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面对刚入学的小朋友,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喜欢数学,一直是一年级数学教师研究的话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以“数学活动”为主线,关注学习素材的选取,特别是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生活素材,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发言权交给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观察,猜测,实验,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而培养数学思考能力。下面以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比一比”一课为例,谈谈几点思考。
一、恰当地选取生活素材,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掌握比较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时选取了“比较梨和鸡蛋谁轻谁重?”这一生活素材,通过师生课堂对话,抓住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在不断地追问下,激活学生思维。
[片段1]出示梨和鸡蛋
师:一个梨和一个鸡蛋谁重?谁轻?
生:梨重,鸡蛋轻。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看出来的,因为一个梨比一个鸡蛋大。
师:(教师用赞同的目光)你的眼力真好,看一下就知道了,其它的同学有这样的好眼力吗?[教师再取几样质量差别较大的物品,请学生再次比较。]
师:你认为比较两样物品轻重,关键看什么?
生:看大小。
师:真的吗……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充分地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他们在经历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次感悟到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即物体大就重,物体小则轻,这个观点显然不是绝对的,而教师顺势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真的吗”,再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像这样延迟性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再次探究的平台。
二、营造轻松合谐的氛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课堂上的“独奏者”转变成“伴奏者”和“主持者”,同时也做好“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回答时,教师应用欣赏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回答有偏差时,教师又要循循善诱地启发他。
[片段2]出示一袋棉花和一小块铁,比比看。
生:棉花重,铁轻。因为棉花多,铁只有一点点。
生:棉花轻,铁重,因为棉花虽然多但很轻,铁虽然小但很重。
师:(教师很为难的样子)意见不一样,怎么办? (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
生:用手拿一下。
师:你来拿拿看。
生:我左手拿棉花,右手拿铁块,在手里抖一抖,铁重。
师:(恍然大悟后做出抖一抖的动作)噢,生活中我们就说掂一掂。
师:还有谁想掂一掂……
[在掂的活动中,学生的结论一致,从中悟出物体大和重,小和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掂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重的一边有沉甸甸的感觉,轻的一边没有。经历了这次活动,学生积累了掂物体的活动经验,他们真实地感悟到物体大小和轻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三、抓住契机,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相统一,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处理好知识的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关注课堂生成的资源,关注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时机,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供平台。
在掂一掂的活动后,这时教师又出示两个差不多重的苹果和梨,追问:谁重?谁轻?
生:苹果重一些。
生:差不多,我来掂一掂,苹果重一些。
生:我也来掂一掂,差不多重。
生:我感觉掂后梨重一些。
师:(教师迷惑的样子)看来掂一掂不行了。怎么办?同桌商量商量。
随后在学生的交流中,出现了下面的方法:(1)用尺子搭在橡皮的上面,把苹果和梨放在尺子两端,看哪一边低,哪边就重。(2)拿一支铅笔,在两边各拴一根皮筋,将苹果和梨分别系在两根皮筋上,谁拉得长,谁就重。(3)两个杯子,装满水,将苹果和梨分别放入两个杯中,溢出水越多说明杯里的东西重。
第三次比较,当两种水果差不多重的情况,用掂的方法结论不一致,怎么办?学生自己想办法,当想到了却说不清的契机出现时,教师就此展开教学活动,这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是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有的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品搭了一个简易天平;有的用皮筋、铅笔自制了一个天平;还有的想到溢出水越多,杯子中的水果就重,反之则轻,这其中就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有关系。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比较物体轻重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萌发了儿童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与生活。
多层次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多角度的数学思考,使学生感到了数学有趣,也很好玩,数学思考方法就是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
一、恰当地选取生活素材,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掌握比较方法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教学时选取了“比较梨和鸡蛋谁轻谁重?”这一生活素材,通过师生课堂对话,抓住随机生成的问题资源,在不断地追问下,激活学生思维。
[片段1]出示梨和鸡蛋
师:一个梨和一个鸡蛋谁重?谁轻?
生:梨重,鸡蛋轻。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看出来的,因为一个梨比一个鸡蛋大。
师:(教师用赞同的目光)你的眼力真好,看一下就知道了,其它的同学有这样的好眼力吗?[教师再取几样质量差别较大的物品,请学生再次比较。]
师:你认为比较两样物品轻重,关键看什么?
生:看大小。
师:真的吗……
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充分地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他们在经历观察、交流的过程中,初次感悟到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即物体大就重,物体小则轻,这个观点显然不是绝对的,而教师顺势抛给学生一个问题“真的吗”,再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像这样延迟性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再次探究的平台。
二、营造轻松合谐的氛围,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传递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认知和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课堂上的“独奏者”转变成“伴奏者”和“主持者”,同时也做好“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回答时,教师应用欣赏的目光注视他;当学生回答有偏差时,教师又要循循善诱地启发他。
[片段2]出示一袋棉花和一小块铁,比比看。
生:棉花重,铁轻。因为棉花多,铁只有一点点。
生:棉花轻,铁重,因为棉花虽然多但很轻,铁虽然小但很重。
师:(教师很为难的样子)意见不一样,怎么办? (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
生:用手拿一下。
师:你来拿拿看。
生:我左手拿棉花,右手拿铁块,在手里抖一抖,铁重。
师:(恍然大悟后做出抖一抖的动作)噢,生活中我们就说掂一掂。
师:还有谁想掂一掂……
[在掂的活动中,学生的结论一致,从中悟出物体大和重,小和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掂的活动让学生感悟到重的一边有沉甸甸的感觉,轻的一边没有。经历了这次活动,学生积累了掂物体的活动经验,他们真实地感悟到物体大小和轻重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三、抓住契机,为学生搭起展示自我的舞台,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相统一,教师的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处理好知识的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关注课堂生成的资源,关注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把握时机,为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供平台。
在掂一掂的活动后,这时教师又出示两个差不多重的苹果和梨,追问:谁重?谁轻?
生:苹果重一些。
生:差不多,我来掂一掂,苹果重一些。
生:我也来掂一掂,差不多重。
生:我感觉掂后梨重一些。
师:(教师迷惑的样子)看来掂一掂不行了。怎么办?同桌商量商量。
随后在学生的交流中,出现了下面的方法:(1)用尺子搭在橡皮的上面,把苹果和梨放在尺子两端,看哪一边低,哪边就重。(2)拿一支铅笔,在两边各拴一根皮筋,将苹果和梨分别系在两根皮筋上,谁拉得长,谁就重。(3)两个杯子,装满水,将苹果和梨分别放入两个杯中,溢出水越多说明杯里的东西重。
第三次比较,当两种水果差不多重的情况,用掂的方法结论不一致,怎么办?学生自己想办法,当想到了却说不清的契机出现时,教师就此展开教学活动,这看似浪费时间,实则是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有的学生利用身边的学习用品搭了一个简易天平;有的用皮筋、铅笔自制了一个天平;还有的想到溢出水越多,杯子中的水果就重,反之则轻,这其中就与运用阿基米德定律有关系。学生在主动参与,自主建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了对比较物体轻重的感悟,另一方面也萌发了儿童的创新意识,进而使学生感悟到数学来源与生活。
多层次的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多角度的数学思考,使学生感到了数学有趣,也很好玩,数学思考方法就是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