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使人愉悦,使人成才,使人博采。”但当前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不懂有效的阅读方法,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教师,应重视这些现象,明确课外阅读的要求,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开展各项阅读活动,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将课外阅读与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兴趣,阅读数量不够。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电视几乎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还有不少家庭拥有了电脑。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对小学生来说,诱惑力就更强了。因而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就会打开电视或电脑,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二)方法不当,阅读质量不高。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只需粗读的却不肯放手。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或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时间管教子女,让孩子自己选择,结果孩子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阅读发展。这些都严重地妨碍孩子的阅读发展。
(三)积累不够,阅读习惯不好。
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诵”、“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因而作文仍然根基过浅,营养不良。而无计划无方向的低效阅读更是比比皆是。
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创新阅读活动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二、创新课外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爱”做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1.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凡是我要推荐给学生的书,我必先自读,共同与作者对话。每天中午,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我还给学生们介绍古今伟人如:司马迁、曹雪芹。让同学们明白,他们的成名无不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这些伟人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爱上读书。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2.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扩大阅读量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比如,我在教学曹文轩《草房子》一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我顺势向学生推荐了几本关于曹文轩的作品,没想到转天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手中都捧着相关的书籍,于是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一来使得课内阅读得到延伸和扩展,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二)拓宽书源渠道,有“米”下锅。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一句话: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这话讲得可谓精妙无比!如果没书可读,学生空有一腔读书的热情,犹如蜜蜂无花可采,那又怎能酿出蜜来呢?所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创设课外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可读,才能让他们采得花,酿得蜜。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争取家长的配合。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光靠老师,必须要有家长的紧密配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推荐好书,如精彩阅读丛书《阅读让我快乐》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给孩子选购合适的图书,让孩子们有好书好报可读。我还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家庭氛围。
2.设立班级图书角。
我发动学生买书,捐书,组建班级图书角,积极参与学校的图书置换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但班级图书角资源毕竟有限,满足不了不断成长的孩子们的需求。图书馆才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我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所需图书,不断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把图书馆当作课外阅读的乐园、创新的天地和心灵驰骋的原野。
(三)组织展示活动,寓读于乐。
课外阅读实践的关键在于坚持,定期组织各种趣味盎然的读书展示活动如:故事会、读书笔记、手抄报展评等。当然,我也有放开手的时候,不确定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去发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断创新、充实、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阅读、成长。
【作者单位: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 江苏】
一、当今小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兴趣,阅读数量不够。
我们不难发现:目前,电视几乎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还有不少家庭拥有了电脑。其吸引力远大于书籍,这对小学生来说,诱惑力就更强了。因而很多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就会打开电视或电脑,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二)方法不当,阅读质量不高。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不能自如地迁移到课外阅读中来,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只需粗读的却不肯放手。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在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一,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或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无时间管教子女,让孩子自己选择,结果孩子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不利于孩子的阅读发展。这些都严重地妨碍孩子的阅读发展。
(三)积累不够,阅读习惯不好。
学生阅读纯粹是“读”,没有“背”、“诵”、“抄”等帮助记忆、积累的手段,虽然有了大量的阅读,但是仍然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因而作文仍然根基过浅,营养不良。而无计划无方向的低效阅读更是比比皆是。
面对这种情况,怎样创新阅读活动方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成了我们关注的重点。
二、创新课外阅读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一)培养阅读兴趣,让“爱”做主。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的学习,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有了兴趣,孩子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那么,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让孩子爱上读书,体验读书的快乐。
1.以身作则,榜样激励。
老师不仅要在口头上大力宣传读书的好处,更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因此,我特别注意与学生共同阅读,凡是我要推荐给学生的书,我必先自读,共同与作者对话。每天中午,我必到教室,与学生各捧一本书入神阅读,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生爱上读书是理所当然的。此外,我还给学生们介绍古今伟人如:司马迁、曹雪芹。让同学们明白,他们的成名无不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从这些伟人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爱上读书。当然,我也没忘记从学生身边的伙伴中挑选榜样,那些阅读起步早,阅读水平高的学生,在我的辅导下,能胜任“小老师”,让他们代替老师朗读美文,讲故事。这“小老师”的榜样力量不可小估,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增,个个争当“小老师”。
2.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扩大阅读量是连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的阅读活动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对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利用好课堂四十分钟,上好每一节阅读课,是提高阅读效率的关键。比如,我在教学曹文轩《草房子》一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课后我顺势向学生推荐了几本关于曹文轩的作品,没想到转天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手中都捧着相关的书籍,于是我鼓励学生把自己读到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并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一来使得课内阅读得到延伸和扩展,提高了课外阅读的效率。
(二)拓宽书源渠道,有“米”下锅。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民的信》中有一句话: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这话讲得可谓精妙无比!如果没书可读,学生空有一腔读书的热情,犹如蜜蜂无花可采,那又怎能酿出蜜来呢?所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地为孩子们创设课外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可读,才能让他们采得花,酿得蜜。为此,我们应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1.争取家长的配合。
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光靠老师,必须要有家长的紧密配合。通过家访、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推荐好书,如精彩阅读丛书《阅读让我快乐》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给孩子选购合适的图书,让孩子们有好书好报可读。我还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郁的书香家庭氛围。
2.设立班级图书角。
我发动学生买书,捐书,组建班级图书角,积极参与学校的图书置换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但班级图书角资源毕竟有限,满足不了不断成长的孩子们的需求。图书馆才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我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去借阅所需图书,不断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把图书馆当作课外阅读的乐园、创新的天地和心灵驰骋的原野。
(三)组织展示活动,寓读于乐。
课外阅读实践的关键在于坚持,定期组织各种趣味盎然的读书展示活动如:故事会、读书笔记、手抄报展评等。当然,我也有放开手的时候,不确定主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专长去发挥,有利于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创新能力。
总之,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要相信孩子,不断创新、充实、改善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孩子们更轻松快乐地学习、阅读、成长。
【作者单位:泗阳县南刘集乡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