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中职教学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课改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以及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中职教学 就业 教育改革
在我国职业院校中,数学课程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课程,特别是中职学校,对数学有兴趣和有学习欲望的学生不到20%,有恐惧感和讨厌数学学习的学生在30%以上。然而,数学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数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揭示规律,推动创新,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思想和工具。数学素质已经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学习状况和社会岗位需求的不协调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几年来,我国在数学学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历了删减、压缩、充实、改造、整合的过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还远不能适应教育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以下简称《数学》教材)的研讨、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强调能力本位,淡化学科体系,在教学计划编制、教材编写过程中,强调综合化、模块化,是现代职教课程论重要理念的体现。在近几年的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如何激发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就结合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的实践,谈谈本人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二、明确课程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门课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考虑总体目标,要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教育向职业岗位和就业岗位教育转变。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不同于普通高中开设的相应课程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课程体系,彰显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够用的原则。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跳出数学学科常规课程体系,从提高素质和加强应用的角度选择教材的内容,满足专业岗位需求。教学中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强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实用型人才,不能与普通高中相提并论开过多的文化课,学生基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文化课要精简内容、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比如,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数学教学研究会,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改革思路:“一个突破,两个衔接”,即突破中职数学要“相当与普通高中”水平的思想束缚;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与生源的数学水平相衔接,以此确定教学内容,以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建立“基础 模块”的高弹性课程体系。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数学和专业数学两部分。基础数学要满足各科专业和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共同的基本需求,教学内容包括预备知识、集合与数理逻辑用语、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等内容;专业数学要满足计算机类和建筑类等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需求。
四、整合教学内容。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拆分传统的三角内容,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介绍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共性基本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把平面向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正弦型函数、解析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放到计算机类模块,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求。
理顺几何内容。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和曲线的关系,会利用坐标法解决简单问题,还有简单的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关系,这些都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的共性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对于圆锥曲线的基本认识,简单几何体的认识及其模型的制作,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放到幼师类模块,满足幼师类各个专业的实际需求。从本质上看,课程即教学内容的筛选、组织、实施,是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现代职教课程论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保证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落在实处,为教学内容的“必须、够用”提供依据。
改造立体几何内容,变形式化的论证为数学知觉与数学兴趣的培养。去掉繁琐的形式化数学证明,变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为饶有兴趣的实验操作课程。通过操作确认得到定理,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丰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有关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进行综合归类,并实行模块式教学。课程安排中避免“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课程模式,实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训并进的课程培养模式。技能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反复训练过程,因此,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获得工作岗位的通行证,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职(执)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课程内容的等级证书,多证在手,就业不愁。通过精心设置专业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技能和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会与人共处和如何做人。通过专业教学,使学习者获得合理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胡秋初.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定位与目标的研究[J].
[2] 林丹.刍议职业中专的班级管理[J].
[3] 伍秀珍,唐玉凤.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初探[J].
[4] 翟伟平.中职学生屈光不正现状调查分析[J].
【关键词】中职教学 就业 教育改革
在我国职业院校中,数学课程是学生普遍感到头痛的课程,特别是中职学校,对数学有兴趣和有学习欲望的学生不到20%,有恐惧感和讨厌数学学习的学生在30%以上。然而,数学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数学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渗透到各个领域中,揭示规律,推动创新,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思想和工具。数学素质已经成为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学习状况和社会岗位需求的不协调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挑战。几年来,我国在数学学科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历了删减、压缩、充实、改造、整合的过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我们的数学教育还远不能适应教育普及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下面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数学》(以下简称《数学》教材)的研讨、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强调能力本位,淡化学科体系,在教学计划编制、教材编写过程中,强调综合化、模块化,是现代职教课程论重要理念的体现。在近几年的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如何激发出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现就结合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教学的实践,谈谈本人对数学教学的认识。
二、明确课程定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职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门课程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考虑总体目标,要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从育人的角度来划分阶段,从专业学科教育向职业岗位和就业岗位教育转变。职业教育的数学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不同于普通高中开设的相应课程的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它着眼于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培养需求,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和实用性。
三、改革课程体系,彰显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够用的原则。在内容的选择上,要跳出数学学科常规课程体系,从提高素质和加强应用的角度选择教材的内容,满足专业岗位需求。教学中弱化形式化的推理论证,强化知识的实际运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实用型人才,不能与普通高中相提并论开过多的文化课,学生基础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文化课要精简内容、降低难度、突出应用,比如,中国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数学教学研究会,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数学改革思路:“一个突破,两个衔接”,即突破中职数学要“相当与普通高中”水平的思想束缚;与学生就业岗位相衔接,与生源的数学水平相衔接,以此确定教学内容,以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建立“基础 模块”的高弹性课程体系。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将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数学和专业数学两部分。基础数学要满足各科专业和现代服务业职业岗位对高素质劳动者共同的基本需求,教学内容包括预备知识、集合与数理逻辑用语、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等内容;专业数学要满足计算机类和建筑类等职业岗位群对高素质劳动者的特殊需求。
四、整合教学内容。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拆分传统的三角内容,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介绍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共性基本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把平面向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及正弦型函数、解析几何初步、立体几何初步放到计算机类模块,满足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的需求。
理顺几何内容。掌握直线和圆的方程,建立方程和曲线的关系,会利用坐标法解决简单问题,还有简单的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与度量关系,这些都是各个专业人才素质的共性需求,列在共用基础平台内。对于圆锥曲线的基本认识,简单几何体的认识及其模型的制作,作为幼师专业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放到幼师类模块,满足幼师类各个专业的实际需求。从本质上看,课程即教学内容的筛选、组织、实施,是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三个问题。现代职教课程论强调以职业分析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就是为了保证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落在实处,为教学内容的“必须、够用”提供依据。
改造立体几何内容,变形式化的论证为数学知觉与数学兴趣的培养。去掉繁琐的形式化数学证明,变枯燥的立体几何课程为饶有兴趣的实验操作课程。通过操作确认得到定理,并利用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认识空间的点、线、面、体,丰富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有关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进行综合归类,并实行模块式教学。课程安排中避免“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课程模式,实行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行、知识学习和技能实训并进的课程培养模式。技能是由不知到知、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反复训练过程,因此,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训和顶岗实习。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获得工作岗位的通行证,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职(执)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相衔接,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课程内容的等级证书,多证在手,就业不愁。通过精心设置专业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技能和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学会与人共处和如何做人。通过专业教学,使学习者获得合理的知识和技能,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 胡秋初.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定位与目标的研究[J].
[2] 林丹.刍议职业中专的班级管理[J].
[3] 伍秀珍,唐玉凤.欠发达地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初探[J].
[4] 翟伟平.中职学生屈光不正现状调查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