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俗文化,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统称,也是我们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课文当中,有着许多不同地方的不同民俗文化的课文。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与独特的光辉,是小学生从小培养爱家爱国、民族自豪感等重要情怀的一种必要手段。本文主要从通过灵活运用教材资源中的民俗文化、利用当地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试论将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中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展开教学。从而让学生从中华民族优秀的民俗文化中学到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能力。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71-01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等等共同发展而来的文化,它能够增强民族的品格、民族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神魂。各地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系统,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魅力,对培养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将课本的民俗文化,和先进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分析理解等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习语文学科知识,传达中华民族的记忆、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而如何将民俗文化结合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中,还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比如《北京的春节》给我们展现了北京春节的一副热闹、温馨的民俗文化画卷;《和田的维吾尔》则向我们展现了维吾尔人的地域特色和民俗习惯等等。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将民俗文化课文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到小学语文综合性课程当中,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民俗文化、感受特色的民俗风情的同时,学习基础知识,发展学习主动积极性。例如:我在班级开展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北京的春节》。首先,在教学设计当中我就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预设安排,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多人小组,让学生在课前的合作学习当中预习文章,搜集课文当中提到的北京的春节有哪些民俗,并且,实地考察本地春节的民俗有哪一些。其次,先由小组分享课本当中提到的“北京的春节风俗和习惯”,共同领略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再有,各小组分享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共同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由此,通过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之后,将课文民俗资源切实融入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发展能力、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拓宽学生语文视野,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增加实踐机会
小学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依托于语文知识、联系社会文化的一种课堂内外结合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语文学习和生活外延,强调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将民俗文化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就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民俗文化结合的课程设计中,要恰当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及时组织学生调查贴近社会的材料、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通过在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的基础知识之下,切身调查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例如,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具特色的民居》当中,同学们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认识了客家人处事立身方面的传统、傣族的“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等等优秀民俗文化之后,我又鼓励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的传统文化,过后在活动中一起分享学习。经过同学们有秩序的调研后,收获非常大:既有横县伏波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举办伏波庙庙旦的盛况、伏波庙建筑布局严谨雄伟庄严的传统庙旦习俗;也有横县传统采茶戏(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的独具特色表演;还有横县茉莉花节中的花茶文化和花茶交易以及茉莉花节的盛会情况等等。在调查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当中,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提高了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
三、利用民俗引发学生的共情,培养学生的能力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地方长期以来的共同风俗、生活习惯、信仰等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地域性和代表性,具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具有当地独具的特色和情怀。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结合民俗文化展开教学,再联系当地的一些民俗举例比喻等,让学生从身边的民俗文化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样的一种“共情”,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培养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等综合性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态和生活追求,增加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民俗文化,是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由一个国家、地区聚集的人民共同传承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具有神秘的魅力。但近年来,在外来文化侵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团结性都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要将民俗文化结合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中华民族优秀各地的民俗文化,培养爱家、爱国、爱民族的情感,养成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让具备独特光辉的民俗文化能一直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1]张建飞,张淘.民俗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传承[J].河南农业,2017(15):34-35.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2-0171-01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地方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等等共同发展而来的文化,它能够增强民族的品格、民族的认同感与自信心、培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神魂。各地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系统,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魅力,对培养我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将课本的民俗文化,和先进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民俗文化资源。通过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表达、分析理解等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同时,学习语文学科知识,传达中华民族的记忆、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而如何将民俗文化结合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中,还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当中,包含许多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比如《北京的春节》给我们展现了北京春节的一副热闹、温馨的民俗文化画卷;《和田的维吾尔》则向我们展现了维吾尔人的地域特色和民俗习惯等等。教师灵活运用教材,将民俗文化课文的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到小学语文综合性课程当中,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民俗文化、感受特色的民俗风情的同时,学习基础知识,发展学习主动积极性。例如:我在班级开展的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北京的春节》。首先,在教学设计当中我就对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行预设安排,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多人小组,让学生在课前的合作学习当中预习文章,搜集课文当中提到的北京的春节有哪些民俗,并且,实地考察本地春节的民俗有哪一些。其次,先由小组分享课本当中提到的“北京的春节风俗和习惯”,共同领略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再有,各小组分享本地春节的风俗习惯,共同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由此,通过灵活运用教材优化教学设计之后,将课文民俗资源切实融入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发展能力、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拓宽学生语文视野,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利用当地民俗文化,增加实踐机会
小学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依托于语文知识、联系社会文化的一种课堂内外结合的学习过程。它注重语文学习和生活外延,强调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将民俗文化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相结合,就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开展综合性学习。因而,教师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与民俗文化结合的课程设计中,要恰当利用当地的民俗文化,及时组织学生调查贴近社会的材料、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通过在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的基础知识之下,切身调查感受当地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例如,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各具特色的民居》当中,同学们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认识了客家人处事立身方面的传统、傣族的“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等等优秀民俗文化之后,我又鼓励同学们找一找身边的传统文化,过后在活动中一起分享学习。经过同学们有秩序的调研后,收获非常大:既有横县伏波庙会每年农历四月十四举办伏波庙庙旦的盛况、伏波庙建筑布局严谨雄伟庄严的传统庙旦习俗;也有横县传统采茶戏(由唱竹马发展为载歌载舞的一种独特的传统戏剧)的独具特色表演;还有横县茉莉花节中的花茶文化和花茶交易以及茉莉花节的盛会情况等等。在调查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当中,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也提高了对当地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之情。
三、利用民俗引发学生的共情,培养学生的能力
民俗文化,是由一个地方长期以来的共同风俗、生活习惯、信仰等形成的一种文化,它具有地域性和代表性,具有共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具有当地独具的特色和情怀。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结合民俗文化展开教学,再联系当地的一些民俗举例比喻等,让学生从身边的民俗文化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这样的一种“共情”,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地培养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联想能力等综合性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心态和生活追求,增加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民俗文化,是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由一个国家、地区聚集的人民共同传承的风俗习惯演变而来,具有神秘的魅力。但近年来,在外来文化侵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这对于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团结性都是十分不利的。我们要将民俗文化结合到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和体验中华民族优秀各地的民俗文化,培养爱家、爱国、爱民族的情感,养成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让具备独特光辉的民俗文化能一直闪耀光芒!
参考文献:
[1]张建飞,张淘.民俗文化在乡村教育中的传承[J].河南农业,2017(15):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