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目的表象之后是素朴的大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w1314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作为一种光影综合艺术,诞生已逾百年。《龙争虎斗》中的李小龙使观者悟出:虚心的学习,不断的尝试,君临天下的风度是悟道的关键。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悟道 截拳道 学习
  
  一个聪颖的人,应该选一部好电影,在120分钟里体悟一些人生之道。
  “悟”,不是长久的研读和思考,而是用电影这种短瞬的东西醍醐灌顶地猛然想起一些至关重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叫做“道”。
  禅宗的接班人六祖惠能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砍柴人,但他战胜了学富五车,满腹经卷的师兄神秀,接过了木棉袈裟。话说两个和尚来到一条小河边,一个美女请他们背自己过河,乙和尚正在犹豫,甲和尚背起美女就走,跟美女再见后,两个和尚继续往前走。许久之后,乙和尚终于忍不住说:“师兄,出家人四大皆空,不近女色,你是不应该背那女子过河的!”甲和尚申斥到:“咄,蠢才!我早就把美女放下了,你到现在还没放下吗?”你看,电光火石之间,悟性立判高下。
  下面,我们将用李小龙的电影《龙争虎斗》来悟道:眩目的表象之后是素朴的大道。
  
  一、“道”是单纯和简朴
  
  李小龙在西雅图的墓碑上,除了生卒年月,只写了一句话,他“创立了截拳道”。“截拳道”之“道”用李小龙经常说的一句话来表述就是:仅仅想到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去做!而且要做到最好,做到不断超越自身和别人所认为的不可能,没有完美,只有更美。李小龙用两句话来概括截拳道的根本精神。即所谓:“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我们很熟悉的名作《劝学》开篇第一句是每一个人在混沌初开时应该听到的第一声醒世之钟:“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人和所有的事物一样,本质的改变完成于静悄悄的过程中。然而人的品质之高贵,乃在于有能力超越自身,实现质的根本变化。以有限的生命去完成无限的超越,以不断的“做”来实现人生境界的升华。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这就是“道”。
  怎样得“道”呢?就是虚心学习。《劝学》中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是个人完成超越的必备条件。怎么学习呢?
  第一是虚心。李小龙在《龙争虎斗》里讲了一句经典的话:“当你用手指着太阳的时候,你看见的是自己的手指,而不是太阳。”如果执著于自我,以自我为中心,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认为自己已经很不错的人不是一个善于学习的人。
  李小龙常说:“你要品尝我的茶。就必须倒空你自己的茶杯。”
  第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动画片《狮子王》中,老狮子王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勇敢。勇敢并不意味着要找麻烦。”学习的完整表述应该是有选择地去尝试。《龙争虎斗》里一个流氓向他示威,李小龙说,有时候我不用动手也能赢你。他真的做到了。
  第三要居高临下。我们经常会认为学习是一种仰望星空的姿势,其实不对,一个完美的学习家,常常是一副君临天下的王者气度,这种气度使他“静如处子”,不心慌。不乱动,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这种姿势使他很容易地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冷静地作出清醒的判断,选择自己尝试的方向和方式。比如李小龙和罗拔比武一段,即便对手和他负有深仇,在比武场上,依然颔首为礼:反观对手,不但对对方毫不尊重,连对自己也毫不尊重,带了一块木板上场,一上来就以一记临空碎木向对方示威,这样的人,一出场就是一付跳脚捋袖,蹿上跳下的小丑样子,互相之间连衣服袖子都没碰到而胜负已判。
  第四要追求速度。智慧和能力的比较就是速度的比较,就像386和586之间的比较。所谓动如脱兔,一头小鹿从母体中生出,几分钟内就必须学会站立和奔跑。这是保证生存的快速学习,高速的运动和思考是美的境界。李小龙和罗拔的一段对打,是完美的动与静,智与勇的绝版之作。
  下面我们用一句话来总结李小龙之道:人生的完美来自于虚心的快速的学习,亦即尝试。李小龙是第一个把这种智慧人生带给世界的华裔演员,他那种不断去做的精神赢得了世界人民的激赏和赞美:英国有史最酷偶像评选,李小龙名列第七美国评选200个最流行的偶像,英国评选100个最伟大的电影明星,李小龙都赫然在列;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美国历史上的25部经典,也将李小龙白勺I《龙争虎斗》选入。高仓健说:“一个人。无论男人或者女人,他人生的意义都在于拼命去做点什么,喋喋不休,强词夺理的人不足取,默默地,走自己路的人,才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世人喜欢看侠义片,大概是因为这世上的话说的太多的缘故。”
  
  二、大道往往隐藏于眩目的表像之后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深深地被《英雄本色》中的小马哥所吸引。
  周润发带着大墨镜,穿着风衣,叼着牙签,双手持枪的形象直观地在年青人心中树立起所谓年青人的偶像,然而真正的英雄本色却是小马哥满脸油污,瘸着腿时见到大哥那一眼。真正的大道往往隐藏于眩目的表像之后,反而是一种极为朴素极为简单的东西。
  李小龙在《龙争虎斗》的前段,身着西装,文质彬彬,真堪称是英雄至极。风度绝佳,到影片中段,李小龙变成高手。以一敌众时势不可挡,一对一的武打又“优美如芭蕾”(美国人语)。这种一张一弛的强烈反差造就了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然而这部戏的高潮则是李小龙和大反派石坚的决斗,李小龙借助层层相叠的镜子造成了李小龙的眩晕,遭遇了顽强的反击,脸上和胸口留下了李小龙标志性的数道伤痕。那些无数鲜艳。有无数线条的境中幻影使李小龙迷失了自我,看不见对手,这时候他想起了师傅说过的一句话:“只有打碎镜子里的幻像,你才能看到真实。”这时,他打碎了所有的镜子,看到并彻底打败了对手。这句借师傅的口说出的自己所悟之道,使我们明白为什么英年早逝的李小龙有那么多著名的忠实拥趸,比如成龙。周星驰,李连杰。李连杰就坚持说自己的表演不是功夫,而是武术,功夫是制服他人的手段,而武术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冥然中与天地合而为一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旨在研习学科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理想师生关系内涵,优质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课程教与学、评价的基础上,学科核心素养应以“共同体意识”作为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创新教学研究视角,“评价成果产品化”是师生关系得以良好持续发展的实践要求。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师生关系的建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中学思想政治 师生关系 共同体意识  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语境中,师生关
摘 要: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同时结合导学案的学情反馈,本文作者发现,相较以往,《愚公移山》一课中“愚公移山实愚否”这一教学难点可以采用别样的办法予以解决,除针对文本进行分析外,还可恰当设置辩论环节,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换角度理解主题。  关键词: 《愚公移山》 智而非愚 教学难点    多年前听过钱梦龙老师执教的《愚公移山》,当时我完全被钱梦龙老师的课堂吸引,为他的精妙设计和睿智所折服,每当教
摘 要: 近年来,孩子们作为教育的主体,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新兴媒体和技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在多重复杂背景的影响下变得愈见顽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家长和教师无计可施。他们称学校是监牢、地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和教育的矛盾、和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矛盾、和监护人——家长的矛盾。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双方的潜在利益发生了冲突。那么在孩子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呢?本文
杨之光(1930年—2016年),当代著名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原籍广东揭西,生于上海。早年曾先后师从李健和高剑父,学习书法、篆刻和中国画。1950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接受徐悲鸿等的指导。1953年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广州美术学院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工作,历任教授、中国画系主任、副院长等。包括代表作逾千件作品给捐赠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国文化部为此特颁发“爱国义
2019年10月29日至11月17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的“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于杭州浙江美术馆展出。  本届“新锐展”的作品题材涵盖内容有人类纪、家庭、科技、整形、留守儿童、自我认知与生存困境等众多公共话题,20位(组)创作者试图从个人视角解读当代生活境遇,向我们身处的时代提问并期待形成共鸣。他们的作品背后,
摘要 电影《南京!南京!》在叙事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上显现出某种怀疑,形成了一种叙事焦虑。这种焦虑在电影的叙事空间、视点、情节、人物等多个层面凸显,在各种阐释观点和价值标准的矛盾中,电影成为丧失了深度风格,包含诸多解构意义和阐释价值的文本碎片。  关键词 《南京!南京!》 叙事空间 视点 情节 人物    电影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是叙述者把信息传播给接受者的过程。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叙述者为了自己的目
摘 要: 课题组以案例为核心,以强化教育教学理论为先导,通过微格教学、公开课、参加学校培训等路径推进,梳理中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课程群教学内容,完成语文教学案例搜集分析,初步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案例教学资源缺乏、课程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问题,学生备说讲评写能力普遍提高。研究扩大了案例教学在学院、学校及涪陵区中小学的影响。案例分享渠道单一、案例类型不够多样、案例积累不足等问题使案例教学任重而道远。  关键
[摘要]电影只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导演用来对人性进行思考和研究的一种工具或方式。其作品刻画人物两难的道德困境,关注个体困惑的精神世界,无不渗透悲观主义及道德焦虑。在其《蓝》、《白》、《红》作品中,在“自由、平等、博爱”主题下,浸透的却是置疑、否定、嘲讽,在虚幻演绎中,一切均是乌托邦!  [关键词]基耶斯洛夫斯基 道德焦虑派 《蓝》 《白》 《红》    基耶斯洛夫斯基童年离家,少年丧父,中年丧母,从小
2020年伊始,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秦博,2020)在电视台及网络平台播出,相比同样聚焦社会人情的系列作品《人间世》(第一季,周全,2016;第二季,秦博、范士广、谢抒豪,2019)对医患关系的集中关注和生死一线的人性展现,《人生第一次》的人物、拍摄场景、故事内容更为丰富,在故事叙述中有更积极的价值导向。《出生》《上学》《成长》《当兵》《上班》《结婚》《進城》《买房》《相守》《退休》《养老》《告
摘 要: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是韩寒至今为止最后一本长篇小说。作为80作家的代表,韩寒曾经以嬉笑怒骂的速朽式杂文和游击战式的流浪小说来践行他的文学之路。如果说,他曾经或许引领了某种潮流,也终究在年过而立之后变得不那么底气十足。韩寒遇到了理想主义的中年危机,而《1988》就是这种中年危机的产物,是他试图与自我,与世界和解的独白。  关键词: 韩寒 1988 理想主义 80后  用理想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