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养成教育,换言之就是要把学生提出的各项基本要求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需要和行为,也就是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所以,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划。文章提出班级管理中的激励对策:用正、反面事例,让学生具体感知;创设情境,感染行为;将心比心,心理换位。
关键词:班级管理;养成教育;激励对策
一、唤醒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划。
众所周知,即使是少年儿童的行为,也有特定的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人们首先产生内心的需要,随即才会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有了动机,自然而然就会付诸行动,最后满足自身原始的心理需要。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抛开学生内心的需要,任何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多教师会陷入一种苦恼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教育者的督促下,基本能保持文明行为,但由于没有让这些文明行为成为他们的内心需要,一旦脱离教导,他们就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部分教育者把这些现象归因于自己养成教育方法不当。殊不知,这其实进入教育误区。
二、师之意识
或许很多教师都会单一地认为内心需要只是成人所拥有的,或者认为学生只有简单的内心需要。其实,孩子同样像成人一样,有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他们的喜好厌恶会与他们内心的某种需要联系起来,符合他们内心需要的,他们就会接受、喜欢,甚至不顾一切地追求;而与他们内心需求完全不符的,他们就会讨厌、拒绝。所以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之前,首先要有正确的意识,尊重学生的内心需要,将正确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学生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并且尽可能地唤起他们内心的需要,这样,养成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不玩火,安全用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游戏时,单纯地靠教师、家长的约束与督促,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当在教育中利用一定的方式,如表扬,奖励等,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唤醒了他们内心的需要,或者直接通过现实的案例令他们内心震撼,唤醒他们内心的生存需要、安全的需要、健康的需要等,这样,在日常行为中,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将那些规范与要求和内心的这些需要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动机与行为,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三、唤醒的对策
俗话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这和《孙子兵法》中强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为的……当学生懂得与内心的需要结合起来,文明行为、文明习惯就成了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是我们研究的重要之处。
(一)用正、反面事例,让学生具体感知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用具体的正、反面的事例,让学生从观看、感受中辨是非、辨美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正处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只是从表面现象去判断。比如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这个抽象的概念时,教师让学生多观看一些体育竞技场上奥运健儿为祖国争荣誉而拼命夺金、革命战争时革命将士为和平而浴血奋战之类的场面,让他们明白这些就是爱国精神的体现,继而用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来体现,从而唤起和强化他们内心的情感需要。
一些不良的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健康。为了教育几个极有个性且父母忙于工作疏于教育的学生,笔者利用双休日带着他们来到附近的戒毒所参观,回来后学生在周记中写下他们此行的感受,唤醒了学生的健康需要。
(二)创设情境,感染行为
在小学教育中,部分学生自制力薄弱。教室的卫生工作是大多数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笔者在教育学生要保持班级良好的卫生时,多次的说教与亲生参与效果不明显。一天上午放学后,笔者让几个学生留下来,把课桌椅推得乱七八糟,又将垃圾篓里的垃圾倒在地上,把玻璃弄的污迹斑斑,看上去一片狼藉。
接着学生一个个陆续回来了,笔者在一旁看着学生惊愕的脸孔,趁机问学生这样是否舒服?当学生都到齐了,便请他们一起劳动。不一会儿,课室被学生打扫得很干凈,笔者再讲如何保持身边卫生时,学生已经心领神会了,之后,教室的卫生情况也大有好转。
(三)将心比心,心理换位
将心比心,是我们经常说的劝慰性的话语,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换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会唤醒他们内心的某种需要与满足。
这个学期开学初,兄弟学校一位四年级学生得了血癌,家里已经花费了全部积蓄而且债台高筑,区有关部门倡议全区上下为其捐款。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在班里面详细介绍生病学生的情况,接着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生病时什么感受?自己在困难时是否需要别人伸出友谊之手?学生由于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这样的适时点拨,他们纷纷加入捐助行列。尤其是小关同学,她的爷爷在那几天因患癌去世了,她非常悲痛,对这有深切的体会。当时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回家告诉了奶奶后,奶奶又亲自捐了五十元。
养成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大命题,教师的教育方式将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各种文明的习惯与学生的习惯、切身的利益结合起来,转化为他们内心的需要。
关键词:班级管理;养成教育;激励对策
一、唤醒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所以,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计划。
众所周知,即使是少年儿童的行为,也有特定的规律可循。这个规律就是人们首先产生内心的需要,随即才会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有了动机,自然而然就会付诸行动,最后满足自身原始的心理需要。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抛开学生内心的需要,任何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都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大多教师会陷入一种苦恼之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教育者的督促下,基本能保持文明行为,但由于没有让这些文明行为成为他们的内心需要,一旦脱离教导,他们就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部分教育者把这些现象归因于自己养成教育方法不当。殊不知,这其实进入教育误区。
二、师之意识
或许很多教师都会单一地认为内心需要只是成人所拥有的,或者认为学生只有简单的内心需要。其实,孩子同样像成人一样,有物质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他们的喜好厌恶会与他们内心的某种需要联系起来,符合他们内心需要的,他们就会接受、喜欢,甚至不顾一切地追求;而与他们内心需求完全不符的,他们就会讨厌、拒绝。所以我们在实施养成教育之前,首先要有正确的意识,尊重学生的内心需要,将正确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学生的需要结合在一起,并且尽可能地唤起他们内心的需要,这样,养成教育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不玩火,安全用电,防溺水,不做危险游戏时,单纯地靠教师、家长的约束与督促,是很难达到效果的。当在教育中利用一定的方式,如表扬,奖励等,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唤醒了他们内心的需要,或者直接通过现实的案例令他们内心震撼,唤醒他们内心的生存需要、安全的需要、健康的需要等,这样,在日常行为中,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将那些规范与要求和内心的这些需要结合起来,指导自己的动机与行为,从而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与效果。
三、唤醒的对策
俗话说:“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这和《孙子兵法》中强调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一定的相通之处。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可行的,什么是不可为的……当学生懂得与内心的需要结合起来,文明行为、文明习惯就成了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是我们研究的重要之处。
(一)用正、反面事例,让学生具体感知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用具体的正、反面的事例,让学生从观看、感受中辨是非、辨美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小学生正处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只是从表面现象去判断。比如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这个抽象的概念时,教师让学生多观看一些体育竞技场上奥运健儿为祖国争荣誉而拼命夺金、革命战争时革命将士为和平而浴血奋战之类的场面,让他们明白这些就是爱国精神的体现,继而用生活中一些平常小事来体现,从而唤起和强化他们内心的情感需要。
一些不良的习惯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行为乃至健康。为了教育几个极有个性且父母忙于工作疏于教育的学生,笔者利用双休日带着他们来到附近的戒毒所参观,回来后学生在周记中写下他们此行的感受,唤醒了学生的健康需要。
(二)创设情境,感染行为
在小学教育中,部分学生自制力薄弱。教室的卫生工作是大多数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笔者在教育学生要保持班级良好的卫生时,多次的说教与亲生参与效果不明显。一天上午放学后,笔者让几个学生留下来,把课桌椅推得乱七八糟,又将垃圾篓里的垃圾倒在地上,把玻璃弄的污迹斑斑,看上去一片狼藉。
接着学生一个个陆续回来了,笔者在一旁看着学生惊愕的脸孔,趁机问学生这样是否舒服?当学生都到齐了,便请他们一起劳动。不一会儿,课室被学生打扫得很干凈,笔者再讲如何保持身边卫生时,学生已经心领神会了,之后,教室的卫生情况也大有好转。
(三)将心比心,心理换位
将心比心,是我们经常说的劝慰性的话语,其实也是一种心理换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经常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也会唤醒他们内心的某种需要与满足。
这个学期开学初,兄弟学校一位四年级学生得了血癌,家里已经花费了全部积蓄而且债台高筑,区有关部门倡议全区上下为其捐款。面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在班里面详细介绍生病学生的情况,接着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生病时什么感受?自己在困难时是否需要别人伸出友谊之手?学生由于直接经验少,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这样的适时点拨,他们纷纷加入捐助行列。尤其是小关同学,她的爷爷在那几天因患癌去世了,她非常悲痛,对这有深切的体会。当时就毫不犹豫地拿出身上所有的钱,回家告诉了奶奶后,奶奶又亲自捐了五十元。
养成教育是教育中的一个大命题,教师的教育方式将所要达到的目的即各种文明的习惯与学生的习惯、切身的利益结合起来,转化为他们内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