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ong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尤其在阅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为重要。教师要能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精读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用到课外的阅读里,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 课内精读 课外阅读 自主阅读实践
  教育学专家潘涌认为:创新教育是提倡学生有目标、有选择地学习,不满足于获得现成的答案和结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情况,自主调控学习进程和学习策略。作为语文教师应把当代中国教育界推行的“创新教育”理论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在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阅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使用和阅读祖国的语言。而现在的社会,是信息量急增的社会,也是阅读的社会,阅读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而言,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可以使学生的各项素质完善与发展,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教育学家普遍认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是具有和谐共融的智商情商、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而阅读教学是可以起到这种作用的,所以阅读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要在课内学会阅读的方法,用在课外阅读;要在课内精读,在课外加大阅读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阅读热情
  语文教材的编排是根据文体编的,各种文体的文章都会涉及,而这些文章也不是篇篇都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喜欢诗词,有些喜欢古文,所以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哪些作品只需作一般阅读,哪些作品应该重点研读。对于要重点研读的课文,也不必拘泥于以往教参或别人对作品的定论去教学生如何阅读,而应以学生为主,启发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感受。例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必然“逗”起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对原作的再解读。这样对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大有裨益的,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本身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
  给学生提供更广泛的阅读材料。阅读教学仅以课本为单一的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应该立足于现实,除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加强阅读外,还要让学生每人每学期至少带一本图书到教室,建立图书角,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这些有限的图书,看后必须写出读后感,每星期都要检查,学期结束总结评比,评出读书优胜者,并给以奖励,这样在老师硬的要求下,加大学生读书的量。阅读教学不应是只注重深挖,而应是注重广度,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就不会有理性的飞跃。阅读本质不是技能训练,而是通过在大量的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要把阅览室、图书馆作为课堂和教室,把古今中外的图书都变成学生的语文课本,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去徜徉,去远航。
  三、在课外提供阅读内容,指点阅读方法
  现在的图书市场非常活跃,什么样的书都能找到,有些学生就不加选择的去读,甚至接触到了不健康的读物,所以教师应该给他们提供阅读内容,帮他们辨别好坏。学生刚开始阅读时可以选择一些短小而又有哲理的文章,比如《读者》等杂志,冰心,朱自清的散文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感悟能力时,向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的短篇小说、散文等作为阅读材料;最后再向他们推荐大部头的,或一些语言比较含蓄、意境比较深远的名家作品,如鲁迅小说,中外名著等。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消除了学生对名著的恐惧,并且整个过程由老师启发,学生对书籍怀有一种好奇,从生理与心理上都比较适应。
  阅读方法以讨论为主,自主思考。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这种语文学习方式,没有灌输,只有拿来,没有固定的答案提供,只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可以让学生在巩固课内方法的同时加大了阅读量,把所学方法用到课外。
  四、注重读的方法的指导,走出“读”的误区
  课堂上,读课文既重数量又重质量。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要要求学生多读,既要朗读还要默读,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读完后要指出学生读的优点和缺点,让他们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学生做到每读一次对文本的理解都上升一级。直到融入到作者的创作激情中去,情不能自已,而不能滞留在肤浅的理解上。
  五、选择多样的阅读途径,进行自主阅读实践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以课本阅读为基础,在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后再作课外阅读的延伸,进而再去读社会、读人生这部无字大书,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
  (1)开展课内各种语文活动。教师要配合语文课本及课外阅读内容,可以在校内、班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等,巩固课内课外阅读知识;还可以办办壁报、黑板报等,从征题到写稿,到版面设计,要全由学生自主完成,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时刻与社会接触,教师应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去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善美,去鄙弃社会生活的假恶丑,去同情去关爱,去憎恶去批判,把社会作为第二课堂。这实际上是课内阅读的又一延伸方式,只是阅读的材料不再是一本本白底黑字的书,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件件复杂的事,一幅幅生动的画……这对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也是一种极好的训练。让学生自主阅读,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美好境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我今年已近而立之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青年。十几年来,我在紧张艰苦的劳作之余,坚持为党报党刊写稿,宣传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至今已在市级以上报刊、电台发表稿件400余篇
期刊
期刊
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近几年来,我校历史组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做了一些探索,主要的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明确内涵,有的放矢  我校历史组有一段时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识淡薄,认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和政治教师的责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
[摘 要]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一节,讲到化学平衡常数,在学习化学平衡知识时,学生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认识较为浅薄。但实际上,很多较难的化学平衡问题都可以通过化学平衡常数K进行解决,甚至包括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一些问题,它们都是以化学平衡为基础的。所以学好化学平衡常数对于高中化学尤为重要。  [关键词]化学平衡常数 运用  人们为了描述可逆反应进行限度,引入
期刊
几年前有一本很火的书叫《唐朝穿越指南》,书中历数唐朝各地人民的日常生活怎么好玩,诸如看马球、逛青楼、野外狩猎等,看起来异彩纷呈,腰封上也写着“穿越无限好,乐活在唐朝”。中国人对大唐的美好想象,由来已久了。  新近出版的《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着实给这个穿越梦泼了一盆冷水。作者是世界知名的敦煌学家魏泓,他从全球各地的五万份历史材料中挖掘出了唐朝十二种人的一生经历,从大唐公主到龟兹歌姬,从汉人官
期刊
我從小学三年级开始读整本的童话书,童话书的作者们很牛,知道每个孩子内心的渴望和需求,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全方位地满足大家的想象,让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而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当时最讨厌的童话莫过于《海的女儿》,我觉得那怎么能算是童话呢?它与我喜欢的童话,差距实在太大了。既没有要什么就有什么的灯神,也没有自动开饭的饭桌或永远掏得出钱来的聚宝盆,以及能为人解决各种难题的宝葫芦,甚至连一个能变成青蛙的
期刊
[摘 要]课堂是师生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组织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教师很难实践“做中学”的理论.组织好设问,创设有效、高效课堂,可以启发学生的探究欲,使其走进历史,从而认识历史,并形成自己的对历史的认识.  [关键词]课堂设问 有效课堂 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中,历史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按照课前备好的教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和线路进行教学。即使其中穿插了一些问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