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点:让阅读更有深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活动之一,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和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评点,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一种读写结合的实践性活动形式,随文即兴,文字可长可短,具有鲜活、灵动的特点,易于在阅读教学中,将具体的语言文字置于特定的阅读情境和文化情境中去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形成个性化的言语经验,并能将个性的言语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度阅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鲁迅《祝福》的教学中,笔者结合学生的阅读学情,从文本的细处着眼,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评点,适时进行生生、师生对话与交流,使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度理解,对关联要素进行深度分析,以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深度构建。
   一、“死”有何意——“我”与短工的对话
   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核心内容,是解读小说主旨最重要的关键点。作者在文中没有具体描写祥林嫂死的情形,只是间接地写到了她的“死”。一处是“我”与祥林嫂有关“灵魂”的对话,这是小说重要部分,常作为阅读分析的重点。这一处是暗示了她必然“死”。另一处是“我”与短工的对话,确认了祥林嫂已然“死”。这一处对话,在教学上往往容易被忽略。其实,作者写“我”与短工的对话,是有着深层意味的,借短工来揭示祥林嫂“死”的深层背景与原因,使批判的笔锋指向更深广的社会现实。
   好容易待到晚饭前他们的短工来冲茶,我才得了打听消息的机会。
   “刚才,四老爷和谁生气呢?”我问。
   “还不是和祥林嫂?”那短工简捷的说。
   “祥林嫂?怎么了?”我又赶紧的问。
   “老了。”
   “死了?”我的心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但他始终没有抬头,所以全不觉。我也就镇定了自己,接着问:
   “什么时候死的?”
   “什么时候?——昨天夜里,或者就是今天罢。——我说不清。”
   “怎么死的?”
   “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一般阅读,只借助人物语言分析来揭示“祥林嫂”死亡的原因。这显然不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真实用意。为此,结合全文的阅读理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评点”,进一步深化对文本意蕴的理解。
   生评:作者没有直接写祥林嫂死亡的境况,而作者借“短工”之口说出。这反映了鲁镇人对这样的死亡习以为常,表现了鲁镇人的愚昧与麻木,没有丝毫的怜悯与同情之心。
   生评:“短工”同柳妈等人一样,都是鲁镇底层的生活者。他们不觉悟的言行,共同维护了鲁镇这个封闭的愚昧的世界。
   生评:“我”的急切打听祥林嫂“什么时候死的”和“怎么死的”,有逃避的嫌疑,不愿为祥林嫂的死亡承担责任。表现了“我”胆小怯懦,不敢正视现实。
   生评:“短工”在与“我”对话时,两次都“始终没有抬头”看“我”,写出了他对祥林嫂的死极其冷漠,一个“淡然”的回答,更让人感到窒息。这为后文“我”想回到城里埋下了伏笔。
   生评:“我”听说祥林嫂死后的言行,与“短工”的言行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让“我”惶恐不安的不仅仅是祥林嫂的死,更是像“短工”一样的“活”死人。这充分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学生个人阅读体悟与情感体验,在课堂教学中交流碰撞,加深了对主人公“祥林嫂”生活环境的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作者在冷静中的愤激之情。
   二、“生”有何憾——祥林嫂额头的“伤疤”
   活着,人生才有意义。对于祥林嫂来说,生倒不如“死”。活着的时候,她额头上的“伤疤”,是她用生命抗争换来的“尊严”,却成了鲁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她活在无法抚平的心灵创伤中,活在对“死”的深深恐惧中,“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在阅读中,學生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为此,我要求学生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的情节,分角色朗读,然后进行分组评点,师生一起交流探讨这块“伤疤”的意蕴。
   文中先后有三处关于“伤疤”的叙写:
   卫老婆子与四婶的对话:
   “……祥林嫂可是异乎寻常,他们说她一路只是嚎,骂,抬到贺家墺,喉咙已经全哑了。拉出轿来,两个男人和她的小叔子使劲的擒住她也还拜不成天地。他们一不小心,一松手,阿呀,阿弥陀佛,她就一头撞在香案角上,头上碰了一个大窟窿,鲜血直流,用了两把香灰,包上两块红布还止不住血呢。直到七手八脚的将她和男人反关在新房里,还是骂,阿呀呀,这真是……。”她摇一摇头,顺下眼睛,不说了。
   柳妈与祥林嫂的对话: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鲁镇人们的问话:
   ……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
   一个小小的“伤疤”,引起了这么多人关注,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学生反复比较阅读,通过评点,揭开了“伤疤”产生的内因。
   生评:从卫老婆子与四婶的言谈中,她对祥林嫂不肯再嫁的行为持肯定态度,但对其的莽撞的“撞头”举动不认可,表现了卫老婆子对祥林嫂的同情。    生评:在柳妈与祥林嫂的对话中,可见柳妈对祥林嫂带有很深的成见,没有任何的同情与怜悯。没有保住“从一而终”的贞节,成了柳妈鄙视祥林嫂的根本原因。可见柳妈也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的人,无意中成了杀害祥林嫂的帮凶。
   生评:鲁镇上两个好事者,拿祥林嫂额头上的“伤疤”取笑祥林嫂,写出魯镇的生活空虚无聊,环境封闭窒息,祥林嫂成了他们眼中的玩物。
   (三位学生的评点抛出后,引起了同学们的热议)
   师:想一想,“伤疤”的作用仅限于此吗?难道这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吗?这对于祥林嫂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分组进行探究)
   组1评:额头上的“伤疤”是解读祥林嫂性格与命运的关键。“伤疤”是她人生一种标签,是与命运抗争的烙印,更是她与封建礼教抗争的一面旗帜!
   组2评:卫老婆子、四婶、柳妈、鲁镇人,他们对待祥林嫂这个“伤疤”情感态度各不相同,但其根源却是相同,都认为她再嫁是违背了封建礼教,有损社会风化。
   组3评:这三处都是围绕“伤疤”来写,但作者的叙事角度各不相同,意义的表达上呈递进式,逐步深入。只一个卫老婆子,一个柳妈,不足以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但有另两个鲁镇人,以他们为代表的鲁镇,都在取笑祥林嫂,压缩了她的生存空间。这就预示祥林嫂的死是必然的,一定的。
   学生借助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关联,针对着“伤疤”展开对话。随着研讨交流的深入,学生的评点也更加到位,更加富有针对性,极大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评点教学的价值优势在深度阅读中体现出来。
   三、“福”有何用——鲁四老爷家的“祝福”
   新年里,“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也是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祭祀祈“福”,希望一年好运。可是,祥林嫂却失去了“祭祀”权利,不能参与“祝福”,这样的打击是她无法承受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把这样的重大事件遗漏掉,可能就无法让学生感知到作者真正用意,体会不到文本的深刻意蕴。为了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我从文中筛选出四婶对祥林嫂的两次“断喝”,设计两个表演活动情境,让学生结合文本与表演情境进行评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祥林嫂再到鲁镇: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祥林嫂捐门槛后: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一声“断喝”,本无太多的内容,但在特殊的语境里,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就非常丰富了。
   生评:在第一场表演中,以前祥林嫂在祭祀时“做得更出力”,然而在四婶“慌忙”的喊声中,变得“讪讪”,最后“疑惑”的走开。我们同学表演的基本到位。借助祥林嫂一系列的神态变化,表现了她受到极大的打击,但仍不明白其中的原由。
   生评:我评的是第二场情境。在祥林嫂捐门槛后,非常“坦然”地帮忙拿祭品。自认为获得了心灵的救赎,但却遭受到更大的打击。四婶一声“你放着罢,祥林嫂!”彻底毁灭了她生的希望。其中“坦然”表演的有些夸张,削弱了祥林嫂心态的刻画。我认为祥林嫂是非常轻松的、愉悦的,是一种“新生”的心态。
   生评:从“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到“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前后语气的变化,折射出了四婶对祥林嫂态度的变化。
   活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的评点更有了针对性。结合文本,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让学生触及文本的深层底蕴,与之对话和交流,产生思想碰撞,这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实现深度阅读。
   周国平曾说过:“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务必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创造性地运用传统阅读的“评点”方法,促使学生达成“深度阅读”目标,实现真正的阅读。
   [作者通联:朱茂林,江苏太湖高级中学;顾凤祥,江苏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关键,通过革新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利用“先学后导”的方式开展教学十分重要,不仅可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契机,还可以有效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本文以《阿Q正传》为例,对此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
摘 要 群文教学高效整合点在于整合角度的选择。“思辨性文本的阅读与表达”根据单元学习任务确定课堂学习任务,设置教学情境,使教材、生活、考场三层联动,将单元学习任务放置于立体空间,从预设走向生成,再到运用实践,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课堂活动中学生思维活动层次性的体现是思辨性文本阅读的高阶任务,这得益于教师引领方法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思辨性文本;阅读教学;整合;情境;思维  在2020年河北
摘 要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18个任务群,其中整本书阅读是其中重要的任务群之一。它明确提出:“注重整本书阅读,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拓展阅读思维,全面提升语文阅读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整本书阅读,设计一定的阅读活动,系统构建整体的阅读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以《老人与海》为例,对主题情境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 主题情境;整本书阅读;阅读
教师专业素养是其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人才只能由人才来培养”,因此教师要培养出人才,不仅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还需要对自身的专业知识内存不断扩容。而对于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的语文教学,更是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  但教师專业化发展绝不能等同于将教师标准化,现在有些学校硬性要求统一进度、统一备课,统一教
基于议论文写作训练长期“无序”“低效”的状态,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我区多个学校从2015年起至今在初三进行了议论文写作序列化的尝试。  即从八年级开始,根据学情,有意识地将初中议论文写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议论文写作专项训练。具体操作程序如下:训练一,学会读材料,提炼、概括论点;训练二,学会甄选论据与表达;训练三,学会写点分析,在论点与论据之间架起一座桥;训练四,学会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对李清照的这首词,网上、资料上,评论俯拾即是,教案不胜枚举。大家都把它当词来教,当然正确得很。但我更想把它当作一个故事来讲,是一个极有才情的女子倾诉自己的“愁”的故事,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讲述一个“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故事。  既是故事,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讲一个“什么”的故事。一个秋天的黄昏(姑且这么肯定),一个女子在院子里“寻寻觅觅”,就是不知道丢了什么东西(特意不告诉你,是不是有点悬念)?
作为高中作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作文命题成为广大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研究的“重头戏”。笔者尝试掌握它的特点、演变,努力构建它与高中作文教学间的和谐统一的良性关系,希望能更有效地指导平时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学得轻松,让教师教得有效。一、由单一到丰富  纵观15年来的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从材料的呈现方式到内容的内涵都产生了一些变化,由单一走向丰富,作文命题的命题日趋走向成熟。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由单一到丰富
如果说高中语文的三年教学是一个整体,那么高一语文就是春天,是要为学生的心灵播下语文的种子。站在这样一个起点,想到三年后的高考,深感现在的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坚实有力。  高中语文教学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是环环相扣的过程,无论是能力培养還是知识储备都应该有计划分步骤进行。高一语文教学需要完成必修1-4册教材的学习,同时不能忽略了语言文字的积累、作文的训练。语言文字的积累是需要日积月累再逐渐内化的。专题的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定位了普通高中语文教育,认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而普通高中教育的任務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将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工作放到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而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
《论语》中孔子有句话:“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陶渊明的性格中,就有“狂狷”的特色。只是后来,“狷”胜了“狂”,他退出了官场,选择了田园,但在内心深处,却有着深深的悲痛和失落。   陶渊明也是有报国安民之志的伟丈夫。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东晋末期和南朝宋初期。这个时期的社会典型特征就是分裂动荡。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他也有济世安民的理想,“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