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形象、直观、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然而,不少农村中学由于受到实验设备差,药品缺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上现行的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由于实验装置不合理、操作较困难等原因而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或成功率不高,不仅影响了实验的效果,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副作用。有些实验的进行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有的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是我们认识深化的必然,也是我们教学不断创新的需要。
同学们都知道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但对于氢气的性质了解不多。鲁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提到的知识也不多,在第四单元《燃烧和灭火》一节中安排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课本中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爆炸实验在课堂上进行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慌或仪器被炸破的危险,多数老师只讲不做。该实验的演示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对于研究氢气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实验展现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经历探究实验过程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把这个实验改进后既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人教版第67页、鲁教版第86页、科教版134页中这一实验图
教材中实验的不足之处:
1、塑料瓶不好固定,易飞出伤人,声音过大,易引起恐慌。
2、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氢气火焰颜色呈现黄色,尖嘴处受热易封口。
3、多次实践证明:需要时间长且不安全容易失败
基于上述理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
具体步骤如下:
1、连接装置
具体做法是:取一个输液瓶(250ml),去掉橡皮塞上的金属盖,代替大试管或锥形瓶。输液管透气的一段剪断,输液管较长的部分在粗管的末段剪断,连接一段橡皮管。再把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橡皮管,另外在橡皮塞上插一注射器;
2、用锌片和稀硫酸制氢气。
3、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
具体做法是: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晃动针头,使肥皂泡脱离管口,当肥皂泡上升时,迅速的用缠有燃着酒精棉球的玻璃棒去点燃上升的肥皂泡,可以看到空中燃烧的火团,最初的肥皂泡燃烧会听到爆鸣声,这样既说明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引出氢气的可燃性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三得。
说明:刚开始有气泡就点燃,因为这时的气泡中混有空气。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为了避免因钠离子干扰氢气火焰的颜色而用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
改进后的装置有如下优点:
1、材料易的且气密性良好,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2、注射器即可代替分液漏斗随时向瓶中添加稀硫酸,有可缓解瓶中的压力,确保安全。
3、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4、在针头处点燃氢气,不受玻璃管的干扰,火焰大可仔细观察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5、此装置还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
自我评价:
通过实验的创新改进,我认为是成功有效的,主要体现如下:
1、改进后的实验能提高课堂效益,增强实验说服力,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氢气密度比空气轻,氢气具有可燃性等知识。2、改进的装置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废弃仪器,使用低成本材料再创造。3、该实验安全、可靠,最好请多名学生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从以上的实验改进教学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这样的实验改进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改发展学生思维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从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创新设计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励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是从教材上的实验到改进后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都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培养学生探究未知实际的积极态度;这些"设计"过程都很好的体现了创新和求精的基本思维过程。也让学生体验了敢于对教材的权威性提出挑战的精神。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创新。①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实际,学会比较思维;②在实验装置改进的探究过程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③注重学生对装置改进过程的体验,鼓励学生的探究欲望;④注重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总之,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要想方设法改进实验,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优势,多采取一些实验策略。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来获得体验。改进课本实验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实验,实现自我体会、自我感悟,获得启迪。所以,改进课本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多观察实验现象,是必须而且在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得到的。
同学们都知道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但对于氢气的性质了解不多。鲁教版初三化学课本中提到的知识也不多,在第四单元《燃烧和灭火》一节中安排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课本中氢气和空气的混合爆炸实验在课堂上进行容易引起学生的恐慌或仪器被炸破的危险,多数老师只讲不做。该实验的演示和实验现象的分析讨论,对于研究氢气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实验展现知识,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经历探究实验过程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把这个实验改进后既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又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将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加深印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人教版第67页、鲁教版第86页、科教版134页中这一实验图
教材中实验的不足之处:
1、塑料瓶不好固定,易飞出伤人,声音过大,易引起恐慌。
2、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氢气火焰颜色呈现黄色,尖嘴处受热易封口。
3、多次实践证明:需要时间长且不安全容易失败
基于上述理由,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效果很好。
具体步骤如下:
1、连接装置
具体做法是:取一个输液瓶(250ml),去掉橡皮塞上的金属盖,代替大试管或锥形瓶。输液管透气的一段剪断,输液管较长的部分在粗管的末段剪断,连接一段橡皮管。再把注射器的针头插入橡皮管,另外在橡皮塞上插一注射器;
2、用锌片和稀硫酸制氢气。
3、氢气流吹肥皂泡实验。
具体做法是: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晃动针头,使肥皂泡脱离管口,当肥皂泡上升时,迅速的用缠有燃着酒精棉球的玻璃棒去点燃上升的肥皂泡,可以看到空中燃烧的火团,最初的肥皂泡燃烧会听到爆鸣声,这样既说明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引出氢气的可燃性埋下了伏笔,可谓一举三得。
说明:刚开始有气泡就点燃,因为这时的气泡中混有空气。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为了避免因钠离子干扰氢气火焰的颜色而用针头代替玻璃管,这样就可以看到氢气燃烧时的淡蓝色火焰;
改进后的装置有如下优点:
1、材料易的且气密性良好,有利于大面积推广,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2、注射器即可代替分液漏斗随时向瓶中添加稀硫酸,有可缓解瓶中的压力,确保安全。
3、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4、在针头处点燃氢气,不受玻璃管的干扰,火焰大可仔细观察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
5、此装置还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
自我评价:
通过实验的创新改进,我认为是成功有效的,主要体现如下:
1、改进后的实验能提高课堂效益,增强实验说服力,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氢气密度比空气轻,氢气具有可燃性等知识。2、改进的装置取材于日常生活的废弃仪器,使用低成本材料再创造。3、该实验安全、可靠,最好请多名学生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从以上的实验改进教学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这样的实验改进教学设计,紧扣新课改发展学生思维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学会从实验的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让学生体验创新设计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思维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激励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二、是从教材上的实验到改进后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都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培养学生探究未知实际的积极态度;这些"设计"过程都很好的体现了创新和求精的基本思维过程。也让学生体验了敢于对教材的权威性提出挑战的精神。
三、是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智力开发和思维创新。①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实际,学会比较思维;②在实验装置改进的探究过程中,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③注重学生对装置改进过程的体验,鼓励学生的探究欲望;④注重运用化学原理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总之,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做实验,更要想方设法改进实验,因地制宜,利用农村的优势,多采取一些实验策略。通过学生亲手操作来获得体验。改进课本实验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实验,实现自我体会、自我感悟,获得启迪。所以,改进课本实验,让学生多做实验,多观察实验现象,是必须而且在任何学校都可以做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