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钱钟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的国学大师,文化昆仑。从翻译方面来看,钱钟书先生具有创新性的翻译理论观点和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他的翻译理论观点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在文学翻译界独树一帜,对以后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将根据有关资料,对钱钟书的翻译思想与实践做出总结、论证以及不同层面的梳理,对其译例进行赏析,希望有利于人们对“钱氏”翻译思想与实践的研究,并且为全球化交际过程中的文化转型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钱钟书;翻译思想;译例
一、引言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字默存。他精通数国外语,在许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极高建树。他是当代中国的国学大师之一,更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钱钟书翻译的专著不多,而且他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但十分独到、全面。《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文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书》等专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翻译思想,此外,大多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
二、翻译思想
(一)“诱”、“媒”、“讹”
在《林纾的翻译》一文的开始,钱钟书就首先分析了“译”字中相互关联的意义。在后面的文章中,他对“诱”“讹”“化”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把翻译的性质、作用、易犯的错误和翻译的理想做出了独特的概括。这一段话意蕴丰富,引人深思。所谓“诱”就是我们常说的“媒”,钱钟书用二字形象地说明了翻译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即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人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促使各国文化缔结“文学姻缘”。从狭义来说,一方面,读者可能会因为阅读了翻译作品而对原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读者阅读量的增加,可能渐渐对翻译作品产生质疑,故想阅读原作。这就是钱钟书所说的“讹”。
所谓“讹”,就是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有“失真”的地方,在意义理解或语气上与原文的风格不同。钱钟书认为有翻译就有讹误,有曲解。由于“讹”的不可避免,“媒”“诱”便产生了新的意义。“好译本”能“消灭自己”,吸引读者阅读原作,即“发现之杖”。“坏译本”能“消灭原作”,是“离间”,摧灭读者对研究另一种语言文化(原作)的兴趣,给读者泼冷水,最终导致译作和原作同遭抛弃,即“发现之障”。
(二)化境
“化境”可归结为“化”。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他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这种理想的翻译就是原文的“投胎转世”。也就是说,译文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不像译文,完全像是用译文写作出来的原创。以“化”论译,即文字“躯壳”换了一个,而思想内容、精神资致依然故我,真是短小精悍。
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化境”是相当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但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化’是完全可能的。这一翻译理想的提出意义重大,它指引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从而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超越”论
在钱钟书看来,忠实不是评判译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钱钟书在小时候读过很多的林译小说,多年后,偶然又重读林译,并把林译与他译(其他译者翻译的原文译作)相比较,认为:比较“忠实”的他译不如相比之下很不忠实的林译或者原作本身。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举过例子来说明译作超越原作,比如:裴德十分注重文章的散文風格,他不喜欢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因为他认为爱伦.坡的文章风格太滞重粗滥,所以,他只愿意阅读波德莱尔用法文翻译的文本;惠特曼并不否认弗拉爱格拉德的《草叶集》德文译本里面的一些诗可能胜过英文原作。
钱钟书把林译与“哈葛德原作”比较后,发现自己倾向于读林纾的译文,他认为,在表达相同意义时,哈葛德的原作十分拖沓冗长、枯燥木讷,不如林纾的译文简洁明了。因此,他主张译者与原作者相互竞争。译者使用译入语的能力超出原作者使用原语的能力,或者译文的文采风格超出原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要求译文应表现出创造性和生气,发挥译入语的优势超越原文。
三、译例赏析
(一)典雅文言
钱先生几乎所有的翻译都采用古典简约的文言风格,相比白话文,文言文一则联想丰富,意远情浓;二则语法更有弹性,更简洁,有利于摆脱英语语法中的许多“虚字”。文言的“之”比白话文“的”,有派头,而且浑成隆重。
例1.Everything is the same,but you are not here;and I still am.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译: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
这句话出自拜伦致其情人诗作,描写出了拜伦与情人分别后悲伤的心情与浓浓的思念。这句情话,语言平淡,但饱含深情。如用白话文来译,大抵为“世间一切依旧,可你不在这里,而我还在这。两人分别,留下的人比离开的人总要痛苦”。把白话文和文言文一比较,就可以看出白话译文平淡,情义浅薄,远无法传达出文言文中的浓浓情意。此句经过钱钟书的重译,文辞典雅,造诣精深,把原文平淡的语言化为了情义深厚的表达,被公认为远远超出拜伦意境,可以称得上钱先生的经典译作。
(二)臻于化境
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这一翻译思想,并一直致力于在其翻译实践中实现这一理想,十分可贵,以下这个译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例2.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The blind man,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It was bitter,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to make a perfect whole.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这段话描写了一位盲人与一位腿脚不便的跛子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情形。原文字数较多,用浅显的白话虽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缺少韵味,不够形象生动。钱钟书的译文采用四字格,形式整齐,很好地体现了中文的特点。并且,此译文格律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钱先生仅用简短的12个字,就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读者读译文与读原文的感受也没有什么差别。此外,这简单的12个字把两位具有生理缺陷的跛子和盲人相互帮助的情形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十分具有画面感。此译十分灵活巧妙,很好地体现了钱先生的“化境”,可谓十分难得。
(三)钱译莎剧
例3.I would have broke mine eyestrings,
Crack’d them but
to look upon him,till the diminution
Of space had pointed him sharp as my needle;
Nay,followed him till had melted from
The smallness of grat to air,and then
Have turn’d my eyes and swept.
钱译:极目送之,注视不忍释,虽眼中筋络迸裂无所惜;行人渐远浸小,纤若针矣,微弱蠛蠓矣,消失于空濛矣,已矣!回眸而啜其泣矣!
这是莎士比亚的《辛白林》,第一幕第三场,伊摩琴思念丈夫波塞摩斯时的自语。钱钟书仍用了雅致浅显的文言,翻译形式更像中国古诗,意境幽远。这样的译文不仅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十分灵活,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了原作的诗情,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声韵效果。特别是,钱先生的译文连续用了五个“矣”字,体现了五个意象,相互递进。这与原作相一致,使译文与原作一样,具有十分强烈的节奏感,传达出诗情。
四、结语
钱钟书集学者、翻译家于一身,不仅在文学方面大有建树,而且在翻译领域取得伟大成就。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精确地概括了翻譯的作用,易犯的错误和最高境界;提出了翻译的“超越论”,有利于译者通过努力创作出更好的译作。钱老先生的译论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系统严密,意蕴丰富。总之,钱钟书为中国翻译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永远为后人所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钱钟书经典散文集(珍藏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202.
[2]王秉钦.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5.
[3]钱钟书.谈艺录序[M].上海:开明书店,1998:541.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79,549.
作者简介:
江梦晔(1992—),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口译。
关键词:钱钟书;翻译思想;译例
一、引言
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字默存。他精通数国外语,在许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极高建树。他是当代中国的国学大师之一,更是见解独到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钱钟书翻译的专著不多,而且他对翻译问题的研究比较零散,但十分独到、全面。《林纾的翻译》《汉译第一首英文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书》等专文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翻译思想,此外,大多散见于《管锥编》《谈艺录》等著作中。
二、翻译思想
(一)“诱”、“媒”、“讹”
在《林纾的翻译》一文的开始,钱钟书就首先分析了“译”字中相互关联的意义。在后面的文章中,他对“诱”“讹”“化”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把翻译的性质、作用、易犯的错误和翻译的理想做出了独特的概括。这一段话意蕴丰富,引人深思。所谓“诱”就是我们常说的“媒”,钱钟书用二字形象地说明了翻译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即翻译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翻译是个“居间者”和“联络人”,诱使人们去了解外国作品,好像“做媒婆”似的,促使各国文化缔结“文学姻缘”。从狭义来说,一方面,读者可能会因为阅读了翻译作品而对原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随着读者阅读量的增加,可能渐渐对翻译作品产生质疑,故想阅读原作。这就是钱钟书所说的“讹”。
所谓“讹”,就是译文和原作之间总有“失真”的地方,在意义理解或语气上与原文的风格不同。钱钟书认为有翻译就有讹误,有曲解。由于“讹”的不可避免,“媒”“诱”便产生了新的意义。“好译本”能“消灭自己”,吸引读者阅读原作,即“发现之杖”。“坏译本”能“消灭原作”,是“离间”,摧灭读者对研究另一种语言文化(原作)的兴趣,给读者泼冷水,最终导致译作和原作同遭抛弃,即“发现之障”。
(二)化境
“化境”可归结为“化”。钱钟书认为“化”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他说: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作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这种理想的翻译就是原文的“投胎转世”。也就是说,译文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不像译文,完全像是用译文写作出来的原创。以“化”论译,即文字“躯壳”换了一个,而思想内容、精神资致依然故我,真是短小精悍。
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要实现“化境”是相当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彻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但某些方面、某种程度的‘化’是完全可能的。这一翻译理想的提出意义重大,它指引翻译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从而促进我国翻译事业的不断发展。
(三)“超越”论
在钱钟书看来,忠实不是评判译作好坏的唯一标准。钱钟书在小时候读过很多的林译小说,多年后,偶然又重读林译,并把林译与他译(其他译者翻译的原文译作)相比较,认为:比较“忠实”的他译不如相比之下很不忠实的林译或者原作本身。20世纪60年代,钱钟书举过例子来说明译作超越原作,比如:裴德十分注重文章的散文風格,他不喜欢爱伦.坡创作的短篇小说,因为他认为爱伦.坡的文章风格太滞重粗滥,所以,他只愿意阅读波德莱尔用法文翻译的文本;惠特曼并不否认弗拉爱格拉德的《草叶集》德文译本里面的一些诗可能胜过英文原作。
钱钟书把林译与“哈葛德原作”比较后,发现自己倾向于读林纾的译文,他认为,在表达相同意义时,哈葛德的原作十分拖沓冗长、枯燥木讷,不如林纾的译文简洁明了。因此,他主张译者与原作者相互竞争。译者使用译入语的能力超出原作者使用原语的能力,或者译文的文采风格超出原作品,是完全有可能的。他要求译文应表现出创造性和生气,发挥译入语的优势超越原文。
三、译例赏析
(一)典雅文言
钱先生几乎所有的翻译都采用古典简约的文言风格,相比白话文,文言文一则联想丰富,意远情浓;二则语法更有弹性,更简洁,有利于摆脱英语语法中的许多“虚字”。文言的“之”比白话文“的”,有派头,而且浑成隆重。
例1.Everything is the same,but you are not here;and I still am.In separation the one who goes away suffers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
钱译: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也。
这句话出自拜伦致其情人诗作,描写出了拜伦与情人分别后悲伤的心情与浓浓的思念。这句情话,语言平淡,但饱含深情。如用白话文来译,大抵为“世间一切依旧,可你不在这里,而我还在这。两人分别,留下的人比离开的人总要痛苦”。把白话文和文言文一比较,就可以看出白话译文平淡,情义浅薄,远无法传达出文言文中的浓浓情意。此句经过钱钟书的重译,文辞典雅,造诣精深,把原文平淡的语言化为了情义深厚的表达,被公认为远远超出拜伦意境,可以称得上钱先生的经典译作。
(二)臻于化境
钱钟书提出了“化境”这一翻译思想,并一直致力于在其翻译实践中实现这一理想,十分可贵,以下这个译例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例2.One man was maimed in his legs,while another has lost his eyesight.The blind man,taking the lame man on his shoulders,kept a straight course by listening to the other’s orders.It was bitter,all-daring necessity which taught them how,by dividing their imperfections between them,to make a perfect whole. 钱译:一跛一盲,此负彼相,因难见巧,何缺成全。
这段话描写了一位盲人与一位腿脚不便的跛子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的情形。原文字数较多,用浅显的白话虽能表达出原文的意思,但缺少韵味,不够形象生动。钱钟书的译文采用四字格,形式整齐,很好地体现了中文的特点。并且,此译文格律铿锵,读起来朗朗上口。钱先生仅用简短的12个字,就完整地传达出原文的意思,读者读译文与读原文的感受也没有什么差别。此外,这简单的12个字把两位具有生理缺陷的跛子和盲人相互帮助的情形十分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十分具有画面感。此译十分灵活巧妙,很好地体现了钱先生的“化境”,可谓十分难得。
(三)钱译莎剧
例3.I would have broke mine eyestrings,
Crack’d them but
to look upon him,till the diminution
Of space had pointed him sharp as my needle;
Nay,followed him till had melted from
The smallness of grat to air,and then
Have turn’d my eyes and swept.
钱译:极目送之,注视不忍释,虽眼中筋络迸裂无所惜;行人渐远浸小,纤若针矣,微弱蠛蠓矣,消失于空濛矣,已矣!回眸而啜其泣矣!
这是莎士比亚的《辛白林》,第一幕第三场,伊摩琴思念丈夫波塞摩斯时的自语。钱钟书仍用了雅致浅显的文言,翻译形式更像中国古诗,意境幽远。这样的译文不仅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而且十分灵活,最大限度地传达出了原作的诗情,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声韵效果。特别是,钱先生的译文连续用了五个“矣”字,体现了五个意象,相互递进。这与原作相一致,使译文与原作一样,具有十分强烈的节奏感,传达出诗情。
四、结语
钱钟书集学者、翻译家于一身,不仅在文学方面大有建树,而且在翻译领域取得伟大成就。钱钟书用“诱”“讹”“化”三字精确地概括了翻譯的作用,易犯的错误和最高境界;提出了翻译的“超越论”,有利于译者通过努力创作出更好的译作。钱老先生的译论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系统严密,意蕴丰富。总之,钱钟书为中国翻译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永远为后人所学习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钱钟书经典散文集(珍藏本)[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202.
[2]王秉钦.中国翻译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45.
[3]钱钟书.谈艺录序[M].上海:开明书店,1998:541.
[4]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79,549.
作者简介:
江梦晔(1992—),女,江西九江人,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研究方向: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