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译理论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发展,译者的身份地位也随之发生了从边缘到中心的变化。本文简述了翻译研究不同阶段的译者地位,分析了建构主义角度下译者的主体性,并总结了在建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特点,以期更好的突出译者的重要性,促进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译者地位 建构主义 主体性 特点
一、译者地位的发展
纵观我国整个翻译史,就翻译的主体性而言其经历了由边缘到中心的扭转式变化。传统的翻译观不重视译者的身份地位,译者必须是忠实于原作,从而抹煞了译者的存在性。随着尤金·耐达的翻译理论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以语用学为基础的翻译热潮,使我国的翻译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这种范式更加注重语言规律,突出一种“工具理性”,同样没有看到翻译中译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解构主义范式的出现,打破了译者被长期忽视的尴尬局面,肯定了译者的地位,但解构主义认为意义是无限延伸的,使得译者对文本过度的诠释,企图消除客观的规约性,这就使翻译中译者的主体行陷入两种极端。在对解构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中,又出现了建构主义翻译观,肯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主体性不是肆意发挥,而是要遵循客观知识,翻译的合理性与普遍有效性以及原文文本的定向性规律。
二、建构主义和译者主体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当将翻译看作人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将言语者看作两个主体,他们利用语言这个媒介,在他们所处的世界里进行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社会交往目的。与解构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就是基于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批判和反思中,一反传统提出了由标准的建构。
主体性指出人具有主动性不依从于其他事物的主动性地位,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里,主体性具有特殊性,不仅涉及到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又涉及到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翻译活动有唯一的主体,就是译者。建构主义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语言交往活动,首先译者是作为原作的读者与作者进行交往活动,译者不同于普通的阅读者,他充当的是认知主体的角色,他以自我的身份出现,对原作的误读会被看作是作者的本意。在这种意义下说,无论译者译作如何,都由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是在已有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解读和阐释。而在译者和读者之间,同样译者还是中心,译者在尊重原作和作者的主体的同时,还与译文潜在的读者群进行对话,需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层次、审美取向和期待。这就需要并且要求译者发挥其主体性,在承认原作和作者的前提下,发挥其创造性,能动性。虽然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需要考虑,但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可见,建构主义翻译观下,译者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译者主体性不同于传统翻译观下的译者地位,不趋同于任何一种极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译者主体性受到建构主义翻译标准的规约作用。建构主义的译者主体性是建立在尊重原作和作者的前提下的。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和作者的动机和意图,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原作的文化风格,对文本的充分认识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好的译作的基础。正如严复先生提倡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就是说翻译要忠实于原作,其次是达,达就是通顺,最后才是雅。所以,译者主体性不是创造性的叛逆和任意的改写,它依然是依据一定标准的。
译者主体性突显了译者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体现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备高度的自觉意识,译者的选择是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在选材上,译者通常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秉性气质、审美情趣、文化取向一致的作品,这是最常见的文本选择方式;又或是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译者根据文本的内在规律和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自主选择做出最优决断或决策,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强调了译者的创造性。这里的创造性扬弃了自主性,也是自主性的展开形式,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主体能够将自身内在的固有尺度和客体内在的固有尺度统一在自己的实际活动里,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对象。自主性到创造性,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得到提升,使译作成为融入译者主观审美的艺术品。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建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特殊的交往活动,言语者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译者又不是绝对的透明和隐身,或多或少的带有译者的风格和个性,这就证明了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主体性包括了译者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特点,不论是选择性的发挥,还是创造性的发挥,都是译者主体性客观存在的证明。
四、结语
建构主义翻译观以其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创造性的重要性,正如叶君健先生说到的:一个好的译作应是译者学识、思想感情和文学修养与原作相结合的结晶。另外,建构主义译者主体性的分析,能够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然而,翻译主体性研究并没有最终的定论,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值得我们用发展的眼光一直研究下去。无论怎样界定译者的主体性。都应以是否对原作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有积极的意义、是否对创新和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为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论文集,2004.
[2]冷慧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3]戎林海.赵元任翻译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译者地位 建构主义 主体性 特点
一、译者地位的发展
纵观我国整个翻译史,就翻译的主体性而言其经历了由边缘到中心的扭转式变化。传统的翻译观不重视译者的身份地位,译者必须是忠实于原作,从而抹煞了译者的存在性。随着尤金·耐达的翻译理论引入中国,掀起了一股以语用学为基础的翻译热潮,使我国的翻译有了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这种范式更加注重语言规律,突出一种“工具理性”,同样没有看到翻译中译者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解构主义范式的出现,打破了译者被长期忽视的尴尬局面,肯定了译者的地位,但解构主义认为意义是无限延伸的,使得译者对文本过度的诠释,企图消除客观的规约性,这就使翻译中译者的主体行陷入两种极端。在对解构主义的批评和反思中,又出现了建构主义翻译观,肯定了译者的主体地位,但是这种主体性不是肆意发挥,而是要遵循客观知识,翻译的合理性与普遍有效性以及原文文本的定向性规律。
二、建构主义和译者主体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应当将翻译看作人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将言语者看作两个主体,他们利用语言这个媒介,在他们所处的世界里进行对话,以达到相互理解的社会交往目的。与解构主义不同的是建构主义就是基于对解构主义翻译观的批判和反思中,一反传统提出了由标准的建构。
主体性指出人具有主动性不依从于其他事物的主动性地位,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翻译里,主体性具有特殊性,不仅涉及到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又涉及到多个主体间的关系。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翻译活动有唯一的主体,就是译者。建构主义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语言交往活动,首先译者是作为原作的读者与作者进行交往活动,译者不同于普通的阅读者,他充当的是认知主体的角色,他以自我的身份出现,对原作的误读会被看作是作者的本意。在这种意义下说,无论译者译作如何,都由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他是在已有经验和认识的基础上对原作进行解读和阐释。而在译者和读者之间,同样译者还是中心,译者在尊重原作和作者的主体的同时,还与译文潜在的读者群进行对话,需要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层次、审美取向和期待。这就需要并且要求译者发挥其主体性,在承认原作和作者的前提下,发挥其创造性,能动性。虽然作者和读者的主体性需要考虑,但是居于中心地位的则是译者这个主体。可见,建构主义翻译观下,译者的主体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三、建构主义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特点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的译者主体性不同于传统翻译观下的译者地位,不趋同于任何一种极端,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译者主体性受到建构主义翻译标准的规约作用。建构主义的译者主体性是建立在尊重原作和作者的前提下的。译者要充分理解原作和作者的动机和意图,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原作的文化风格,对文本的充分认识是翻译的第一步,也是好的译作的基础。正如严复先生提倡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信就是说翻译要忠实于原作,其次是达,达就是通顺,最后才是雅。所以,译者主体性不是创造性的叛逆和任意的改写,它依然是依据一定标准的。
译者主体性突显了译者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体现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具备高度的自觉意识,译者的选择是外在客观因素和内在主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在选材上,译者通常会选择那些与自己秉性气质、审美情趣、文化取向一致的作品,这是最常见的文本选择方式;又或是在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译者根据文本的内在规律和翻译目的,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自主选择做出最优决断或决策,彰显了译者的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强调了译者的创造性。这里的创造性扬弃了自主性,也是自主性的展开形式,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形式。主体能够将自身内在的固有尺度和客体内在的固有尺度统一在自己的实际活动里,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对象。自主性到创造性,人的自觉能动性不断得到提升,使译作成为融入译者主观审美的艺术品。
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建构主义翻译观认为,翻译是特殊的交往活动,言语者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所以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译者又不是绝对的透明和隐身,或多或少的带有译者的风格和个性,这就证明了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主体性包括了译者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的特点,不论是选择性的发挥,还是创造性的发挥,都是译者主体性客观存在的证明。
四、结语
建构主义翻译观以其独特的视角体现了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主体性,推动了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也日益认识到创造性的重要性,正如叶君健先生说到的:一个好的译作应是译者学识、思想感情和文学修养与原作相结合的结晶。另外,建构主义译者主体性的分析,能够促进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然而,翻译主体性研究并没有最终的定论,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值得我们用发展的眼光一直研究下去。无论怎样界定译者的主体性。都应以是否对原作的译介传播和接受有积极的意义、是否对创新和丰富译入语的表达有促进作用为评定标准。
参考文献:
[1]张丽芳.论译者的主体性-从阐释学的角度分析[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论文集,2004.
[2]冷慧玲.论译者风格批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
[3]戎林海.赵元任翻译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