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主题。可持续发展包括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从节约资源、控制人口发展、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增强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等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生物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在加强可持续发展战略观点教育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重任,生物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挖掘教材,渗透观点
在《生物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是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生物教学中,我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在进行“人与环境”的教学时,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但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保护环境,让学生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尽早懂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地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
把类似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懂得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调查,联系实际
为了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课外活动课,我带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到附近的农户家中参观沼气池,经农户介绍后,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注热点,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生物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热点。例如了解白色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一次性木筷,少用不易分解的塑料袋,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一水多用,省下一度电等。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让生物课能够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关注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生物课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培养一大批有生物素养的学生,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主动参与社会决策,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用人才。
总之,中学生物教学从本学科特点出发,由浅入深地、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助于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加强生物课的实用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实现新课标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赵霭雯
一、挖掘教材,渗透观点
在《生物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是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明确强调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这里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也是指内心体验、情操陶冶;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也是指科学的态度、求实的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生物教学中,我把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和生态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渗透到生物教学中,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在进行“人与环境”的教学时,让学生意识到地球提供的各种资源是有限的,但过量的人口造成对粮食、淡水、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为了保护环境,让学生从科学的发展观出发,尽早懂得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环境保护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消耗,一味地拼资源、拼能源、高污染,表面上看GDP是在增长,但实际上如果把生态成本考虑进去,也可能是负增长或低增长,而生态环境的透支往往是要人类加倍偿还的。
把类似的可持续发展内容渗透到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从小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懂得要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我们的发展真正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以最小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走上一条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经济发展之路,使我们国家更快、更好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社会调查,联系实际
为了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课外活动课,我带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到附近的农户家中参观沼气池,经农户介绍后,学生真正意识到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增加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关注热点,养成教育
为了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生物教学中,我培养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环境污染的热点。例如了解白色垃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的处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一次性木筷,少用不易分解的塑料袋,到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一水多用,省下一度电等。
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让生物课能够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乃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加关注生态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这样可使学生从更高的层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科学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乃至子孙后代的生活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而更加自觉地学好生物课。生物课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培养一大批有生物素养的学生,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和社会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有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能主动参与社会决策,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用人才。
总之,中学生物教学从本学科特点出发,由浅入深地、持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有助于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加强生物课的实用性;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意识和参与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好地实现新课标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
责任编辑赵霭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