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达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63500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5-01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关键。问题设计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认真地阅读,积极地思考,主动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如让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少量的、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提问切忌细碎,没有思考价值,没有启发性。问题要精炼,要有挑战性,有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价值。例如,在教《荷花》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荷花的美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荷花的爱?"然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学习状态中,学生越读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我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了描写荷花三种形态的句子,问:“。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把•冒,改成‘伸’‘穿’行不行?"学生理解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加以体会。对于第四自然段作者想象部分,我设计这么一个问:“如果你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请你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读,放飞你想象的翅膀。"在我读时,学生随着我的读在摇动着身子做着动作,这就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这样就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体会作者对荷花的爱。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看到了学生浓烈的学习气氛,这些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要在精要处进行点拨,不可越俎代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学生读书的空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要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让学生充分地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识别与判断能力,让学生认识语言,利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从感性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结构材料和词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体会情感奠定了基础。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同时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让学生感到读书的乐趣。如,教《燕子》一课,我说:“我们都喜欢燕子,都想了解燕子,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读,学生因为有目的地读,所以读得津津有味。第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合作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我知道学生对问题探究需要一个自由的时空,这是教师必须给予的。如果处处对学生进行限制和干预,只会泯灭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探究的创造性思考。有创意的问题会产生许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因此,我鼓励学生要有“别样的思考",大胆地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探究中,我有时分成小组,有时让他们同桌间相互讨论,还有在班中展开一些辩论。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我抓住一些典型词句,引导仔细揣摩,品味其中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换组合的句式、句型转变成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使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来让学生探究:1、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哪里去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告诉了我们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有哪些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行为?通过探究,使学生领会到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阅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维度
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阅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形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不一,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常规,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要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同时存在,要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教学时教师可先把问题抛给学生,问题一旦抛出学生便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即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完全在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当中得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千差万别的表现,都反映在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这恰恰是有效参与的体现。
四、充分调动各种评价手段,激活课堂氛围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评价首先要以鼓励、鞭策为主,关注学生的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变化。其次,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用热情的语言进行赞美、激励,也可以用眼神进行鼓励,还可以用动作(如鼓掌)表示赞赏。除了教师的直接评价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学习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创设富有情境的课堂,因为富有情境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不断建构一方美丽的精神乐土;富有情境的课堂,能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绚丽的花朵;富有情境的课堂,能让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涌动;富有情境的课堂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065-01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 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我有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提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关键。问题设计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动学生认真地阅读,积极地思考,主动的探究。教学中,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如让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少量的、能够统领全篇的问题。提问切忌细碎,没有思考价值,没有启发性。问题要精炼,要有挑战性,有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价值。例如,在教《荷花》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具有拓展性和思考性的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荷花的美你从哪里读懂了作者对荷花的爱?"然后放手让学生充分地读,学生进入了自读自悟的学习状态中,学生越读越感兴趣,书中介绍的内容完全超越了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多学生边读、边画、边记、边写。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大胆发言,我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了描写荷花三种形态的句子,问:“。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是什么样子的?‘冒’字用得好在哪里?把•冒,改成‘伸’‘穿’行不行?"学生理解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加以体会。对于第四自然段作者想象部分,我设计这么一个问:“如果你是一朵荷花,你会想些什么?请你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读,放飞你想象的翅膀。"在我读时,学生随着我的读在摇动着身子做着动作,这就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学生把自己也比作一朵荷花,这样就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出于对荷花的深深情感。接着我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体会作者对荷花的爱。
这一节课的教学,我看到了学生浓烈的学习气氛,这些问题的设计,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语言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自己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去体味,从而达到自悟,融会贯通;教师只要在精要处进行点拨,不可越俎代庖。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活动的主体,设置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情境,然后放手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给学生读书的空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以上几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第一、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要给学生足够的读的时间。时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一遍课文,有的字音还没读准,句子还没读通顺,词语没理解,课文还不熟,教师就匆匆忙忙地组织对话,交流。有的直奔重点、中心,谈感悟;有的急着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段或抓住一两句重点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进行朗读、感悟、体会、想象,如此,既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低。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到“书不读熟不开讲"。让学生充分地读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正误识别与判断能力,让学生认识语言,利用具体的形象思维从感性上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文章的结构材料和词句。这就为学生的思维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体会情感奠定了基础。因此,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读,同时要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让学生感到读书的乐趣。如,教《燕子》一课,我说:“我们都喜欢燕子,都想了解燕子,请你们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从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然后放手让学生读,学生因为有目的地读,所以读得津津有味。第二、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合作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我知道学生对问题探究需要一个自由的时空,这是教师必须给予的。如果处处对学生进行限制和干预,只会泯灭学生探究的热情和探究的创造性思考。有创意的问题会产生许多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因此,我鼓励学生要有“别样的思考",大胆地质疑,提出不同的见解。在学生探究中,我有时分成小组,有时让他们同桌间相互讨论,还有在班中展开一些辩论。在学生自主探究中,我抓住一些典型词句,引导仔细揣摩,品味其中的妙处,力图使优美的文字,传神的标点,变换组合的句式、句型转变成学生的听觉、视觉,使之赏心、激趣、动情。使学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共鸣。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我设计了这么几个问题来让学生探究:1、这么美丽的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哪里去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2、“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告诉了我们什么?3、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人类有哪些破坏我们生存环境的行为?通过探究,使学生领会到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三、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阅读,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维度
让学生有效地参与阅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具体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形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不一,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常规,教师不要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是过早地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要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同时存在,要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实现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如教学时教师可先把问题抛给学生,问题一旦抛出学生便从问题出发,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即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完全在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当中得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千差万别的表现,都反映在学生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这恰恰是有效参与的体现。
四、充分调动各种评价手段,激活课堂氛围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非常重要,运用得好,可以促进和改善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反之则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阅读教学的实效。评价首先要以鼓励、鞭策为主,关注学生的态度,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发展变化。其次,应将多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可以用热情的语言进行赞美、激励,也可以用眼神进行鼓励,还可以用动作(如鼓掌)表示赞赏。除了教师的直接评价外,还应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学、学习小组间的相互评价。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创设富有情境的课堂,因为富有情境的课堂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与人格,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不断建构一方美丽的精神乐土;富有情境的课堂,能释放出无穷的魅力,在学生的心田上绽开绚丽的花朵;富有情境的课堂,能让生命的精彩在课堂上涌动;富有情境的课堂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