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主探究 有效手段 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求知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那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呢?下面是笔者的拙见:
一、充分利用“学讲稿”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需要经历两个设计阶段:无形和有形。所谓无形设计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把握学情、策略构思等,这些是看不见的设计,但它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谓有形设计是指通过设计产生的有形的结果性文本材料,这种材料的设计体现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它也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无形设计、有形设计和集智(体)备课这三个大的方面是课前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從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形设计的结果是以“学讲稿”形式展示。
(一)“学讲稿”的编写流程、原则和要求
“学讲稿”源于江苏洋思中学,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课改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
1 “学讲稿”的编写流程: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资源存档共享以备后用。
2.“学讲稿”的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③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④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⑤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⑥创新性——有利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
3.“学讲稿”的编写要求:
①应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即目标明确化。
②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③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④注意“教学和一”,注重学生的学习
好的“学讲稿”应具有“目标明确化,情境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前置化,问题层次化,练习考试化。”学讲稿不能面面俱到,不能代替课本,学讲稿是提纲,是练习的路线图,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思路图,是把课本的知识碎片进行整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放手(不是撒手)让学生去学。细化课堂管理,克服教师课堂的随意性,规范的要求和时间的限定,把课堂分为3到4个小节,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没有思想走私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二)集体备课提高“学讲稿”的含金量
集体备课做到“五有”:有中心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修改,有分管领导巡视或参与,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吃透教材,备出好课,构建经典“学讲稿”。备课要进行“五说”和“五统一”:“五说”是指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设计(包括教法、学法、课件设计、组织形式、师生活动)、说本课例题、说当堂训练和课外作业。“五统一”是指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与测试。每次备课要真正做到“三落实”,落实下一周上课内容,落实下一周说课分工,落实下一周作业设计(包括周练作业、午练);备课组按计划每星期活动一次,每次活动做到分工明确,研讨热烈,措施落实,解决问题,扎实高效,“学讲稿”的完成必须严格按照如下程序进行:轮流主备→个人辅备(网上交流QQ群)→集体研讨(按课时说课)→组长审核→课前辅备→课后反思。做到既资源共享,又张扬个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讲稿”要分层布置,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每天有一至两题为打“☆”的题目,不要求大家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才去思考;当堂训练力求课内完成,让90%的同学有成功感。
二、高效的关键环节在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为让课堂能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交流、教学手段、问题设计等方面的有效性,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尝试,确立了适合校情的课堂模式。
1.自学探究课模式(自习课):
时间 学 生 教 师
课前 制作学讲稿、限时练
20分钟 限时练。作业考试化(做上课内容的练习,) 时间到收卷
18分钟 自学课本。做学讲稿 阅卷,出成绩。
可参与学生的活动和小组活动。
7分钟 小组讨论(也可课下讨论)
2展评训练课模式(新授课)
时间 学 生 教 师
课前 展示探究课中讨论的学讲稿内容(至少9名学生) 汇总学生成绩,制作当堂训练
15分钟 小组选人发表观点(师生同议) 让学生把犯的错误暴露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随时点评)
10分钟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教师边讲边评,对知识点进行补充汇总,注意多媒体的使用
15分钟 当堂训练,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12名同学,教师点评
5分钟 小结、留作业
学生每节课前自学课本,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老师编写的“学讲稿”。把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如:书籍、报刊、网络等)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科学、人文和时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参加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尝试探究的精神。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在自学(完成“学讲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质疑。
教师补充在课前批阅学讲稿时发现的代表性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评价,通过教师点拨指导、例题讲解来进一步理解概念、梳理新知,将自己思考得到的初步结论在交流过程中补充、完善,使结论系统化、条理化。其次,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自学方法,相互启发激励。通过人人参与,个个尝试,营造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教师组织学生研读文本、实验观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明确要发现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要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要引导学生尝试猜想、推断、求证等,学会探究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两种训练达到目标:
①基础训练:教师设计难度较小的基础习题,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结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尝试能成功”。这是第一次尝试练习。
②变式训练: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或教师作精要点评,在疑惑处,堵塞处巧作点拨,并设置2~3道有一定梯度的变式题。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得到的方法、规律和结论再次在变式训练中加以运用。这次训练要根据学生差异,分层设计,分层达标。
三、高效课堂需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又能有效提示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规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不断拓展了知识视野,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焕发课堂生机和活力,尽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可把“多讲稿”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时帮助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再有多媒体的快反馈、强矫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推行“自主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我们任重而道远。构建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内,还要利用好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求知欲望,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主动的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那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呢?下面是笔者的拙见:
一、充分利用“学讲稿”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需要经历两个设计阶段:无形和有形。所谓无形设计包括研读课标、钻研教材、课程资源开发、把握学情、策略构思等,这些是看不见的设计,但它却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所谓有形设计是指通过设计产生的有形的结果性文本材料,这种材料的设计体现的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它也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所以无形设计、有形设计和集智(体)备课这三个大的方面是课前教学设计的最基本要求,從学生的实际出发,有形设计的结果是以“学讲稿”形式展示。
(一)“学讲稿”的编写流程、原则和要求
“学讲稿”源于江苏洋思中学,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也符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的”课改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把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落到了实处。
1 “学讲稿”的编写流程:
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资源存档共享以备后用。
2.“学讲稿”的编写原则:
①主体性——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②导学性——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③探究性——尽可能设计可供学生在研究中学习的内容
④层次性——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⑤开放性——有可供师生丰富完善的“留白处”
⑥创新性——有利于培训学生创新意识
3.“学讲稿”的编写要求:
①应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即目标明确化。
②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
③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④注意“教学和一”,注重学生的学习
好的“学讲稿”应具有“目标明确化,情境生活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前置化,问题层次化,练习考试化。”学讲稿不能面面俱到,不能代替课本,学讲稿是提纲,是练习的路线图,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思路图,是把课本的知识碎片进行整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放手(不是撒手)让学生去学。细化课堂管理,克服教师课堂的随意性,规范的要求和时间的限定,把课堂分为3到4个小节,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内没有思想走私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二)集体备课提高“学讲稿”的含金量
集体备课做到“五有”:有中心议题,有中心发言人,有记录,有讨论修改,有分管领导巡视或参与,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吃透教材,备出好课,构建经典“学讲稿”。备课要进行“五说”和“五统一”:“五说”是指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学设计(包括教法、学法、课件设计、组织形式、师生活动)、说本课例题、说当堂训练和课外作业。“五统一”是指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练习与测试。每次备课要真正做到“三落实”,落实下一周上课内容,落实下一周说课分工,落实下一周作业设计(包括周练作业、午练);备课组按计划每星期活动一次,每次活动做到分工明确,研讨热烈,措施落实,解决问题,扎实高效,“学讲稿”的完成必须严格按照如下程序进行:轮流主备→个人辅备(网上交流QQ群)→集体研讨(按课时说课)→组长审核→课前辅备→课后反思。做到既资源共享,又张扬个性。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讲稿”要分层布置,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每天有一至两题为打“☆”的题目,不要求大家完成,学有余力的同学才去思考;当堂训练力求课内完成,让90%的同学有成功感。
二、高效的关键环节在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学生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为让课堂能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教学交流、教学手段、问题设计等方面的有效性,通过学习借鉴、探索尝试,确立了适合校情的课堂模式。
1.自学探究课模式(自习课):
时间 学 生 教 师
课前 制作学讲稿、限时练
20分钟 限时练。作业考试化(做上课内容的练习,) 时间到收卷
18分钟 自学课本。做学讲稿 阅卷,出成绩。
可参与学生的活动和小组活动。
7分钟 小组讨论(也可课下讨论)
2展评训练课模式(新授课)
时间 学 生 教 师
课前 展示探究课中讨论的学讲稿内容(至少9名学生) 汇总学生成绩,制作当堂训练
15分钟 小组选人发表观点(师生同议) 让学生把犯的错误暴露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随时点评)
10分钟 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教师边讲边评,对知识点进行补充汇总,注意多媒体的使用
15分钟 当堂训练,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12名同学,教师点评
5分钟 小结、留作业
学生每节课前自学课本,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能独立完成老师编写的“学讲稿”。把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记录下来,在课外通过多种渠道(如:书籍、报刊、网络等)了解与课文有关的科学、人文和时事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参加探究性的实践活动,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尝试探究的精神。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交流在自学(完成“学讲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进行质疑。
教师补充在课前批阅学讲稿时发现的代表性问题,通过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多向交流评价,通过教师点拨指导、例题讲解来进一步理解概念、梳理新知,将自己思考得到的初步结论在交流过程中补充、完善,使结论系统化、条理化。其次,交流自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自学方法,相互启发激励。通过人人参与,个个尝试,营造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教师组织学生研读文本、实验观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尝试、探索过程来发现知识,发现事物间的关系和规律,培养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精心设计探究问题,明确要发现问题的方向和目标;要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需要和兴趣;要引导学生尝试猜想、推断、求证等,学会探究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尝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通过两种训练达到目标:
①基础训练:教师设计难度较小的基础习题,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结论运用到实践之中,让大部分学生感到“尝试能成功”。这是第一次尝试练习。
②变式训练:在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或教师作精要点评,在疑惑处,堵塞处巧作点拨,并设置2~3道有一定梯度的变式题。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中得到的方法、规律和结论再次在变式训练中加以运用。这次训练要根据学生差异,分层设计,分层达标。
三、高效课堂需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多媒体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又能有效提示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规律。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不断拓展了知识视野,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激发了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焕发课堂生机和活力,尽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可把“多讲稿”知识的内在关系、外在异同和与其他章节的联系、差别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这些联系及差别,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时帮助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框架,网络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和网络化。再有多媒体的快反馈、强矫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
总之,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推行“自主高效课堂”势在必行,我们任重而道远。构建高中化学自主高效课堂,不仅要关注课内,还要利用好课外,做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