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 课堂教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它以图文并貌、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某些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种全新的境界。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教学信息。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形象生动地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如视、读、听、写的功能大大增强,充分给予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利用化学实验图像加以解释和引导,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补充了教材中没有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制作好的投影片上的知识提要和训练题适时播放,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
2.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为一体,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播放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和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并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模拟微观状态,化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
化学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粒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微观粒子的构造和运动都无法直接观察。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看不见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形象描述分子的运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分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学习核外电子的排布时,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轨迹(电子云),便于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在学习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时,再现氯化纳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首先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钠原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这样可直观看出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同时,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开始闪烁,钠原子开始失去最外层电子到氯原子最外层上,同时配上声音及移动箭头。然后保留上图,在下面相应显示出钠离子、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后钠离子、氯离子同时移动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达到了平衡,此时稳定下来,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
4.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非常强,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还有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万里长城和贯穿南北交通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罕见的伟大工程。但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却依靠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来到中国,依靠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大炮,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国的大门,签订了许多伤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同学们不仪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
5.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带来的危险,学生可能不以为然,通过模拟实验,更清晰形象的展示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后果,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了解其危害性。
5.1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反应速度过快或过慢,学生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该变化的过程,控制变化的速度,有效地展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并反复播放,加深学生对此变化的认识。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实验,短时间内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利用信息技术制成课件,控制反应速度,并反复播放,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铁生锈的全过程及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的实质。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效果明显提高。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许多化学实验有毒,有些化学实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又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都生成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并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以前只能在通风柜中进行少量硫的燃烧实验,而且硫在空气中燃烧时,所发出的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易观察到。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课件反复播放,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同时又避免了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
5.3 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分析原因及危害。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比如:在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先把导气管拿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撤去酒精灯,则水槽中的水会被倒吸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再加热,若先加热后通人一氧化碳,会发生爆炸。多媒体技术进人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实验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及其危害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5.4 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自来水的净化、石油的炼制、煤的加工、钢铁冶炼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6.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可能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转变:(1)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2)教师教学方式由讲授变为辅助,变成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3)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我们要把多媒体技术融汇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象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给化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化学 课堂教学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它以图文并貌、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某些过程的理解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种全新的境界。这种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传统教学注入了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下面就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大课堂教学信息。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这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形象生动地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有用资源,如视、读、听、写的功能大大增强,充分给予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利用化学实验图像加以解释和引导,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补充了教材中没有的阅读材料,有助于增大课堂教学的知识容量。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知识总结和巩固训练等活动,若将预先制作好的投影片上的知识提要和训练题适时播放,既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又加强了训练密度,提高效率。
2.通过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其好奇心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为一体,使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化学规律,复杂的化学反应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播放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过程和温室效应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思考,接着讲解该节内容,并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模拟微观状态,化抽象教学为形象教学。
化学中有大量的微观过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粒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而微观粒子的构造和运动都无法直接观察。利用多媒体技术把看不见微观粒子扩大为清晰的图像,用动画的形式给学生以生动、形象的启示,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形象描述分子的运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分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中;学习核外电子的排布时,形象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轨迹(电子云),便于核外电子排布的教学;在学习离子化合物的形成时,再现氯化纳等化合物的形成过程:首先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钠原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这样可直观看出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同时,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开始闪烁,钠原子开始失去最外层电子到氯原子最外层上,同时配上声音及移动箭头。然后保留上图,在下面相应显示出钠离子、氯离子结构示意图,最后钠离子、氯离子同时移动接近到某一定距离时,相互吸引和排斥达到了平衡,此时稳定下来,就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氯化钠)。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了学生的宏观视野,强化了直观效果。
4.利用多媒体技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非常强,这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好功课,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还可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爱国主义精神。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造纸、火药、指南针、烧瓷等发明很早;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还有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万里长城和贯穿南北交通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罕见的伟大工程。但在近代,帝国主义列强却依靠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来到中国,依靠钢铁制成的战舰和大炮,以及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打开了我国的大门,签订了许多伤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学生播放这些知识的录像片,使同学们不仪了解中国曾经有过的辉煌,而且使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提高素质,为增强国力而努力奋发拼搏。
5.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实验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特别是对于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带来的危险,学生可能不以为然,通过模拟实验,更清晰形象的展示出错误操作所造成的后果,使学生印象深刻并了解其危害性。
5.1 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中学化学课本中有些实验比较复杂,反应速度过快或过慢,学生对其过程很难分步观察与判断,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该变化的过程,控制变化的速度,有效地展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并反复播放,加深学生对此变化的认识。如: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的实验,短时间内不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而利用信息技术制成课件,控制反应速度,并反复播放,学生能清楚地看到铁生锈的全过程及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的实质。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实验效果明显提高。通过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实验能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物征和变化过程,明确观察对象产生变化的现象和条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2 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许多化学实验有毒,有些化学实验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设计三维动画片,让小老鼠中毒死亡,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又如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都生成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并且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以前只能在通风柜中进行少量硫的燃烧实验,而且硫在空气中燃烧时,所发出的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不易观察到。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成课件反复播放,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同时又避免了生成的二氧化硫污染大气。
5.3 模拟错误的实验操作,分析原因及危害。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比如:在制取氧气实验时,应先把导气管拿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若先撤去酒精灯,则水槽中的水会被倒吸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一会儿排出玻璃管内的空气,再加热,若先加热后通人一氧化碳,会发生爆炸。多媒体技术进人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可将实验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及其危害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
5.4 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自来水的净化、石油的炼制、煤的加工、钢铁冶炼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6.运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化学课堂教学的全面改革。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有可能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的转变:(1)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2)教师教学方式由讲授变为辅助,变成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协助者。(3)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和个别化。我们要把多媒体技术融汇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优化化学课堂教学,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能提供丰富、生动的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象一缕温馨的风,给化学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新的活性催化剂,给化学课堂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