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木”更要见“林”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课堂教学的问题入手,从利用语篇组织英语词汇、语法的教学两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语篇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篇;语境;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问题的提出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 “能用英语做事情”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也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力度, 考查学生的理解、概括、推理、判断能力,进一步从阅读速度、整体把握等方面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还是注重对单个语言点、语法现象进行分析,对文章的篇章结构及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提及不够,因此学生只在头脑中留下一些零散的单词短语,很难形成系统的整体的英语语言知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
  2.语篇和英语教学的关系
  2.1语篇知识和语篇能力可以使语言知识的学习更系统更高效
  Scott T (2003)曾反复强调语篇对于词汇和语法学习的重要性。词语的呈现需要在典型的语篇中进行,这样才能有利于学习者理解词语的含义、搭配和句法分布位置等。脱离了语篇的词语、句子,其意义就无法确定。
  2.2语篇能力是学习语法知识的关键因素
  语法规则是在大量语言事实中提炼出来的,但规则具有相对性,有规则就有不规则。如名词的单复数,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语法规则的相对性决定了语法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也必须在语篇背景中结合意义来进行。课程标准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是要弱化语法学习,而是要改变语法学习的方式:反对孤立地、机械地学习语言的结构形式和规则,倡导结合语境来学习语法。这样学得的语法知识才是活的,才能有效地指导真实的语言交际。
  3.基于语篇的英语教学
  3.1在语篇中进行词汇教学
  余德敏(2002)认为,在篇章中,语境信息能把篇章中的词语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从他们的心理词汇中提取词汇,有利于词汇的记忆。教师应将词汇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讲解,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理解记忆所学单词。这样不仅易于学习单词,而且易于他们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使他们能够在英语语言实践中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达到英语词汇学以致用的目的。
  以牛津英语8AUnit2为例,本单元是关于学校生活的话题,阅读文章School lives 中介绍了英国的和美国的学校生活。教师可和学生以free talk的形式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将重点放在愉快而又特色的内容上,可以涉及学习科目、班级活动、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如 (1)Which School are you in? Do boys and girls have lessons together?(2)Which grade are you in? (3) What subjects do you learn?(4)How often do you have a sports meeting ?(5)What after-
  作者简介:胡秋华(1972-),女,江苏丹徒人,大学本科学历,中教一级职称,研究方向英语课堂教学。
  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6)Do you like basketball? Which basketball player do you like best?
  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呈现mixed, together, subject, magazine, senior, hero等词汇。为了巩固这些重点词汇,笔者还设计了缺词填空,促使学生联系上下文使用这些词汇,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I study in a __________ school. Boys and girls have lessons ___________. I am in Grade 8now .Next year I will be a ________. My favorite is_________ is Chinese because I like reading books and __________.I am a member of the Reading Club. Guo Jinming is my __________.
  为了真正体现在真实交际中运用语言的理念,笔者设计了开放性话题,让学生围绕学校话题询问笔者自己的大学生活,通过问答进一步巩固这些词汇,从而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3.2在语篇中感悟语法意义
  美国语言学家首次提出语法技能的概念,用来指“准确、恰当、得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并指出语法教学应从语言的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方面展开,语境的创设要以语篇为载体。
  以牛津英语8AUnit4 为例,本单元的语法重点——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阅读部分此语法项目多次出现,笔者首先用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
  (1)找出文中if引导的状语从句。(2)观察这些句子,主句和从句在时态的运用上什么特点,这样的用法符合常规吗?
  学生通过思考发现5个句子,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他们的主句都是一般将来时,从句都是一般现在时。(2)这样的用法不符合一般的语法规则,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状语中主句中和从句的时态是一致的。接下来笔者设计了运用If表条件谈论为的愿望,学生踊跃发言。如S1: If I have enough time and money, I will go to France to visit Eiffel Tower. S2: If I spend more time on Maths, I will get better results in it.S3: If I do more exercise every day, I will be stronger.
  4.结束语
  基于语篇的课堂教学,应从运用的角度入手,遵循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体现以话题为中心、以语篇为依托、以运用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参与面,改变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低效费时的现状。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语文课是中职生学习各类专业课、文化课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但因为主客观原因,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本文针对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新课改精神及众多的语文研究者的新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 A 【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学习模式,因其理念新颖、操作简便、效果优良而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研究的焦点。本文从接受式学习的弊端、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及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等角度,说明探究性学习进入高中地理课堂的适宜性。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高中地理课堂 适宜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笔者通过二十年的地理教学经验提出探究性学习进入高中地理课堂的
期刊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主动积极地进入角色,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转变思想;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年来担任初中数学的教学工作,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了兴趣,喜欢动手操作,与同伴合作交流,有了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教学效果非
期刊
摘要:中职物理力学教学,作为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对于中职学生物理课程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丰富和强化中职物理力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主要原则方式,以及通常采用的策略的层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  关键词:中职物理,力学,生活,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0 引言  中职物理
期刊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相比其他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程更是如此。新课标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追求实用性强、开放性强的高效教学,这要求思想品德课程要从理论到实践上共同实现多元化发展。笔者认为,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多元化教学,首先要从理论和意识层面上实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向的转变。其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开放式的教学理论引向实践层面。思想品德课程的多元化教学实践与效果评
期刊
摘要: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生学习方式的提供了充裕的空间。  关键字:学生资源 民工子女 独特经历 没有束缚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课程资源包含的意义范畴宽广,既包括教材这一重要的为人们所熟悉的课程资源,也包括大量的非教材的、却是课程有机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的软硬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课
期刊
摘要:学案导学的高效课堂是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模式,这种课堂以学生的展示活动为主,但是这种看似模式化的课堂其实蕴含了更多的授课技巧,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高校课堂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点拨追问的艺术性;二是解读目标的艺术性;三是情感体验的艺术性。  关键词:高效课堂 模式化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
期刊
摘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能够使学习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了解前人是怎样解决具体问题的,从而模拟前人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在现有的基础上积累经验,拓展视野,孕育创新。也就是说创新教育要求学生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因此,创新教育不应只是一个时髦而响亮的口号,而应落在工作的实处,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  关键词:创新 能
期刊
摘要:为解决高三政治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使高三政治复习有所改观,提高政治学科能力,高三学生可用“五必法”高效复习政治。  关键词:五必法 高三 高效 政治复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看书必动笔  要求学生看书复习时,手中必有一支笔,笔下必有一本笔记本。一边看,一边思考,并把经过思考后概括的重点、要点记录在笔记本上。比如,学生在复习 “影
期刊
摘要: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程度差异和需求差异,鼓励和允许他们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方式、方法及学习的伙伴,让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走近文本的过程中体现个人的特性,呈现其不同的搜集信息的方式、思维、体验、感悟、见解、朗读等,尽可能地促进受教育者的体能、智能、活动能力、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素质自主、和谐、能动地发展。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主导性、自主性、个性化对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