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梦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梁任公这段激情澎湃的文字,国人耳熟能详,建成一“少年中国”,也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在追怀这一梦想的时候,人们自然不会忘记上个世纪初那个径以“少年中国”命名的民间社团组织。
  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出现的历史最久、会员最多、分布最广,而其分化和实质性解体又最令人惊奇的一个社团。当其盛时,几乎囊括了那一时代的杰出青年,堪称风云际会,而这样一个荟萃精英的庞大组织,从分化到解体,虽只有短短两三年时间,却仿佛瓜熟蒂落般自然而然,局外人几乎看不出这种分化、解体中有什么剧烈动荡,不能不让后世读史者困惑和茫然。之所以会如此,除了文献不足征之外,后人对这一段历史有意无意避讳也是原因之一。我常常奇怪,后来被贴上“左”“中”“右”标签的许多人物,溯其平生,都与少年中国学会大有渊源,可是在提到这一段历史时却往往语焉不详,就连被公认为少年中国学会之核心的王光祈,人们追忆其功业,也似乎都愿意浓墨重彩地表彰其后期在音乐学上的贡献,至于少年中国学会期间,其思想和言行则一笔带过。而在论述李大钊这样的少年中国学会的“左翼”人物时,人们倒是乐意提及少年中国学会,只是因为要彰扬李氏的不妥协精神,又不能不把与李氏趣向不同的人弄得过于脸谱化。老实说,由于以上种种,少年中国学会的面目越来越不清晰了。
  然而有意无意将少年中国学会模糊化的近代史会是完整的吗?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国内关于少年中国学会的第一部专史,这就是已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吴小龙先生的大著《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以下简称《研究》)。这本《研究》的篇幅并不算大,除去附录,大概不到二十万字,可是涵盖少年中国学会的所有相关问题几乎都论到了,而且许多焦点性问题,作者都有理有据推翻了陈说。此书能取得这些成绩,首先得归功于作者在资料占有方面所费的心力。读完了《研究》,我有些明白了,在吴小龙先生之前,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专著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过去在另册之列的人物的著述了解不够,甚至不敢去了解。比如研究少年中国学会,怎能不读李璜、曾琦、左舜生等“国家主义派”巨魁的文字?怎能仅凭别人转述转引的二手资料,就草草对前人做盖棺之论?而吴小龙先生对少年中国学会的各派重要人物的史料,都下了钩沉索隐的功夫,这是写出一部客观的少年中国学会史的首要前提。其次,笔者还要称许作者坚持回到历史现场的学术精神与平和的写作心态。近代以来,少年中国学会的历史被遮蔽和误读者甚多,其中自有客观时势之下不得不然的因素,但现在已没有理由不还历史一个真相。正因为作者坚持回到历史现场,所以,少年中国学会分裂的缘由,以及不同人物在分裂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等等,读者通过书中引述的那些已为陈迹的文字,已知大半;正因为作者有平和的写作心态,所以他看问题常能超越一时之风尚。作者在书中提出: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争论,“并不像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是发生在共产主义派与国家主义派之间的争论,而是发生在以政治改造为主要取向的会员,和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取向的会员之间的争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于此可见一斑。
  读完《研究》,笔者也禁不住有一些感想,这些感想,有的吴小龙先生大著中已有所论列,但可能限于篇幅和论著体例,笔者读来觉得还不够“痛快”,有的不过是笔者掩卷之余的一缕暇思,总之都是拜吴小龙先生所赐。
  感想之一,关于少年中国学会及那一代青年精英,应作怎样的整体评价?我们曾经习惯于用“左”“中”“右”界定少年中国学会中人,并据此来定其是非优劣,现在似有调整之必要。在强调国家认同的大背景下,至少应该承认,那一代青年精英都是怀有救世之忱、具有爱国心的中国人,只是在如何救世上,其选择的路径各有不同罢了。
  感想之二,“不纯粹”究竟算不算少年中国学会的缺点?没有统一纲领,缺乏一种主义的支撑,一直被视为少年中国学会的软肋,其实证诸后来的历史,我们毋宁说这种“不纯粹”的民间社团组织太少了,还未形成一种力量。如果像少年中国学会这样,并不硬性规定一种共同信仰,而仅仅强调道德操守,让会员广泛、自由地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种问题的民间组织更多,在中国扎根更久,近代中国的面貌是否会和我们知道的有所不同?现在许多人在谈“中间社会”,少年中国学会之不能长久,是否是近代中国中间社会无法发育的一个缩影?
  感想之三,能不能用“救亡压倒启蒙”的模式解读少年中国学会的分裂?少年中国学会的左右两翼,面对近代中国的问题,几乎都是追求根本解决的思路,所以,一个缺乏主义归属,从逻辑上归于组织涣散、行动不力的民间社团在他们看来,终究是缓不济急的。从中能够总结出什么样的教训?
  感想之四,少年中国学会的中间人物是否研究得太不够了?左右两翼,因其后来各自的功业,在海峡两岸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相形之下,那些坚持学会应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取向,而其后半生也沉浸于各种具体“问题”的中间层,却被漠视了不少。这些人物,我们过去总爱以“消极”谥之,及今而视,他们又何尝偏离了当年的少年中国梦,“消极”云乎哉?
  ……
  写完这些感想,本拟和惯常作文一样,写上请作者指正云云,忽然想到吴小龙先生刚刚英年早逝,已无从赐正了。回头翻看《研究》书前所附的作者照片,一张活泼泼的笑脸,虽与吴先生缘悭一面,也不禁悲从中来。
其他文献
蔡伟,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师大浙派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浙江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师语文教育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已出版论著、教材16本,其中《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被誉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校本教材的专著,被《中国教育报》评为2012年度对教师影响力最大的100本书;2017年出版的《语文学科教学案例的撰写》《语文学科教学案例应用》被誉为国内第一套系统研
王林,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中学语文教研员,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著有《人间词话导读》《春山朗月》《古诗文引用范例解读》《教师语言修养的涵育》(合著)《教师话语系统研究》(主编)等,发表教学文章百余篇。追求诗性与理性交融的语文课堂。  李思(华中师大一附中光谷分校教师):王老师好!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你一起探讨关于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一些问题。我经常遇到一些语文界有丰富
文学研究在圣经学术史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究其根源,是因为历代基督徒和犹太人都把圣经奉为神圣真理的载体,认为对如此一部圣典不适宜进行类似于对待但丁诗歌、莎士比亚戏剧和托尔斯泰小说那样的文学分析。时至当代,多数圣经学者依然热衷于考察某篇赞美诗的神学意念及其在圣殿礼仪中的作用,而不愿将其当作真正的诗歌来研究。他们对圣经的上帝观、人观、灵魂观、末世异象等津津乐道,却无意于谈论叙事文本中的
如果奥古斯都时代的一个罗马人误入桃花源,错食长生药,待到奥古斯丁时代复返尘世,定然感慨人事皆非。他将发现,帝国现已一分为二,西部皇帝常驻米兰,很少来罗马;东部皇帝则住在名为君士坦丁堡的新首都。称呼皇帝的方式变了,他不再自谦为“首席公民”(princeps),而是高高在上的“君主”(dominus),他接见任何人,无一例外,总隔着帘子,人们竟然向他匍匐跪拜,他身边还簇拥着众多宦官。听说西部皇帝其实受
闲来无事,有时也看看香港凤凰台的专栏节目《李敖有话说》。李敖几次提起别人称他为“大师”,他说:“看,称我为大师。”但听起来,别人称他为“大师”,似有戏谑的味道,而他自己倒是很认真地自认为是“大师”的。  学贵专精。李敖是哪一门的“大师”呢?  李敖在台湾大学读的是历史系,他遇事都讲究拿出证据来。搞历史必搞考证。他大概就是史学“大师”和考据学“大师”吧。  我们且看他拿出来的是些什么样的证据。  1
很荣幸参加了2017年8月26日-28日在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组织的第十一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观摩活动。作为目前全国最高级别的大赛,高中15位选手展示了现代文、文言文、写作、诗歌等课型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笔者想着重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在此次比赛中的呈现和落地情况。  在“核心素养”的语境下,语文核心素养已经形成基本共识,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历史:在草莽与庙堂之间    历史学和人类学本有各自的领域,二十世纪后半叶,二者相互影响形成的历史人类学传入我国,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其中,多元视角、对地方性知识的关注、跨学科研究等观念和方法已反映在我们的学术实践中。三联书店推出“历史·田野”丛书第一批五种,或可视为国内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本刊今年第一期曾发表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一文介绍其中的一种,颇受关注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1]对话实现的过程,问题的设计是不容忽视的前提性条件。问题是对话的纽带与基础,建立在问题基础上的对话才能使师生聚焦共同的学习目标,通过问题的探究与解决,于多重对话的过程中实现阅读的深度理解与知识的主动建构。无问题则对话难以展开,无对话,阅读教学只是一场自说自话的教师个人独角戏,学生屈居于教师的话语权威之下,被动地接收着教师灌
意象,是诗歌构成的基本元素,它囊括了“意”和“象”两个部分。“意”指的是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指的是创作客体的客观物象。诗歌的意象就是客观物象与诗人主观情感的融合。古今诗词文学,大凡成功者,无不在“意象”上做足文章。意象具有开放性,但同时又具有指向性,以意象品诗,更易走进诗歌营造的意境,获得情感上的共鸣。下面,我们结合新教材内容,从三个方面来作具体分析。   一、理清群体意象和中心意象的关系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研究的核心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难题之一,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模糊不确定。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支撑,没有课程内容,课程目标就会落空。我国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其课程目标中,上有总目标,下设学段目标,学段目标又分为不同的学习领域。但是,我们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是缺失的。目前课程内容散落在课程目标的内容目标和活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