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德国的伤口与弥合的可能性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5554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柏林墙在地图上消失了多年后的今天,两德之间,冷战所留下的伤口却并没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易愈合,统一后东德久和西德人之间的互相不理解却形成了一道新的柏林墙,越来越多的东德人开始怀念原民主德国的一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3年,一部被指认为“东德怀旧电影”的《再见,列宁》的大获成功就产生了格外特别的意义。
  [关键词]新柏林墙 东西德国的伤口 爱与弥合
  
  1989年11月9日晚8点,德国社会统一党对外公布了他们刚刚制订的“新旅行条例”,事实上就是完全开放东德边境。以这个时刻为起点。从第一批西柏林青年在勃兰登堡门附近用汽锤在柏林墙上打出第一道裂缝,到1990年民主德国发言人宣布“所有存在于边境通道上的障碍物都将消除”。这道蜿蜒166公里、把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分隔长达28年之久的水泥怪兽,这道冷战的分隔线,在短短一年内被从地图上清理了出去。
  然而时隔15年,数百万东德人蜂拥般越过最近开放的边界、并得到西德国人的拥抱和献花的日子似乎已是遥远的往事。政治家允诺的“东部经济高涨”并未实现,严酷的现实却是:许多人在东德时代几十年的忙碌顷刻间变成徒劳,“被统一”过来的东德人必须同时接受3.5万条新的西德法律条款:东德品牌以一种难以置信的速度从商场中消失,成千家东部企业被迫关门,就业者从九百万降到六百二十万……在柏林墙消失的年代,东德人却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惶恐——重新统一后,东德人不再是主人,许多人必须重新选择职业,十分费劲地维持生活。他们无法融入这个他们梦寐以求的“自由世界”,他们无法享受资本主义的大多数好处。他们甚至无法得到同胞的尊重。统一之后。东德人仿佛失去了祖国,成为了自己的国土上的流浪者,他们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觉得自己属于“二等公民”:不属于西方世界的联邦德国,而承认他们合法性的民主德国也不复存在。
  就在许多东德人开始不断追问“我们是谁?我们应该是谁?”的时候。一位生长于原民主德国的导演带着他的影片《再见,列宁》席卷了整个德国。2003年春季上映以来,《再见,列宁》创造了德国本土的票房奇迹,一举夺得德国电影奖的八项大奖。2003年12月,该片在第十六届柏林电影节的欧洲电影奖上囊括了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三项大奖,同时获得互联网投票选出的“人民选择奖”中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三项非大会奖,成为此届电影奖的最大赢家。
  但《再见,列宁》一片的大获成功,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迎合了当代东德人的怀旧情绪与“东德本体情绪”吗?如果仅仅是这样,那么该片在整个欧洲范围之内的普遍认同就会显得难以解释。就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而言,两德的统一是建立在事实上的“西德吞并东德”的基础上的:然而就文化而言。这种“吞并”不可能如经济、政治体制一般,在短时期之内完成。甚至可以说,文化上不存在“吞并”,而只能依靠时间的作用趋于融合。“如何逾越两德之间已经产生的心理鸿沟”是当下的德国亟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导演沃尔夫冈·贝克(Wolfgang Becker)在这部影片之中提供了一种东西德国弥合的尝试,而这正是在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之后,当下的德国(甚至欧洲)所热切召唤的。
  《再见,列宁》一片首先表现出了一种对于过去积极的姿态—或者说,该片被观影者赋予了一种积极姿态。该片最初的德语片名是《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而全球上映时却被改为《再见,列宁》。从“延续”到“再见”,在片名的变动中,我们似乎感受到原本的沉重平缓的、对于民主德国的某种自悼式的怀念与感伤,被积极的“告别”姿态所取代。这无疑让我们联想到影片中,当母亲无意中从家里走出来,猛然之间看到拆毁的列宁像正被直升飞机吊着在城市上空前行。那一刻,列宁雕像的经典手势映衬着母亲克里斯蒂娜茫然无措的表情,仿佛是一个时代凄婉的告别。在“向前看”的潜在话语下,这部影片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在以列宁为表征的时代过去之后,尽管我们仍会对那些熟悉的事物怀有深深的眷恋,但生活毕竟是要前行的,而过去的永远不会回头,我们需要勇敢地对过去说“再见”。不用为当前的状况过分担忧,因为伤口需要时间来愈合。
  另一方面,作为一部由被指认为“东德导演”所执导的“东德影片”,其中所表现对于西德人的态度是温和而包容的。即使整部电影之中对于东德人和西德人的指称被两个别有深意的写着“0”(东部)与“w”(西部)的大玻璃杯在无意间暴露。然而导演并没有、也无意于凸显这一点,因为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一个东德人和一个西德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另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镜头是:在阿列克斯被告知兑换期限已过,母亲一生积攒的40万东德马克成为一堆废纸后,绝望地在大厦的楼顶大声喊叫时,天空突然火树银花,整个德国都沉浸在欢呼德国足球队取得世界杯足球赛冠军的喜悦中——亚历山大的愤怒和无奈被全民族的庞大话语所淹没,对于这个国家的种种不满,也被民族的狂喜所忽视。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西德队最后战胜阿根廷队夺得大力神杯那一刻,激发了所有德国人的民族情绪,不管是东德还是西德,都在胜利的喜悦中狂欢。正如阿列克斯所说:“一个小球使这个分裂国家的社会发展联合到了一起,让那些本旧属于一起东西,再次一起成长”:同样,在这一幕中,东西德国作为“同一个民族”的情感认同显然消解和弥合了意识形态所造成的伤痕。
  尽管有影评人把这部影片解读作。想用一个很严肃的片名来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处于社会变迁下关于爱与谎言的温情家庭故事,传达着一个温馨怀旧但却充满希望的主题。然而笔者却希望从一个相反的角度来理解:这部电影是借一个家庭故事来言说东西德国之间的弥合的创痛,是对于后冷战时代德国现状和东德人心理状况的叙述。不论是阿列克斯、母亲、父亲、姐姐,还是西德的男友和东德的宇航员,都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譬喻,或者说是在压抑与爆发中苦苦寻求着的一个符号,他们各自的指向意味深长。
  如果我们将坚持共产主义信念的“母亲”这一意象作为民主德国的一种象征性存在,将“儿子”解读为当下的东德人。那么母亲不可避免的死亡无疑是在暗和民主德国消失,而“儿子”则最终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地方。被民主德国所养育的儿子却参加了抗议东德政府的示威游行,而这一举动的直接后果是母亲收到刺激而陷入长达18个月的昏迷,最终导致母亲的离去。伴随着无意识的“弑母”行为,儿子终于获得了他一直向往的西方的生活,获得了“自由”与“平等”,见识到了西方的一切(甚至他叛逃西方的父亲),然而儿子却并没有体验到梦想成真的狂喜,而是沉浸在对母亲的愧疚之中。如果把这部电影作为一部政治寓言,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异常鲜明的情感线索:正是东德人对于西德以及西方世界的美好想象与近乎 乌托邦式崇拜,导致了长达40年的背叛与出逃,最终一手造成了民主德国的消亡:而在热情的投向西方的怀抱之后,他们却意外地发现自己并没有被批准加入自由平等的西方世界——甚至所谓的自由平等的西方世界。也不过是一种虚幻,一种被言说所建构的“乌托邦”。“79平米的乌托邦”是儿子对于自己“轼母”罪行的赎罪,而刻意安排的母亲最终的“安乐死”则达成了儿子心理上的自我开解。曾被阿列克斯轻蔑的称为“老占领区”的民主德国,在影片中逐渐上升为一种本质性的东西,并最终被阿列克斯自己意识到:“民主德国或许不完美,但她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的根。”这句话无疑说出了社会转型后,前东德人民对以往时光的追抚、怀念和依依惜别之情,因为柏林墙不仅意味着禁锢和限制。更是他们和历史、和前一时代相连的脐带。
  影片的最后,我们从母亲去世前最后一次在医院里观看阿列克斯炮制的新闻时的微妙表情得知,母亲或许已经知道了真相。然而此时,是民主德国开放了边境迎接厌倦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西德人,还是联邦德国迎接来自东部的人民,都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爱”,是两个德国最终统一的事实。我们可以把这种“爱”理解为一个儿子对于母亲的爱。然而把这样的“爱”理解为更宏大层面上的、东西德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互相之间的包容与谅解,又何尝不可?母亲看着儿子,露出理解的微笑:她似乎理解了儿子的谎言,享受着儿子给她的爱,怀着她的信仰安详地离去了。为了彼此的爱,他们留下了各自心中的秘密。在浓浓的情意之中,东西德国的伤痕被治疗。“爱”完成了的弥合。
  面对德国统一之后东德人所面对的一切惊恐和不安,导演沃尔夫冈·贝克无力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办”,最终只能选择用“爱”去弥合一切,弥合柏林墙的创痛和东德人转型中的沉重感与失败感。于是你看到了这样一个结尾:楼顶上,合并日的烟花还没有散去,亚历山大把母亲的骨灰装入儿时的模拟火箭中,点火,发射,阿列克斯用镇定却又略显忧伤的声音说:“这个国家,我的母亲与之永别的国家,她终生信仰,至死不渝。这个国家。我们让它一直幸存到我母亲弥留的最后一刻。这个国家,在现实中从未如此存在过。这个国家,只有当我回忆起母亲的时候,才能想起它。”
其他文献
[摘要]《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西奥多·德莱塞证明自己创作实力的两部杰作。两个年轻的乡下姑娘,一个争强好胜,一个单纯善良,青春赋予她们无限的生机,也带给她们对生活无限的幻想。但是幻想却在短暂的幸福之后幻化成泡影。从社会环境及人物性格特征两方面来分析两个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悲剧产生的必然性,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牺牲品,是资本主义社会下女性的缩影,充分说明了资
[摘要] 音乐由节拍、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区,调式、和声等要素构成。要使影视歌曲悦耳动听、引人入胜,充分表达作品思想感情,起到打动人、感染人的目的,就必须注重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等音乐要素的艺术处理和表现,使之浑然天成、完美结合。  [关键词] 影视歌曲 音乐要素 运用艺术表现。    音乐是作曲家在语言(歌词或唱词)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创作所形成的揭示和美好语言的曲谱。音乐和语言
当激昂的国歌响起,升旗手林孝诚挥动右臂,“唰”的一声,将国旗撒向空中,五星红旗划开了一道美丽的弧线,迎风展开。1分24秒,当国歌最后一个音符落地、定格,国旗升至旗杆最高点,飘扬在人民广场的上空。  这个动人的场景,在上海人民广场市政府门前的升旗台上每天都会上演,成为了上海市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担负国旗升降任务的是武警上海总队一支队十中队国旗班。  20多名外貌帅气的国旗班战士多为“90后”,可谓是
金汀《符号》作品,细细观之,颇有感触。  第一个最深的感受:立意、构思精巧。这组作品紧紧围绕两个字展开,这就是符号,何谓符号:就是标志、象征。既然是标志、象征,就要典型、规范、独特,什么样的建筑、雕塑符合这样的要求?这是很繁琐的,需要去策划,找准最佳拍摄题材;拍摄的难度之高是不难想象的,需要包括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方面的知识,需要花费时间,耗费经费和体力。可以这样说,《符号》这样的项目
[摘要] 《(英雄)——一场形式主义的盛宴》一文在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分析《英雄》等影片时出现诸多偏差,俄国形式主义分别从“形式”与“内內”的关系,“质料”与“手法”以及“陌生化”来塑造所谓的“文学性”,而《英雄》等影片对于俄国形式主义的这些内涵却有种种偏离,并不能算作是反映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电影。  [关键词] 《英雄》 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性    2002年的《英雄》、2004年的《十
摘要 诗人萨拉·蒂斯戴尔是位情感内敛,为人低调,隐遁于纽约闹市的一位诗人。她的诗歌和她本人一样,含蓄隐深。通过其一首小诗《像大麦弯弯》感受诗人的“隐”和其诗歌的“隐”带给读者的美感。  关键词 萨拉·蒂斯戴 诗歌 《像大麦弯弯》    萨拉·蒂斯戴尔(Sara Teasdale1884-1933)是美国著名抒情诗人,她的作品于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直至整个20年代。红透了整个美国,她是第一位获得哥伦比亚
[摘要]在分析了自然丑与艺术丑本质的同时,从正确的艺术批评,艺术丑与精神美的对照和艺术丑的比拟夸张等方面,阐述了在艺术作品中对艺术丑的不同表现形式以及通过对艺术丑的理解来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审美素质 艺术丑 艺术批判    美的范畴非常广泛,其中“丑”是属于特殊的审美范畴。艺术中的“丑”是极为复杂的美学问题。那么,如何理解艺术丑?如何通过艺术丑来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本人想谈一下粗浅的
Ⅰ系列的理解  在光学设计更为自由的微单时代,小巧且画质出色的镜头并不鲜见,但在外观造型和设计方面能让人记住的产品却并不多。因此,适马Ⅰ系列镜头的出现令人眼前一亮。  以本次评测的65mm F2 DG DN|Contemporary为例,突出镜桶表面的对焦环,非对称的光圈环,两环之间的梯级过渡,都加强了它的设计感,并具有电影镜头范儿。全金属的镜身尤为令人印象深刻,甚至连遮光罩都配有与对焦环和光圈环
[摘要] 四川的说唱艺术源起很早,1959年成都近郊出土的几尊东汉陶制说书俑,“击鼓说书,喜形于色”,可见当时说唱艺术就很流行了。在四川众多的曲种中,说唱艺术“四川荷叶”与四川金钱板被称为成都曲艺“双绝”,并被列为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唱腔音乐移植于川剧高腔,其伴奏音乐所击点子均系简化了的川剧锣鼓牌子,故被称作是简化了的川剧。  [关键词]“四川荷叶” 川剧 说唱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
摘要 以寻找丢去的浪漫为线索,借用精神分析等理论、解释《太阳照常升起》影片中出现的诸多象征和隐喻。  关键词 浪漫 丢失 找寻 时代 悲剧    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而丢失去浪漫的人,就只能在破碎斑驳的阳光中为自己构建出一个梦幻的世界,在铺满绚烂鲜花的铁轨上,在围拥静穆连山的腹地中,在陌生浇铸的城市里,寻找破碎散落在时空缝隙中那尘封许久天鹅绒的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