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安法测电阻创新设计电路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伏安法测电阻(或电表内阻)的原理是R=U/I,测量电路的设计是围绕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R的电流来间接测量其阻值R,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用电压表V来直接测量电压,用电流表A直接测量电流,为了尽量减小测量中电表的读数误差,我们在实际测量中一般要求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指针指示值不低于其量程的1/3.但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中,我们往往会发现题中给的电表量程不大合适,如果直接测量难以达到上述要求.
  电流测量的三条途径:(1)可用电流表直接测量;(2)可通过已知内阻的电压表来间接获得电流;(3)可通过测量已知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R0上的电压来间接获得电流.
  电压测量的三条途径:(1) 可用电压表直接测量;(2)可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来间接获得电压;(3)可通过测量已知的定值电阻(或电阻箱)R0中的电流来间接获得电压.
  1 直接测电压,间接测电流
  例1 用下列器材测出电压表V1的内阻,要求有尽可能高的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A.电压表V1量程3 V,内阻约5 kΩ
  B.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几十kΩ
  C.定值电阻R0=10 kΩ
  D.滑动变阻器R0~100 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 V,内阻较小
  F.開关S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电路,标上相应符号;
  (2)用已知量和一组直接测得量写出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表达式.
  3 间接测电压,间接测电流
  例3 某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0 Ω)现在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还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150 mA、内阻r1约为10 Ω)
  B.电流表A2(量程20 mA,内阻r2=30 Ω)
  C.定值电阻R0=100 Ω
  D.滑变R(0~10 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 V,内阻较小)
  F.开关S导线若干
  测量时要求两电表的读数大于其量程的1/3.画出测量电阻Rx的电路图,按图中元件标上符号.用已知量和一组直接测量量写出测量电阻Rx的表达式.
  解析 (1)从题给的器材中知,对电阻Rx的测量可用伏安法来设计电路.
  (2)由于题给的器材中没有电压表V,且电流表A2的内阻r2已知.因此电压的测量可由表A1来完成.设计测量电路如图4所示.
  由于A2的量程为20 mA.用它测出的最大电压
  这样就不能保证在实际测量中A1的示数大于其量程(150 mA)的1/3.
  为了增大A1表中的电流,我们可以将已知的固定电阻A0(100 Ω)与A2串联,其测量电路设计成图5所示,[LL]通过计算不难发现,按图5进行测量,若通过电路调节使A2表指针接近满偏时,A1表中最大电流约为150 mA.完全符合题中测量要求.
  (3)考虑到题给的其它器材规格和要求,控制电路宜采用图5所示分压电路.
  按图5进行实验时在某次合适的测量中,计下A1表与A2表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则有
  [JZ](I1-I2)Rx=I2(r2 R0),
  故[JZ]Rx=[SX(]I2(r2 R0)[]I1-I2[SX)].
  [BP(]例4 某待测电阻Rx(阻值约100 Ω),现在要测量其阻值,实验室还有如下器材:
  A.电流表A1(量程50 mA,内阻r1=20 Ω)
  B.电流表A2(量程300 mA,内阻r2约为4 Ω)
  C.定值电阻R0=20 Ω
  D.滑动变阻器R(0~10 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6 V,内阻较小)
  F.开关S与导线若干
  测量时要求两电表的读数不小于量程的1/3,画出电路图,用已知量和一组直接测量量写出测量电阻Rx的表达式.
  解析 (1)此题看起来与题2类似,容易设计出如图4所示的电路.但根据图6电路测量,当A1表中指针接近满偏(50 mA)时,A2表中的电流只有约70 mA,不到其量程(300 mA)的1/3,这种设计电路不符合题目的测量要求.但如果R0与Rx位置对调则可满足要求.如图7.
  控制电路采用分压电路:在某次合适的测量中,记下A1和A2的示数分别为:I1和I2,
  则[JZ]Rx=[SX(](I2-I1)R0[]I1[SX)]-r1.[BP)]
  总结:只要更新对电流,电压的测量理念,就能创新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用电路.
其他文献
1 悖论的概念  悖论(在物理学中也称为佯谬)是逻辑学名词,希腊文的意思是“无路可走”,转意为“四处碰壁,无法解决”.它在各种语言中都是一个多义词.广而言之,凡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论点,与通常见解相对立的论证,思维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乃至普通的自相矛盾的话语,都曾被人们称为“悖论”.现在它的公认的定义是: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证
1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现状  1.1 缺少全才型的科学教师  科学学科是集理、化、生、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而我们现在许多老师当时学的专业只是其中的一门,对非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方面不足,这样势必会造成老师对非专业实验有陌生感,以至于产生害怕、厌烦等情绪,就算做了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干脆就不做了.  1.2 演示实验大多被多媒体课件所替代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火星救援》是近期播放的美国科幻片,影片讲述了六位宇航员在火星上执行任务时,由于火星上的一场沙尘暴灾难,迫使宇航员逃离火星,乘上赫尔墨斯号飞船(简称飞船),踏上返回地球之路,而男主角马可因故与团队失联,孤身一人被置身于火星,在孤独绝望、食物匮乏的状态下,马可运用各种物理、化学、数学、植物学等知识,在火星上整整生活了561天,最终获救.影片中的整个救援过程充满了科学性,这是令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下文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做好物理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和科学素质,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1 合理改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让学
小朋友最不爱听的话,排在前三甲的,肯定有这句:“爸妈这是为你好!”家中如此,校中也常如此,老师常对学生说:“我这是为你好!”校长常对老师说:“我这是为你好!”且不知,被强
期刊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有些同学善于联想,思路灵活,在学习效果上常常是事半功倍,而一些同学想像力差,思考问题片面、呆板、包括对物理公式及知识的应用死搬硬套,学得吃力费劲,在学习效果上恰恰是事倍功半.本文就对学生联想能力的培养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1 运用想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  在物理学中有许多的基本概念,可以说它们是物理学的最基本的语言,理解物理概念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基础.但是在学习中
生本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很多物理知识与规律的建构都是依托于探究活动来完成的,而探究活动的本质目标不仅仅为了知识与规律的建构,还为了促使学生在建构过程中的思维深入,因此,探究过程中如何达成这一点,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不断实践和反思总结.  《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规定了20个必做学生实验,而这必做的20个实验探究实验就有13个之多,
高中力学部分是物理学的基础,是物理学的重点,力的概念较为抽象,不好理解,而且在做计算时往往无从下手,有些公式只是机械的应用却找不出理论依据,由于寻找不到源头,不敢合理外推,加以扩展.对于公式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它的来龙去脉,在应用时往往力不从心,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作用是抛砖引玉,不对之处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1 力是矢量,矢,就是箭  成语“有的放矢”就是有目标射箭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值得广大物理教师进行探究的课题.本文谨以初中物理(苏科版)教学为例,从三个方面来谈谈笔者的实践与思考.  1 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良好的学习兴趣品质是
基于对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反思和自身的实践经验,北京八中素质班实行“宽领域、厚基础、重体验、促自主”为主要特征的“充实式”培养模式.素质班通过构建“帮助学生积累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