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4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凭《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授奖时称赞海明威“精通现代叙事艺术”。对于这种叙事艺术,海明威用“冰山原则”四个字概括,他说:“我总是按照冰山的原则来创作,那就是浮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藏在水下。”
分析《老人与海》,可以看出海明威之说意为叙述方式要客观,作品内容不要全部展现出来,应含而不露。《老人与海》改编自1935年一个老渔民向海明威讲述的他捕到一条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在创作时,用英国学者赫·欧·贝茨的话来说,海明威就像抡起板斧,斬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语,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删去了解释、探讨甚至于议论,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用经受了锤炼的文字让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产生光鲜如画的感受。
在海明威之前,许多西方小说中主人公出场之前作者直接出面或描写人物活动场景,或说明故事情节,或解说人物性格,或论述主题思想。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守财奴》一文(节选自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开头一段:“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到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是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
再如莫泊桑的《项链》,开头的一部分(共有六段),都是主人公玛蒂尔德出场前的先行介绍,介绍她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婚姻状况、性格特征。
又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中的人》,前六段都是对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评价,借以展示他古怪、孤僻、保守落后的性格特征。阅读这些内容实在需要耐性。
而《老人与海》没有这样一些“冗言赘语”组成的“俗套”,开头砍去了老人所在的村里的环境、风俗习惯等,几笔带过其他人物,十分简要:“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最后一段同样惜墨如金:“现在,老人又一次梦见了那些狮子。”倒数第二段也很短:“在马路另一侧的窝棚里,老人这会儿已经又睡着了,他还是那样趴在床上睡着。而孩子呢,也依然坐在他身边守护着他。”作者按自己的主张,行文时集中笔力直接突现主人公老渔民圣提亚哥在大海上跟强大的马林鱼、凶残的鲨鱼搏斗的情景,而对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却没有论及,因此本可以敷衍成长篇的内容译成中文也不过是五万来字的中篇。这正像鲁迅先生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作者描写人鱼搏斗时,从不加入个人的爱憎,力求像摄影师一样把搏斗的画面客观地展现给读者,画面以外的东西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其实是一种空筐艺术,即在保证作品主题明确、人物形象完整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表达来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所塑造的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中国成功的山水画,十分讲究留下空白。“冰山原则”和“空白”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明威还热衷用对话展现人物性格,例如他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桥畔的老人》,从头到尾贯穿着对话。这种特点在《老人与海》中转化为内心独白,毕竟老人的对手是不会说话的海鱼。“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老人与海》正是且只通过描写老渔人的行动和内心独白,即“出乎其外”和“入乎其内”来塑造一个极为高傲坚韧顽强的硬汉形象。
因此,读《老人与海》不会像读《守财奴》《项链》和《装在套子中的人》时会因浮泛空洞而产生沉闷感,反而会觉得与叙述对象之间的距离很近,人物“光鲜如画”;而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由于含蓄深远从而激起读者探究的兴趣,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海明威坚持“冰山原则”的成果。
“冰山原则”是怎样形成的呢?海明威年轻时做过记者(主要在战地),当时的情势和报章都要求力戒揣想和推测,全用事实说话,多用叙述句,而且要简短。这样的经历对于海明威后来创作无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2011年第4期《半月选读·海明威最恨的人》一文披露:“1940年,罗斯福夫妇的私交好友、著名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海明威的妻子)接到《考利叶周刊》的邀请,来中国报道抗日战场”,“蒋介石和周恩来先后会见了海明威夫妇并接受采访”。由此可推测,同为著名记者的海明威来中国前会研究中国的文化,这对形成“冰山原则”大概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因为这个原则中的精要似乎含有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白描传统。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海明威很善于吸取他国文化的长处。
分析《老人与海》,可以看出海明威之说意为叙述方式要客观,作品内容不要全部展现出来,应含而不露。《老人与海》改编自1935年一个老渔民向海明威讲述的他捕到一条大马林鱼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在创作时,用英国学者赫·欧·贝茨的话来说,海明威就像抡起板斧,斬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语,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删去了解释、探讨甚至于议论,清除了古老神圣、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用经受了锤炼的文字让对象和读者之间直接相通,产生光鲜如画的感受。
在海明威之前,许多西方小说中主人公出场之前作者直接出面或描写人物活动场景,或说明故事情节,或解说人物性格,或论述主题思想。
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守财奴》一文(节选自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的开头一段:“那时葛朗台刚刚跨到七十六个年头。两年以来,他更加吝啬了,正如一个人一切年深月久的痴情与癖好一样,根据观察的结果,凡是吝啬鬼、野心家,所有执着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是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着狂。他专制的程度也随着吝啬而俱增;如果妻子死了,要把财产放手一部分,哪怕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只要他管不着,他就觉得逆情悖理。”
再如莫泊桑的《项链》,开头的一部分(共有六段),都是主人公玛蒂尔德出场前的先行介绍,介绍她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婚姻状况、性格特征。
又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中的人》,前六段都是对别里科夫的外表、行为、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的评价,借以展示他古怪、孤僻、保守落后的性格特征。阅读这些内容实在需要耐性。
而《老人与海》没有这样一些“冗言赘语”组成的“俗套”,开头砍去了老人所在的村里的环境、风俗习惯等,几笔带过其他人物,十分简要:“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中一条小船上钓鱼的老人,至今已去了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逮住。”最后一段同样惜墨如金:“现在,老人又一次梦见了那些狮子。”倒数第二段也很短:“在马路另一侧的窝棚里,老人这会儿已经又睡着了,他还是那样趴在床上睡着。而孩子呢,也依然坐在他身边守护着他。”作者按自己的主张,行文时集中笔力直接突现主人公老渔民圣提亚哥在大海上跟强大的马林鱼、凶残的鲨鱼搏斗的情景,而对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却没有论及,因此本可以敷衍成长篇的内容译成中文也不过是五万来字的中篇。这正像鲁迅先生说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作者描写人鱼搏斗时,从不加入个人的爱憎,力求像摄影师一样把搏斗的画面客观地展现给读者,画面以外的东西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其实是一种空筐艺术,即在保证作品主题明确、人物形象完整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表达来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作者所塑造的形象进行合理的再创造。
中国成功的山水画,十分讲究留下空白。“冰山原则”和“空白”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海明威还热衷用对话展现人物性格,例如他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杀人者》《桥畔的老人》,从头到尾贯穿着对话。这种特点在《老人与海》中转化为内心独白,毕竟老人的对手是不会说话的海鱼。“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老人与海》正是且只通过描写老渔人的行动和内心独白,即“出乎其外”和“入乎其内”来塑造一个极为高傲坚韧顽强的硬汉形象。
因此,读《老人与海》不会像读《守财奴》《项链》和《装在套子中的人》时会因浮泛空洞而产生沉闷感,反而会觉得与叙述对象之间的距离很近,人物“光鲜如画”;而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由于含蓄深远从而激起读者探究的兴趣,强化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海明威坚持“冰山原则”的成果。
“冰山原则”是怎样形成的呢?海明威年轻时做过记者(主要在战地),当时的情势和报章都要求力戒揣想和推测,全用事实说话,多用叙述句,而且要简短。这样的经历对于海明威后来创作无疑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此外,2011年第4期《半月选读·海明威最恨的人》一文披露:“1940年,罗斯福夫妇的私交好友、著名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海明威的妻子)接到《考利叶周刊》的邀请,来中国报道抗日战场”,“蒋介石和周恩来先后会见了海明威夫妇并接受采访”。由此可推测,同为著名记者的海明威来中国前会研究中国的文化,这对形成“冰山原则”大概也起了不小的作用,因为这个原则中的精要似乎含有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白描传统。从这一点上看,可以说海明威很善于吸取他国文化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