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递进,逐步建构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次学校对外教学展示活动,我执教“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在备课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此课的教学设计大多采用“选棒拼图,归纳总结”的方法,即:教师提供若干长度不等的一组小棒,由学生任意取其中的三根拼一拼,看看哪些情况能拼成三角形、哪些不能,同时把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终归纳得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种教学设计的优点在于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能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任取三根小棒有些能拼成三角形、有些则不能,激发学生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发掘“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但是这一教学设计也存在不足:学具的准备比较费力,小棒的长度也是由教师事先设定的,用它们来代表任意,总感到不够科学。能否突破已有的设计框架,另辟蹊径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是以学生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那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能否从学生原有的认知出发,通过不断探索,从而形成呢?经过反复思索,我对“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作了以下教学设计并予以实践:
  一、疑问引入
  问1:把一根吸管任意地剪成三段,再用线把它们首尾相接地串起来,得到的会是什么图形?
  这是上课后我抛给学生的第一个主问题,它所包含的数学本质问题是“任意三条线段能围成什么图形?”这里用具体的吸管代替线段,使这个问题更易被学生所理解,也更能吊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个问题设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原有认知。
  生1:三角形。
  生2:三角形。
  生3:我也认为是三角形。
  师:你们确定吗?一定是三角形吗?
  生4:我认为一定是三角形。
  从上面这些肯定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心中对 “任意三条线段能围成三角形”这一命题是确信无疑的。那么,如何促使学生对这原有经验进行改造和重组呢?这时教学需要创设产生矛盾冲突的现实情境,由此就引出了第二个主问题。
  二、设问验证
  问2:大家认为,把一根吸管任意地剪成三段,围成的一定是三角形,这到底对不对呢?
  为了使老师释疑,学生们迫切希望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这时的操作活动自然而然是学生主动想做的,目标也很明确,结果也很快就出来了。
  大多数学生将手中的吸管剪、串成了三角形,我也从中选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的作品(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个)一一进行了展示。学生们因为他们的想法在自己及同伴的个例中得到了证实而显得非常兴奋。
  而在此时,我又把巡视时收集来的没有组成三角形的作品,包括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与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两种情况展示出来,学生们一下子愣住了。
  这时课堂显得极其安静,学生们头脑中的新旧经验正发生着矛盾冲突。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被打破,内心急需重新建构。学生这时激烈思考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吸管围不成三角形呢?由此,教学也自然地进入了原因探究的环节。
  三、追问探因
  问3: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一根吸管任意剪成三段,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那么你们觉得能否围成三角形与什么有关呢?
  这时,大多数学生凭直觉意识到这一定与三段吸管的长短有关,由此我引导学生分别测量出自己所剪成的三段吸管的长度。我从学生测量结果中选取几组具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板书,并把相对应的作品展示出来,便于师生共同研讨。
  
  在讨论环节,以围不成的图形为突破口,数形相结合,分析它们之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学生通过对图形的直观感知及对数据的计算比较,不难得出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及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皆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发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此时,学生完成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第一次重构,但这次的知识建构还不完善。如果此时教师以传授的方式,在“两边”前面添上“任意”两字,就可以使概念在形式上加以完善了,但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对“任意”一词的理解流于形式。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任意”一词的含义呢?
  四、反问完善
  问4:同学们认为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那么左图中123加35不也大于8吗,为什么就围不成三角形了呢?
  这个环节,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从学生得出的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出发,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推断出与事实相矛盾的结论,使学生产生第二次的认知冲突。迫使学生作进一步思考,进而完善自己的结论——并不是随意一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围成三角形的。而是任意两边之和都要大于第三边时(或者说较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至此通过层层追问,逐步推进,使学生最终完成了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意义建构。
  以上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4个问题为主线,通过疑问引入、设问验证、追问探因、反问完善,如此剥茧抽丝般不断地追问,促使学生的新旧知识经验不断产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不断完善,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在出道的前十年,还在做歌手时,跳舞就是我的短板。  当时,想要在《创造营》的“班主任首秀”舞台上做点不一样的东西。我就想,重返唱跳舞台。二十年了,关于跳舞的阴影又“堵”了上来,但我还是决定去面对自己曾经恐惧的事情。  或许是因为运动过度,集训的第二天早上,脚就突然抽筋,身体开始跟我抗议,告诉我这个强度已经不是仅靠意志能够承受的了。我听到另一个自己开始跟我咆哮,“至于吗,苏有朋,你已经超过身体的极限
复杂性理论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要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目前在国内外已成为许多科学领域内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复杂性具有很强的普遍性,它们可以在各种具体的复杂系统中以各自的方式展现出来,包括教学系统。  一、简单性理论与复杂性理论: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理论  1.简单性理论与“线性、静态、部分、封闭”的数学教学观。简单性理论是近代科学研究的发展动力之一,曾在近现代的自然科学中获取了巨大成就
现象:  期末的一次业务检查中,有几个班级的课堂作业令检查的同志赞不绝口、爱不释手,作业最后评价的等级为“优秀”。带着向同行学习的态度,我认真地一本本翻看用了一学期的课堂作业竟如开学时一般新(《补充习题》——江苏凤凰集团出版社配套练习册,学校统一用作课堂作业),如果不翻看内容,看到学生留下的痕迹,真的以为是新作业本,这一点就令我佩服,再看看学生的解题方法、解题步骤、书写格式整齐划一,就连算式、答语
学习有法,而教无定法,我想“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什么这样说?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一个人的教学艺术、水平也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数学课堂应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好的课堂教学应“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进行,使学生对知识达到真正的自主建构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可能。”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的要求。日记无疑是促进这一目标达成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命题作文”让日记失去了应有的新、活、趣,“放羊式的自由发挥”又让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进而失去写作的信心。如何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920S  作为时装设计师,Gabrielle Coco Chanel的大名如雷贯耳,无需赘言;而作为风格缪斯的她,同样闻名遐迩,独树一帜。提起20年代的时装风潮,爵士乐的悠扬曲调仍回荡在耳边,穿着华丽的flapper女郎们在舞池里肆意摇摆,飘扬的珠饰流苏裙摆折射着耀眼的光芒。Chanel延续了这种可以让身体自在舞动的廓形,却几乎剥离了面料上的一切装饰和色彩,仅保留经典的珍珠项链和黑白色调;继而
甜蜜拼色
期刊
1.模特佩戴Paloma Picasso设计的夸张的链条式项链,摄影:Marco Glaviano,美国版Vogue 1983年11月刊。2.珠宝设计师Suzanne Belperron,摄影:Horst P.Horst,美国版Vogue 1934年1月刊。3.Suzanne Belperron的珠宝设计作品,摄影:Horst P.Horst,美国版Vogue 1936年1月刊。4.Jeanne
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课时:一课时  场景观察:  这是该校一个较大的阶梯教室(说明:专门用来教学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的教室)。  学生人数52人,分小组围坐,学生的前方是一大块空地,偏北靠墙的地方安放着一台电脑投影仪和一个实物投影仪(已经打开),空地的中央偏南一点有一个三角形的花圃,摆放了很多盆菊花。  教学过程:  这节课按以下四个环节进行:    环节一:首次探索,感知体验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