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三题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sbz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豌豆
   那天,失了血色的夕阳,跌坐在西天边际,孱弱晕黄的余晖,笼罩着贫瘠的田野,这是一个少见的黄昏。
   无边的庄稼地,麦子早摔穗、升浆了。麦山稀疏错乱,麦芒细软,麦穗也不齐整,短的一指来长,长的不过二指,并不是麻凛凛的惹人喜爱的长条儿。用三爷的话说,像粘的猴毛,怕是个灾年哩。听见这话时,四爷嗯一声,却是二声的声调儿,还带个明显的拐弯。看来,四爷是反对的。
   四爷说,豌豆长得好啊,真格是长得好呢!
   这片麦子地,套种着豌豆。豌豆确实比麦子长得好,豆荚儿长而饱满,绿莹莹水灵灵,累累赘赘吊满豌豆秧。四爷低声笑着说,豆荚儿……豆荚儿,像三嫂的手指哩。三嫂,是三爷的婆娘,四爷的嫂子。三爷拉下脸,用眼睛剜了四爷一眼。那一瞬间,夕阳的那弯残躯,正躲进西山背后,世界忽而暗下来了。三爷的脸也黑了下来。
   三爷抽出腰间别着的旱烟袋,蹲下身摩挲着装烟袋锅。
   三爷不再说一句话。
   三爷六亲不认,没有人不知道这。
   三爷和四爷是被队里指派看豌豆地的,就是这片套种着豌豆的麦子地。
   四爷依旧站着,不停地望向不远处的地畔儿,又不停地转头望望蹲着的三爷。地畔儿的路边上,横了一条茅草渠,四爷一直望向渠那边。
   四爷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
   三爷和四爷脚下,是高出麦田三四米的堰垄,那茅草渠和这片麦田,任何一处有风吹草动,他们都会清楚地看到。
   一会儿,茅草渠上探出一个小脑袋,跟着,又探出来一个小脑袋。
   四爷先看到了,四爷把目光瞥向了抽着旱烟的三爷。三爷叭叭叭地抽着烟,一下下地用拇指肚,压着烟锅里燃着的烟末。三爷嘴里每叭出一声,就有一股蓝烟冲出来,顺着他的脸颊,蹿上他头顶,像飞马一样,无声无息地飞驰而去,四爷眼巴巴地看着。
   四爷的神魄似乎也随之去了。
   三爷吧嗒着嘴,再也吐不出飞马了。三爷已经抽完一锅烟。三爷手攥烟袋和烟锅杆儿,把烟锅头咣咣地磕在鞋帮上。三爷磕完烟袋锅,又嘶嘶嗤嗤地吹通了烟管。
   这个当儿,三爷望向麦田里,他看见了两个孩子的身影,尽管他们俯趴在地上,可依然看得很清楚。
   三爷霍地站了起来,大喊一声:谁!谁在偷豌豆!
   四爷忙不迭地说,莫喊,莫喊,是咱娃养社,还有咱党党娃哩……
   三爷早看清有自己的小儿子党党。三爷继续喊,赶紧滚!快赶紧滚!叫我抓住了,有你娃好受的。过足烟瘾的三爷,喊声能穿出八里地。
   四爷生气地跺着脚,连着唉唉唉了三四声。
   四爷气愤三爷得很。
   四爷说,你叫娃摘一点么,也是饿得不行了么。娃偷总比咱大人偷好么。
   四爷把声音压得很低,像是对眼前的麦田耳语。
   三爺仍然在大声吆喝着。两个小娃儿,毕竟也是做贼心虚,愣是让三爷喊跑了。三爷看着自家党党的背影,他跑在养社后面,腿脚显得软弱无力,随时都会跌倒的样子。
   四爷咬牙切齿地说,你一家子活该饿死!你刚看见没?你家党党饿成啥了,跑都跑不动了!
   看护这片豌豆地,分前后夜两班倒,直到后夜换班,三爷跟四爷没说一句话。
   第二天的夜班,队里派六爷跟三爷搭班。
   打那以后,四爷再也没有出现在看护庄稼地的人伙里。
   偷西瓜也偷芝麻
   三星村北邻寨里村。寨里村最南端的地,离三星村却近,庄稼便常被三星村的孩子们糟践。没办法,粮食短欠,谁也吃不饱肚子。
   偷寨里村的庄稼,必有党党和养社。
   那一年种了西瓜,眼看着西瓜从红枣大长到鸡蛋大、碗口大,养社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西瓜日日夜夜长着,瓜地也搭了草庵子,南北地头各一个,有人日夜守着这片地了。西瓜一天天长大了,摆在了青绿的叶蔓上,歪歪扭扭地排成了行,瓜皮青黑光溜,像日本鬼子的钢盔。一想到流着甜汁的西瓜瓤儿,养社他们就使劲地咽口水。
   西瓜离熟还有些时日,养社他们去得更勤了,他们偷偷摸摸地去,想知道看西瓜的人是谁。看瓜人被唤作刘四老汉,看着面善得很,这让养社他们壮了偷瓜的胆子。
   这天午后,艳阳高照,满地流火。养社、团娃和党党他们摸向了西瓜地。他们猫腰躲在苞谷地里,再向前十多步就是西瓜地,透过苞谷秆叶的空隙,他们近距离地看到了滚圆的西瓜,那是让他们牵牵念念的垂涎欲滴的西瓜。他们也看到了刘四老汉,他靠在庵子口打着瞌睡。奇怪的是,刘四老汉像是发现了他们,他正好面朝他们的方向坐着。
   他们耐心地蹲在苞谷地里,盼着刘四老汉进庵子睡觉。好一阵子,刘四老汉也没动静。他仍然像磕头虫一样,一下接一下地打盹儿。苞谷地里密不透风,老天爷也打盹去了,他哪里能想起来刮一丝风呢。养社他们,满头满身都出汗了,中午喝过稀粥的胃,这一刻也空了,胃里馋虫也作怪了,他们顾不得许多了。
   养社说话了,他让团娃一人去偷瓜,团娃不情愿去。养社和党党对团娃瞪圆了眼,他俩是叔伯兄弟,养社还举起了拳头。党党说,我俩给你放哨,快去!摘一个就行了。养社说,不,摘两个!
   团娃只身钻出了苞谷地,匍匐下了身子,走近了一个西瓜。噌,一声脆响,瓜蔓一个哆嗦,团娃摘下了西瓜。噌,瓜蔓又一哆嗦,团娃又摘下了一个西瓜。团娃抱起了一个西瓜,又去抱另一个西瓜,团娃显得有些吃力,他似乎一个手并不能抱起它。团娃抬头看向刘四老汉,又扭头看向苞谷地这边,那是求援的眼神。党党向前迈了一步,却被养社一把拉住了。这时候,刘四老汉醒了,他定定地看着团娃。
   团娃吃力地抱着两个西瓜,黑猩猩一样晃悠回苞谷地。养社一直盯着刘四老汉看。刘四老汉一路目送着团娃,一直到团娃回到他们身边。刘四老汉竟然一个字都没喊。养社想:刘四老汉是个瞎子?还是个瓜子(傻子)?    养社正想着,冷不丁地有人唱了一声“王朝马汉一声喊”。养社侧耳细听,是刘四老汉唱响的。养社和团娃一个激灵,团娃惊得扔了西瓜,撒丫子顺着苞谷行的空当朝外跑,党党跟在他身后跑着,他们的胳膊和身子,碰得苞谷叶子一路嚓嚓地响了过去。看着被团娃扔在地上裂开口的西瓜,养社弯腰抱起一个,猫着腰小跑着追他俩去了。
   党党和团娃跑了一阵,跑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刘四老汉并没有追上来,他俩放慢了脚步,仍不时回头看着。看到养社抱着一个西瓜追了上来,他俩停下了脚步,躬了腰身,双手撑在膝盖上,大口大口地喘息着。养社挺胸过来了,并不理会他俩,他放慢脚步继续朝前走,像没有看见谁一样。团娃和党党无声无息地跟着养社,他们仨到了土壕顶的泡桐树下,四下里都是庄稼地,没有一个人影,狗大一个都没有。
   养社一屁股坐在地上,把两个大拇指塞进西瓜的裂口,他两手朝外用力,竟然没有掰开西瓜。养社端起了西瓜,磕在被人踩得白光的地面上。嘭,一声闷响。养社再一用力,哗,一声轻响,西瓜分成两半。西瓜籽白亮亮的,瓜瓤粉中带白,这瓜顶多五成熟。养社端起半个西瓜,旁若无人地啃了起来,西瓜完全遮住了他的脸。他大口地啃着,嘴里发出夸张的吸溜声。每啃一口,他就拿一只眼瞄向团娃和党党。党党一步跨上前,准备端地上的另外半块西瓜。养社一伸手,挡在西瓜上面。
   党党喊,哥,哥,我是你弟么。
   养社说,谁叫你跑那么快!这瓜不是你摘的。党党不言语了,扭头看着团娃。
   团娃抢前一步,说,这瓜是我摘的。团娃说得理直气壮。
   养社说,你摘的瓜……叫你扔在苞谷地里了,你去抱回来。养社仍然护着地上的半块西瓜,不给团娃。
   团娃急了,咧嘴哭了。团娃边哭边说,瓜是我……摘的,是我从瓜地……抱到了苞谷地……
   养社问团娃,刘四老汉是你舅家爷(外公)?
   团娃本想说不是。话一出嘴却成了:是我……舅家爷,是我舅家爷!
   养社说,怪不得,怪不得你舅家爷不撵你呢,那咱……下次还能有瓜吃?
   团娃破涕为笑,说,能,能!
   养社把他啃过的那半块西瓜给了团娃。团娃犹豫着接了,张嘴就啃了起来。只几下,团娃额头和脸蛋上,都粘上了西瓜汁水。
   养社把自己护着的半块西瓜在地上磕开了,一大一小两块,他把小块递给党党。党党接了,猛啃一气。三人稀里哗啦的,手上的西瓜皮都快啃成薄饼了。吃毕,三人咂巴着嘴,意犹未尽。
   养社看着团娃说,去,把扔了的另一个西瓜也抱回来。团娃不作声,也不动。
   养社说,刘四老汉是你舅家爷么,你还怕啥?团娃还不动,眼瞄向党党。
   养社对党党说,你俩一块去,刚才的西瓜,是我一个人抱出来的,现在轮都轮你俩去了。党党和团娃很不悦意地去了。
   不多时,党党和团娃回来了。另外那个西瓜,他们分着吃了。两个半生的西瓜,撑饱了三个孩子,他们享受了一段饱腹的幸福时光。
   后来,西瓜渐次熟了,他们还去偷过三回,每回刘四老汉都知道,却并不撵他们。
   每回走后,刘四老汉在他们摘走的西瓜的地面上画一个十字,这是掐瓜人约定的标记。没标记的,瓜就是被人偷走了。
   再后来,刘四老汉还看过棉花地、红苕地、苞谷地和芝麻地,养社他们认识他,就在他眼皮底下偷吃棉桃、生红苕和嫩苞谷棒子。他从来没有抓过他们。
   有一次,团娃他爷对刘四老汉说,我三星村的娃娃都说,你不是瞎了,就是瓜(傻)了。
   听了这话,刘四老汉笑了笑说,我要是不装瞎不装瓜,娃娃们就得挨饿,那还能吃上个啥?多好的娃们,都正长身体哩。
  
   两毛钱的西红柿
   麦子刚刚收割完不久,蔫头耷脑的苞谷苗排成行還被太阳晒着。由金黄变枯黄的麦茬地,只望上一眼,就让人觉得干渴燥热。
   三星村西的麦场里,到处都是被太阳晒得发热的麦秸垛子。一整个早上,养社、团娃、党党和公民几个人就在麦秸垛子间捉迷藏。团娃不知道咋日鬼的,竟然顺着麦秸垛子,爬上了村西最高的那棵白杨树。团娃骑在树上,手搭凉棚望向新庄沟方向。
   突然,团娃惊叫一声,说他看见了新庄沟,沟里的水像镜子一样闪着亮光。树下的几个说他吹牛,说他怕是被饿得眼睛发亮呢。新庄沟只有在向北六里外的坡原上才能看到。团娃说,是真的,我不骗你们,谁骗人谁害红眼(病)。
   养社说,好吧,信你一回。顿了顿,养社提议说,我们今儿去新庄沟凫水吧。大家都说好。
   他们匆匆地吃罢早饭,一个个丢下碗筷就赶往西门口,他们约好在那里集合。不大会儿,人到齐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走到村南头时,又碰见二队的几个家伙。一听去凫水,那些家伙立马加入了队列。一大队娃娃,有十多个人吧,说说笑笑地朝新庄沟方向进发了。
   南行了四五里,走过了董城东堡子,路边的渠岸上是一小片野草莓,刚好有了点红色,他们围抢着去摘。摘一个,给嘴里填一个,谁都顾不上擦去尘土。野草莓摘光了,也吃光了,一个没剩,他们意犹未尽,咂巴着嘴离去,有人还不时回头望向这片地儿。
   野草莓味酸,吃了开胃,走着走着,有人喊肚子饿了,大家都觉得饿了。正好路过一片菜地,那西红柿长得好,柿子快拳头大了,柿子面已经变白,少数柿子顶上,有了几丝红色,是可以吃了。
   大家面面相觑,咽着口水。菜地似乎并没有人看守。左左右右,前前后后,他们看了又看,确实没人看守。
   养社第一个跳进了地,大家都进了西红柿地,每个人迅速地摘了一抱西红柿,大多六七个,少的也有四五个,抱在胸前出了地,沿路向南猛跑起来。做了贼总是要跑的。一个跑开了,大家就都跟着跑。其实,当时并没有人发现他们。
   突然间,跑在最前面的家伙,掉转头朝回跑了。这时候,大家才看清楚,前面浅壕的苞谷地里,站起来两个大人。孩子们吃了一惊,顺手把抱在怀里的西红柿扔了。跑路要紧,谁还敢带着赃物跑呢。南面两个大人大喊了几声,北面突然就冒出来几个大人,远远地堵了他们的去路。孩子们四散开来,跑进了麦茬地里。嚓嚓嚓,嚓嚓嚓,四处都是踩倒了麦茬的声音。麦茬戳在孩子们的腿腕上,戳出了一个个的血印子,没人顾得上喊疼的。养社更惨,布鞋帮子本来就张了口,走路扇扇子,这一跑,鞋窝兜不住脚了,脚板顺着脱开的长口露了出来,跑路都不利索了。他干脆脱了鞋,提在手里,光着脚板,一步一跳地跑在麦茬地里。
   小孩子哪能跑过大人呀,有四个小家伙被抓住了。大人并不打骂他们,把他们交给了一个年长的人。那人和颜悦色,叫他们不要害怕,说柿子就是给人吃的么,既然摘下来了,就都吃了吧。他带领孩子们,把大家扔掉的西红柿仔仔细细地一个一个地捡了回来,放进了一个草笼里。好家伙,竟然装了满满一草笼。那人提秤一称,整整三十一斤。
   那人笑着说,娃娃们,都来吃,自己挑,想吃哪个吃哪个。说着,他笑呵呵地看着孩子们。大家见他笑,并没有恶意,仍不敢去吃。那人就开始分发,先拣最红的发,人手一个。孩子们互相看着,有人先咬了一口,其他几个也都吃上了。最终,每人都吃了两三个吧,就不想再吃了。那人说,都吃饱了吧?那现在给我说,你们是哪个村的,你爸叫啥名字?还有,跑了的那几个,都是谁家的娃儿?
   这次凫水的计划,因为这些没红的西红柿,黄了。半天后,偷西红柿的每个娃家里,都被人送来了几个青白的西红柿,每家都给人家赔了两毛钱。当时这两毛钱,一个全劳力干一天活,挣来的工分才能换到。
   几个家伙挨了鞋底子,几个家伙挨了嘴巴子,号啕哭一场,这事就算过去了。几个家伙东躲西藏的,听着家人来来回回在街巷里严厉的叫骂声,就是不敢进家门。他们躲了初一,却躲不过十五的,饿着的肚子会把他们逼回去的。
  责任编辑/何为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介绍一个游戏时,能有条理地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能积极主动地邀请别人一起做游戏,对别人的邀请有回应。  3.养成良好的倾听和表达的习惯。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  1.能有条理地把游戏规则说清楚。  2.乐于与同伴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交际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畅聊游戏,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童年》,屏幕出示一组儿童做各种游戏的图片,调动学生学习本次口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第一学段的表达界定为“写话”。有别于二、三学段的“习作”,明确地指出小学一、二年级的表达教学以口语交际、口头表达、表达后记录话语为主要内容。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说话、写话”。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场合中,儿童和对话方相互间说的就是“话”,把“话”写下来,整个过程以及最后呈现的结果统一起来就是“写话”。叶圣陶说的更简洁明白:口头为语,下笔为文。当有人问叶圣陶如何评价话语表达质量
良好的美术教育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有很大帮助作用,可以陶冶情操,引发审美情感,培养创新意识,培养幼儿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提高整体素质。    以人为本,创新教学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笔者紧紧抓住幼儿可塑性强的特点,把创新教学模式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创设美的空间,使幼儿直接表现美,感受美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基于非常直接的视觉形象。因而,
摘 要: 《国家的视角》一书从普罗大众的视角考察国家大型社会工程失败的原因,延续了斯科特一贯的底层政治的关怀。在斯科特看来,国家的简单化和清晰化、极端现代主义、独裁的国家、软弱的公民社会正是导致那些具有良好主观愿望的社会工程给民众带来灾难的原因。斯科特在书中过分强调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对立,在分析失败原因时陷入了国家—社会简单的二元对立。尽管如此,斯科特在书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对研究中国历史仍具有重
摘 要: 本文以苏州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党支部为例,探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医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归纳时代特征,审视在支部设置、组织生活、培养发展、党员管理、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现存问题的原因,即路径依赖尚未打破、队伍建设欠充分、工作机制欠完备、条件保障未到位,提出支部建设的优化路径,即统筹协同治理、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夯实条件保障,以期对新时代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医学生党支部建设有所裨益。
摘 要: 作为一种基于结构主义,传统又实用的第二语言教学法,对比分析被广大对外汉语教师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方法具有深刻的理论与实际意义,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其中注重两种语言结构的对比而忽略彼此语义、语用、文化等方面的比较,是对比分析具有争议的一点。本文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并结合实际教学中的相关事例,对了解语言承载的中美民族时间概念差异在对比分析中的必要性进行阐释。同时给出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教师提供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理解“崛起”。  师:100年前,有位伟人,从小立下一个读书志向——请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师:“崛”是什么意思?看部首猜字义,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与“山”有关……  师:对,指山峰高起、突起。“中华崛起”意思是——  生:中华像山一样高高挺起。  师:嗯,也就是中国强大。那课题“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意思就是——  生:为了祖国强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近年来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以历史学科而言,从唯物史观、时空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集中育人。史料教学对于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对促进学生理解历史,提高认识历史的能力,改进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史料教学  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近年来教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历经近五千多年的积淀而成。小学语文教育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传播和发展传统文化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仍存在不足,导致传统文化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小学教育 教育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骄傲与自豪。作为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中国以及欧洲、非洲等地区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初步感悟  1.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除了课本上的民间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谁来讲一讲?  2.这些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