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与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ekej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十七大以来,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需要,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研究,剖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同志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这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高度重视。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基地,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
  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国高校陆续启动生态文明教育,制定生态文明教育培养方案,开设生态文明课程,开展生态文明实践。这些举措大大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多数大学生都能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但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生态文明教育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体制,但是对其重视程度仍亟待加强。首先是一些高校领导层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视为一件大事来抓,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发展重点学科上,将生态文明教育边缘化。其次是一些高校教师对生态文明认识不到位,往往只关注本专业教科研的进展,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和自己无关,加之高校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很难将生态文明和本专业相结合以教育学生。再次是高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当代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念,但是这种认识只局限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不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不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建设举措,生态环境态度淡薄,没有认识到生态危机的危害,难以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自身全面发展结合起来。
  (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不足。
  生态文明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范围较广,生态文明教育应包含生态文明认知教育和生态观教育两个部分,要让学生了解生态科学基本知识和生态环境现状,同时培养他们的生态文明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审美观等。对于高校而言,课程设置存在一定难度,其次高校没有专门为生态文明教育设置课程,即使开设了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也没有将其列为必修课程。部分综合高校和行业特色突出的高校会把生态文明课程设为选修课,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甚至没有专门的生态文明教材。
  (三)生态文明教育方法单一。
  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品格和生态文明意识,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义。从现行的教育方法看,这一目标实现存在一定难度。由于高校并没有将生态文明列为主干课程,任课教师选拔存在一定的随意性,某些教师生态文明知识有限,生态意识不足,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拘泥于以往的讲授式课堂教学,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生硬的理论知识,认为完成作业取得成绩即可。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让学生接受,僵化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挫伤了学生对生态文明的学习积极性。
  (四)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匮乏。
  在国家大力倡导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下,各高校均开设了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断增加实践教学占比,有的高校更实施了“3 1”模式。但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高校能建立较系统的理论课课程体系实属不易,增加实践环节则略显捉襟见肘。
  二、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对策
  (一)对生态文明教育高度重视提高认识。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方向的文明形态,对于中国而言,至关重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所以高校应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工作提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如建立一把手负责制,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组,由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处、后勤设备处等职能部门一起组织协调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合理安排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并建设校本课程,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生态文明特色教育。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教育阵地,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让全校师生都能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利用学校网站、校刊、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平台,积极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环境保护事迹,营造倡导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应利用世界环境日,组织全校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聘请环境保护专家、生态学专家举办环保讲座,开展生态文明知识竞赛,增强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三)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课程建设,首先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教学体系,把生态文明课程设为公共必修课;其次要丰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生态价值观教育、生态安全教育、生态法制教育、生态道德教育、生态审美教育等;再次要编写专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四)搭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平台。
  生态文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真正让学生形成生态意识,并将生态意识内化为行为准则,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高校应建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形成的生态意识付诸行动,让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从而激发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积极带领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创新,让他们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将所学应用到实践之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五)抓好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生态文明素养,是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保障。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使教师具备生态道德观,让教师的行为感染学生、教化学生。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培训,提升他们的生态文明水平,使他们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并把生态文明理念和技术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六)构建生态文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包含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在物质文化方面要营造美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中陶冶身心,同时要让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設和维护之中,让他们学会创造环境、爱护环境。在精神文化方面,要塑造符合学校特色的校园风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学校校风、学风建设之中。
  三、结语
  沙尘、雾霾、干旱、水土污染等生态问题已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党和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只为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愿景。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地,必须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具备良好素质的生态人。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105264/105268/6379572.html,2007.10.15.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2012.11.18.
  [3]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2017.10.28.
  [4]吴宝明.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实施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2(2).
  [5]陈晨.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5.
  项目课题:本文系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阶段成果(编号:20170508)。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关系高校教学改革的成效。基于此,高校要建立宣传教育培训机制、健全科学评价机制、完善严格监督机制、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关键词: 高校 师德师风 长效机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
摘 要: 近几年,数字出版影响了大众的阅读习惯,大众阅读习惯又影响了未来书业的发展。本文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统计,探讨研究了数字出版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并提出了对策,旨在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 数字出版 新媒体 大学生 阅读习惯 问卷调查  一、引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天之骄子”,阅读习惯从侧面反映了社会的一种形态。随着社会的不断
摘 要: 《韩熙载夜宴图》与《源氏物语绘卷》都是历史上最具代表的早期连环长卷。两部作品虽然远隔万里,但在故事与画面表现关系、视角、设色、抽象与具象、空间层次的心理呈现上都有着“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感。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比研究法、多学科横向研究法,发现两部中日绘画作品共同的中国元素,同时进一步剖析《源氏物语绘卷》的日本式构图、抽象的造型、装饰的色彩等。通过相似与不尽相同的两部作品的对比,引申出借鉴、融
摘 要: 依托江苏省先进催化与绿色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构建校企、校校、校所、校地和国际化协同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通过常州大学化工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办学实践,探索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协同创新 大数据 人才培养  一  在当前高校主流评价以科研为主、人才培养效果短时期内难以显现的情况下,形成了高校及教师过于重视基础科研,对人才培养投入不够的局面,很大程
摘 要: 本文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建设、教学实践等层面利用多种方式,调查分析医学美学教育现状: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美学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均衡,教材建设针对性不足等问题,受到认识不足、推广乏力、针对性差、学时限制、师资缺乏等因素的制约。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医学模式转变的高度,定位医学美学课程;发挥医学美学在医学与人文课程之间的中介作用;针对不同专业层次,科学设计医学美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加强师资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的核心要素,其次归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第二课堂推进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最后探索发挥第二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人才培养中促进作用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第二课堂 汉语国际教育 人才培养  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担负起大学人才培养重要使命的关键。山东大学已进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发展一流教育
摘 要: 电影《看上去很美》揭示了儿童成长的困境,一方面儿童有自由天性,另一方面教育有一定的秩序。影片反映了儿童教育中秩序与自由的失衡,这种失衡是由以“小红花”所维持的园内秩序而形成的规训与惩罚的场域,源于人性失衡、文化缺失和规则限制。  关键词: 《看上去很美》 秩序与自由 小红花 顽童教育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与秩序既对立又统一。同样的矛盾在教育中也一样存在,尤
摘 要: 高校教师相对于社会其他群体,“以学术为生、以学术为业”,具有强烈的“学术职业”特征。结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思想理念,高校基层党支部在考虑教师群体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考评体系,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动作用,从而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确保高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关键词:
摘 要: 街舞运动具备大众化、产业化的潜质,但目前街舞仍局限于小众化的街舞圈。针对目前街舞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通过对《这!就是街舞》关于街舞产业化的运作思路及节目对产业化的推动作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街舞产业化的障碍,挖掘和探寻街舞产业化的发展策略。目的是更好地推动街舞文化的传播及街舞产业化的发展。  关键词: 产业化 街舞 《这!就是街舞》  2018年优酷平台独播综艺《这!就是街舞》将街舞
摘 要: 人力资源的竞争是现今企业竞争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处于改革时期,迫切需要从国外引进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文献的英汉翻译需求量逐渐增加。本文以美国管理学著作The Coaching Manager -2nd Edition-Developing Top Talent In Business(《成为教练型经理人(第2版)行动教练如何帮助人才发展》)为范本,根据其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