读,总结本诗超越常规的语言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把“一片手的海浪翻动”“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移动”这些句子还原成常规的表达形式,体会诗歌语言的特点及作用,学会欣赏诗歌语言。
5.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阅读诗人的另一首诗《相信未来》,体会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语言。
(四川省绵阳市东辰学校 蒲 莉)
《外国诗两首》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既像独白,又像劝说,娓娓道出生活哲理。《一条未走的路》则采用象征手法传达人生哲理。学习这两首诗,可进一步认识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在学习中要注意反复吟诵,结合背景理解诗歌,从而获得人生启示。针对本课特点,拟采用“读诗—质疑—归纳—评价”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两首诗所蕴涵的生活哲理。
三、教学过程
(一)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痛苦的磨难。他们面对生活的欺骗,没有颓废,而是以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弹奏出了生命的强音,为后人所景仰。俄国诗人普希金身处逆境,给我们留下了记录着他那段不幸经历的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俄国诗人,他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他的作品多反映俄国社会的重大问题,塑造了众多感人的文学形象,他的代表作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流放期间,是一首写在纪念册上赠给邻居女儿的诗。
2.读诗会意:
学生通读全诗,思考:这首诗可以送给什么人?作者认为该怎么做?(遭遇困难、身处逆境的人,要有乐观态度。)
3.读诗释疑:
(1)人们都不愿上当受骗,但如果真的受骗了,该怎么办?
现实态度:不要悲伤心急,要镇静。
未来信念:快乐会来。
(2)现实态度与未来信念之间有何联系?
现实态度植根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正因为坚信未来,所以能克制忍耐。
(3)现实态度对我们的人生有何益处?
4.课堂启示:
主要观点摘录:热爱生活,保持乐观;受挫时冷静处理;生活是多滋多味的;爱生活的人才会有追求;进退有法;珍惜生命;寻找失败原因,东山再起……
5.拓展延伸:
如何理解普希金在诗中所说的“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学生讨论明确:(1)文学作品以反映社会生活为宗旨。“要镇静”反映了当时严酷的统治让人窒息这一现实。(2)“不要心急”是一种人生策略,“太刚必折”,暂时退让并不意味着失败,退让也是一种宽容。
(二)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我们走过无数的路。回首往事,春风得意时,我们说:“走对了”;迷惘失落时,我们反思:“走错了!”有时,人生中该走哪条路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今天,我们将“走”上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一条未走的路》。
2.读诗寻“路”:
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四节诗中的“两条路”,勾画关键词,为理解象征义和生成问题做准备。
3.寻章摘句:
要求:根据原文内容摘录词语,描绘路的形象。未选之路:灌木丛中,弯弯曲曲。选择的路:绿草茸茸,人迹罕至。
4.讨论“如何选择路”:
学生根据原文内容做出选择。主要观点摘录:(1)支持“未选之路”:可观风景,可培养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2)支持“选择之路”:可避免风险,有现成经验……
5.分清虚实:
作者实写脚下的路,着力刻画选择时的复杂心理,表明选择是何等艰难,意义是何等重大。作者因为那条未选之路而遗憾叹气,经年不忘,这说明作者所说的路已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路了,而是一条虚指的路——一条人生之路。
6.路的启示:
学生根据原文,结合“路”的象征意义讨论获得的启示。
主要观点摘录:面对选择,犹豫是正常的;自然之路可回头,人生却没有回头路;选择要谨慎,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自己做出选择,选择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每一条路都可通向光明;要学会拒绝外界诱惑,更要学会放弃;选择不同,人生也将不同……
7.拓展延伸:
以下也是弗罗斯特这首诗的译诗,请品味它与课文有何异同:
林中两路分,可惜难兼行。游子久伫立,极目望一径。蜿蜒复曲折,隐于丛林中。
我选另一途,合理亦公正。草密人迹罕,正待人通行。足迹踏过处,两路皆相同。
两路林中伸,落叶无人踪。我选一路走,深知路无穷。我疑从今后,能否转回程。
数十年之后,谈起常叹息。林中两路分,一路人迹稀。我独进此路,境遇乃相异。
(四川省绵阳市外国语学校 杜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