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情教学就是老师或学生在亢奋状态下全员参与的高实效教与学。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实效是课堂的生命。历史课中的激情教学实效性最强、最明显,它要求师生有一种热烈而又情急的氛围。首先,教师不仅应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兴趣与意识,还要设计出适合学生探讨的问题,或全体或分配到各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其次,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写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而事实上恰非这样,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在被动状态下消极接受知识,甚至是厌倦情绪下的逼迫学习,没有引起他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是要我学,不是我要学,没有动力,实效可想而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殊不知,那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想来就来的,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激情教学是其中一种途径,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导入就掀起激情,并始终保持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束。
在现实教学中,上课的铃声、老师的问候、学生的起立等组织教学的程序都不能真正起到让全体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作用。
数年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始普及,很多老师在一些优质课评比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课件,在一些教学条件比较好的示范校,有的老师也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了常规课堂教学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为我们实施激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厚资源。
激情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老师让学生通过展示、表达或阅读途径激情,也可以是师生双方共同激情,但主动权在老师,只有老师激情了,才能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也激情,从而使学生最快进入角色,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激情教学呢?
一.精心设置课前导入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长时间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历史知识。
课前导入应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后注意,让学生在老师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尽快地带着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因为课前导入的时间是课前3——5分钟,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它只是老师诱导学生注意的手段,起新旧知识牵线搭桥的作用,所以课前导入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有实效。
课前导入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精美课件,达到图文并茂。可以悬挂大幅挂图如《清明上河图》,可以激情演说,可以小短剧表演,如:讲三国鼎立可以插用《三国演义》主题曲,讲民族大融合,可以用音乐《爱我中华》,讲香港、澳门回归时可用《七子之歌》等。
需要指出的是,视频、音频以强烈的视觉、听觉效应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或场景之中,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现成的影片视频不易过长,最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符合要求的实用课件视频,音频要清新流畅,符合本节内容的历史主题或历史史实。
二.充分利用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指导学生课堂自主探究学习的纲目性框架,其结构是:提示课程标准与展示学习目标,据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质疑,师生释疑,拓展延伸,学生小结本章节内容,形成性达标测试,教(学)后反思等。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读、写、思,活动空间加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如学习了《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指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分别代表了我国工业、农业、科技方面的先进典型,学完这节后,设置了这样的题目拓展学生思维:①.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什么样的高深精神或优良品质?②.今天的“焦裕禄”是谁?③.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你能说出一个典型吗?④.从两弹成功爆炸到今天的“神七”上天,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
三.语言要有艺术性
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发掘祖国语言艺术的魅力。因为艺术性的语言可以点拨思维,启迪智慧,起水到渠成之功效,还可以鼓动情绪,激起波澜,达一呼百应之灵妙,也可以调解气氛,感染个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案例:《关于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老师: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甲:成功了。原因:使秦国经济发展了,军事增强了,为灭六国奠定了基础。学生乙:失败了。原因:商鞅被处死了。双方争执不下……老师:无论支持哪一个观点都正确。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从个人得失看,商鞅失败;从国家利益看,商鞅成功;从总体看,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一切,故高鞅虽死犹荣……
四.小组合作要有挑战性
现在的学习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一般的学习,平庸死板,缺少生气,不能形成热烈气氛。为改变这种僵化局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强调小组与小组进行挑战:一般是一号挑战另一组的一号,也可以四号挑战一号,只要是你不服气,就可以任意挑战你认为比自己强的同学,当然这种挑战的前提是先在小组内对问题无异的情况下进行的。有时问题无明显答案也可以意想不到地挑战,或者对探究过程,或者对回答问题的评价提问,总之,凡是涉及本节课内容学习的问题都可以问。经过这一挑战,课本知识的探索过程、评价机制都展现出来了,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单一的课本死知识,而是有血有肉的包括课本外内容的活知识。
五.作业设置富有创造性
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必要环节,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消化、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但一般老师往往对布置的作业要求质量不高,几乎就是一点作用也不起的无意义机械作业。走出老传统的误区,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有探究性的题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他将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那么怎样设置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呢?第一,抓住教材契机,有的放矢。如学了中华民国,应会计算民国几年是公元多少年?看“开国大典”图片,可让学生观后回答:毛泽东在说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第二,联系生活,增加实用性。如:学习了《辛丑条约》,分析:1909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刘家为何搬迁?条约中的赔款数目能买几辆轿车(一辆10万无计)?等。再如:学习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你持什么态度?你能说出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们一直坚持怎样的原则?等等。第三,形式多样。学习了分封制、郡县制后,可以展开辩论:是分封制好呢还是郡县制好?学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后,让学生到社区调查:当时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等。
总之,激情教学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现成的路子可妨,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成功之路。
(作者通联:441200湖北枣阳市实验中学)
实效是课堂的生命。历史课中的激情教学实效性最强、最明显,它要求师生有一种热烈而又情急的氛围。首先,教师不仅应创设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兴趣与意识,还要设计出适合学生探讨的问题,或全体或分配到各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其次,要有充分的时间保障。教师要给学生想、做、说、写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空间。而事实上恰非这样,往往没有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在被动状态下消极接受知识,甚至是厌倦情绪下的逼迫学习,没有引起他对知识学习的兴趣,是要我学,不是我要学,没有动力,实效可想而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美好的愿望: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殊不知,那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想来就来的,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而激情教学是其中一种途径,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课前导入就掀起激情,并始终保持到课堂教学过程的结束。
在现实教学中,上课的铃声、老师的问候、学生的起立等组织教学的程序都不能真正起到让全体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的作用。
数年前,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始普及,很多老师在一些优质课评比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课件,在一些教学条件比较好的示范校,有的老师也把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了常规课堂教学等等,这些客观存在的现实为我们实施激情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丰厚资源。
激情教学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老师让学生通过展示、表达或阅读途径激情,也可以是师生双方共同激情,但主动权在老师,只有老师激情了,才能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也激情,从而使学生最快进入角色,达到最佳学习状态。
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激情教学呢?
一.精心设置课前导入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从探索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长时间保持这种愉悦的心情,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历史知识。
课前导入应立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诱使他们从无意注意发展到有意后注意,让学生在老师创造的良好学习环境中,尽快地带着对本节课内容的浓厚兴趣,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因为课前导入的时间是课前3——5分钟,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它只是老师诱导学生注意的手段,起新旧知识牵线搭桥的作用,所以课前导入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才有实效。
课前导入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精美课件,达到图文并茂。可以悬挂大幅挂图如《清明上河图》,可以激情演说,可以小短剧表演,如:讲三国鼎立可以插用《三国演义》主题曲,讲民族大融合,可以用音乐《爱我中华》,讲香港、澳门回归时可用《七子之歌》等。
需要指出的是,视频、音频以强烈的视觉、听觉效应迅速把学生带入情境或场景之中,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现成的影片视频不易过长,最好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符合要求的实用课件视频,音频要清新流畅,符合本节内容的历史主题或历史史实。
二.充分利用导学提纲
导学提纲是指导学生课堂自主探究学习的纲目性框架,其结构是:提示课程标准与展示学习目标,据纲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历史知识,学生质疑,师生释疑,拓展延伸,学生小结本章节内容,形成性达标测试,教(学)后反思等。这种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通过读、写、思,活动空间加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历史的魅力,教学实效性明显增强。如学习了《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指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分别代表了我国工业、农业、科技方面的先进典型,学完这节后,设置了这样的题目拓展学生思维:①.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什么样的高深精神或优良品质?②.今天的“焦裕禄”是谁?③.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他们无畏无惧、争分夺秒救援群众的事迹感天动地,你能说出一个典型吗?④.从两弹成功爆炸到今天的“神七”上天,你感受到了什么?等等。
三.语言要有艺术性
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运用语言,发掘祖国语言艺术的魅力。因为艺术性的语言可以点拨思维,启迪智慧,起水到渠成之功效,还可以鼓动情绪,激起波澜,达一呼百应之灵妙,也可以调解气氛,感染个性,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案例:《关于商鞅变法成功还是失败》的辩论,老师:商鞅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你的理由。学生甲:成功了。原因:使秦国经济发展了,军事增强了,为灭六国奠定了基础。学生乙:失败了。原因:商鞅被处死了。双方争执不下……老师:无论支持哪一个观点都正确。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从个人得失看,商鞅失败;从国家利益看,商鞅成功;从总体看,国家利益永远高于个人一切,故高鞅虽死犹荣……
四.小组合作要有挑战性
现在的学习都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的,一般的学习,平庸死板,缺少生气,不能形成热烈气氛。为改变这种僵化局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强调小组与小组进行挑战:一般是一号挑战另一组的一号,也可以四号挑战一号,只要是你不服气,就可以任意挑战你认为比自己强的同学,当然这种挑战的前提是先在小组内对问题无异的情况下进行的。有时问题无明显答案也可以意想不到地挑战,或者对探究过程,或者对回答问题的评价提问,总之,凡是涉及本节课内容学习的问题都可以问。经过这一挑战,课本知识的探索过程、评价机制都展现出来了,学生学到的不再是单一的课本死知识,而是有血有肉的包括课本外内容的活知识。
五.作业设置富有创造性
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内容的必要环节,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有助于学生消化、拓展对知识的理解和加深记忆。但一般老师往往对布置的作业要求质量不高,几乎就是一点作用也不起的无意义机械作业。走出老传统的误区,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有探究性的题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形成,对他将来的人生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那么怎样设置富有创造性的作业呢?第一,抓住教材契机,有的放矢。如学了中华民国,应会计算民国几年是公元多少年?看“开国大典”图片,可让学生观后回答:毛泽东在说什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第二,联系生活,增加实用性。如:学习了《辛丑条约》,分析:1909年居住在东交民巷的刘家为何搬迁?条约中的赔款数目能买几辆轿车(一辆10万无计)?等。再如:学习了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藏独”分裂势力在西藏拉萨制造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你持什么态度?你能说出我国在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吗?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们一直坚持怎样的原则?等等。第三,形式多样。学习了分封制、郡县制后,可以展开辩论:是分封制好呢还是郡县制好?学习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内容后,让学生到社区调查:当时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等。
总之,激情教学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现成的路子可妨,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才能创造出适合自己教学特色的成功之路。
(作者通联:441200湖北枣阳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