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贵院是于2003年8月1日由顺义区政府创办的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请您介绍一下,顺义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高学通: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54.8万人,常住人口73万。近年来,顺义区作为北京重点新城和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经济迅猛发展,大批高科技企业相继落户。以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临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拉动力,全面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才需求规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成为顺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下,区委、区政府决定创办一所立足顺义、面向北京、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学院。
记者:几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为加强学院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高学通:几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为加强学院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审时度势整合教育资源,创建了占地169.47亩,建筑面积72,760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科技办公楼、实训大楼、实习基地、图书馆、生活楼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布局合理的现代高职学院。
二是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副区长牵头,由规划、人事、劳动、建设、市政、企业、街道等多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办学指导委员会,适时召开碰头会,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专业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宝贵意见,指导办学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区委、区政府在建院之初,投资1亿元以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几年来区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学院的实验、实训室建设。目前,学院已建成基础实训中心、制造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和管理实训中心以及22个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进行500多个项目的实践教学。区政府还注意调动企业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如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先后为学院提供实训设备整车21辆,发动机总成100余台,汽车零部件200余件。这些全真或仿真的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先进,利用率高,满足了学院增设新专业,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需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北京市教委审批为“首批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记者: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学院在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高学通: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一直坚持立足区域主导产业、服务经济、主动发展、满足需求的发展观,拓宽发展空间,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需求。2003年,针对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大批现代制造企业落户顺义,申办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4年,针对空港物流园等大批物流企业落户顺义及“临空经济”的发展,新增了物流管理专业。2006年,结合顺义作为未来的北京新城,城市化进程加快,需要大批的社区工作者,开设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结合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落户顺义,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新国展及顺义地区会展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根据制造业人才市场需求又新增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院专业设置的适应面之广、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之快,得益于政府的鼎力支持,使学院顺利走上了特色办学之路。
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我们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的比重。从2004年开始,学院通过到企业广泛、深入地调研,认真听取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逐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课的比重,使实践课时总量占总课时量的40%以上,采取集中实训与分散实训相结合,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二是建设实训基地,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几年来,在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学院依托区域经济的有利条件,与100多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合作,与其中60多家单位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签约校外实训基地企业20余家,挂牌企业14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将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流程并轨,使实训基地变成企业的实训工厂。数控专业学生为北京建奇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加工生产了两批机床零部件,受到企业好评。目前,学院基本达到了一个专业背靠一个企业群,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的目标。“产学结合”办学之路,成为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之路。
三是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院把每年4月定为“技能竞赛月”,学生全员参加,教师全体参与,以激发教师教技能,学生学技能、练技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使学生技能培养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各专业还聘请了企业经理、工程师、行业专家参与项目策划,从竞赛项目的选择、竞赛标准的制定、赛前辅导、赛中评判等环节全程、深度地参与。各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了企业、行业最新的发展信息,明确了实际需求,将新技术融入到学生技能训练、竞赛中。正是由于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提升了竞赛的品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是推行“双证书”教育,实现毕业与就业的融通。学院在专业教学中尝试用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认证代替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即实行“双证书”教育,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直接接轨。学院主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开发工作。已毕业的三届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技能分别考取了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营销师、ILT注册物流师、全国制图员(中、高级)、数控中级、金工中级、计算机等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培养的持有“双证书”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记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贵院在这方面的主要举措是什么?效果如何?
高学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为此,我院下大力气着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更新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学院从转变教师观念抓起,使每位教师树立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践行。第一,全面素质教育观念。注重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的教育,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二,能力培养观念。在培养目标上注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能力”培养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第三,产学结合观念。坚持以顺义产业和功能定位为切入点,以顺义经济和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第四,以就业为导向观念。依托区域产业优势,确定岗位群,以岗位定技能,以技能定培养计划。
二是建立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发展。学院办学之初,师资大多数是原职教中心校的老师,自有师资力量薄弱,为此学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第一,出台政策,发挥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院先后制定了《“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优秀教师评选条件及奖励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及奖励办法》等8项向教师倾斜的鼓励政策。第二,培养提高,加大现有教师学历提升和双师素质的培养力度。学院在鼓励专任教师在职进修的同时,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下企业实践等,近年来已有160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仅2008年就有62人次接受校外培训,38人接受校内培训。2008年暑假选派42名教学骨干教师和干部分别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商学院等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汽车、数控、物流等企业进行培训,17名专业教师赴北京海淀物流基地、通州广达汽车公司、达世行凯迪莱克店实习,3名数控、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分别到SMC、一汽大众特约维修中心等企业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锻炼。
高学通: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全区户籍人口54.8万人,常住人口73万。近年来,顺义区作为北京重点新城和6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之一的临空经济区,经济迅猛发展,大批高科技企业相继落户。以北京现代汽车生产基地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以临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拉动力,全面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人才需求规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成为顺义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极大关注下,区委、区政府决定创办一所立足顺义、面向北京、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等职业学院。
记者:几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为加强学院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高学通:几年来,顺义区委、区政府为加强学院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
一是审时度势整合教育资源,创建了占地169.47亩,建筑面积72,760平方米,包括综合教学楼、科技办公楼、实训大楼、实习基地、图书馆、生活楼等功能齐全、设施完备、布局合理的现代高职学院。
二是成立了由主管教育副区长牵头,由规划、人事、劳动、建设、市政、企业、街道等多部门一把手参加的办学指导委员会,适时召开碰头会,就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专业教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提出宝贵意见,指导办学工作。
三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区委、区政府在建院之初,投资1亿元以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办学的不断深入,几年来区政府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学院的实验、实训室建设。目前,学院已建成基础实训中心、制造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和管理实训中心以及22个实验、实训室,可同时容纳1,000多名学生进行500多个项目的实践教学。区政府还注意调动企业的力量改善办学条件,如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先后为学院提供实训设备整车21辆,发动机总成100余台,汽车零部件200余件。这些全真或仿真的实训中心,设施设备先进,利用率高,满足了学院增设新专业,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需要。“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北京市教委审批为“首批北京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记者: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学院在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高学通:在专业设置方面,学院一直坚持立足区域主导产业、服务经济、主动发展、满足需求的发展观,拓宽发展空间,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多样化、多层次的人才需求。2003年,针对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等大批现代制造企业落户顺义,申办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数控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04年,针对空港物流园等大批物流企业落户顺义及“临空经济”的发展,新增了物流管理专业。2006年,结合顺义作为未来的北京新城,城市化进程加快,需要大批的社区工作者,开设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结合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落户顺义,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新国展及顺义地区会展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根据制造业人才市场需求又新增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院专业设置的适应面之广、满足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之快,得益于政府的鼎力支持,使学院顺利走上了特色办学之路。
在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我们的主要举措有:
一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的比重。从2004年开始,学院通过到企业广泛、深入地调研,认真听取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的意见,逐步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加大了实践课的比重,使实践课时总量占总课时量的40%以上,采取集中实训与分散实训相结合,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
二是建设实训基地,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几年来,在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学院依托区域经济的有利条件,与100多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和程度的合作,与其中60多家单位一直保持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签约校外实训基地企业20余家,挂牌企业14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院实训基地建设,将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流程并轨,使实训基地变成企业的实训工厂。数控专业学生为北京建奇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加工生产了两批机床零部件,受到企业好评。目前,学院基本达到了一个专业背靠一个企业群,每个专业都有对口的校外实训基地的目标。“产学结合”办学之路,成为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之路。
三是开展“技能竞赛月”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学院把每年4月定为“技能竞赛月”,学生全员参加,教师全体参与,以激发教师教技能,学生学技能、练技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使学生技能培养更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各专业还聘请了企业经理、工程师、行业专家参与项目策划,从竞赛项目的选择、竞赛标准的制定、赛前辅导、赛中评判等环节全程、深度地参与。各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带来了企业、行业最新的发展信息,明确了实际需求,将新技术融入到学生技能训练、竞赛中。正是由于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提升了竞赛的品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四是推行“双证书”教育,实现毕业与就业的融通。学院在专业教学中尝试用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认证代替部分专业课程的考核,即实行“双证书”教育,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直接接轨。学院主动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开发工作。已毕业的三届毕业生,根据所学专业技能分别考取了汽车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营销师、ILT注册物流师、全国制图员(中、高级)、数控中级、金工中级、计算机等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学院培养的持有“双证书”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要求,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记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贵院在这方面的主要举措是什么?效果如何?
高学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为此,我院下大力气着手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通、爱岗敬业、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主要举措包括:
一是更新观念,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学院从转变教师观念抓起,使每位教师树立起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践行。第一,全面素质教育观念。注重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的教育,职业素质和道德素质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第二,能力培养观念。在培养目标上注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能力”培养的应用性;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性。第三,产学结合观念。坚持以顺义产业和功能定位为切入点,以顺义经济和社会对人才发展需求为导向,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第四,以就业为导向观念。依托区域产业优势,确定岗位群,以岗位定技能,以技能定培养计划。
二是建立机制,创造条件,鼓励发展。学院办学之初,师资大多数是原职教中心校的老师,自有师资力量薄弱,为此学院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中,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第一,出台政策,发挥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学院先后制定了《“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优秀教师评选条件及奖励办法》、《骨干教师选拔及奖励办法》等8项向教师倾斜的鼓励政策。第二,培养提高,加大现有教师学历提升和双师素质的培养力度。学院在鼓励专任教师在职进修的同时,还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下企业实践等,近年来已有160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形式的进修学习,仅2008年就有62人次接受校外培训,38人接受校内培训。2008年暑假选派42名教学骨干教师和干部分别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商学院等高职教师培训基地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汽车、数控、物流等企业进行培训,17名专业教师赴北京海淀物流基地、通州广达汽车公司、达世行凯迪莱克店实习,3名数控、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分别到SMC、一汽大众特约维修中心等企业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学习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