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老年性、退化性疾病凸显。而这其中,老年性听力减退无疑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缘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李晓璐研究员。
自然的退化≠听之任之
据李晓璐研究员介绍,老年性听力减退,多半发生在60岁以后,是指年龄增长、身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听觉减退。以双耳对称性、缓慢进行性为基础特征;可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开始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成持续,在白天也可出现;并出现响度重振及语言识别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临床症状。
其中所提及的响度重振,可以这样解释:若将人听到声音较为舒适的范围称之为“声窗”,并假设人的“声窗”范围为0~100的话,那么响度重振便是指,“声窗”范围的变窄,它有可能是30~70,也有可能是别的数值,这根据个人症状的轻重,但共同之处便是,患者常常出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会觉得吵”的情况。
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听力的减退,在单纯的听力测试或纯音测试中是无法发现的。加上有很多老年朋友在观念上存在轻视与误区,总认为年纪大了听力不好是正常的,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况且又不是完全听不到;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因此而装助听器或者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会被别人笑话,于是就放弃主动就医,殊不知很多中老年朋友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治疗纠正期,从而放任听力一步步减退,最终导致了耳聋,给生活带来更大的不便。
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共同导致
据李晓璐研究员介绍,由于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但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老年性听力减退主要与以下4个因素关系密切。
(1)高脂血症:诱发老年性听力减退的主要因素,除因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也造成了老年性听力减退。
(2)长期接触噪声:根据某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声损伤无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3)缺乏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元素”,耳蜗内锌的含量高于其他器官。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偏低,影响到耳蜗的功能,进而导致听力减退。
(4)遗传因素:接诊患者中时常会发现40多岁的“年轻人”,细究其发病原因,多半都会发现存在相关家族病史,由于从遗传学角度而言,其本身就属于老年性听力减退“年轻化”发展的高危人群。因此,若无相关家族史的中年朋友,也不必过分担心老年性听力减退会过早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防治结合,饮食是关键
老年性听力减退的治疗包括听力障碍及相关医学、语言、交流、认知及心理障碍的评估和治疗。但正如其发病原因的多元化,目前就药物治疗而言,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临床药物,更多的还是通过助听器的验配、人工耳蜗的植入等物理手段进行缓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方面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李晓璐研究员提示,致力于缓解并预防老年性听力减退的人群,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限制脂肪的摄入:影响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因素中,高脂血症无疑是最主要的。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牛、羊、猪等红肉,多吃鸡、鸭、鱼等白肉,减少食物当中的脂肪含量。
(2)倡导高纤维饮食:饮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45克为宜。
(3)补充基本微量元素锌:针对老年性听力减退,需要补充部分含锌食品,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锌较多的有牡蛎、胰脏、肝脏、血、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等,一般蔬菜、水果、粮食中也均含有锌,故平时只要饮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会造成缺锌。
(4)食用部分维生素药物:例如复合维生素片,或者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产品,防范过氧化物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损害。
关爱老人,注重自测
老年性听力减退的患者因听不清别人说话而影响了日常的交流。在安静环境中,与人交谈尚好,但在嘈杂的环境中感到吃力,特别是在许多人参加的集体活动中交谈有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于听不见或听不清电话铃和门铃的声音,接聽电话时明显感到困难;看电视听广播时,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这些都对这部分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情绪、行为及社交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更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或身边的老伴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李晓璐研究员还特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相关疾病,希望能方便读者朋友们与老年性听力减退进行鉴别。
(1)精神性耳聋:在精神受创伤,急剧焦虑,突然巨响,遭受灾祸,过分悲愤、激动的情况下,以剧烈精神刺激为诱因而导致和发生的耳聋,也称之为癔病性耳聋。
(2)药物性耳聋: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有确切的发病时间界限,病症一旦形成,基本很少波动。
(3)噪声性耳聋:与职业噪声和不科学的生活噪声环境有关,早中期表现有典型的受噪声刺激后症状,家中休息后症状减轻的特点。
(4)突发性耳聋:由病毒感染导致,具有听力突然减退的特点。
自然的退化≠听之任之
据李晓璐研究员介绍,老年性听力减退,多半发生在60岁以后,是指年龄增长、身体老化过程中,出现的听觉减退。以双耳对称性、缓慢进行性为基础特征;可伴有耳鸣,常为高频,开始间歇性在夜深人静时出现,以后渐变成持续,在白天也可出现;并出现响度重振及语言识别与纯音测听结果不成比例等临床症状。
其中所提及的响度重振,可以这样解释:若将人听到声音较为舒适的范围称之为“声窗”,并假设人的“声窗”范围为0~100的话,那么响度重振便是指,“声窗”范围的变窄,它有可能是30~70,也有可能是别的数值,这根据个人症状的轻重,但共同之处便是,患者常常出现“别人说话低声时听不到,但大声时又会觉得吵”的情况。
让人无奈的是,这种听力的减退,在单纯的听力测试或纯音测试中是无法发现的。加上有很多老年朋友在观念上存在轻视与误区,总认为年纪大了听力不好是正常的,是自然规律,不可逆转,况且又不是完全听不到;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因此而装助听器或者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会被别人笑话,于是就放弃主动就医,殊不知很多中老年朋友往往因此而错过最佳的治疗纠正期,从而放任听力一步步减退,最终导致了耳聋,给生活带来更大的不便。
生活习惯与遗传因素共同导致
据李晓璐研究员介绍,由于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目前尚不明确,但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老年性听力减退主要与以下4个因素关系密切。
(1)高脂血症:诱发老年性听力减退的主要因素,除因脂质沉积使外毛细胞和血管纹变性、血小板聚集及红细胞淤滞、微循环障碍外,还可能与过氧化脂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直接损害有关。另外,老年人由于骨质增生和沉着,使内耳内听道及附近的骨性小孔和小管狭窄或闭塞,相应的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神经细胞减少,也造成了老年性听力减退。
(2)长期接触噪声:根据某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发病比乡村早。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长期噪声损伤无疑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3)缺乏锌元素:锌是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之一,被称为“生命元素”,耳蜗内锌的含量高于其他器官。据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耳蜗内锌的含量偏低,影响到耳蜗的功能,进而导致听力减退。
(4)遗传因素:接诊患者中时常会发现40多岁的“年轻人”,细究其发病原因,多半都会发现存在相关家族病史,由于从遗传学角度而言,其本身就属于老年性听力减退“年轻化”发展的高危人群。因此,若无相关家族史的中年朋友,也不必过分担心老年性听力减退会过早的发生在自己身上。
防治结合,饮食是关键
老年性听力减退的治疗包括听力障碍及相关医学、语言、交流、认知及心理障碍的评估和治疗。但正如其发病原因的多元化,目前就药物治疗而言,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临床药物,更多的还是通过助听器的验配、人工耳蜗的植入等物理手段进行缓解。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饮食方面的调节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李晓璐研究员提示,致力于缓解并预防老年性听力减退的人群,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1)限制脂肪的摄入:影响老年性听力减退的因素中,高脂血症无疑是最主要的。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少吃牛、羊、猪等红肉,多吃鸡、鸭、鱼等白肉,减少食物当中的脂肪含量。
(2)倡导高纤维饮食:饮食中的食物纤维可与胆汁酸相结合,增加胆盐在粪便中的排泄,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主要有粗粮、杂粮、干豆类、蔬菜、水果等。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物纤维量以35~45克为宜。
(3)补充基本微量元素锌:针对老年性听力减退,需要补充部分含锌食品,我们日常吃的食物中含锌较多的有牡蛎、胰脏、肝脏、血、瘦肉、蛋、粗粮、核桃、花生等,一般蔬菜、水果、粮食中也均含有锌,故平时只要饮食合理安排好,一般不会造成缺锌。
(4)食用部分维生素药物:例如复合维生素片,或者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功能的产品,防范过氧化物对听觉感受器中生物膜和毛细胞的损害。
关爱老人,注重自测
老年性听力减退的患者因听不清别人说话而影响了日常的交流。在安静环境中,与人交谈尚好,但在嘈杂的环境中感到吃力,特别是在许多人参加的集体活动中交谈有障碍,严重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由于听不见或听不清电话铃和门铃的声音,接聽电话时明显感到困难;看电视听广播时,声音小了听不见,声音大了又嫌吵。这些都对这部分老年朋友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情绪、行为及社交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更会造成老年人心理上的障碍。因此,如果发现家里的老人或身边的老伴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李晓璐研究员还特地提出了以下几种相关疾病,希望能方便读者朋友们与老年性听力减退进行鉴别。
(1)精神性耳聋:在精神受创伤,急剧焦虑,突然巨响,遭受灾祸,过分悲愤、激动的情况下,以剧烈精神刺激为诱因而导致和发生的耳聋,也称之为癔病性耳聋。
(2)药物性耳聋:有耳毒性药物应用史,有确切的发病时间界限,病症一旦形成,基本很少波动。
(3)噪声性耳聋:与职业噪声和不科学的生活噪声环境有关,早中期表现有典型的受噪声刺激后症状,家中休息后症状减轻的特点。
(4)突发性耳聋:由病毒感染导致,具有听力突然减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