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赞科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教育是一项爱的系统工程,只有爱才有温暖;只有温暖才能体现生命的无价。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一直追求着这样一种境界:在我们的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在温暖的情感之怀中接受真知的洗礼,奉献爱心,实现自我,感受成功!那么,怎样对中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笔者的体会有以下八点。
一、为人师表,塑造人格
“种树在根,育人在心。”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书育人的要求。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可信时,就会亲近他,用心听其教诲。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以期达到以人格表率来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奉献爱心我首先带头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在劳动中积极肯干,我从不指手画脚,袖手旁观,而是与学生一起干最重的活。一次,学校布置了集体劳动,要求将校外一条臭水沟清除干净。面对如此肮脏兮兮、臭气熏人的水沟,温室里面的“小皇帝”们傻了眼,远观不干,畏手畏脚,谁也不愿动手。我一声不吭,手持锄头干了起来。同学们见状,陆陆续续地都动起手来,与我一起干开了,直到将这份繁重的劳动任务彻底完成。劳动完后,我问大家这次劳动的感受,同学们笑着说:“有你在,感觉好多了。”是啊,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教师为榜样对照、激励着自己。
二、爱的感化,以心聚人
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爱。我班上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对学习毫无兴趣。在班上,他没有朋友,更无知己,整天忧柔寡言。经过了解得知,他的父母是生意人,迫于生计很少关心他,这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缺少关爱的痛苦。面对他,我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平日,我利用一切机会关心他,与他谈心,给他温暖;课间,我带领学生与他一起玩,一起谈天说地,与他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能成为你和同学们的朋友吗?”他的问题,使我感到爱心付出的喜悦。看到他脸上舒心的笑容,我能感到爱心呼唤的无穷力量。
三、以诚相待,置身其中
春风化雨,以诚启德。学生真正渴望的是教师用理解的红丝牵引,让他们用纤细的感觉去体会真善美,用博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心体验着感动,享受着美丽的笑和充满爱意的泪。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以尊重、真诚、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生。真诚是人们交流的基础,也是人们友好交往的前提。所以,在班里我注重创设一种真诚、尊重、平等、理解的气氛。一次在课堂上,我看见一个学生意不在书,拿着镜子对着脸左照右看。对此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轻轻地走过去将镜子拿开了。课后,这个学生不请自到办公室,低着头说:“谢谢您,老师。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我知道,他已经是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了错误。试想,当时我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训斥、指责他,并数落他的错误之处,不知情况是否会如此。可见,尊敬学生的纯洁心灵,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对待学生,能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欣赏之美,鼓励前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者应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永远盯住学生的优点、亮点、特点,永远朝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学生。为此,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口头的表扬、赞赏的表示、情绪的高兴等精神鼓励学生。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得好,“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高兴两个月。”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这是前进的风帆,老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信手拈来地娓娓而道,有意无意地令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背后始终有一道关爱的目光,那是老师赞赏、鼓舞、期待的眼睛。学生的心中充盈着老师的爱,还有什么比这弥足珍贵的呢?我追求这样的境界:让学生在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敬佩中产生奋进的动力,看到努力的方向,体验追求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刚开学,我班保洁工作做得不太好,教室的地上时有纸屑,斑斑点点。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同学在课余时间自觉地把地上的纸扔到垃圾箱里,这虽然是举手之劳,但我没有放过这个教育和表扬学生的机会。从这以后,班里的卫生越来越好。可见,积极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起强化作用。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我们始终勤勤恳恳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真挚的情感,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就会不断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笑容里收获身为人师的金灿灿的幸福。
(责任编校:合欢)
一、为人师表,塑造人格
“种树在根,育人在心。”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教书育人的要求。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感到老师是可亲、可敬、可信时,就会亲近他,用心听其教诲。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以期达到以人格表率来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要求学生奉献爱心我首先带头捐款捐物;要求学生在劳动中积极肯干,我从不指手画脚,袖手旁观,而是与学生一起干最重的活。一次,学校布置了集体劳动,要求将校外一条臭水沟清除干净。面对如此肮脏兮兮、臭气熏人的水沟,温室里面的“小皇帝”们傻了眼,远观不干,畏手畏脚,谁也不愿动手。我一声不吭,手持锄头干了起来。同学们见状,陆陆续续地都动起手来,与我一起干开了,直到将这份繁重的劳动任务彻底完成。劳动完后,我问大家这次劳动的感受,同学们笑着说:“有你在,感觉好多了。”是啊,这就是榜样的力量,这就是无声的教育,我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示范、教育着学生。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以教师为榜样对照、激励着自己。
二、爱的感化,以心聚人
有人说:“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师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教育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学生的爱。我班上有个学生,学习成绩很差,而且对学习毫无兴趣。在班上,他没有朋友,更无知己,整天忧柔寡言。经过了解得知,他的父母是生意人,迫于生计很少关心他,这使他幼小的心灵承受着缺少关爱的痛苦。面对他,我知道他最需要的是什么。平日,我利用一切机会关心他,与他谈心,给他温暖;课间,我带领学生与他一起玩,一起谈天说地,与他一起享受美好的生活。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老师,我能成为你和同学们的朋友吗?”他的问题,使我感到爱心付出的喜悦。看到他脸上舒心的笑容,我能感到爱心呼唤的无穷力量。
三、以诚相待,置身其中
春风化雨,以诚启德。学生真正渴望的是教师用理解的红丝牵引,让他们用纤细的感觉去体会真善美,用博爱的心灵去感悟生活,用心体验着感动,享受着美丽的笑和充满爱意的泪。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应该以尊重、真诚、平等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生。真诚是人们交流的基础,也是人们友好交往的前提。所以,在班里我注重创设一种真诚、尊重、平等、理解的气氛。一次在课堂上,我看见一个学生意不在书,拿着镜子对着脸左照右看。对此我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轻轻地走过去将镜子拿开了。课后,这个学生不请自到办公室,低着头说:“谢谢您,老师。以后我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我知道,他已经是从思想上彻底认识到了错误。试想,当时我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声训斥、指责他,并数落他的错误之处,不知情况是否会如此。可见,尊敬学生的纯洁心灵,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真诚对待学生,能给我们的思想教育带来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欣赏之美,鼓励前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育者应放下架子和学生交朋友,睁大眼睛找学生的优点,永远盯住学生的优点、亮点、特点,永远朝正面的、积极的、健康的、亮丽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学生。为此,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口头的表扬、赞赏的表示、情绪的高兴等精神鼓励学生。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得好,“靠一句美好的赞扬,我能高兴两个月。”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这是前进的风帆,老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信手拈来地娓娓而道,有意无意地令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的背后始终有一道关爱的目光,那是老师赞赏、鼓舞、期待的眼睛。学生的心中充盈着老师的爱,还有什么比这弥足珍贵的呢?我追求这样的境界:让学生在老师的赞美、同学的敬佩中产生奋进的动力,看到努力的方向,体验追求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快乐。刚开学,我班保洁工作做得不太好,教室的地上时有纸屑,斑斑点点。有一天,我看到一位同学在课余时间自觉地把地上的纸扔到垃圾箱里,这虽然是举手之劳,但我没有放过这个教育和表扬学生的机会。从这以后,班里的卫生越来越好。可见,积极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适时、及时地给予表扬与鼓励,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起强化作用。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作为一名班主任,只要我们始终勤勤恳恳地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真挚的情感,像保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关爱着每个生命个体的成长,就会不断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笑容里收获身为人师的金灿灿的幸福。
(责任编校: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