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技能,其目的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 一节数学课的效率高低,往往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效提问忌讳的是为提问而提问,让学生在一个个没有思维价值的问号前疲于奔命,使课堂陷入冗杂繁复的“满堂问”之中;有效提问忌讳的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提问,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坐了“冷板凳”;有效提问更忌讳的是没有把握恰当时机的提问,超前的提问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滞后的提问又会因缺少思维含量而显得乏味.
有效提问倡导的是浅与深、近与远的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的特点. 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课始巧问直入境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地进行反馈调整,教师少不了要提问. 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或好奇心,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的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
某教师执教一年级教学“连加”一课时,课件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 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 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小朋友,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
这样的问题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的现象,也避免了“看图说话”式的尴尬.
二、课中巧问促发展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新知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 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 ”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在练习中设置认知障碍,拓宽问题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诱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跳一跳,摘果子”,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动力,进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而可在练习中多提一些思维性的问题或障碍性的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操作完后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等思维性问题.
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其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采用变换数据的方式来增加“障碍”.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00千米. 照这样计算,6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学生按照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列式为200 ÷ 3 × 6,可200 ÷ 3有余数,该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另辟蹊径,变换思维方向. 以障促思,可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思维进行了训练.
三、课终巧问求迁移
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法造成悬念,以抓住读者的心理,教师在结课时也可借用此法.
某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时,课的最后如此设计:
(先出示一个锐角,再提供一条线. )
师提问:
(1)在角的一条边上确定一个顶点,怎样拉动这条线,可以分别得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2)能拉出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等学了下节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就很好解释其中的原因了.
四、“静”中巧问以求“动”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学生“坐而不思,气氛沉闷”或“苦思冥想,噤若寒蝉”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提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给学生搭建台阶,化难为易.
教师在执教“比的应用”(北师大六上)时,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
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 下层占科技书总数的,也就是360本的. 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动”中巧问以求“静”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注意力常受到不随意注意的支配,加之他们喜欢探求新奇,在课堂学习中,有时候不能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知识上去,碰到“学生闹而无序,气氛过分活跃”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使用“巧”问来改变现状.
有效提问忌讳的是为提问而提问,让学生在一个个没有思维价值的问号前疲于奔命,使课堂陷入冗杂繁复的“满堂问”之中;有效提问忌讳的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提问,使大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坐了“冷板凳”;有效提问更忌讳的是没有把握恰当时机的提问,超前的提问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滞后的提问又会因缺少思维含量而显得乏味.
有效提问倡导的是浅与深、近与远的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探究性和延展性的特点. 有效提问的目的是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两者的关系,让课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基于以上思考,结合笔者的实践体会,下面就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谈谈本人的一点看法.
一、课始巧问直入境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适当地进行反馈调整,教师少不了要提问. 对于导入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要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或好奇心,让学生有想去解决问题的欲望.
导入有时就是直接情景引入.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对感知到的新信息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产生深入分析、思考的急切心理. 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在情境引入时就可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提问. 在问题的启发下学生就能自主的进行思考、探究,体现问题的价值.
某教师执教一年级教学“连加”一课时,课件出示了一幅很漂亮的情境图. 在森林边有一棵大树,树上有2只小鸟,树下草地上有4只小鸟,树顶上空还有3只小鸟. 此时教师把问题设计成:小朋友,图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你是怎样写算式的?
这样的问题直接抓住主题,避免了学生说一大堆还没讲到点子上的现象,也避免了“看图说话”式的尴尬.
二、课中巧问促发展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 新知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关键. 只有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 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 ”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地在练习中设置认知障碍,拓宽问题深度,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再次诱发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尽量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中“跳一跳,摘果子”,形成主动探索问题的动力,进而巩固所学的知识. 因而可在练习中多提一些思维性的问题或障碍性的问题,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如操作完后看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等思维性问题.
在教学“路程、时间与速度”时,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其数量关系,这时教师可采用变换数据的方式来增加“障碍”. “一辆汽车3小时行了200千米. 照这样计算,6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学生按照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往往列式为200 ÷ 3 × 6,可200 ÷ 3有余数,该怎么办呢?迫使学生怀着好奇心和好胜心另辟蹊径,变换思维方向. 以障促思,可促使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同时也对思维进行了训练.
三、课终巧问求迁移
我国古典长篇章回小说惯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方法造成悬念,以抓住读者的心理,教师在结课时也可借用此法.
某老师在执教“三角形的分类”时,课的最后如此设计:
(先出示一个锐角,再提供一条线. )
师提问:
(1)在角的一条边上确定一个顶点,怎样拉动这条线,可以分别得到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2)能拉出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等学了下节课“三角形的内角和”我们就很好解释其中的原因了.
四、“静”中巧问以求“动”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学生“坐而不思,气氛沉闷”或“苦思冥想,噤若寒蝉”的现象,要改变这一状况,提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可以给学生搭建台阶,化难为易.
教师在执教“比的应用”(北师大六上)时,在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学校把360本科技书分别放在上、中、下的书架上,上层的等于中层的,等于下层的,求下层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此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都在苦思冥想,这时老师点拨提问:“这三层书架中每层的书各有多少份?每一份的本数是都相等吗?为什么?这三层共有多少份?”
经这样一问,学生思路顿开:上层有4份,中层有5份,下层有6份,所以一共有15份. 下层占科技书总数的,也就是360本的. 这道难题就这样被解决了.
可见教师的这一问正是问在了知识的关键处,指向十分清楚、明确,既疏导了学生思维的障碍,解决了疑难,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动”中巧问以求“静”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影响,注意力常受到不随意注意的支配,加之他们喜欢探求新奇,在课堂学习中,有时候不能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却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知识上去,碰到“学生闹而无序,气氛过分活跃”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使用“巧”问来改变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