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1982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从生活中来,学生在探究中获取发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有数感,多让学生多动手动脑。
  关键词:探索发现;培养能力;注重操作
  一、 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学生在探究中获取发现
  一位老师在上:“一个数加减接近整十整百”时,老师先介绍高斯速算后,马上展示了一个题目:你想在10秒内算出这道题吗:(1)765 999 998,(2)5346-999-998。老师没有立即让学生心算,而是从设置悬念,引发思考出发,充分激活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势自然揭示课题,为后续讲授埋下伏笔。
  为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结论,老师与学生一起模拟了商场购物的情景。展示的图片上有不同的商品及价格,让学生观察: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对老师说什么呢?一男生调皮地回答:“老师我想买那条裙子。”全班哄堂大笑,课堂童趣盎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老师诙谐地答道:“好,老师就把这条价值59元的裙子卖给你了,明天咱们班就会出现一名穿着裙子的漂亮的小勇士了。谢谢,请付给老师59元。”学生再次发出笑声,老师紧接着设问:“老师口袋里原有113元,裙子卖给他以后,你们知道教老师的口袋里现在有多少钱了吗?”学生对此问解答非常迅速,立即列出了式子“113 59”,屏幕上同时出现不同的人民币票样。
  师:根据你们的经验,应该怎样从这里的钱里拿59元给老师呢?有不同的拿法吗?怎样的拿法更简单?
  在屏幕上拋出三个问题后,学生开始了分组讨论。
  生1:我拿一张50元、一张5元、两张2元的给老师,用113 59直接计算就可以得出老师的钱现在有172元了。
  生2:我可以先拿一张50元的一张10元的给老师,再让老师补回我1元也可以啊。
  (本节课设置悬念开课后,再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并进而演绎数学教学,让学生经历生活形象逐渐蜕化为数理的过程,充分遵循了“生活形象——数学提取——数理演绎”的数学思维规律。)
  当学生分组汇报完小组探究的成果后,老师并不急于讲授课题,而是再次将问题抛给了学生。
  师:以上两种付款方式都正确,如果我们要用数学式子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应该怎样写呢?
  屏幕展示两种不同的付款方式时人发币票样的变动,帮助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了其中蕴涵的数理。课堂在安静了几分钟后,学生迅速找到了书写方法。
  生1:如果直接拿59元给老师,那么就可以得到113 59=172,通过列竖式得到结果。
  生2:如果先拿60元给老师,老师再找回他1元,就可以看成113 60-1=172,同样可以得到结果。
  师:孩子们真是聪明。请大家观察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生1:我觉得第一种方法简单,直接加起来就行了。未等这个学生说完,很多学生就已经把自己的小手举起来了。
  师:很多同学把自己的手举起来了,是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2:我觉得第二种方法简便些,如果选第一种的话,还需要动笔来算,但是第二种先把59看成60,113 60一下子就算出来得到173,然后多加了1就把1减出来。因为凑整计算更简单,所以不用动笔也能得到结果172元了。
  老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表示肯定后,特别重复了学生回答中一句比较关键的话“多加了1,就把多加的1减出来”,指出了学生2回答的精彩之处。学生在此处自然而然地对算理“多加了几,就减去几”就很好理解了。在精彩的几句小结后,老师话锋一转:“如果现在黄老师用口袋里的钱买了一个98元的蛋糕请全班同学一起分享,那我还剩多少钱呢?”由于有了刚才探究的经历和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也就迎刃而解了。于是,“多减了几,就加上几”,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类比的思想很快总结出来了。
  二、 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有数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发展年幼儿童的思维,首先就是要发展他观察的能力,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小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如此,需要通过观察来感知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和规律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数感。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抓住某些数字的特征,寻找解题规律,使计算更为简便和巧妙。如:以下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哪一个?(1)1994×1999 1999;(2)1995×1998 1998;(3)1996×1997 1997;(4)1997×1996 1996。
  初次接触题目,不要急于让学生计算结果,而是让他们从整体上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发现,这四个算式在形式上完全一样,都是一个数乘一个数,再加一个数;计算时都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使原来的四个算式变为(1)1995×1999、1996×1998、1997×1997、1996×1998等。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仔细观察:需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吗?学生的回答很肯定:不需要!因为和相等的两个加数,相差越小积就越大。显然此题的答案应选(3)。
  如我在小学时老师讲15×15=225、25×25=625、35×35=1225、45×45=2025的规律,我现在很清楚的记得:十位的数字相同后面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是十位加1乘十位上的数后面添25。
  这里教师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观察算式的规律或数的特征,体验简便运算和估算的妙用,从而智慧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数感自然得到了培养。
  三、 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实际操作
  在现实教学工作中我们的老师常说:把戏把戏要过手。我在教学工作中一定留时间给学生操作练习,这样就会加深印象。例如我教“植树问题”时,学生搞懂了棵数、段数关系后,我设计了2个习题。(1)渠江大桥长500米,每10米安装一盏景观灯,一共要安装多少盏?(2)5点钟敲5下用了12秒,12点钟敲12下用了多少秒?作业要从量变到质变,最后的目标是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
  周延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天星镇第二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如何在新形势下对学生进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实施全面教育呢?自己认为:热爱和关心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进行教育工作、教书育人的基础与前提。假如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小学教学的水平,但是目前小学教学方法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相关工作者应创新教学方法,以满足教学改革的需求。本文主要探讨了对话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具有教学难度大、要求高的特点,其涵盖的数学知识,如公式、定律等,具有抽象性特征,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为此
【正】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的《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见《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史研究格局,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的时空背景中,将文学现象的描述
摘 要:在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受到更多的重视,微课也应与而生。教师通过灵活应用微课,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也提升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微课教学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微课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与微课在提升初中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所起的作用两个方面。  关键词:微课;初中语文;教学信息化能力  一、 引言  微课是一则简短的教学视频,视频中运用精练的语言
【正】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把“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毛泽东选集》第4
【正】 湖北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然而,首义之区的农村却没有因此发生根本变动。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湖北农村百业萧条,疮痍满目,农民群众仍然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封建地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论引起了教师的广泛关注。如何应用教学实践,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对小学语文课堂的要
我在多年的语文实际教学中发现,要想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光靠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只有联系书本内外的生活实际,注重语言积累,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课外阅读,并帮助学生养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对小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班主任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要想对学生负责,就必须竭力做好德育工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加强自身对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