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师者的传道与解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j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是韩愈《师说》中的开篇论点,从那时起,教师们将它奉为的神圣职责,而历朝历代的教师们为“传道授业解惑”增添了各种各样的时代色彩。作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教师,将传之何道?解之何惑?笔者略谈一二。
  一是传“为人之道”,解“做人之惑”。在這个纸醉金迷的社会中,很容易让一个充满梦想的孩子,因一时的困惑,迷失自己,失足堕入囹圄。“殿堂”与“铁窗”的巨大落差,击碎了他们儿时的美好梦想。面对铁窗他们不再迷茫,泪水诉说着他们的悔恨。此时,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个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的当下,作为“灵魂之塑造者”的教师,是否负有一定的责任。假如,在他们怀揣梦想之时,教师能及时帮助他们规划好人生的轨迹,树立好人生坐标,传授他们为人之道;在他们迷惘困惑之时,教师能够多费一份心思,为他们指点迷津、破除迷惘、解除困惑,他们也许不会走上人生的歧途。
  为学,先为人。大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孩子做学问,先要教会孩子做人。学会做人,是人生第一课,永远的第一课。育人是培养能力,育智是学习知识,先能力,后知识。当前往往只盯着分数急功近利的教育现象,无异于舍本逐末,也终究会害了孩子。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能力很强而没有道德的人,不仅对社会无益反而有害。”因此,为人之师,肩负着一项重要职责便是教育每一名孩子如何去做人,为他们做好人生领航者和解惑者。
  二是传“为学之道”,解“求学之惑”。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对于学生来说,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何告别填鸭式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在当前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角色错位的教学现象,教师片面的突出自我,把整堂课大部分时间,据为己有。讲得多、让学生操作得少;灌输的多,引导的少;面向群体的多,因材施教的少,这样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又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教与学机械地割裂开来,“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如果一味地把学生当作容器,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不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要“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引领他们去“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教师肩负着另一份传道、解惑的职责,就是教师要积极退出以自身为主满堂灌的教学舞台,充分认识谁才是教学的主体,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台前,让学生唱好主角,自己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的配角。“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将知识填鸭般灌输给学生,让他们被动去接受、去消化,不如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去汲取。当学生遇到困惑之时,教师要帮助他们化解困惑,真正履行好圣世先贤赋予我们的传道、解惑职责。
  陈兰,教师,现居河北承德。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应将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教育提到审美的高度上来。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的渗透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渗透。    一 以身垂范。培养美感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美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宝藏,那一首首饱蘸着智慧和情感的诗句,那闪烁着璀璨光泽和人文气息的文化瑰宝,无不滋润着莘莘学子的心灵,陶冶着他们的情操,启迪着他们的智慧。下面笔者谈谈自己在诗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  一.多向导入,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
作为老师,我们每天都在研究上课,研究教学,我们写作的大量素材理应来源于工作实际,可谓“信手拈来”。然而事实却非如此,比如有的论文理论抽象,语言飘渺,让人感觉看不懂,抓不住,对教学无实际指导意义;再比如有的文章,其观念可以退回到二十年前,已经远远落伍于时代的步伐,和“文章合为时而著”的要求相去甚远,以这样的理论指导教学,学生怎么能取得进步?那么如何才能写出既令人耳目一新又具有实用价值的好文章呢?  
文言文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当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却是“教师教着枯燥,学生学得乏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中出现“文”“言”分离现象。一部分教师过分注重“言”的教学,即古汉语知识,好端端的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被肢解成一堆古汉语知识,毫无生机,学来无味;而另一个极端则是重“文”轻“言”,过度强调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感悟与理解,却忽视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使学生
情与景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要素。中国古典诗词的抒情一般分为两类: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在写景抒情的诗歌中多运用间接抒情的方法。了解古典诗歌中有关情与景的知识,对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  一.触景生情与缘情写景  1、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又称“由景及情”,是先有景后有情。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激起感情,所以称为“触景生情”。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
《湖心亭看雪》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之一,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描写西湖雪景的一篇文质优美的小品文。笔者通过对《湖心亭看雪》教学的实践和对作品的分析,认为《湖心亭看雪》阅读教学可以采用多角度切入的方法深入文本,拓展文本。  一.难点切入法  《湖心亭看雪》是作者记西湖雪景的小品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而其中高超的素描技巧及景中情、事中情的特点引人玩味、耐人琢磨,这是教学中的一个
[说明]  现在全球正流行着一个新的诃“Moodle”,由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向全国推广中文名为“魔灯”。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Moodle,既是一个为基于网络的课程教与学提供全面支持的软件系统,又是一个优秀的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在线教学环境。我校网络环境下基于Moodle课程平台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整合的新探索和新实践。  [教学课题]双桅船(舒婷)  [
郁达夫的名作《故都的秋》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其传达的是一个迷恋的主题。  文章深情地描绘了蝉虫雨路、花鸟树木。只因是在北国,在故都,便别具了一番情致。试问:哪里的秋季没有这景物?独独北平的秋能引起如许的欣喜和哀愁?何谓“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分明是一种迷恋。   迷恋“秋蝉的衰弱的蝉声”,寒蝉原本凄切,而故都的秋蝉,却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思维从问题开始。作为课堂提问,它是组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要手段。科学有效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课堂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这表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
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若是课堂教学亦能创设“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豹尾”似的结局点,那么,这一堂课就犹如一篇优美隽永的散文,不失为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凤头”言其美。美而生赞、生奇、生叹、生疑,进而引起求索。真正完美的新课导入,应是“知时节”的“好雨”,“当春乃发”,“润物无声”;更是百态“凤头”,初露容姿,便具“招徕”之力。定好一堂课的基调,虽是三言两语之功,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