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回日期:2020-01-2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項目“‘以文化人’重要思想的理论蕴涵和战略指向研究” (19CKS026)
作者简介:刘谦(1972—),女,北京人,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研究,Email:liu_Qian@ruc.edu.cn;申林灵(1994—),女,湖北恩施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研究。
摘要: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特别是指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健康;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R19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20)04021609
2019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以武汉为中心,迅速向全国蔓延。在此严峻形势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1]。自疫情扩散以来,全国上下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党员干部、医疗工作者火速响应,纷纷奔赴抗疫一线,“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批批支援医疗队从各地赶往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抗疫方针指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保卫人民健康,维护国家安康不懈奋斗。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对人民健康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科学的理论内涵,并在指导实际工作和应对突发危机中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国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在健康中国大战略的引导下也必将在确保人民健康的伟大斗争中夺取全面胜利。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衡量国家和民族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在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依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重要方向。而聚焦人民关键要看人民的健康水平。马克思曾指出,“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我国的卫生健康建设工作始于建国初期的反细菌战运动,即“爱国卫生运动”,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卫生健康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口总数快速增长,从1949年的5.42亿增长到14.34亿,同时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52.05岁延长至76.34岁 [4-5]。人民健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及癌症、老年痴呆等疾病高发的多重压力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制约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民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对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协调人民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新挑战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卫生健康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谋划和建设健康中国,为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地,纲要从总体战略、具体实施路径等方面对推动人民健康水平稳步上升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同时从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死亡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健康产业规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健康中国量化指标。健康问题关乎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对于家庭而言,家庭不仅作为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同时在精神上也是国家的基本社会秩序,健康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家庭幸福,国家安康;对于社会而言,健康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新时代要站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主体力量的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着力解决制约人民健康水平的突出问题,关注和做好人民健康工作。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系统性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健康领域的政策制度和长期发展规划,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系统逻辑。
(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健康问题不仅关系个人、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人民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人民健康水平是衡量小康的重要指标,全民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
健康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考量人民健康工作,集中体现了全面小康与全民健康共同推进、相辅相成的系统思维。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在医疗卫生领域,公平地享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眼于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公平性、公益性的价值追求。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4万个,其中医院3.2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0万个,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远超公立医院,然而从床位数、接诊人次、入院人数及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来说,公立医院仍旧占据主要位置[9]。而公立医院自身在制度与文化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卫生事业提供者的医院,尽管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院并不天然具备公益性,而且大健康概念下的很多医疗服务的费用并未完全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中,比如安宁疗护及心理辅导等人文关怀类的费用都未能被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中;其次,中国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种类型,三大医疗保险体系各自对应不同的目标人群,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大医疗保险体系的问题逐步呈现,如异地医保支付存在障碍、参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保险体系整体运转效率。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以改革促发展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机制改革完善和推动解决资源分配、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问题。追求医疗公平与公益背后蕴涵着对以人为本,人人享有生命健康权利的坚持。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价值追求。现阶段正是党和国家夺取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收官年,努力追求医疗的公益性、公平性,防止人民群众因病返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着眼于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全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三)以坚持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0]。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既需要全民共同建设进而增加社会资源和服务,也要实现全民共同享有社会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是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方法途径。一方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健康是人民群众的第一追求,是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实现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期就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做好发展生产和人民健康工作的规划部署。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守护者的角色。同时,健康事业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全体人民积极、主动共同参与健康生活,共同建设健康中国,人人享有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共享是共建的内在要求。既要能把蛋糕做大,也要能把蛋糕分好,全体人民应公平地享受权利、保障等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呈现出较大地区性差异及城乡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分配医疗资源,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落实健康“守门人”制度,通过地区联动、上下联动真正做到人民可参与、能共享、公平公正全覆盖,保证人民群众最终达到全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共建与共享相衔接,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根本路径。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条件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步的相互促进中,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条件保障。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结合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提供条件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这一系列发展,即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宣言和郑重承诺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赞誉。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离不开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领导核心作用。党要统筹好人民健康与其他民生工作的关系,与其他领域工作的关系,调动激发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要通过人民双手去创造、去实现。全体人民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打牢健康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党和人民力量发挥的这一制度优越性,为做好人民健康工作提供了条件保证。
三、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打造全民健康道路,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路径,助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建设。
(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调了要坚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健康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息息相关,党和国家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人民健康关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健康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力量。而要最大化发挥人民主体力量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组织协调。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引导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素养,推广全民健身。体育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12]。党和政府要引导群众逐渐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党和政府要切实做好监管与保障工作,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改善就医环境,真正做到病有所医,全民医保。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是国家建设的主体,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可以夺取人民健康工作的全面胜利。
(二)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党和国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健康中国理念具体化、制度化,坚定意志,攻坚克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显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11]。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全社会科学防治水平,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大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
第二,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坚持基层首诊、坚持政策引导、坚持创新机制的原则,合理分配就医资源,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第三,加强各类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改进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保障能力长期可持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增强医保的公平性,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医保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强调共建共享,坚持“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战略主题
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13]。所谓全民健康,不仅要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4]。可见,“全民健康”需要每一个人参与。一般而言,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否则,共享就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共同建设,才能不断从理想走向现实。一方面要调动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健康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共建不能忘记共享的初心,人民群众既是经济发展成就的贡献者,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实现全民健康是共建共享最终的价值体现。 四、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指明了科学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1]。健康事业要落到实处,实现全覆盖,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必须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协调医疗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完整体系。
(一)推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和大卫生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13]。
第一,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1]。推行大健康理念,在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人與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二,实现健康策略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大健康、大卫生”新理念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将健康策略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回应当前人民从追求“生存”到追求“生态”的转变,对于思考人与人、人与生态、人与社会的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
第三,关注人民多元健康需求。“大健康”追求的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和道德方面等与人民身心健康挂钩的多个维度。“大卫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满足人民在大健康中产生的不同需要,建立卫生体制,提供健康服务,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
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是制约人民健康水平的症结所在,也彰显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巨大发展空间。这些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民健康需求多样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应对以及人民精神健康的关注和维护。
第一,回应健康需求多样化,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孕、婴死亡率大大下降,人民寿命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相应发生改变,生活品质、生命尊严取代原有的生存而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据2019年《联合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年中我国人口达14.34亿,稳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6%;就年龄构成而言,2017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6%,而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接近1.7亿,占总人口的11.9%[5]。纵向来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数据显示,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30%[15];尽管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加,2015年已实现人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其中男性73.64岁,女性79.43岁[16]。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老龄人口比例也远高于8.7%的世界平均值。日趋显著的老龄化趋势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病的流行给中国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健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是老年人口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最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家庭内部的代际结构和规模都在缩小,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给中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17]。
第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防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公众健康、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严重损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鼠疫、肺炭疽、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2019年12月在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赶上春节巨大的人员流动,逐渐演变成影响全国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1]。有效处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既要提高预防和早期控制疫情的能力,又要做好面对疫情的机制、人员、物资等各方面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18]。
第三,注重维护民众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卫生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个体心理行为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要从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疾病的科普工作,构建良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三)依靠人民力量健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健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依靠力量。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既由人民享有,也要靠人民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要牢固树立健康观念,掌握身心健康的常识,同时自觉担负起维护健康的主体责任。党和政府要做好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把“人民健康”融入国家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并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的考量指标;在经济上融入健康理念,有效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由健康观念向健康行动的转化,遵循党和国家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方针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理念和健康要求,在共享共建中不断提升健康水平,切实体现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凝聚起稳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强大力量。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9.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6]习近平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总结表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N].人民日报,2015-11-26(01).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6-12-22(01).
[8]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01).
[9]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8.
[1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11]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01).
[12]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09-01(01).
[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01).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7.
[15]智研咨询集团. 2016—2020年中国养老行业深度调研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R].2016.
[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EB/OL].(2018-02-07)[2019-12-08].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207/c385476-29809777.html.
[1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2-15(01).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LIU Qian, SHEN Linling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P. R.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to win the final success of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peoplecentered times demand, and contain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aking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s the strategic goal, maintaining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value pursuit, social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s the path, and ensur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nditions. In the new era, the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for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y China Strateg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ealth work system, and especially guid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people’s health; peoplecentered; China’s health work system in the new era
(责任编辑彭建国)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項目“‘以文化人’重要思想的理论蕴涵和战略指向研究” (19CKS026)
作者简介:刘谦(1972—),女,北京人,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研究,Email:liu_Qian@ruc.edu.cn;申林灵(1994—),女,湖北恩施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化人类学、医学人类学研究。
摘要:促进全民健康,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丰富内涵。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动构建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特别是指导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健康;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1;R19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31(2020)04021609
2019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疫情以武汉为中心,迅速向全国蔓延。在此严峻形势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1]。自疫情扩散以来,全国上下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党员干部、医疗工作者火速响应,纷纷奔赴抗疫一线,“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一批批支援医疗队从各地赶往武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抗疫方针指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保卫人民健康,维护国家安康不懈奋斗。在这场抗疫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工作,对人民健康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蕴含着丰富科学的理论内涵,并在指导实际工作和应对突发危机中展现出重要的实践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始终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我国实现共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在健康中国大战略的引导下也必将在确保人民健康的伟大斗争中夺取全面胜利。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衡量国家和民族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准在于人民,以人民为中心依然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和重要方向。而聚焦人民关键要看人民的健康水平。马克思曾指出,“保护健康,保持一切价值的源泉即劳动能力本身”[3]。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我国的卫生健康建设工作始于建国初期的反细菌战运动,即“爱国卫生运动”,此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卫生健康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卫生健康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人口总数快速增长,从1949年的5.42亿增长到14.34亿,同时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52.05岁延长至76.34岁 [4-5]。人民健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及癌症、老年痴呆等疾病高发的多重压力及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制约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人民对健康有了更高的追求,这对党和政府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协调人民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新要求。
面对新挑战新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卫生健康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全面小康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人民健康得到有效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谋划和建设健康中国,为切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制度保障。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地,纲要从总体战略、具体实施路径等方面对推动人民健康水平稳步上升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同时从平均预期寿命、人口死亡率、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健康产业规模等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健康中国量化指标。健康问题关乎个人、家庭、社会的发展,对于个人而言,健康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个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对于家庭而言,家庭不仅作为一个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同时在精神上也是国家的基本社会秩序,健康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家庭幸福,国家安康;对于社会而言,健康是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新时代要站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民主体力量的高度,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着力解决制约人民健康水平的突出问题,关注和做好人民健康工作。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体现了系统性内在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健康领域的政策制度和长期发展规划,蕴含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以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条件保证的系统逻辑。
(一)以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略目标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民生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健康问题不仅关系个人、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人民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进程,人民健康水平是衡量小康的重要指标,全民健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
健康关乎人民群众的幸福。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考量人民健康工作,集中体现了全面小康与全民健康共同推进、相辅相成的系统思维。
(二)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在医疗卫生领域,公平地享有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人民群眾的健康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眼于解决医疗卫生领域的现实问题,努力实现公平性、公益性的价值追求。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4万个,其中医院3.2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0万个,民营医院在数量上远超公立医院,然而从床位数、接诊人次、入院人数及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来说,公立医院仍旧占据主要位置[9]。而公立医院自身在制度与文化层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作为卫生事业提供者的医院,尽管强调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但处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医院并不天然具备公益性,而且大健康概念下的很多医疗服务的费用并未完全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中,比如安宁疗护及心理辅导等人文关怀类的费用都未能被纳入公费医疗体系中;其次,中国现阶段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种类型,三大医疗保险体系各自对应不同的目标人群,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三大医疗保险体系的问题逐步呈现,如异地医保支付存在障碍、参保关系转移接续难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保险体系整体运转效率。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这些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以改革促发展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机制改革完善和推动解决资源分配、医疗保险等方面存在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问题。追求医疗公平与公益背后蕴涵着对以人为本,人人享有生命健康权利的坚持。医疗资源公平分配,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将健康中国战略落到实处,是中国共产党不懈的价值追求。现阶段正是党和国家夺取脱贫攻坚战役胜利的收官年,努力追求医疗的公益性、公平性,防止人民群众因病返贫,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实现全面小康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着眼于解决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升全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水平,体现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三)以坚持社会资源共建共享为方法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0]。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既需要全民共同建设进而增加社会资源和服务,也要实现全民共同享有社会资源和服务。共建共享是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方法途径。一方面,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健康是人民群众的第一追求,是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共同需要。为了满足这一需要,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实现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初期就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党要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做好发展生产和人民健康工作的规划部署。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政府要扮演好引导者、守护者的角色。同时,健康事业关乎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全体人民积极、主动共同参与健康生活,共同建设健康中国,人人享有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共享是共建的内在要求。既要能把蛋糕做大,也要能把蛋糕分好,全体人民应公平地享受权利、保障等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布呈现出较大地区性差异及城乡差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分配医疗资源,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落实健康“守门人”制度,通过地区联动、上下联动真正做到人民可参与、能共享、公平公正全覆盖,保证人民群众最终达到全民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指明了共建与共享相衔接,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根本路径。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条件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坚持从实际出发,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步的相互促进中,并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本质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的条件保障。我们党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结合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为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解决现实矛盾和问题提供条件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2],这一系列发展,即一切为了人民的执政宣言和郑重承诺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与赞誉。做好人民健康工作,离不开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的领导核心作用。党要统筹好人民健康与其他民生工作的关系,与其他领域工作的关系,调动激发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关键作用。要通过人民双手去创造、去实现。全体人民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打牢健康水平提升的物质基础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高度重视党和人民力量发挥的这一制度优越性,为做好人民健康工作提供了条件保证。
三、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改革促发展,全力打造全民健康道路,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路径,助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建设。
(一)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保障人民健康同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11]。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强调了要坚持人民主體地位,人民健康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息息相关,党和国家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紧紧依靠人民,人民健康关乎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健康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力量。而要最大化发挥人民主体力量离不开党和政府的组织协调。党和政府要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积极引导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调个人健康责任,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素养,推广全民健身。体育对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12]。党和政府要引导群众逐渐形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党和政府要切实做好监管与保障工作,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建设,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建立健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的经济负担,改善就医环境,真正做到病有所医,全民医保。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人民是国家建设的主体,我们党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可以夺取人民健康工作的全面胜利。
(二)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全民医保制度
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之后,党和国家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健康中国理念具体化、制度化,坚定意志,攻坚克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显然,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第一,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11]。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高全社会科学防治水平,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两个层面采取措施,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加大慢性病和重大传染病防控力度,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
第二,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立健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坚持居民自愿、坚持基层首诊、坚持政策引导、坚持创新机制的原则,合理分配就医资源,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
第三,加强各类医保制度整合衔接,改进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实现保障能力长期可持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有针对性地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医保制度,增强医保的公平性,提高医保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提升医保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医保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强调共建共享,坚持“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战略主题
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动员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8]。《“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13]。所谓全民健康,不仅要确保人民身体健康,更是包括健康环境、健康经济、健康社会在内的大健康,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4]。可见,“全民健康”需要每一个人参与。一般而言,共建是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否则,共享就无从谈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共同建设,才能不断从理想走向现实。一方面要调动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健康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我国广大人民的首创精神。实现共建不能忘记共享的初心,人民群众既是经济发展成就的贡献者,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享有者。实现全民健康是共建共享最终的价值体现。 四、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指明了科学实践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11]。健康事业要落到实处,实现全覆盖,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必须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协调医疗体制改革,着力解决现阶段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关键问题,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建设新时代健康中国的完整体系。
(一)推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指导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和大卫生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13]。
第一,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要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风险评估制度,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11]。推行大健康理念,在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人與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二,实现健康策略与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趋多元化,“大健康、大卫生”新理念的提出深刻揭示了健康发展的内在规律。将健康策略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回应当前人民从追求“生存”到追求“生态”的转变,对于思考人与人、人与生态、人与社会的关系,制定公共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和独特优势。
第三,关注人民多元健康需求。“大健康”追求的不仅是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社会、环境和道德方面等与人民身心健康挂钩的多个维度。“大卫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满足人民在大健康中产生的不同需要,建立卫生体制,提供健康服务,提升人民的健康水平。
(二)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
重点领域的突出问题是制约人民健康水平的症结所在,也彰显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巨大发展空间。这些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人民健康需求多样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应对以及人民精神健康的关注和维护。
第一,回应健康需求多样化,针对性地满足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孕、婴死亡率大大下降,人民寿命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不同群体的健康需求相应发生改变,生活品质、生命尊严取代原有的生存而成为人们新的追求。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趋势,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是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据2019年《联合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9年年中我国人口达14.34亿,稳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8.6%;就年龄构成而言,2017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10.6%,而截止到2018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接近1.7亿,占总人口的11.9%[5]。纵向来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数据显示,到2040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30%[15];尽管我国居民平均预期寿命逐年增加,2015年已实现人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其中男性73.64岁,女性79.43岁[16]。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横向比较来看,我国老龄人口比例也远高于8.7%的世界平均值。日趋显著的老龄化趋势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病的流行给中国现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保健制度带来了巨大冲击。伴随着老龄化而来的是老年人口巨大的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最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家庭内部的代际结构和规模都在缩小,家庭小型化和少子化给中国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医养结合,逐步建立长期护理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使老年人更健康快乐”[17]。
第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卫生是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防线,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于公众健康、社会稳定都会产生严重损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如鼠疫、肺炭疽、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等。
2019年12月在武汉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正赶上春节巨大的人员流动,逐渐演变成影响全国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上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1]。有效处理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要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既要提高预防和早期控制疫情的能力,又要做好面对疫情的机制、人员、物资等各方面准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18]。
第三,注重维护民众心理健康。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卫生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11]。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剧,个体心理行为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心理干预和疏导,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1]。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是维护和促进人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要从深化“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高度和全局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疾病的科普工作,构建良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三)依靠人民力量健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健全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依靠力量。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既由人民享有,也要靠人民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要牢固树立健康观念,掌握身心健康的常识,同时自觉担负起维护健康的主体责任。党和政府要做好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顶层设计,把“人民健康”融入国家的未来发展规划中,并作为综合国力重要的考量指标;在经济上融入健康理念,有效促进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由健康观念向健康行动的转化,遵循党和国家制定的健康中国战略方针政策,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健康理念和健康要求,在共享共建中不断提升健康水平,切实体现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凝聚起稳步推进新时代中国健康工作体系的强大力量。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N].人民日报,2020-02-04(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9.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1.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6]习近平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防控总结表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N].人民日报,2015-11-26(01).
[7]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6-12-22(01).
[8]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 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01).
[9]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8.
[10]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02).
[11]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N].人民日报,2016-08-21(01).
[12]习近平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3-09-01(01).
[13]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10-26(01).
[1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7.
[15]智研咨询集团. 2016—2020年中国养老行业深度调研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R].2016.
[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
[17]习近平: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EB/OL].(2018-02-07)[2019-12-08].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0207/c385476-29809777.html.
[1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N].人民日报,2020-02-15(01).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valu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LIU Qian, SHEN Linling
(School of Sociology and Population Studi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P. R. China)
Abstract:
To promote the health of the whole people, and to win the final success of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fully demonstrates the peoplecentered times demand, and contain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aking building an allround welloff society as the strategic goal, maintaining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as the value pursuit, social resources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as the path, and ensuring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the conditions. In the new era, the important elaboration on the people’s health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for acceler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y China Strateg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ealth work system, and especially guid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VID-19.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people’s health; peoplecentered; China’s health work system in the new era
(责任编辑彭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