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掌握提问的艺术,做到“会问”——问到点上、问有所值、灵活发问、适时发问;“会答”——反问为答、非答却答。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 设疑提问 反问为答 非答却答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出问题,二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设疑提问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思考,而学生提出问题是学习思考结果的反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设疑提问是具有目的性、艺术性的。
一、如何设疑提问
(一)问到点上
所谓问到“点”,一是指以课文内容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设疑提问。二是指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问题既不能太难,要照顾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觉得没有思考的必要。实践证明,问题的难度与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为最佳,这样难度的问题,学生动一下脑筋就能思考出正确答案。三是要清楚地认识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紧紧抓住这一关系进行提问,丝丝入扣,不蔓不枝。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支离破碎,学生就不能根据问题把课文内容串联起来,就达不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笔者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孔乙己有名字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笔者接着问:“真的有吗?”学生思索片刻后回答:“不对,他没有名字。”教师紧接着问:“那孔乙己不是名字吗?”“不是,是绰号。”“那孔乙己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没有个名字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开始讲述课文,学生有疑要解,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二)问有所值
提问要有目的性,要合乎教学的内容。设疑提问如果只图课堂表面的热闹,那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又带有暗示性的“是非问”或是学生毫不思索就能不费力气回答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只是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设疑提问的目的应该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在教学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灵活发问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设疑提问也应灵活多样。相同的问题,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同,提问的方式就应该随之变化,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提问是否具有艺术性,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问方式也应不同,要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明问与暗问相结合。笔者曾听到过一个关于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这位教师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想知道学生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是否理解,特别是对句中的“孀妻”“遗男”是否理解。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提问:“孀妻指的是什么人?遗男指的是什么人?”而这位教师却没有直接这样问,而是问:“有个孩子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爸爸会同意他去吗?”学生读过课文说:“他没有爸爸,怎么能同意呢!”这位教师又问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妈妈是孀妻——寡妇,他是遗男——孤儿呀!”这样的“曲问”要求学生多动脑筋才能解答,因此可以大大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多进行这样方式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日益增长。
(四)发问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课堂教学设疑提问时机的把握,是答问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决定着提问的作用和结果,也体现了提问艺术的程度。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到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这一点。
二、如何回答学生的提问
(一)反问为答
学生有问题提问,教师就该回答,但如何回答是个艺术问题。直接、正面地回答,固然简单,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问题的实质,遇到此类问题是不是能够自我解答,还有待商榷。教师与其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不如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不应一味作出正面的回答,而应反问为答,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使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开动脑筋的过程中会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比单纯接受教师的答案更有价值。例如,笔者在进行《故乡》一文教学时,有学生问:别人为什么叫杨二嫂豆腐西施呢?笔者反问学生:是啊,为什么呢?学生答:西施是个美人,杨二嫂漂亮。笔者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杨二嫂打扮得漂亮!笔者接着问:杨二嫂漂亮,大家都去看,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这样写带有什么意味呢?学生答:讽刺意味。在这个答问的过程中,笔者不答反问,引导学生步步接近答案。
(二)非答却答
非答却答是指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但这样的答案是在为回答问题做补充、利用知识做铺垫。在讲授《故乡》一文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笔者问:香炉是做什么用的?烛台是做什么用的?学生答:香炉是插香用的,烛台是插蜡烛用的。笔者接着问:插上香和蜡烛做什么?学生答:求神拜佛。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了香炉和烛台的实际用途——求神拜佛。当然这样的答案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由“求神拜佛”想到 “崇拜偶象”,进而说到相信迷信、宿命论,说到银项圈、取名闰土,这就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实质,如上说到的东西,其内质都是跟“香炉烛台”一样的,都是“精神麻木”支配的结果。这样的答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解答问题的繁复过程肢解得通俗自然,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丰富深刻的回答。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掌握提问的艺术,做到“会问会答”。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带给教师的是无尽的教学兴味,带给学生的是思考上的快乐。我们要在设疑提问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一片快乐学生的自由空间。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 设疑提问 反问为答 非答却答
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就是进行课堂提问。课堂提问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提出问题,二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设疑提问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思考,而学生提出问题是学习思考结果的反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设疑提问是具有目的性、艺术性的。
一、如何设疑提问
(一)问到点上
所谓问到“点”,一是指以课文内容为重点,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设疑提问。二是指根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问题既不能太难,要照顾到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也不能太简单,使学生觉得没有思考的必要。实践证明,问题的难度与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为最佳,这样难度的问题,学生动一下脑筋就能思考出正确答案。三是要清楚地认识课文内容的逻辑关系,紧紧抓住这一关系进行提问,丝丝入扣,不蔓不枝。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支离破碎,学生就不能根据问题把课文内容串联起来,就达不到学习知识的目的。笔者在教《孔乙己》一文时,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孔乙己有名字吗?”学生不假思索地答道:“有。”笔者接着问:“真的有吗?”学生思索片刻后回答:“不对,他没有名字。”教师紧接着问:“那孔乙己不是名字吗?”“不是,是绰号。”“那孔乙己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没有个名字呢?”学生们陷入了沉思。带着这个问题,教师开始讲述课文,学生有疑要解,课堂学习气氛高涨。
(二)问有所值
提问要有目的性,要合乎教学的内容。设疑提问如果只图课堂表面的热闹,那教师可以提一些简单又带有暗示性的“是非问”或是学生毫不思索就能不费力气回答的问题。但这样的问题只是形式,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设疑提问的目的应该是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在教学中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三)灵活发问
由于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师设疑提问也应灵活多样。相同的问题,学生的素质水平不同,提问的方式就应该随之变化,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提问是否具有艺术性,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问方式也应不同,要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明问与暗问相结合。笔者曾听到过一个关于特级教师的教学案例:这位教师在教文言文《愚公移山》时,想知道学生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是否理解,特别是对句中的“孀妻”“遗男”是否理解。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提问:“孀妻指的是什么人?遗男指的是什么人?”而这位教师却没有直接这样问,而是问:“有个孩子去帮助愚公移山,他爸爸会同意他去吗?”学生读过课文说:“他没有爸爸,怎么能同意呢!”这位教师又问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妈妈是孀妻——寡妇,他是遗男——孤儿呀!”这样的“曲问”要求学生多动脑筋才能解答,因此可以大大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就要多进行这样方式的提问,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日益增长。
(四)发问时机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要求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释”疑,以达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的目的。课堂教学设疑提问时机的把握,是答问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环,它不仅决定着提问的作用和结果,也体现了提问艺术的程度。因此,语文教师要切实做到准确把握提问时机这一点。
二、如何回答学生的提问
(一)反问为答
学生有问题提问,教师就该回答,但如何回答是个艺术问题。直接、正面地回答,固然简单,但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问题的实质,遇到此类问题是不是能够自我解答,还有待商榷。教师与其教给学生问题的答案,不如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笔者认为,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不应一味作出正面的回答,而应反问为答,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使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开动脑筋的过程中会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比单纯接受教师的答案更有价值。例如,笔者在进行《故乡》一文教学时,有学生问:别人为什么叫杨二嫂豆腐西施呢?笔者反问学生:是啊,为什么呢?学生答:西施是个美人,杨二嫂漂亮。笔者又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答:杨二嫂打扮得漂亮!笔者接着问:杨二嫂漂亮,大家都去看,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这样写带有什么意味呢?学生答:讽刺意味。在这个答问的过程中,笔者不答反问,引导学生步步接近答案。
(二)非答却答
非答却答是指教师不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答非所问”,但这样的答案是在为回答问题做补充、利用知识做铺垫。在讲授《故乡》一文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笔者问:香炉是做什么用的?烛台是做什么用的?学生答:香炉是插香用的,烛台是插蜡烛用的。笔者接着问:插上香和蜡烛做什么?学生答:求神拜佛。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认识到了香炉和烛台的实际用途——求神拜佛。当然这样的答案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教师还需引导学生由“求神拜佛”想到 “崇拜偶象”,进而说到相信迷信、宿命论,说到银项圈、取名闰土,这就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实质,如上说到的东西,其内质都是跟“香炉烛台”一样的,都是“精神麻木”支配的结果。这样的答问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解答问题的繁复过程肢解得通俗自然,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丰富深刻的回答。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教师要努力掌握提问的艺术,做到“会问会答”。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带给教师的是无尽的教学兴味,带给学生的是思考上的快乐。我们要在设疑提问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一片快乐学生的自由空间。