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企业用人标准的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对策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社会问题,虽然有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因素,但随着大学生就业标准企业就业能力不匹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不适合大学和雇主的期望毕业学生能力的主要表现是有差距的,从而导致了矛盾,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是"。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机制,使之与现行的雇主标准无缝衔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于企业;用人标准;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对策
  所谓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然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主客观因素,而客观因素主要来自高校这所人才培养“加工厂”,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承担着主要责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加之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综合能力不断提高,因此,高校要在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就业指导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变革,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务实的态度,着实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在“加工厂”内完成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我国企业在进行毕业生招聘时,往往会向毕业生提供企业经营活动中不太重要的岗位,岗位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一般较低,工作时间也相对较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学生在毕业阶段的职业素质往往偏低,不能适应高技术性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也希望通过基础性工作的锻炼,明确学生在社会工作中的实际发展方向,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除了看重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外,更加重视大学生基本的道德品质修养和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综合素质。
  為此,企业甚至会为学生提供较长的工作实习时间,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各项工作能力。通过对企业需求的调查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中,企业对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團队合作、自主创新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应变能力更为关注,而这些往往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所无法获取的,以致在社会的逐渐发展中学生的实际能力与企业用人需求出现偏差,出现企业用人难,学生就业难的社会供需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进一步发展。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还没有明确界定,其内涵也存在较大差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学习、掌握和实现社会需要和自身价值的能力。一些学者认为,个人有能力应付工作生活的变化。笔者认为,概念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应根据企业用人标准的定义,符合企业使用的职业能力标准,特别是在舞台呈现的时候,大学生就业应成为主要的就业,再就业后不指大学生就业能力。
  2.大学生就业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1)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不健全。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高校专业设置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从专业和市场的需求,导致一些专业的“短”,和一些专业严重供大于求,这是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课程体系不够灵活,仅局限于单一的专业知识的学习模式,毕业生的企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需要一个全面的复合型人才的能力,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而且还涉及各种知识相关的工作。(2)核心就业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因为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单一,而在很多高校开展实践教育,但他们往往停留在形式上,基本上以教师和访问企业,实践性不强;另一方面,由于对核心竞争力缺乏标准,实践内容和形成实践时间尚不明确,导致就业指导是从理论上提出了加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但是没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的提高。(3)就业能力和教育保障制度不健全。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有许多要求。高校就业队伍的培养也要从多方面入手,需要一支以教师队伍为保障的综合队伍。但目前许多依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来完成工作,所以很难兼顾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就业,这也是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3构建“KMC”就业力培育机制
  3.1知识维度培育机制
  (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应包括专业设置和选修两个方面。一是促进专业机构市场,推动高校市场需求的深入理解,及时调整专业结构,对学科专业设置的分化,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和就业服务体系。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增强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平衡人才供求,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二是专业的可选择性实现“1/2+X”专业模式,它们都是在一年级或专业二次机会,避免重大的选择在高考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专业意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三是各种形式的替代“1+N”的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包对不同专业知识包的建立,根据企业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建设,有助于密切的商学院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功能需求。(2)应用过程管理方法。过程管理是加强对整个学习过程的管理,改变过去仅依据学术成绩单来考核学生的能力。流程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从生产过程的角度看企业,可以把大学作为一个供应商,客户产品的大学生,为企业,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同时企业也可以反馈给学校,对大学生的学习周期管理学校,提高就业能力的培训和考核方法的模式,并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为企业的产品。
  3.2能力维度培育机制
  (1)加强实践教育。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岗前体验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校企合作是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企业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班,即企业在给学生讲课的网站,提供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学校还可以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送教师实习培训,接触线的技术及相关工作的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生。(2)就业指导专业化。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专家化和全程化建设。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加大经费投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制,注重就业指导课教师选拔、培训,建设一支职业、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另一方面也可以充满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等。
  3.2品质维度培育机制
  (1)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认真分析和研究内容对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和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鼓励大学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另一方面,大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诚信意识,以身作则教育宣传形式,学习积极的敬业精神。(2)结合心理教育。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克服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努力创业的思想准备。(3)结合体育锻炼。据相关数据统计,80%的受访大学生没有日常体育锻炼的习惯,大学生由于身体因素不能达标,企业用工现象也日益增多。中学生与大学生体育锻炼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研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在今后的工作中实现抱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结论
  总之,在大学生就业标准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匹配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种培养机制不仅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评价指标。在一个三维的培养机制的建立,并在实现中,定量评价体系的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结合企业的区域特点,加强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企业标准与大学生的就业和两者之间的差距的唯一途径,以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何淑萍,张欣乐,郑骄阳.企业用人标准与毕业生就业素质分析[J].总裁,2009(8):4.
  [2]王兴杰,王绍让.过程方法和高校安全稳定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2):15.
其他文献
摘 要: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和社会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  关键词:职业指导 职业兴趣 人才供求  一、高校如何开展职业指导  职业指
期刊
摘 要:现如今,很多父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并把自己的思想或具体工作强加于子女的身上。最终结果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孩子无法正确的对自己适合的职业做出选择。在不适合自己领域中埋头苦干结果却碌碌无为。万不得已找到职业指导人员进行求助,却因职业指导人员的测评结果过于单一、解释的没有针对性,言语太简单和对职业信息采集的缺乏,对相关职业的数据掌握不全面等种种可能的原因是造成现在,就业者迷茫的重要因素。  
期刊
摘 要:应届毕业生规模达到750万,创历史新高,而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特别是智力密集型岗位特别少,一些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到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就业的主渠道不够畅通,就业服务手段还需强化,就业政策还需要完善和落实。随着2016年大学生创业及高校施行招生专业预警机制等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各项政策的颁布,教育部进一步要求各大高校,继续强化职业业指导,强化以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积极调整高
期刊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实现个人目标的真正动力和加速器,提出了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当前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明确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保障措施,用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以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 职业指导  一、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业、择业的竞争力,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期刊
摘 要: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服装设计教学应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对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重点研究启发式教学模式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服装设计教学 启发式教学模式 对策  一、前言  众所周知,服装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专业,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期刊
摘 要:就业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与否更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高校和社会的和谐,更关系到每一名大学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一直是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表述备受社会各界密切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工作压力依然很大,就业任务十分艰
期刊
摘 要:21世纪的人才必须实现全面发展,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了"三育九养"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这个教育理论为人才培养提供指导。本文立足于"三育九养"的教育理论,谈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几点对策,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三育九养 新课改 全面发展  一、前言  进入新世纪之后,社会竞争越发激烈,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
期刊
摘 要:针对大学生职业业中暴露出的矛盾,高校应届毕业生供大于求和人才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给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和严峻挑战。如何根据学校与市场的客观规律摸索出一套科学的办法,是我们作为职业指导师应当认真考虑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指导 学校与市场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1.1.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就业工作的保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弱势群体就业状况进行分析,剖析了职业指导在这一群体中的就业的作用及重要性。积极开展职业指导,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具有深远的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工作更是关系到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通过职业指导,做好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是就业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就
期刊
摘 要:"就业是民生之本",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关系千家万户生活幸福乃至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事。虽然在政府、社会力量推动以及各高校努力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有所好转,但仍是任重而道远。对于各高校,尤其是以毕业生就业质量为生命线的高职院校来说,如何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实效化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将以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为例,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